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平所著《〈人间词话〉讲演录》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以新视角新观点解读《人间词话》,用通俗的语言来讲解学术话题,非常适合大众阅读。
今刊后记,讲述作者与《人间词话》的故事。
我与《人间词话》
——记《〈人间词话〉讲演录》
文丨彭玉平
我从2004年开始比较系统地介入对王国维及其词学、文学等的研究之中,《人间词话》当然是我的研究重点。
近年来,我也确实对《人间词话》有一些新的看法,我觉得可以借此机会讲述出来。
如赤子之心、自然之眼、词品人品、忧生忧世等,这些话题虽然也在相关的研究中会被涉及,但专题的研究其实很少,更谈不上多深多广的学术或文化影响了。
我挑出这些话题,对我本人也是一种挑战。
据我多年的阅读体会,把《人间词话》视为中西美学理论交融的产物是站不住脚的,我希望通过充分的事实来证明:《人间词话》的理论基石一直是在中国的大地上。
现在文字稿摆在这里,我的想法是否合理,只能请读者朋友们自行去判定了。
用非常通俗的语言,注重诗词故事和场景演绎,讲解相当学术的话题,便是这十讲讲稿的特点。
但我其实意犹未尽,譬如我很想说“造境写境”“要眇宜修”两讲,还想说“境界说”与宋代严羽“兴趣说”、清代王渔洋“神韵说”的比较问题,我一直觉得如果有此一讲,“境界说”在古代诗学格局中的价值和地位就更能彰显出来,等等。
但因为未能找到合适的场景角度和故事背景,只能让念想继续停留在念想阶段了。
大概是因为讲解中的诸多缺憾,使得我现在编订此书稿时,总想能有所弥补,这就有了本书的几个附录。附录的比例有些失衡,但我絮絮叨叨说了那么多,读者大概也能理解我的用心了。十讲讲稿虽然大致各讲一个理论命题,但其实很难周密地讲解这些命题的内涵和外延,只能是部分地触及话题,以期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而已。
而我知道,对《人间词话》有兴趣的读者其实大有人在,只读十讲讲稿,料多未能尽兴之憾,所以附录一分释人间、境界、有我之境、无我之境、隔与不隔、要眇宜修等,即是从学术的角度来弥补电视讲解的不足。
粗粗看来,这应该算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书。
但客观地说,雅和俗在这本小书有时会呈现出相对分离的状态,譬如附录一,是以学术的方式来探讨学术的话题,便侧重在雅;而十讲讲稿,话题当然是雅的,但叙说方式偏于通俗,注重的是深入浅出。
若一般随性、只是偶尔旁涉文学的读者,自然读读前面十讲便可;若有专业兴趣深解其学,则附录若干,或可略供参考。
撰述初稿时,为求便捷,诸种引文大多未标明出处。此次修订成稿,因完善体例之需,遂请门弟子习婷博士代为补充,费时费力尤多;又时值戊戌年春节前后,亦可谓所请非时,在此并致歉意与谢意。
最后我要专门说一说为此书赐序的王亮君。
王亮君是王国维曾孙,王国维次子王仲闻之孙,现就职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
王仲闻曾协助唐圭璋校订《全宋词》,审稿笔记多达数十万字,是子辈中最得王国维词学精髓者。
我从2009年与王亮君结识,倏忽也近十年了。
这近十年的时光,因为访书的缘故,我们在复旦大学图书馆曾数度相遇,也在杭州一起参加过王国维、章太炎的学术研讨会,会后更同访海宁王国维故居。
数年前,王亮君来中山大学参加图书馆学会议,也曾顺访倦月楼,我们闲坐烹茶,聊了不少关于王国维的话题。
他赠我一册《学林漫录》第十八集,内刊有他撰的《王国维先生的藏书和遗文》一文,乃王亮君或闻之于亲长见告,或自己积年调查所得,故于藏书源流、若干遗文踪影厘析清明,且多有不为学界所知之信息。
另赠我刻有王国维尊人王乃誉日记光盘,此日记文献久藏美国,一直未为外人获知。
王亮君盖素知我对与王国维相关文献的渴求之心,故慨然相赠。
2014年10月,我去台湾高雄中山大学参加“山海论坛”。
因为拙著《王国维词学与学缘研究》入选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编辑提示可以酌配若干相关照片,我便想去台北拜访时年已经103岁的王国维之女***,而此前的种种联络也都是王亮君费心的。
因着王亮君的细致安排,我的台北之行很顺利,并与***女士合影数帧,现在拙著上便有其中一张合影。
更可宝贵的是,王国维1927年自沉颐和园昆明湖时,***也已16岁,于王国维晚年在清华园生活、读书、著述情形,尚有不少清晰的记忆。
对王国维自沉后的若干家事细节,至今记得很清楚。
因着这一次相见,我觉得我与王国维仿佛也走得更近了。
感觉有时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我从王亮君的温润细致,也总联想到王国维在清华学校时,有时晚上从工字厅送姜亮夫的情形。
工字厅的左前方,有一条溪流蜿蜒而过,王国维因为知道姜亮夫的视力较弱,所以每次都要把姜亮夫送过溪流才放心而回。
