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夏县是夏朝的首都吗?夏朝古都地址?

历史古都夏县位于运城市区东北30公里处

今河南省嵩山一带,伊河、洛河流域的黄土平原,这里土地松软、适宜耕作。他们用石镰、石铲、骨铲、蚌刀和木制的工具从事农耕,种植粟和稻等农作物。夏朝手工业门类较多,其冶铜技术相当进步,其中尤以青铜工艺最为先进。夏朝自启建国开始,到夏桀灭亡,共传13代,16王,有500多年历史

夏朝自启建国开始,到夏桀灭亡,共传13代,16王,有500多年历史,先后建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告成镇附近)、阳翟(今河南禹县)等地。

在夏朝第14个王朝孔甲统治时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已日益尖锐。

至夏桀统治时,夏桀暴虐无道,引起平民和奴隶的反抗,终于在公元前16世纪被夏的属国商所灭亡。

夏朝文化比较发达,有《夏书》、《夏训》和《夏礼》等典册。

夏文化为殷周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夏县所属地区:中国华北,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古称安邑,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因奴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朝建都于此而得名,地处华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连接处的山西省西南端,中条山西麓,南接平陆县,北邻闻喜县、垣曲县,西连盐湖区,东隔黄河与河南渑池县相望。

夏县国土总面积1352.6平方公里,共有耕地59万亩,地貌为“七山二川一丘陵”,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2′-111°41′和北纬34°55′-35°19′,南同蒲铁路、候风线、临夏线、大运、运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夏县古称安邑我奴隶社第王朝--夏朝建都名号称华夏第都夏县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偏东南条山西麓南同蒲铁路、运公路、太三公路穿境全县总面积1352.6平公貌七山二川丘岭共耕59万亩总口34.27万其农业口29万占93%;行政建制6镇5乡、256村委、812自村

夏都---安邑,即山西临猗城西南的古郇阳城遗址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王朝。

据《竹书纪年》的记载推算,夏王朝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之间,有470多年的历史,历经17帝王。

这仅仅是推测,那么还有什么根据可以证明我们历史上实实在的确存在一个夏朝?汉朝的司马迁凭什么写《史记·夏本纪》,他看到了夏朝“字”?如果看到为何不写明出处?如果也没看到,凭何说“夏”?由于史书记载不详、或后来学者误解史书之意,等等原因,我们至今找不到夏朝的都城。

现柏杨写的《中国人史纲》中,称禹帝于公元前2205年建立夏王朝,把首都设在安邑(山西夏县)。

夏的都城究竟存在吗?若有的话又在何处呢?夏县的古迹有:五、六千年前的西阴土陶遗址;传说的禹王城;等等。

但至没有发现大型城池。

在运城盐湖区内的安邑也没有可信的古迹证明夏都在那里,它有可能是后来仿古设立的。

偌大的夏朝所建都城,在地面上难到没有一点踪迹?传说,夏朝的第一个国王禹,始都阳城,后迁阳翟。

夏王朝的第三个帝王太康(启之子)都斟(寻卩)。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太康居斟(寻卩)。

”今本《竹书纪年》又载:“仲康即帝位,据斟(寻卩)。

”《史记·夏本记》云:“太康居斟(寻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斟(寻卩)在何处?有的认为在山东潍坊西南,有的认为是在河南登封。

也有人据《国语·周语上》载:“昔伊、洛竭,而夏亡。

”证明斟在河南洛阳伊洛区内。

又依《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

”认为洛阳正处在这个位置。

这些说法太勉强,仅仅是根据史书片言支语,无实物证明,显得理据不足,让人难以信服。

夏都究竟有几个?纷乱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全面深入分析史书文字记载的全部意思,仅凭少量文字推测,因而结论很多。

比如认为夏都在洛阳,主要缘于司马迁《史记》中一段文字,即:战国时,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起对曰:"在德不在险。

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厥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

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

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武侯曰:"善。

"这段文字意思是这几个国家占据险要的地理位置不修德而亡国,所示的地理位置是国家位置不是都城位置。

古人的东为左方、西为右方。

河、济、泰、华具体是指什么?是黄河、济水、泰山、华山?有人认为洛阳处在此地理位置。

但笔者看不出洛阳在这几个山、河所示的地方,且洛阳地理位置也不险要。

伊厥一般指两山之间河谷(龙门),羊肠是指道路畸曲的河谷。

上文的主要意思是这几个地方地形战略地位重要,易守难攻。

夏桀之居并非都城所处的位置,而是国家的位置。

若河、济、泰、华具体是指什么搞不清,也就难定夏桀之居。

夏都在何处更无从谈起。

另有,1959年,中国考古研究所在洛阳辖区偃师二里头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二里头一带是一座大型都城遗址,定名为“二里头文化”。

经碳14测定,其绝对年代,相当于夏代,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夏代的大型都城遗址。

总面积为3.75方平公里。

内有大型宫殿遗址。

有考古学家认为,二里头文化遗址就是夏代都城遗址,即夏都斟(寻卩)的所在地。

仅仅是想当然,仍理据不足。

我们把目光再次回到晋南。

因为大多数传说认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炎帝就曾把山西作为其部族的活动范围;中国史前三大伟人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内建都,立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朝也建立在山西南部。

古中国一般所指正是这一地区。

许多学者一直认为夏都在山西的夏县。

就是说夏都在夏县的可能性最大。

我们现在再看看司马迁的史记: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厥在其南,羊肠在其北。

晋南正好符合这一特点,整体上说,黄河、山东济水在其东,河津龙门、陕西潼关即为“伊厥”在其南。

“羊肠”是指自北而下的黄河或汾河河谷。

泰华是指西部的黄土高原,而非泰山与华山。

泰山与华山相距太远,又不相连,故不能作为战略要地同时出现在这里。

所以,夏桀之居正在晋南,而非其它地区。

1、夏朝都城安邑 - 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

2、商朝都城朝歌 - 今河南省鹤壁市的淇县县城

3、西周都城镐京 - 今西安市长安区西北

4、东周都城洛邑 - 今河南省洛阳市

5、秦朝都城咸阳 - 今陕西省咸阳市

6、西汉都城长安 - 今陕本省西安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d202302140348428917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