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历史上治水的名人有哪些?历史上有哪些治水名人?

最著名的就是大禹了,上古时期天下洪水泛滥,舜帝命鯀治水,鯀用堵塞之法,治水失败被杀,禹接替了他父亲的职位,引水入海,治理好了洪水。后来他成为了天下共主,铸九鼎镇压九州,九鼎成为天下的标志。他的儿子更开启了家天下的序幕。

李冰,战国时,秦夺取了巴蜀两地,任命李冰为太守,在职期间修建了都江堰等水利工程。

郑国,战国时韩国人。开始是为了让秦国修建水道,消耗国力,后被识破。更引发了逐客书一事。后来李斯上述谏逐客书。让秦王收回了命令。继续任用郑国修建水道,修成后灌溉良田无数,更能冲刷盐碱地,变为良田。因其重大功绩,这条水道成为郑国渠。 还有连着长江和珠江的灵渠也是他主持的。

再往后就是修建京杭大运河的那一批工程师。

现在的南水北调工程。

小的话还有吴国时运送粮食的邯沟。

著作水经注的郦道元。

历史治水名人有:大禹、孙叔敖、郭守敬等。

孙叔敖(约公元前630年—前593年),芈姓,蔿氏,名敖,字孙叔,期思(今河南淮滨)人,春秋时楚国令尹,著名政治家、水利家,一生政绩卓著,而尤以治水最为世人所称道。主持修建了期思陂、芍陂等大型灌溉工程;又在今江汉平原一带开发水利,促进了楚国的繁荣富强。

治水名人有大禹、西门豹、苏轼、郭守敬等名人。

西门豹(生卒年不详),战国初期魏国安邑人,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水利家。魏文侯时为邺令,率民凿引漳十二渠(又称引漳渠、西门渠),开我国历史上多首制大型引水灌溉工程的先河。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一代文豪。

他不仅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水利方面也颇有建树。

苏轼在徐州、杭州、颍州等地任地方官时,多次主持兴修水利,既是一位治水实干家,又是一位水利理论家,撰有《熙宁防河录》《禹之所以通水之法》《钱塘六井记》等水利著述。

1、大禹,(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传说古代部落联盟领袖,最早治理洪水人物,改堵为疏,三过家门而不入。

2、孙叔敖(公元前770—前476年)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

3、西门豹(战国时期魏国人)主持修建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

4、李冰(公元前256—前251)主持修建都江堰工程。

5、王景(约公元20—90年)主持治理黄河、汴河,历史赞扬“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6、范仲淹(989—1052)提出“浚河、修圩、置阐”三者并重方针。

7、王安石(1021—1086)制定《农田水利约束》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善的农田水利法。

8、郭守敬(1231—1316)完成了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最精确的《授时历》。

9、潘季训(1521—1595)提出“束水攻沙”理论,齐代表作《河防一览》共14卷。

10、李仪址(1882—1938)与张謇共同创办南京河海工程学校,主持修建陕西径惠渠、渭惠渠等灌溉工程,为我国近代治水先驱。

1,大禹 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都耳目能像,大禹名字叫文命,他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

最早以前尧在世的时候,中原地区就洪水泛滥。

不但淹没了庄稼和民房导致许多人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后来大禹吸取前人经验改堵为疏,历时13年,为了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如,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2,孙叔敖(公元630年-公元593年)名敖 字孙叔,现河南信阳淮滨县人,春秋时期楚国令尹。

距今大约2600多面前,淮河附近水灾频发,孙叔敖奉命治水,历时三年 终于修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què bēi),借淮河古道泄洪,筑陂塘灌溉农桑,造福淮河黎民。

后来又修建了安丰塘等大量水利工程,2600年过去,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

3,西门豹 战国时期魏国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安邑一带)人,魏文侯时任邺令,是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曾立下赫赫功勋。

西门豹到了邺城 发现那里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百业待兴他立志改变现状亲自带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开围挖掘了12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

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

4,李冰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

期间,李冰治水,创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导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

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后世为纪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庙。

都江堰也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

5,潘季驯(1521年5月28日-1595年5月20日),字时良,号印川。

湖州府乌程县(今属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

明朝中期大臣、水利学家。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潘季驯登进士第,曾于江西、广东等地任职。

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开始,到万历二十年(1592年)止,他奉三朝简命,先后四次出任总理河道都御史,为明代治河诸臣在官最长者,以功累官至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潘季驯逝世,年七十五。

著有《宸断大工录》、《两河管见》、《河防一览》、《留余堂集》等。

6,王景(约公元30年—85年),字仲通,乐浪郡诌邯(今朝鲜平壤西北)人,为东汉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

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前生,约汉章帝建元和中卒于庐江(治今安徽庐江西南)。

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议修黄河,乃引见景,应答称制,赐《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及衣帛钱物。

是年夏,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

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凡千余里。

明年夏,堤成,从此无复溃漏之患。

景由是知名。

三迁为侍御史,时加赏赐。

后为庐江太守,百姓不知牛耕,乃率吏民共理芜废,用犁耕田。

由是境内丰给。

卒于官。

景作有《金人论》,颂洛邑之美,以阻迁都。

又集各书所载卜筮堪与日相之属,适于事用者,作《大衍玄基》

7.王安石(1021-1086) 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他所主持的变法,在历史上有较大影响。

变法期间,他制订了发展农业的各种新法,其中《农田水利约束》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农田水利法。

