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陈寅恪的魏晋南北朝讲演录,《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领路之人,肩膀之上

读完随拍

按道理,这本书我是应该慢慢看的,毕竟这是我看的陈先生唯一一部著作,尽管是在他本人去后,根据他的学生,同样是魏晋史领域的专家,当年的听课笔记,以及结合他本人留下来的著作中一些观点拼凑、整理而成的。

算是陈先生为数不多的通俗史学著作,而且算是一部断代史。

但即便如此,内容则依旧不差,很好的体现出了先生本人的各种观点,也充分的体现出了先生的史学底蕴之深厚,掌握的史料之丰富,以此来表述论点之巧妙。

但正因如此,本书内容又穿插了无比丰富、纷繁复杂的原始史料。而且不仅仅是二十四史之类的史学典籍,其中还引述了很多不在二十四史之列的,古代各种各样的典籍,如《世说新语》,这是文学著作;如《水经注》,这是地理著作,更有古代各种宗教典籍的引述,以此当作论据,来支撑他的观点。

这固然可以看出前辈史学大家的严谨风范,让人不由得对先生高山仰止,也为先生不仅通读过如此多的典籍,掌握如此多的原始史料,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史料,来形成本人独到的见解而不禁感叹,也开始对先生愈发的崇敬起来,同时也为今人论史而感到自惭形秽。

而我看的仅仅是先生已经离世多年后,由他的学生,只以当年的听课笔记为基础,加以整理,而成的一本著作……他本人的史学底蕴之深厚可想而知,不过通过这本讲演录,对他的思想之自由,治学之严谨,对原始史料的灵活运用、驾轻就熟,也足以窥见一斑。

但与此同时,尽管仅仅是一部他学生在多年以后,为当年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而成的讲演录。对我来说,阅读依旧有点难度。快速的阅读,固然有很多地方我一览而过,有很多提出的概念不甚了了,甚至不明所以,但也总能记下点什么,不至于如此快的时间便全部遗忘,不然的话,可真是看了也白看。

相反,如果一开始便精读,自然时间就慢下来,到头来的结果,我想还不一定如泛泛而读效果要来得好。

因为如果泛泛而读,尽管大多地方不甚了了,总还能记些什么,不可能转瞬即忘,而如果精读,时间跨度大,再加上这些内容本来就是我较为陌生,不太熟悉的,反而更加容易忘。

因此这样做,我认为不仅白白浪费时间,效果还不一定如囫囵吞枣式来得要好。

故此,我认为,这种书的阅读,决不能只读一遍就万事大吉的,而是要多次阅读,在一遍遍阅读过程当中,才能够把先生所说的渐渐吸收掉,融会贯通起来。

当然,如果是第一次阅读,我认为精读研读未必有略读泛读效果好。

因为总是要多次阅读的,第一次的主要目的,我认为便是要对本书有个大致的认识、有个粗略的了解,对先生所说的内容,最好要有几处印象。

故此,接下来,便举出为数不多、但尚未完全忘记的几处地方,以助我加深印象,只是加深印象,梳理脉络也谈不上。

首先,本书由二十篇多个小节组成,一共三十万字。其篇幅,可以说,是不长不短的。尽管就内容上,原始史料的引用,几乎占到了全书一半左右。

不过总的来说,先生的论述,还是不算少的,而且多有价值。甚至有很多地方,在我看来,是具有开创意义的。

比如,在第一篇,论述魏晋统治者他们原本的社会阶级时,先生开宗明义,第一句话便精辟而准确地指出:

河内司马氏为地方上的亲族,儒家的信徒;魏皇室谯县曹氏则出身于非儒家的寒族。

其后又细致地引用史料,严密地论述两者的不同。

通过先生所说,我们知道,曹操是“非儒家寒族”的代表,故此,他自始至终都是非常节俭,而且唯才是举,这些都和他的出身有关;而西晋的建立者司马氏则是儒家的信徒

故此,他们的奢靡,以及“九品中正制”为何与曹操的唯才是举的理念发展相违背,以至后来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同样与此是息息相关的。

这个观点,我曾经在易中天的著作里也看到过类似的概括,由此可见,陈先生是开创者,以及领路人。

再如,他对“清谈误国”的论述,说明了这种现象是由党锢起,而一直蔓延开来的,以至影响了西、东晋的政局,成为当时社会中最大的毒瘤,从而加速了西晋的灭亡与东晋的萎靡不振。

究其根源,在我看来,这一切皆由政治而生,却又一直延续下去,从而影响到了有晋一代的政治局面,这可真是生也政治,败也政治啊。以至搜神记的作者干宝看到西晋社会这个样子,同样感叹:

民风国势如此,虽以中庸之才,守文之主治之, 辛有必见之于祭祀,季札必得之于声乐,范麥必为之请死,贾谊必为之痛哭,又况我惠帝以放荡之德临之哉!

