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轼的三次治水的故事?
苏轼是一位著名的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水利专家。他在一生中曾经参与过三次大规模的治水工程,分别是治理黄河、治理西湖和治理颍州西湖。
第一次治水是在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担任徐州知州期间,负责治理黄河。他采取了修筑堤防、疏浚河道等措施,成功防止了洪水泛滥,保障了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次治水是在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被贬到杭州任职,他发现西湖已经淤积严重,严重影响城市的排水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于是,他组织修建了苏堤,疏通了西湖的河道,恢复了湖泊的自然风貌。
第三次治水是在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调到颍州任职,他发现当地的颍州西湖也面临严重的水患问题。于是,他借鉴了自己在杭州治水的经验,设计了一条引水渠,将颍水引入西湖,解决了水灾问题,改善了当地的环境。
苏轼的三次治水经历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华和智慧,也表明了他对社会责任和人民福祉的高度关注。
二、苏轼治水的故事?
①
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 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
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
②
东坡治水节选自 宋-苏辙《栾城集》。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从密州到徐州赴任,这年,洪水决堤要淹没曹村,在梁山泊上泛滥,就要溢出南清河。城南两山环绕,吕梁狭窄,阻滞了泄洪,水汇集在城下,不停上涨不能及时流泄。城就要被冲垮了,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
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
”将富民们赶回城中。
苏轼穿着粗布鞋拄着木棍亲自到武卫营,将卒长呼出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为我尽力。
”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逃避洪水,是我们这些小人效命于您的时候了。
” 于是拿着梃率领众人穿短衣赤着脚拿着箕畚铁锹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首起戏马台,一直到城门口。
长堤造成,水涨到长堤下,没有危害到城,民心才安定。
然而雨日夜不停地下,水势更大了,城还有六尺没有沉。
苏轼住在城里,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
最终保全了城,把这个情况向上级报告,又请求增调明年的夫役,在老城增建木岸,以防洪水再来。朝廷听从他的意见。事后发诏书表彰他,徐州人至今还怀念他。
③
苏轼还是个治水者,在他一生不断的变迁、流放中,完成了不少可圈可点的水利大事。
熙宁十年(1077年),政局动荡,苏轼被委派任徐州太守。徐州位于河畔,南部高山耸立,下有深水激流。苏轼到任后的第三个月,黄河决口,“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黄河夺泗入淮,很快抵达了徐州城。
过去,王安石曾经派人疏浚黄河河道,却无功而返,工程负责人也***现在,黄河在徐州北约五十里的澶州曹村决口,水势蔓延几百公里,到徐州时为城边高山所阻,继续上涨,城中人惊恐万状,富商巨贾想要逃离,苏轼在城门口晓以大义,安定民心:“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古城墙日久年深,到处渗水,苏轼几十天住在工棚里,监督城池的修复,并亲自参与防堵工程的数字计算,而完成这项工程,则需要数千人。无奈之下,苏轼连夜涉水赶往武卫营禁军,征得援手,卒长为苏轼的奋不顾身所打动,慨然领命。
洪水威胁徐州四十五天退去,黄河重归故道,百姓欢天喜地,感谢全城得救。
