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裴矩故事的看法,“裴矩现象”留给我们的思考

裴矩画像

裴矩,本名裴世矩,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而后称裴矩。

其祖父为北魏荆州刺史裴佗,其父乃北齐太子舍人裴讷。

裴矩历仕北齐、北周、隋朝、唐朝,颇具干才、功绩斐然、备受重用,为隋唐时期不可多得的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地理学家。

然而如此之人却在历史上名声不佳,甚至留给后世一个"佞于隋而忠于唐"的评价,这又缘从何来呢?

立志报国 出将入相

裴矩虽出身官宦世家,却与寻常纨绔膏粱大不相同。他自幼丧父,赖其伯父裴让之抚养成人。少孤之苦使他早尝世事沧桑,他勤奋好学,文章华美,极具干才,立志干一番大事业,两度在北齐高平王府任文学,后因北齐灭亡而郁郁不得其志。

裴矩人生的起点始于隋文帝杨坚的赏识:北齐灭亡后,裴矩被定州总管杨坚征辟为记室,深受器重,后因母丧返乡闻喜守孝。

北周静帝大象元年(579年),杨坚新任丞相,便遣特使前往闻喜召裴矩回京,再授相府记室。

开皇元年(581年),杨坚称帝,建立隋朝,任裴矩为给侍郎,主管内史省,代理内史舍人。

而后的开皇一朝,裴矩可谓"出将入相,功勋卓著"。

开皇八年(588年),裴矩任伐陈元帅府记室,与高熲收集陈国地图、户籍。

开皇十年(590年),裴矩奉召巡抚岭南。路遇高智慧、汪文进在吴越地区作乱。他行至南康,召聚士卒数千,先与大将军鹿愿共解衢州之围,后又在庾岭、原长岭击破叛军,一路打到南海,安抚岭南二十余州。

开皇十三年至二十年(593年-600年),裴矩先利用突厥内部矛盾,请命出使突厥,游说蓝可汗杀死大义公主。再与太平公史万岁击破突厥,解决隋朝北部边患问题。

可以说,在杨坚一朝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里,裴矩夙兴夜寐,思报开皇之恩;闻鸡起舞,平定四方之患!他功勋卓著,实为隋朝之栋梁,国家之柱石,此言无虚!

然而,不久以后的裴矩却变了……

谄媚取宠 亡隋巨奸

无论后人评判如何,隋文帝杨坚都是一个成功的开国皇帝。尽管他生性猜疑,做事严苛,但他平定乱世,与民休息,发展经济,勤俭治国,为隋朝基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他在位期间,出现了一批贤臣良将,整个隋朝欣欣向荣,大有开创大一统盛世的良好势头。

然而,在杨坚死后,事情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

仁寿四年(604年),好大喜功、骄奢淫逸、穷兵黩武的隋炀帝杨广继位。他一改隋文帝殚精竭虑、励精图治、勤俭治国的作风,先建东都洛阳,再开大运河,年年巡游,岁岁征伐,民力民财消耗殆尽,民变民乱遍地而起,最终身死灭国,国家陷于动乱。

隋炀帝治下的一朝是谄谀之臣滋生的温床,著名的奸臣宇文述、宇文化及、宇文智及、虞世基等皆滋生于此。文帝时期的忠臣良将,正义直言的都被冤害放逐,甚至被逼反;"聪明点"的就加入了谄谀的队伍,摇尾逢迎。裴矩,正是这"聪明人"里的"杰出代表"。

大业之初,裴矩便察觉隋炀帝有吞并西域之意。

为逢迎上意,他查访西域风俗、山川情况,撰写《西域图记》三篇,极言西域珍宝之多,并怂恿隋炀帝吞并吐谷浑。

隋炀帝听闻大喜,遂命裴矩经略西域,又拜他为民部尚书。

不久,裴矩升任黄门侍郎、参预朝政,并奉命前往张掖,"引导"西域蕃邦入京朝贡,宣扬隋朝大国威仪。

从表面上看,巡视边关、宣扬国威,不失为稳定边疆的良策。但事情到了好大喜功的隋炀帝这儿,味道就变了。"聪明"的裴矩当然知道"上峰"的口味,并亲自导演了一出"丝绸裹树"的荒唐闹剧。