这样的王国维我们可能还是陌生的,但却是绝对真实的。
因着他人的这一份追忆,我每次去清华,除了习惯性地去王静安先生纪念碑前静静地端详碑铭,绕着工字厅无绪地转转,就是在那条溪流前驻足凝望,想象着在暮色苍茫中,王国维对学生的那一份让人感怀的关切和叮咛。
王亮君不仅文字甚似其曾祖王国维,雅赡可玩;其为人亦温雅可亲,饶有古君子之风。
王亮君话语不多,这让我想起罗振玉曾用“静默”二字形容王国维的性格。
据说静安先生与来人对谈,若对方无话,静安先生便也无语。
此在对方或未免感到尴尬,而静安先生倒是坦然自在,他自有消解之法:一支接着一支从衣袖中掏出香烟连珠炮似地抽着,让彼此安坐在烟雾缭绕之中。
看来王国维在文学上固然追求“语语都在目前”的“不隔”之境,而在生活中倒是对这种“雾里看花”的迷蒙场景习以为常的。我生也晚,虽无缘雅接静安先生风采,但读其著述,想其为人,也总觉得在王亮君身上或多或少有王国维先生的影子。只是少了王国维那种近乎极端的静默了。
大概因为以上这些情形,我想这本小书请王亮君赐序应该是最合适的。
因此我把与王亮君交往的过程稍作勾勒,这其实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学缘了。
我很珍惜这样纯粹而自在的学缘。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幸运的人。
早年因为研究晚清词论家陈廷焯(1853—1892),而引起陈廷焯之孙陈昌先生的并慷慨惠我陈廷焯早年诗选《骚坛精选录》残本,我因此录出诸多评语,旁采《白雨斋词话》《词坛丛话》等书中的论诗之语,而编撰了一本《白雨斋诗话》。
后来研究王国维及其词学,又得王亮君多方支持。
学术固然讲究理性与冷峻,但学术人却是在乎感性和温度的。
当年王国维徘徊在哲学家与诗人两种人生定位之间,迟疑莫决,痛苦异常。
他想当哲学家,却深知自己感性太强,担心因此而让自己的哲学失去冷峻;而要当诗人,又觉得理性太多,唯恐自己的诗歌失去温度。
而在我看来,这个矛盾其实根本就不需要解决,更不必犯难其间。
因为有温度的哲学与显冷峻的诗歌,又何尝不是人文之学应有的内涵和范式呢?
茫茫宇宙气象万千,扰扰人事纷纭挥霍,自然与社会皆形难为状,一切也都有着自己存在的空间与方式。
即便一些空间相对逼仄,但谁又能说广阔的空间就一定能催生伟大的思想和艺术呢;或者说逼仄的空间也完全有可能激发出神奇的联想,从而创造出杰出的思想与艺术成果。
因此种种,我也一直自勉:要做有温度的学者和学术。
这种想法当然与我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所遇所知所感是有着直接的关系的。
以往岭南冬日亦温暖如春,而今戊戌年立春已二日,依然寒意逼人。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蜗居在倦月楼,茫然地望着阴沉的窗外,我期待什么,大概也不用再说了。
图书信息
《〈人间词话〉讲演录》
彭玉平 著
王国维曾孙王亮作序
《人间词话》顶级研究学者新著
以新视角新观点解读《人间词话》
以通俗的语言来讲解学术话题
《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作品,是一部值得恒久玩味的百年经典,历来解读的人很多,彭玉平教授的解读有其独特之处,他的研究也得到了王国维后人的肯定。
《〈人间词话〉讲演录》这本书就由王国维的曾孙王亮作序。
书中提出了许多研究《人间词话》的新角度新观点,如有我之境、自然之眼、赤子之心等等,还用许多历史小故事和诗句串起了这些观点。
如,用“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引出了有我之境的概念。
又从词作者冯延巳为什么会泪眼问花,引出他写作的场景。
又从历史小故事进一步阐释冯延巳写作的历史背景等。
《〈人间词话〉讲演录》以新视角新观点解读《人间词话》,以通俗的语言来讲学术话题,注重诗词故事和场景演绎,是一本解读《人间词话》的精品佳作。
目 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前言
第一讲 三种境界
第二讲 无我之境
第三讲 有我之境
第四讲 赤子之心
第五讲 自然之眼
第六讲 词品人品
第七讲 忧生忧世
第八讲 隔与不隔
第九讲 何谓境界
第十讲 回归传统
附录一:《人间词话》概念、范畴简释
附录二:《人间词话》诸种文本及王国维词论汇录
后记
补记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作者简介
彭玉平,中山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本重大项目“中国词学通史”首席专家。《人间词话》研究领域顶级专家。著有《王国维词学与词源研究》《人间词话疏证》《诗文评的体性》《唐宋词举要》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