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肇庆阅江楼历史故事,肇庆望江楼历史?

阅江楼这个名字很多人都熟悉,甚至不少人都去过阅江楼。在南京长江边有一座阅江楼,跟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齐名,并称为江南四大名楼。不过今天说的这座阅江楼,并不是南京的阅江楼,而是在广东肇庆。

肇庆也是一座知名的历史古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肇庆都是广东省内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城市,古代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端州”。

北宋时期包拯曾经在肇庆为官三年,至今肇庆市还保留着不少跟包拯有关的历史古迹以及故事,如包公为了治疗瘟疫而带领百姓挖的包公井,肇庆还建了一座包公祠用来纪念包公。

肇庆阅江楼的历史比包拯要晚的多,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

阅江楼,先有楼记而后有楼。明太祖朱元璋初定天下,登临卢龙山,就是现在的狮子山,心生感概,将卢龙山改名狮子山,并意欲在山顶上建一高楼以登高望远、一目盈怀、察奸料敌、威慑四方,便扬扬酒洒写下—篇《阅江楼记》,又命众臣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佳,后入选《古文观止》。

阅江楼喻阅江揽胜之意,楼高五十二米多,外四层暗三层,共七层,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帘凤飞、彤扉彩盈,具有鲜明的古典的皇家气派,为典型的明代皇家建筑风格。

总建筑面积五千余平方米。

阅江楼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江南四大名楼之一,也是南京阅江楼景区的主要景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江南第一楼”之称。

朱元璋称帝后,于公元1374年,再次登临卢龙山,感概万端,意欲在山上建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于是,他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其文气势磅礴,纵横捭阖,又因卢龙山“一峰突兀,凌烟霞而侵汉表,远观近视,实体狻猊(狮子的别名)之状,”故将其名赐改为狮子山。

是年春天,朱元璋又令群臣撰写《阅江楼记》一百余篇,其中以大学士宋濂所撰写至为上乘,并被载入《古文观止》,与朱元璋的《阅江楼记》一道流传于世。朱元璋为阅江楼建造了“平砥”,但因种种原因终未建成。 阅江楼内部布局,围绕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两代帝王的政治主张展开。

底层,最值得看的是一椅、一壁、一匾。摆放在金字靠壁前的是一把“朱元璋龙椅”,虽是仿制品,但选上等优质红木制成,重量超过千斤。龙椅靠背上雕有九条龙,刻工精细、形象生动。东侧的一匾,“治隆唐宋”,为康熙所书。

二层有一船、一画,明朝永乐帝朱棣,取消海禁,扩大对外贸易、文化交流,当时南京下关地区是座造船厂,船厂打造了许多船,最长的船,长一百三十八米,宽五十六米,航行时有九桅十二帆,载重量七千吨,在六百年前可算世界之最。这幅巨型瓷画,画面反映了一四〇五年到一四三三年间郑和七下西洋的这段历史。

画面由十二个部分组成,详细描写了航海家郑和按照永乐皇帝的旨意建造宝船,到西洋各国宣传中华文明的盛况。画面还反映了永乐皇帝敕建“静海寺”、“天妃宫”并亲赐“天妃宫碑”,撞响静海寺钟声,以祭奠这位保护航海平安的海神天妃娘娘。

阅江之名的由来是:

建阅江楼的初衷,始于1626年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因为朱元璋在其称帝前,在狮子山上以红、黄旗为号,指挥数万伏兵,击败了劲敌陈友谅40万人马的强势进攻,为其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基础。

14年后,公元1374年,也就是洪武7年的春天,朱元璋在狮子山建一楼阁,亲自命名为阅江楼,并以阅江楼为题,命令在朝的文臣职事们各写一篇《阅江楼记》。

留传至今的有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翰林大学士宋濂的《阅江楼记》和朱元璋亲自撰写的《阅江楼记》和《又阅江楼记》等三篇文章。

江楼的“阅江”两字是朱元璋亲自命名,“阅江”两字即雅又气魄,建造阅江楼是朱元璋作为他打败陈友谅的纪念物。

阅江楼在建楼工程完成地基后,朱元璋突然决定停建,在《又阅江楼记》中,朱元璋表示老天有信号批评他,不要忙急于建楼,于是停工。所谓的信号就是多次出现日食、地震,当时朱元璋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元朝余党,沿海的倭寇,昆明未平,太湖水灾。

阅江楼除了朱元璋,还有一墙壁画,关于郑和下西洋的。阅江楼山脚下的静海寺,就是明成祖朱棣为了保佑郑和早日归来所建。 直到上世纪末决议复建“阅江楼”,199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建造阅江楼,到2001年9月竣工建成,从此结束了600年的“有记无楼”。

肇庆阅江楼前身是叶挺的水师营,只要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的中国公民,持身份证原件即可进入参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t20231128081410eb31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