又如,他给王导定下的历史作用,奠定了后来田余庆对此的研究,以及田余庆先生在此基础上的发挥。

先生认为,王导至于永嘉南渡之后的东晋之作用,以及之所以会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关键就在于,王导扮演着笼络吴人、以及调和北来士人与江东士族关系的角色。

对此,先生有过一段总结,他说:

东晋的建立与稳定上,最有功绩的人物是王导,他的功绩就在笼络吴人,协调南北各阶级特别是 南北士族在南方的利益,以坚定地支持东晋对付北方胡族统治者的进攻,进而克复神州。

其次,他在论述由于战乱不断,而加上外族入侵所导致的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与流动,进而人民为保卫自身,坞壁的形成,也就是和西方人所说的庄园有些类似的同时,先生通过《水经注》里所透露出的蛛丝马迹,以及陶渊明与他人的往来,顺便论述、进而证明了他所认为的桃花源的具体位置。他说:

真实的桃花源应在北方的弘或上洛,而不在南方的武陵。桃花源居人先世所避之秦,应为符秦,而非赢秦。

接着,他又引用了苏东坡所和桃花源诗的序,指出历来之所以会认为是在武陵,完全是和另一件事混为一谈了。

这可真是眼光独到,也确拿得出论据,不愧是大师,前人对此尽管也争论不断,但完完全全是把争论的焦点放在江南的某个地方来讨论。

而陈寅恪先生倒好,一下子便推翻了江南的所有地方,而认为是在北方,真可谓是别具一格。

在这里,我姑且不论,因为太过复杂,又无关紧要,只是学力深厚的大家玩的游戏罢了。

反倒对桃花源记所反映的现象,先生有过一段总结,对我很有启发,他说:

在纪实上,《桃花源记》是坞壁的反映,在寓意上,《桃花源记》是陶潜思想的反映。

另外,包括南北为何不能过早统一,我想同样对于我前段时间看过的田余庆的著作曾有过启发。以及对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所引起的六镇起义的阐述,还有他对南朝官员的名不副实,君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从而对门阀士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而赋予下层官吏重大的权力的论述,也同样很有启发。

当然,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他对于北周所建立“文化本位”之所以会成功的原因的论述,他说:

其原因在于宇文泰、苏绰等人并非拘泥于周官的旧文,而为利用周官的名号,以 适应鼎立时期关陇胡汉的特殊需要。

我认为,这有点类似于中唐韩愈等人所发起的古文运动,道不同而理同,其本质思想与做法,都是以复古来变古。所谓复古革新,正是如此。

……

以上便是我在第一次读完后,而从中得到的收获。总的来说,我的第一感觉,便是觉得其中内容由于大量引用史料,再加上谋篇布局,有点杂乱无章。

但细细想来,不论是先生本人也好,还是本书的整理者,陈先生的弟子也好,本书之所以这样写,还是有他们的想法与目的的。

本书有两条主线,一是阶级,二是文化,先生以此串联起整个魏晋南北朝史,其功力也可见一斑。

最后关于陈寅恪先生,我最近随着对先生本人深入的了解,才渐渐的发觉出先生的伟大,一是通过西南联大等多部有关先生的纪录片或课程,使我大致了解了先生在那个纷扰年代的多舛命运,以及到后来本已在和平年代,又由于种种缘故,充满遗憾的离去。

当然,对先生精神的感触,还是在本书的整理者所追忆时的一段话,他回忆道:

在清华研究院时期,陈老师对教学的高度负责精神,也给 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那时,陈老师的眼睹巳经失明,年龄也接近六十,可是每周如常授课。

在我的记忆中,陈老师一堂课也没有缺过。

对干能提出问题的学生,他非常欢害。

学生如果 有一得之见,他总是热情扶植。

陈老师说过:要多读书,基础一 定要厚;要会思索,发前人之未发。

这些话至今仍在我的耳畔回响。

——这段话,也让阅读的我,不禁动容。也许,这便是大师风范吧!

二是关于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近来我曾在多个地方听说一个说法,即不论魏晋南北朝史也好,还是隋唐史也好,自半个多世纪先生离去后,我们对此的研究与认识,始终都还停留在先生所研究过的基础上,小打小闹,未曾有过重大的突破。今天通过阅读这本书,便更加理解这句话的真实,通过以上所述,便足以窥见一斑,我也深有体会。

想想看,已经离去五十二年的人,他对历史的研究,对现在的我们仍然有帮助,或者说,我们根本就是站在他所打下的基础之上的,我们近几十年来,只不过是在原地踏步而已。

那么,这是怎样的人啊!

况且,据我所知,先生除了有一部《柳如是别传》,是他的专著外,其他的作品,都是类似于论文形式的,如他的代表作,关于隋唐的两稿,正是如此……可依旧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我想还是在于他独到的眼光、开阔的眼界、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

尽管我仅仅不甚了了只看过这一本,其他的由于文风所隔,我均没有入,不过仅仅是通过这一本,只是他的讲演录,大师风范也足以看出!

最后,对于先生的成就与思想的概括,我想,用先生本人当年亲手为静安先生碑铭题写的结语,一点也不为过。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真是世事变幻,斯人已矣,读著思人,高山仰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o202208271830061881.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