水退后,苏轼对临时的堤防顾虑重重,为徐州日后的万全,他尽力筹划改造,想要兴建一座石头大堤。在给朝廷的奏章上,他附了详细的数字说明,请求拨款,却什么都没等到。
于是,苏轼继续变通、妥协,修改原定计划,以木堤代替石堤,次年二月,朝廷给苏轼下拨三万贯钱,一千八百石米粮,七千二百个员工,在城东完成他的木堤计划。
这一年,戏马台的危房霸王厅被拆除,木料用于黄楼防洪工程的建设,皇帝也对苏轼的成就颁圣旨嘉许。
元佑四年(1089年),苏轼出任杭州太守。对于苏轼来说,杭州是故地。苏轼三十四岁时,曾任苏州通判,那时候王安石变法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行,他目睹百姓的苦难,对新政产生了根本的质疑。他进行了杭州水利和城市建设的发展调查,并确定疏浚六井以疏浚西湖的工程方案。十八年后,他重新回到这里,继续他未完的工程。
苏堤是苏轼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淤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他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在他的任期完成了六井的修复,茅山河与盐桥河的疏浚、西湖的整治。苏轼任通判时,沈公井已不能用,他遍重修六井。次年大旱,百姓却无缺水之虞。杭州城的水利系统逐步完善。
元佑六年八月,苏轼外任颍州,在为期半年的时间里,苏轼在颍州水利上做了三件大事。
苏轼初来颍州,当地官员正在计划在陈州境内修一条八丈沟来缓解本地的水患,苏轼看出这项计划的漏洞,迅速在两个月内取得了确定的水文资料:淮河泛涨的水位,高于八丈沟上游8尺5寸,八丈沟的开挖非但不能缓解陈州水患,上下游来水势必还会在颍州横流,苏轼还重新核算了经费,叫停项目,避免了劳民伤财的错误举措。
阻止了八丈沟的开挖后,苏轼便转向了清河的疏浚。他在沿河修筑了三座水闸,又在上游开了一条清沟,修建了一座名曰青波塘的小水库,工程竣工后,颍州西南地表水大可泄,小可蓄。通航之外,还能灌溉沿河两岸六十里的农田。之后,苏轼又疏浚了颍州西湖。
元佑八年,皇太后去世,幼主亲政,章停拜相,苏轼是被贬谪到岭南的第一人。而没有官职的苏轼,在这看似无法施展的位置上,为惠州的水利做了两件好事,并协同惠州的首脑为惠州修建了两座桥,一座在惠州湖上,一座在河上。
惠州城只有一座好井,供官家使用,因此,惠州人的饮用水很成问题,造成了疫病流行,苏轼便约了一位相知的道士,设计了一套引山泉进惠州的系统。
宰相章停还是不想放过苏轼,又要把苏轼流放到遥远的琼州,在乡间,苏轼看见当地百姓多取池塘中水饮用,不少人因此染病,于是,他说服乡民一同掘一口井,将井水作为饮用水。
此后,人们便很少患疫病了。百姓争相效仿,掘井蔚然成风。而苏轼亲手开挖的第一口井,被百姓称为“东坡井”,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在海南儋县的东坡书院看到这口井的遗迹。
④
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到惠州。
在惠州期间,他得知广州百姓饮用咸水,常患疾疫,主张引蒲涧滴水岩之水入城,解决市民饮水问题,这向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自来水。
绍圣二年(1095年),苏轼从惠州去往博罗县香积寺途中,看到流水从高山潺潺而落,认为若是筑塘蓄水、建闸启闭,可借用水力来磨面,从而大大节省人力。
于是,他嘱咐博罗县令办好这件事,并交代了水碓水磨的具体做法。
几个月后,香积寺下的水碓水磨建成。
由此,水碓水磨这种先进的生产工具,迅速从惠州推广到岭南各地。
三、关于禹治水的故事有什么?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
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
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
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
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
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
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
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
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四、上古时期治水有功的水利专家名字?
