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肇庆包公祠历史故事,肇庆市包公祠历史背景?

肇庆包公祠

肇庆包公祠是人们为了纪念宋代名臣包拯所建立的祠堂,位于肇庆城西,是一座仿宋建筑群,除牌坊、山门外,还有大殿,东、西配殿,钟楼,鼓楼、亭、廊、井等,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正殿塑包公金身坐像,东西配殿绘包公政绩及民间传奇壁画,并塑宋代名将岳飞、文天祥像,是古端州名郡一处重要名胜古迹。

与其他包公祠相比,其规模位于前列,也体现了岭南古建筑的特色和风格。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地理位置

广东肇庆

占地面积

11500平方米

景点简介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为国家和百姓做了好事而受到拥戴的杰出人物,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公德,总是为其建祠立庙,敬若神明。肇庆包公祠就是肇庆人民纪念包拯功业的一座祠堂。包公姓包,名拯,叫包拯。在中国历史上宋代最著名的清官和政治家。包公做官清正廉明,有“民本”思想,关心民间疾苦,断案公正,所以群众都十分拥戴他。

肇庆包公祠坐落于城西厂排街(原包拯所设端州驿站处),占地11500平方米,以牌坊、山门、大殿、东西配殿、钟楼、鼓楼为主体建筑,配以亭、阁、廊、井、池组成仿宋建筑群,布局严谨、古朴大方、庄严肃穆、巍峨壮观。

正殿塑包公金身坐像,东西配殿绘包公政绩及民间传奇壁画,并塑宋代名将岳飞、文天祥像,是古端州名郡一处重要名胜古迹。

宋代名臣包拯,为官刚正廉明,不畏权贵,执法公正,铁面无私,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敬颂。包拯在肇庆任端州府尹三年,为端州人民挖井引水,开荒教学,留下不少历史古迹。肇庆包公祠重光后,到肇庆包公祠朝拜的粤港澳及东南亚游人络绎不绝。

答有以下典故:

1、包公祠里面有包拯及其夫人、子孙的遗骨。包公曾言:"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 吾志,非吾子孙也。"故有"不肖子孙,不得入墓"的传说。

2、祠堂西南之流芳亭,相传包公幼年时常来此读书,以为纪念。

祠堂东南角的廉泉亭,亭中有井,亭内石壁上刻有《香花墩井亭记》,记中说:有一个太守喝了这里的泉水,头痛欲裂,原来他是个贪官;而几位举人饮了此水,顿觉水甜如蜜,原来他们都是好人。

故此井名为“廉泉”。

现在合肥已生产“廉泉”啤酒。

以表达对包公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肇庆包公祠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的端州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

包公祠建于宋代,是为纪念包拯而建造的,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包公庙宇之一。

包公祠建筑风格典雅,气势宏伟,是一座集文化、历史和艺术于一体的重要景点。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瓷器,感受到包拯的伟大事迹和他在中国法律史上的重要地位。

此外,包公祠周边还有许多古建筑和美丽的花园,使游客能够更好地领略到肇庆的历史和文化魅力。

庆包公祠是人们为了纪念宋代名臣包拯所建立的祠堂,位于肇庆城西,是一座仿宋建筑群,除牌坊、山门外,还有大殿,东、西配殿,钟楼,鼓楼、亭、廊、井等,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正殿塑包公金身坐像,东西配殿绘包公政绩及民间传奇壁画,并塑宋代名将岳飞、文天祥像,是古端州名郡一处重要名胜古迹。

开封包公祠是专为纪念我国北宋著名清官、政治改革家包拯而恢复重建的,是目前国内外规模最大、资料最全、影响最广的专业纪念包公的场所。它坐落在七朝古都开封城内风景如画的包公湖西畔,是国家旅游局开发建设的中原旅游区的重要景点、河南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包拯,世人尊称为“包公”、“包青天”,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它一生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抑强扶弱,铁面无私,为百姓伸张正义,赢得了古今中外、妇孺皆知的美名,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自金元以来,开封就建有包公祠,以纪念这位历史先贤。