《农田水利约束》的颁布和实施,大大调动了全国人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形成了“四方争言农田水利,古堰陂塘,悉务兴复”的喜人景象。

许多地方在新法的彭励下,自动组织起来,大兴农田水利,形成了一次水利建设高潮。

8.郭守敬(1231-1316) 河北邢台人,元代杰出的科学家,对天文、历法、水利三方面贡献很大。

中统三年(1262年)提出修治燕京附近运道、开发邢台、磁州农田水利及豫北沁河、丹河水利等六项建议,这些建议得到元始祖忽必烈的称赞,并被任命为“提举诸路河渠”,受命负责河流与渠道的整修、管理事务。

中统四年(1263年),郭守敬因兴修水利有功,升任副河渠使。

1264年在西夏地方行政长官张文谦的支持下,在宁夏等地修复、新建了数十条引黄灌溉渠道,并修建了许多水闸。

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唐徕渠、汉延渠等十几条渠道就是当时重修的。

次年郭守敬升任都水少监,协助都水掌管全国的水利事务。

回到大都后,郭守敬提出重开金口河,以引浑河(今永定河)之水入大都,兴漕运与灌溉之利。

至1266年,全面整修了金口河,使这条旧渠道起到了既能灌溉又能漕运的作用。

至元八年(1271年)郭守敬升任都水监,掌管全国水利工作。

元十二年(1275年)元朝庭开始修筑京杭大运河,郭守敬奉命勘察了今山东西南的泗水、汶水、御河等主要河流,设计了京杭大运河山东段的河道线路,为运河全面沟通奠定了基础。

至元十三年任工部郎中,不久又调至太史局,负责制订新历法。

至元十七年完成了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最精确的《授时历》。

郭守敬还研制成功了近二十种观测天象仪器,组织实施了规模宏大的“四海测”计划。

提出了以海平面为地形测量的基点的科学理论及“海拔”的概念。

元二十八年复任都水监,修复通惠河工程。

至元三十一年任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

郭守敬是与张衡、祖冲之等人齐名的我国古代八大科学家之一,是十三世纪末登上世界科学高峰的杰出人物。

9,李仪址(1882-1938),1909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先后赴德国皇家工程大学和但泽工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水利,1915年与张謇一道创办了南京河海工程学校(现河海大学的前身),引进西水利技术。

主持兴建了陕西泾惠渠、渭惠渠等灌溉工程。

曾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渭北水利工程总局总工程师范、担任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第一至第六任会长,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导淮委员总工程师、扬子江水利委员会顾问等,为我国近代治水的先驱

大禹治水,

一是孙叔敖,楚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他领导修建了淮河流域著名的古陂塘灌溉工程。

二是李冰,秦国大臣,修建了都江堰工程,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灌溉作用。

《历史上治水名人有》:“上古时期夏朝开国君王《禹》,明代水利学家《潘季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李冰》,清代著名政治家《林则徐》。”

    古代治水名人有:

    1、大禹。禹,父鲧,姒姓夏后氏,中国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是中国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领袖人物。他改以前边单纯用堵的办法为疏导的办法,取得了成功。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2、孙叔敖。孙叔敖楚国期思人,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公元前605年,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

    3、西门豹。西门豹河北人,战国时期魏国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水利家。魏文侯时曾任邺令,主持修筑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

     4、李冰。李冰,秦昭王灭周后,任蜀守,领导兴修了一批水利工程,其中最主要的是都江堰工程。都江堰工程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灌溉效益。

     5、王景。王景琅琊不其人,东汉水利家。自幼“广窥众书”,学识渊博,掌握多种技艺,尤其热心于水利工程建设。

     6、范仲淹。范仲淹,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治理太湖时期,结合自已的治水实践,提出了“浚河、修圩、置闸”三者并重的治水方针,较妥善地解决了蓄与泄、挡与排、水与田之间的矛盾,至今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7、王安石。变法期间,他制订了发展农业的各种新法,其中《农田水利约束》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农田水利法。许多地方在新法的彭励下,自动组织起来,大兴农田水利,形成了一次水利建设高潮。

    8、郭守敬。至元八年郭守敬升任都水监,掌管全国水利工作。元十二年元朝庭开始修筑京杭大运河,郭守敬奉命勘察了今山东西南的泗水、汶水、御河等主要河流,设计了京杭大运河山东段的河道线路,为运河全面沟通奠定了基础。

一是大禹。

二是孙叔敖。

三是西门豹。

四是李冰。

五是王景。

六是马臻。

七是姜师度。

八是苏轼(苏东坡)。

九是郭守敬。

十是潘季训。

十一是林则徐等

一是孙叔敖,战国时期楚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水利家,主持新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楼灌区。

二是西门豹战国时期魏国人,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水利家主持修筑隐藏12渠灌溉工程,既减少了河水泛滥之祸,又肥沃了土壤。

1、禹(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是中国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领袖人物。他改以前边单纯用堵的办法为疏导的办法,取得了成功。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至今为人所传颂。他的治水思想至今仍值得借鉴。

2、孙叔敖(公元前770-前476年) 楚国期思(今河南淮滨期期思)人,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

公元前605年,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

因该灌区的两条引水河总长为100余里,公元前598-前591领导修建了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以称安丰塘,其周长120许里,灌田万顷,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着灌溉效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i202307191456089be6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