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商鞅和苏秦的故事?(精选6条)

商鞅这个人很牛,他在秦国变法,让秦国一跃成为了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可以说当时的六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秦国的对手。

秦国的军队,被六国称为虎狼之师。

这个时候秦国强大了,秦惠文王应该要报仇雪恨一雪前耻了吧。

但是,秦国没有这样做。

为何会是这个样子呢,六国还有什么是让秦国忌惮的呢?

原来六国里有一个叫苏秦的纵横家,他说服了六国,让六国一起来对付秦国,只要是秦国敢攻打六个国家当中的任何一个,其它五个国家都要联合这一个国家抗拒强秦。

若是有一个国家胆敢不出兵,这五个国家就可以把不出兵的这个国家给灭掉。

可以说这个联合是很厉害的,历史上把这一次联合叫做“合纵”。等于是苏秦成为了这六个国家的宰相,他是促成合纵的负责人。

整个周纪二中大体上就两个大事:商鞅变法和苏秦说六国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政治上:实行郡县制,迁都咸阳。

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国家对资源的掌控力大大加强,更利于整个国家的资源整合。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每一次迁都都是对政治势力的一次重新洗牌,这次迁都咸阳也不应该例外。

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

井田制,就是中间的一块是公田,周围的八块是私田,必须在公田种完之后才能种私田。个人理解这种模式的缺点:

1、种公田的时候不会用心,应付了事,会把主要精力放在私田上。

2、税收恒定为11%,无法灵活调剂。

在整个中国古代,粮食都是最重要的资源,哪个国家粮食多,哪个国家就强大。

军事上:军功制度,实行二十等爵位

即使身为贵族,如果没有军功,也一样不能取得爵位。

为保证改革的顺利实行,商鞅和秦孝公设立了各种严刑峻法,比如“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等等。

最有名的就是惩罚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分别对他们割鼻和刺面(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

可以看出,变法的目的性很强,就是为了把秦国变成一个战争机器,这一系列举措,使得秦国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迅速强大起来,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秦朝二世而亡埋下了伏笔。

苏秦比商鞅时期要晚,但是苏秦也是改革派,应该和商鞅有一定的关系。

苏秦在齐国变法主要有四条: 

穷兵黩武,消耗齐国的国力 

四面出击,使齐国失去所有盟友 

进献谗言,使闵王闭塞言路,杀害大臣 

把齐国的战略战术部署传递给燕国。 

造成的结果:六国伐齐,彻底削弱了齐国,为燕国报了深仇,为秦国统一天下打下坚实基础。 

苏秦被车裂而亡,下场和真正的变法者商鞅一样。

有关系。商鞅变法是在苏秦连纵的基础上开展的,当然还有之前百里奚等人的变法作用。

答案如下:

苏秦当然是在削弱秦国。苏秦在鬼谷子门下学成归来后来到秦国谋职。由于秦惠文王刚刚处死了能说会道功高盖主的商鞅就没接受苏秦的到来。

苏秦在秦国的对手赵国找到了感觉。于是想方设法地削弱秦国的国力帮助赵国强大。在赵王的支持下。苏秦合纵游说六国。并佩戴六国相印风光一时不可一世。

亲秦

苏秦没有立场,只要谁给他钱,给他地位,让他的舌头能说话,他就帮谁干。

苏秦,是鬼谷子的高徒,第一次出山,就断定秦可并天下,于是选择了入秦。但是,他的高谈阔论并没有打动秦公,那些东出函谷并天下的言论,对于当时的秦国来说,为时过早。苏秦被拒了。

第二次出山。这一次,苏秦选择的是合纵抗秦。他说服东方六国的论点,总结下来:

1、要变强,必须变法;

2、要变法,国际环境必须稳定;

3、要稳定,必须“停止内战”,合纵抗秦

苏秦来到燕国拜见燕文公。虽然苏秦游说秦国未得重用,但其为秦王上万言书之名早已播于诸侯。

燕文公一听说大名鼎鼎的苏秦来到燕国,大喜过望,立即将苏秦请上朝堂当面向其请教兴国之策。这苏秦总算遇到了能听其纵论天下大势之君尔。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学过一些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其中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我想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今天咱们就说说锥刺骨的主人公战国时期着名纵横家苏秦。