大业六年(610年),隋炀帝到达东都洛阳。

裴矩以"蛮夷朝贡者多"为由,建议隋炀帝召集四方艺人,在洛阳端门街陈列百戏,让官员百姓盛装华服,任意观看。

三市店肆还设置帷帐,大摆酒席,对蕃民盛情款待。

甚至路边树木都缠上了丝绸,靡费不计。

蕃民嗟叹不已,都称中原是神仙之地。

但也有人对裹着丝绸的树发出这样的疑问:"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如此物与之,缠树何为?"市民竟惭而不能答。

虽然,蕃民的疑问无法回答,但隋炀帝对裴矩的恩宠却是与日俱增。大业七年,裴矩威胁高丽入朝进见不成,隋炀帝怒而两次征伐高丽,均大败而归,损失惨重。裴矩随军出征,只知曲意逢迎,未曾有所谏阻,任凭国势倾颓,江河日下,他却恩宠日隆,官位日盛。

大业十二年,此时的隋朝已是义军四起、烽烟遍地,但隋炀帝更加骄奢淫逸,难以自拔。裴矩仍一味阿顺帝意,直至炀帝身死,隋朝国灭,国破家亡……

忠唐直臣 善始善终

从忠臣到奸臣,裴矩已然走了一个轮回,后人对他的评价仿佛就要在奸臣的序列中盖棺定论了。然而,历史又给了裴矩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隋炀帝被杀后,裴矩辗转于宇文化及、窦建德势力,最后于武德二年归顺唐朝,唐太宗担任了裴矩的最后一任"领导"。

裴矩的这位"领导"可不简单,他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知人善任,察纳雅言,从谏如流,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

唐太宗治下的一朝是贤臣良将施展抱负的舞台。

出现了善谋的房玄龄、善断的杜如晦,善谏的魏征等一大批人才。

而像裴矩这样的前朝"奸臣"竟然也在"直臣"之列。

一次,太宗决意惩治腐败,便让人进行"钓鱼执法",结果刑部司门令史收受绢帛一匹,不慎"上钩"。

太宗大怒,欲将其处死。

裴矩犯颜进谏道:"此人受贿,确实该杀,但陛下让人试探,就是故意陷害别人,恐怕不符合'导德齐礼'的古训。

"唐太宗听后,不怒反悦,召集百官道:"裴矩能当廷诤谏,不肯面从,假如事事、人人都能如此,天下何愁不治!"

名臣魏徵评价说:"裴矩学涉经史,颇有干局,至于恪勤匪懈,夙夜在公,求诸古人,殆未之有。"太宗一朝,裴矩颇受重用,晚年拜相。贞观元年(627年),裴矩病逝,时年80岁。追赠绛州刺史,谥号曰敬。

忠奸易变 殷鉴深远

从忠到奸,又从奸到忠,裴矩的经历复杂而又典型,后世对他的褒贬也是不一。

宋祁评价裴矩说:其奸足以亡隋,其知反以佐唐,只道出了"裴矩现象"的表面。

司马光则更进一步评论说:"古人有言,君明臣直。

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

司马光的见解可谓入木三分。

在封建君主集权的中国古代,像裴矩这样的政治"投机分子"并不在少数。

他们遇到不同"领导",做出不同"反应",甚至判若两人,其实都在情理之中。

这是因为在"人治"和"独裁"古代社会,一切都是君主说了算,国运兴衰、臣子忠奸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君主的好恶。

然而,像唐太宗这样的明君古今能有几人呢?更何况,贤如唐太宗一样也有晚年昏聩的时候啊!这正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总是跳不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的真正原因。

1947年,黄炎培先生到延安考察时,向毛主席提出了中国历史周期律的问题。

他问毛主席中国共产党能否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

毛主席这样回答他:"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

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毛主席找到了破解历史周期律的正确方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x202212111950054688.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