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上古神话中治水的两个人物,三皇五帝是谁治水?

三皇都有谁争议比较大,但是五帝一般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平时都说大禹治水,但他用的是疏导的办法。在此之前,舜帝派的是禹的父亲鲧,鲧用的是堵的办法。用啥堵呢?会自动长高的息壤,水越堵越涨,息壤也越来越高,到最后呢,还是溃败了。于是舜帝把鲧杀了后就派禹接着治水去了。

如果非要从三皇五帝里面找治水的话,那应该是虞舜。

三皇五帝中没有人治水,治水的是大禹,他不属于三皇五帝。

三皇指燧人(燧皇)、伏羲(羲皇)、神农(农皇);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指的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其中不包括大禹。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大禹是黄帝的后代,上古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分别受命于尧、舜二帝负责治水。

舜开始治水,用禹父亲,后父死子替,堵不如疏就是这个典故,禹完成治水

大禹治水,但大禹不是三皇五帝。大禹是黄帝的玄孙

大禹不是三皇五帝之一,三皇是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禹传位他儿子启,没有禅让,就没排上号。

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源自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作为黄帝的后代,鲧、禹(又称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唐尧、虞舜二帝,分别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事宜。

《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①窃帝②之息壤③以堙④洪水,不待帝命⑤。帝令祝融⑥杀鲧于羽郊⑦。鲧复⑧生禹,帝乃命禹卒⑨布⑩土以定九州⑪。”

《吕氏春秋》:“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吕氏春秋·音初》:“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待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

《淮南子》:“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⑭。谓涂山氏曰:“欲饷⑮,闻鼓声乃来。”禹跳石⑯,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坐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 石破北方而启生。”

三皇五帝是大禹治水。

      大部分的意见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五帝”,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

三皇代表是古华夏的三个最初阶段,燧人氏代表起源,伏羲氏是繁殖,神农氏是部落文明的兴盛。五帝为三皇时代后五个华夏部落首领,由前者禅让给后者。

直到舜禅让给治水有功的大禹后,大禹划分神州为九州,加强了统治。待禹死后,虽然禅让给伯益,但天下归心的是专禹的儿子(天子)启,因此伯益又禅让给启,启建立中国首个奴隶制国家——夏。

因此,禹也被视为夏的首个帝王。

      禹,通常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又相传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史记》说他名文命。《他以天下为己任,率领百姓治理水患,发展生产,更是受到高度的赞扬。

大禹他爹先治水,失败后被舜干掉,然后他儿子禹治水成功,推翻舜的儿子自己当了老大,大概吧,记不清了,不同的古籍记载略有差异

其实大家都在治水,因为部落依水生存,但效果不佳,因为都在堵,到禹了,采取疏的策略,很快就取得了成效

应该都有治水,只是大禹任期内重心是治水又成功了,才这么有名。。。

其他首领没有做治水工作,那大禹治水的科技和人员,治水意识就没有了。。。

大家在大禹时期就不治水了,逃亡吧。。

任何人都恐惧新鲜的事物。

治理黄河。

大禹,名字叫文命。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华夏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治水的重要人物是共工,他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也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水神。

尧帝时期有个叫讙兜的人推荐共工来治水,但尧帝不愿意用,然后四岳推荐了禹的父亲鲧来治水,由于没有合适的人选,于是只好让鲧来试试,鲧治水9年,没有成功,于是被流放到羽山。

这些事迹被记载在《尚书》中。

禹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河道。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

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后稷、伯益、皋陶。

后来舜也来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看谁能治退这水,大臣们都推荐禹,他们说:“禹虽然是鲧的儿子,但是比他的父亲德行能力都强多了,这个人为人谦逊,待人有礼,做事认认真真,生活也非常简朴。”

舜并不因他是鲧的儿子,而轻视他,而是很快把治水的大任交给了他,并把后稷、伯益、皋陶等人派去给他当助手。

史记*夏本纪: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和禹一起治水的是:益、后稷。

不是大舜治水,是大禹治水

大禹,姓姒,名文命,字密,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其父名鲧,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因治理滔天洪水而广受世人传颂。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以阳城为都城,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

大禹,是夏朝的始祖,《史记》夏本纪第二有记载。关于大禹这个人物,在近代史上争议比较大。

早在20世纪20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辩”学派用“层累说”对中国上古史进行了一次检验,将上古的历史与神话分开,在对神话研究的同时去校正上古史。大禹这个上古人物就是在这个时期进行研究的。

围绕着大禹是神话还是历史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一个多世纪了,在考古工作快速发展的今天,大禹与大禹的传说以及与大禹治水的历史逐渐呈现出来。

答:大禹治水。

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大禹为了治水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舜:

舜,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轩辕黄帝八世孙,是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生于姚墟。一说出生于诸冯 ,治都蒲阪,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故后世以舜称之。

大禹治水。

史书上就是这样说的呀!