传说苏秦早年师从于鬼谷子门下。

这鬼谷先生乃仙人,欲度一、二弟子成仙,自庞涓、孙膑陆续下山求取功名后,鬼谷子更看重苏秦、张仪。

可是这师兄弟二人同样无意成仙,见庞、孙二人已在各国建立功名,便也想下山入仕,鬼谷子若留无果,只好准许二人下山。

临行前特意叮嘱二人要齐心合力,万勿效孙、庞二人兄弟相残,并送太公所着《阴符》一册与苏秦,嘱其“若游说失意,只须熟玩此书,自有进益”于是苏秦始辞鬼谷下山,回至洛阳家中。

归家只安顿数日,苏秦觉得自己学业有成,便急欲出游列国寻求富贵。

于是向家里请求变卖家财,用以资助自己求仕于列国。

可母、嫂并不理解苏秦的这种举动,都极力劝阻: “为人应该现实一些,如果你能脚踏实地地务农或经商,也许还能获利十之一、二,你一心只想游说君王,好高骛远,万一不能见用于列国,你可能连养家糊口都难呀!

”可苏秦并不为所动,仍一心求仕。

洽好当时卫鞅游说秦孝公被委以重任,主持变法成功被封为商君,苏秦觉得秦国可能是自己大显身手之地,于是西奔咸阳。

但彼时孝公驾崩,商鞅也被处死,秦国由惠文王主政。

秦惠文王刚刚杀掉商鞅,心里正讨厌游说之士,于是没有给苏秦好脸。

但苏秦并不死心,留在秦国将自己数年来的求学心得写成十余万字的治国方略上书秦王凡十余次,秦王虽然看了苏秦之书,但却一点也没有起用苏秦的意思。

在秦国呆了一年多,带来的钱都花光了也没能得到秦王的正眼,苏秦只好变卖车马仆从,自己背着行囊徒步而归。

母亲本来就不同意苏秦的作法,见到落迫的苏秦后将其大骂一顿;妻子正在织布,对苏秦的归来视而不见。

苏秦又累又饿,只好向自己的嫂子求一碗饭,嫂子看到苏秦的狼狈相,嘴一撇理都没理苏秦就走了!

苏秦看在眼里,痛在心上。

心想真是世态炎凉呀,贫贱之时妻以不为夫,嫂不以为叔,母不以为子。

失意时突然想起恩师鬼谷先生临下山时曾送了自己一本《阴符》,并特意叮嘱自己若游说失败,当仔细研读此书。

于是翻出《阴符》,将自己关在屋内仔细研读昼夜不息,至夜深人静时自然困倦,为了让自己精神起来,苏秦准备了一把锥子,一旦倦意上来,便拿锥子狠狠刺向自己的大腿,鲜血顿时涌出直流至脚下,当然倦意全无,于是苏秦读书如故。

如此一年多,天下大势,尽在苏秦掌握之中。

秦惠文王不用商鞅是帝王权术思想作祟。首先,秦惠文王上位后,商鞅携二十多年变法所积攒的权力,对于新君的权力构成巨大威胁,必须清除。其次,商鞅变法打击了旧贵族,死而不僵的旧势力借机发力,正好给了秦惠文王除掉商鞅的机会。第三,秦惠文王和他的老师团队曾受到商鞅处分,旧恨新怨之下,必须做一了断。

秦惠文王不用苏秦,是因为苏秦是后起之秀,张仪珠玉在前,顾不上。

秦惠文王眼中商鞅是一个又臭又硬的石头难以指挥,而且秦国变法已经完成,不在需要商鞅了。而且商鞅在秦国的威望比秦惠文王还要大。

秦惠文王刚杀商鞅没几年苏秦就来秦国提出连横之策,秦惠文王内部矛盾还没有完全解决,而且秦国也还没有实力来完成苏秦之谋,苏秦对于秦惠文王来说如同鸡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q202308251336089885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