首页 / 投稿 / 正文

夏县历史传说,治水的大禹到底是哪里的人?是山西运城夏县的?

大禹治水这个历史故事,流传从古到今。

大禹是山西运城夏县人。

在古代运城是大海,平陆中条山到河南南山是一个大湖。

湖水到处泛滥,淹没庄稼冲垮房屋。

是大禹带领人民开始治水,开通河道,三过家门而不入。

最后开通三门,把洪水引到东边大海。

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1926年在夏县西阴村发掘的半颗人工切割的碳化蚕茧。

夏县相传是黄帝之妃嫘祖教民养蚕之地,发现的碳化蚕茧意味着早在仰韶早期东庄类型的先民们很可能已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为“嫘祖养蚕”的传说增添了佐证,同时也为丝绸起源与传播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中条山下,山西夏县城北魏国故都安邑城附近,有一个村名为全村,实际上这个村原名为“爨村”,爨字共有30划,难写易错,人们还编了个顺口溜,将该字分解开来记忆:“兴”(繁体)字头,“林”字腰,“大”字屁股,用火烧。

相传,这里是太上老君炼仙丹的地方。也曾建有“纸、墨、笔、砚”象征性建筑物,故曰“文房四宝”之地。

是晋文公而不是介子推火烧绵山。

晋文公重耳避祸去其他国家辗转时,介子推跟随并割腿上的肉给重耳吃,重耳回晋当上国君后,想感谢介子推时,介子推却背上老母上了绵山不出,晋文公认为火烧绵山,介子推会出来见他,于是下令火烧绵山,介子推与母被烧死,晋文公推行寒食节以纪念介子推。

春秋时,晋国有一个人名叫介子推,老家在今山西夏县裴介村。介子推为人正直,狷介无比,是有名的忠臣孝子。

在晋国的公子重耳被赶出国,在外避难时,介子推忠心耿耿追随重耳十九年。

一次,晋重耳途经卫国,饥不能行,众臣争采野菜煮食,重耳不能下咽。

这时介子推便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成汤让重耳吃,重耳感动不已,夸介子推有“割股奉君”之功。

但是,重耳结束流亡生活,回到国内继承王位,当上晋文公,大加赏赐流亡时跟随他的群臣时,竟忘掉了介子推。

介子推的邻居解张劝他找晋文公说说自己的功劳,介子推坚决不肯,说:“我宁愿终生贫困,也不愿贪天功为己功。

”便背上自己的老母,进入山西介休县的绵山之中,弃官为民,草衣木食,隐居起来。

此事,不久便被晋文公察觉,立即亲往绵山访求。介子推死活不肯出来相见。晋文公知道介子推是孝子,决定举火焚林,火烈风猛,延烧数里,三日方息。他认为这样一来,介子推为保全老母性命,一定会背母而出。没想到介子推很有骨气,宁死不肯出山,结果就和老母相抱,被熊熊大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

晋文公火焚绵山之日,正值“清明”佳节。后人为怀念敬仰介子推,每逢清明都不忍举火,冷食一月,以后逐渐减至三日、一日,“寒食节”从此便流传下来。

该村系皇帝之妃嫘祖栽桑养蚕之地,因桑园茂密,遮阳成阴,改名阴村,又因该村在桑园的西边,故名为西阴村。

在上古时期,华夏乃至世界蚕桑丝绸始祖,也就是嫘祖以西陵氏一带,约定每年正月二十五日,日中为市组织民间举行一次丝绸交流,以物易物,互通往来。

古会是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

而且早在一千五百年前西汉时期,丝绸盛行,交换频繁。

先蚕娘娘从此兴起,人们为感戴嫘祖之功德和纪念嫘祖生日,便把每年正月二十五日定位功德日,古庙会就此延续至今。

另有一些村镇的庙会虽然仍在经营着,但是重心完全转移到了市场交易方面,没有了“庙会”迎神赛会的内核。

应该可以这样说,这些地方庙会已经完全退变为赶集了,沦为单纯在年前置办年货的乡村市场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w20240101162814f4b3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