是大禹治水,舜是继大禹之后的一个部落首领

这个答案是当然是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因为历史上说的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为了治水。

大禹治水,舜帝时发洪水,舜命令禹负责治水。

大舜治水并统一天下大禹是接班人継续治水。

舜治水是用堵的办法来治,而禹治水是用疏的办法来治,所以效果很好,大家都愿推举他做皇帝。

尧时洪水泛滥,(鲧)受四岳推荐治水,用筑堤堵水之法,九年不成,被舜殛死于羽山。鲧的儿子禹受命治水,乃成。

鲧,中国汉族上古时代神话传说人物。姒姓,有崇部落首领,史称“崇伯鲧”。

鲧、禹治水是中国最著名的洪水神话。

鲧是大禹的父亲,有崇部落的首领,曾经治理洪水长达九年,用在岸边设置河堤的障水法,缓解了中原泛滥的洪水,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劳苦功高。

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彻底平息洪水灾祸,因此有了大禹治水。

一说因鲧与尧之子丹朱、舜争部落联盟共主之位失败而被尧流放至羽山;一说是“尧令祝融杀鲧于羽山”,总之,鲧葬身于羽山,是一个悲剧色彩浓厚的治水英雄。

1、禹的父亲是鲧 2、由于洪水的泛滥,地上的人们生活极为艰难,连当时的帝尧也没有办法,说:“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

一个“皆”字道出了鲧在众臣心目中的地位。

3、因此,是众臣推举的,考虑到大家的意见,而且当时也找不出比鲧更合适的人选,帝尧勉强同意让他去治水。

鲧。

鲧,又作鮌、骨系(合字)。夏禹之父,相传为颛顼之子(一说颛顼五世孙),字熙。居于崇(今河南嵩山一带),称有崇氏,又称崇伯。中国汉族上古时代神话传说人物。姒姓,有崇部落首领,史称“崇伯鲧”。

尧时洪水泛滥,受四岳推荐治水,用筑堤堵水之法,九年不成,被舜殛死于羽山(今江苏东海县北面),或说是创造城郭者。

是鲧

尧的时代,又是传说中的洪水时期。“水势浩大,奔腾呼啸,淹没山丘,冲向高冈,危害天下,民不安居。尧对此非常关切,征询四岳(四方诸侯之长)的意见,问谁可以治理水患,四岳推荐了鲧。

尧觉得鲧这个人靠不住,经常违抗命令,还危害本族的利益,不适宜承担这项重要的工作。但是四岳坚持要让鲧试一试,于是尧任命鲧去治理水患。鲧治水九年,毫无功绩。

鲧与普罗米修斯的相同点:

1、他们都爱护民众,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拯救人类;

2、他们对于世界最高统治者的残暴都具有一种勇敢的反抗精神;

3、他们都受到最高统治者的惩罚,但却被人民爱戴和感激。

不同点:

1、他们偷的东西有本质的区别。鲧偷了天帝的息壤是用来治水的,天帝在得知之后可以收回息壤,杀死鲧;而普罗米修斯偷的是火,宙斯得知之后毫无办法,火的运用一旦被人类获得就没有办法再收回。

2、他们有不太一样的结局。鲧死后尸体三年不腐烂,被人用吴刀剖开了尸体,生出了禹,而鲧的尸体则化为黄龙,飞入羽渊,他的遗志通过儿子得以实现。而宙斯就算杀死普罗米修斯也无济于事,只能让他饱尝折磨,直至一位名叫赫剌克勒斯的英雄将他解救出来。

   二者都来源于神话故事。但鲧是中国历史人物,曾治水九年,窃息壤只是远古人类为鲧被杀而找的一个美好的理由,基于对这一悲剧英雄的同情。而普罗米修斯盗火,只是古希腊神话而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m202211261326166ca5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