开封包公祠占地1公顷多,仿宋风格的古建筑群坐落其中,凝重典雅、气势恢宏,既有北方建筑风格的宏伟壮观,又不乏江南园林的清心雅致。与位于包公东湖的“开封府”遥相辉映,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

包公祠内分主展区, 园容风景区 ,功能服务区 。

主展区内有大门、 二门 、照壁 、碑亭、 二殿 、大殿 、东西配殿。

以文物、 史料典籍 、铜像 、蜡像 、模型 、拓片 、碑刻、 画像等形式全面 、详细的介绍了包公的生平历史,展示了包公的清政廉明。

园容风景区内假山起伏,瀑布飞泻,玉桥卧波,锦鲤戏水,石雕精美,四季满目翠绿, 月月花香扑鼻 ,处处幽雅宜人。

功能服务区内有停车场,商品部,餐厅,多媒体游客中心以及高标准星级旅游厕所等。

齐全的配套服务设施为广大海内外游客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其中大殿内高3米多、重达2,5吨的包公铜像引人注目,包公蟒袍冠带,正襟端坐,一手扶持,一手握拳,仿佛要拍案而起,一身凛然不可予夺的浩然正气,是集历史、思想、艺术于一体的包公写照。像两旁陈列着反映包公真实生平和清廉品德的历史文物与典籍。

二殿展有包公的出仕明志诗、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家训、包公书法手迹、墓志铭等。

其出仕明志诗开宗明义写道“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使一个大义凛然、正气冲天的包公跃然纸上;包公晚年留下的铁严家训写道:“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更充分反映出包公嫉恶如仇、清廉传家的高贵品质;开封府题名记碑上刻有北宋开国以来148年中183任开封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可谓京官的花名册),唯有包公名下有一条深深的凹痕,这是人们观赏碑刻时总在其名下指指点点,天长日久磨出来的,它正是历代人民爱戴包公的见证。

元代诗人王恽赋诗赞日:“拂拭残碑览德辉,千年包范见留题。

惊乌绕匝中庭柏,犹畏霜威不敢栖。

”顷扬包公和范件淹的盛德和威名光耀千古,把贪宫污吏比作可恶的乌鸦,既使千百年后,见其碑犹如见二公其人,仍谅惧万分,不敢近前逗留。

可见“包青天”名不虚传;东西展殿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包公的传说轶闻,历史故事,特别是东殿的群组蜡像《铡美案》与真人大小一样,色彩鲜明、形神俱备、毫发俱现、栩栩如生,倍受中外游客赞扬.

包公名人故事

包公,名拯,字希仁(999-1062),北宋名臣,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进士及第,被朝廷任命为建昌县知县。

因其双亲年高体弱,需人侍奉,一直不曾到任视事。

父母谢世后,才出任长县知县。

嗣后,包拯任端州(今肇庆)知郡事,《宋史·包公传》中称其“颇有善政”,三年后得到升迁,后历任监察御使、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三司户部副使、知谏院;瀛州、扬州、庐州、池州、江宁、开封府知府及三司使,最后官至枢密副使而卒,追赠礼部尚书。

-

包公祠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著名清官、政治改革家包拯而恢复重建的。

其座落在河南省开封市包公湖西畔,是国家旅游局开发建设的中原旅游区的重要景点之一。

包公祠由主展区、园容景区和功能服务区三部分组成。

主展区有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回廊、碑亭、大门、二门等,陈列包公铜像、铜铡及包公断案蜡像、包公史料典籍、《开封府题名记碑》、碑文等。布局规整,庄严肃穆,油漆彩绘,均系宋代风格,色调淡雅,倍增观瞻。

园容风景区内有假山、瀑布、石雕等。功能服务区内有停车场,商品部,餐厅,多媒体游客中心以及高标准星级旅游厕所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g202311280830121ca8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