大禹
禹,相传生于公元前2000多年,姓姒、名文命,又称大禹、帝禹。大禹治水被誉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为夏王朝的开创奠定了基础。
相传,禹所在的年代发生了全国规模的特大洪水。
《尚书·尧典》载:“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
”滔天的洪水使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帝尧先令鲧(禹之父)治理洪水,鲧采用“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低)”的方法,历时九年未能成功。
禹子承父业,受命继续担当治水重任,他总结吸取了鲧治水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改堵为疏、因势利导的治水策略,前后历时十三年,终于治水成功。
禹在治水的同时,还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整理山川名录,并根据不同地区的风俗物产制定了贡赋制度。
《尚书·禹贡》载:“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这也是对古代中国最早的地理认知。
大禹治水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水利工作公而忘私、创新求实的精神。几千年来,大禹治水一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精神图腾之一,在世界范围也有广泛影响。
孙叔敖
孙叔敖(约公元前630—593年),姓蔿、名敖,字孙叔,河南淮滨县期思镇人,曾任楚国令尹,春秋时期著名的水利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公元前605年,孙叔敖主持修建了期思雩娄灌区,后世称之为“百里不求天灌区”;公元前597年,主持修建了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使今寿县一带成为楚国的粮仓,清代学者顾祖禹称芍陂为“淮南田赋之本”。
《孙叔敖庙碑记》中对他评价:“宣导川谷,陂障源泉,溉灌沃泽,堤防湖浦,以为池沼。
钟天地之美,收九泽之利。
”
孙叔敖的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科学治水、勇于创新,***曾称其为“了不起的水利专家”。
西门豹
西门豹(生卒年不详),姓西门、名豹,战国时期魏国人,著名的水利家和政治家。
西门豹任邺(今河北省临漳县)令期间,见此地田园荒芜、人烟稀少,决定引漳水溉田、发展农业。
通过调查,西门豹了解到那里的官绅和巫婆勾结、编造河伯娶亲的故事危害百姓。
因此,工程修建前西门豹决心首先破除迷信、惩凶除恶、动员群众,随后查勘地形、科学规划,组织开凿十二渠,引漳河水淤灌改良农田、增加粮食产量,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这就是著名的“引漳十二渠”。
《史记·河渠书》记载:“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
西门豹治水秉持科学精神,充分考虑漳水多泥沙的特性,遵循河流规律并加以引导利用,至今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李冰
李冰(生卒年不详),约公元前256—前250年任蜀郡太守,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家。
李冰任蜀守期间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使成都平原变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除兴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外,还在今宜宾、乐山境内开凿滩险,疏通航道,又修建文井江、白木江、洛水、绵水等灌溉和航运工程,为四川地区的水利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李冰修建都江堰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理念,通过工程合理布局,以最小的工程量成功解决了分水、引水、泄洪、排沙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治水哲学,都江堰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和生态水利工程的典范。大禹
李冰修建都江堰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理念,通过工程合理布局,以最小的工程量成功解决了分水、引水、泄洪、排沙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治水哲学,都江堰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和生态水利工程的典范。
五、九龙治水的故事?
九龙治水
古语意思
黄历中用“九龙治水”预测来年的天气雨水很少。原意指多条龙治水,结果没有龙去管行云布雨之事。
同样还有五龙治水,二龙治水等等说法。
现在意思多指:一件事多个人或多个部门管,结果一人一个意见,谁也管不好。
黄历中还有几牛耕地,几屠共猪,几姑浴蚕等说法,这都是对农业生产的预测。反映了我国几千年来的农业文明,农耕文化。
六、黄河著名历史故事?
鞭打黄河
相传在很久以前,李耳治水来到河南济源一带。由于他连日治水,奔波劳累,这时,他想在王屋山休息一下。李耳把刚刚引过来的黄河水拦在凤凰山下,就约了一个跟他一块治水的伙伴,在一个山洞里下起棋来。下着,下着,李耳忽然想起自己还没把黄河水引过来。
李耳推开棋盘来到凤凰山上一看,原先被引过来拦在凤凰山下的黄河水,已经偷偷地从西面绕过潼关、风陵渡,向东直奔大海。
水势汹涌,奔腾咆哮,看样子谁也挡不住它了。
李耳一见,心中十分恼怒。
他立即生起烘炉,拿起铁锤,在自己的膝盖上打成了一根几十丈长的大铁鞭。
接着,他拿着铁鞭,迈开呼呼生风的两腿,很快追赶上了波涛翻滚,奔腾呼啸的黄河水。
李耳冲上前去,高举铁鞭,大喝一声:“好你这条野水!”“啪”的一鞭打下去,直震得山摇地动,吓的黄河水打着漩涡不敢再往前流,翻着滚儿发了岔。从此,黄河被李耳用铁鞭打散以后,就乖乖地往东流去。
七、山海经中大禹都有哪些故事?
故事比较多。大禹开山辟地,大禹治水等。这些故事讲述了大禹一心为人民的典故。不畏艰难的开山辟地,造福一方的百姓呀。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拼音dà yǔ zhì shuǐ,大禹治水又名(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堵为疏,最终获得了胜利
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