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百里洞庭古传说?
有关于八百里洞庭湖来历的传说:
叫八百里洞庭,因为洞庭湖有八百里,环绕君山,一望无际,所以叫八百里洞庭.
洞庭湖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跨湘鄂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
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
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
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
古人描述的“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 “江天暮雪”等,都是现在东洞庭湖的写照。
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风景秀丽。
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这里每天有渡轮来往航程大约一小时。
游览群山需要用一天时间,早上去,下午返。
既去了君山,又可畅游洞庭湖,真是一举两得。
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
君山是一座长形的小岛,由72座大小山峰组成。
君山虽小,名胜古迹、神话故事却美不胜收。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又相传4000多年前,禹帝南巡,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女英随后赶来,船被风浪阻于洞庭山。
忽闻禹帝已死于苍梧(今广西梧州市),二妃悲痛欲绝,扶竹南望,涕泪纵横,点点泪珠洒于竹上,呈现斑斑点点,因此便成了现在君山北边生长的“湘妃竹”,也叫“斑竹”。
二妃也因悲恸过度身亡,葬于此地,故在君山东麓有二妃墓。
民间有诗曰:“禹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
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班。
”而在二妃墓前,立有“禹帝二妃之墓”石碑,旁坚石柱,上刻麒、麟、狮、象浮雕。
墓前一对石柱,上刻楹联一幅:“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
二妃称为君妃、湘妃,为了纪念她们,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也叫湘山。
据说这就是君山和湘山名称的由来。
有趣的是,君山在历史上还有过负罪的传说。
据传,秦始皇当年巡狩天下,船过君山时,忽然风浪大作,始皇大怒,说:“我真命天子行舟,本应风平浪静,是谁如此大胆,竟敢兴风作浪?”接着,他便问左右:“此乃何地?”侍臣回答说是君山。
始皇一听愈加恼怒,说:“普天之下,唯我为‘君’,怎么山也称起‘君’来了?”他遂命刑徒三千砍光了全山的树木,并下令于石壁上刻封山令。
今临湖石壁上仍可见一石印,长1米,宽0.8米,字迹依稀可辨,似是“永封”二字,俗称为“封山印”。
君山上的“柳毅井”,是后人演绎唐人李朝威所写《柳毅传》的故事开凿的。
柳毅是个落第书生,路遇一个满面泪痕的牧羊女。
她自称是洞庭龙王的女儿,因受丈夫虐待而流落此地,遂祈请柳毅由枯井入海捎信给龙王,盼能早日被救回龙宫。
柳毅来到君山,找到枯井,直下龙宫,完成传书之托。
龙女得救后,和柳毅结为夫妻。
现存“柳毅井”,在君山龙舌山之尾,建筑别致。
井口直径1米,深10余米,井壁有一手持宝剑的巡海神浮雕,传为柳毅的引路者。
离井5米处有一斜道伸向井中,道两侧有虾兵蟹将浮雕,传为迎柳毅下湖的兵将。
君山上还有一个群山怀抱的大坪,那便是宋绍兴元年钟相、杨么率农民起义军安营扎寨之处。当年不堪官府压迫的贫苦渔民,在此揭竿而起,设水寨,造战船,出没于八百里洞庭。现在君山上还留有军师洞、点将台、万人锅等古迹。
此外,洞庭山上还有轩辕台,传说为黄帝铸鼎之处;有射蛟台,传为小后羿在此射蛟;酒香山传说盛产酒香藤,能酿长寿酒,汉代东方朔曾在此偷饮;朗吟亭则因吕洞宾在此吟诗而得名。
岳阳天下楼
岳阳楼雄踞于岳阳古城西隅,东倚巴陵山,西临洞庭湖,北枕万里长江,南望三湘四水,气势豪壮不凡。它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藤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襟带三千里。尽在岳阳楼”的盛誉。
岳阳楼雄踞于岳阳古城西隅,东倚巴陵山,西临洞庭湖,北枕万里长江,南望三湘四水,气势豪壮不凡。它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藤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襟带三千里。尽在岳阳楼”的盛誉。
相传这里在三国时曾是吴国鲁肃训练水军的阅兵台。因为岳阳楼前的洞庭湖水面辽阔,风平浪静,湖岸上恰巧有个山丘,确为练兵、阅兵的好地方。据《三国志》载,鲁肃受孙权之命率万人屯驻巴丘(今岳阳),在进出洞庭湖的咽喉之地巴丘山下,临湖的西门城墙上建起了训练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此阅军楼即为岳阳楼的前身。
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张说谪守丘州,便将西门城楼扩建为楼阁,初名“南楼”,后来改名“岳阳楼”。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完善结合,其浩荡的气势与悠久的历史内涵,使之成为唐以后诗人墨客的登临胜地,并逐渐形成一种以抒发忧国济世为主要传统的特殊的意蕴。
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唐代著名诗人,都曾先后登楼吟诗作赋。
其中,杜甫的名篇《登岳阳楼》便是这一传统的始唱者。
诗云:“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如果说先此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表现了贫士失职之悲愤,那么杜诗则以涵天盖地之力,在八百里洪波之中融入了一代诗圣与国家共命运的拳拳之心。
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滕子京谪守巴陵(岳阳),曾重修岳阳楼,并致书当时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请他作《岳阳楼记》。然后又请诗人、书法家苏舜钦书写,雕刻家邵竦刻字。于是,滕楼、范记、苏书、邵刻,成了岳阳楼的“四绝”。
自宋迄今,已过去900多年,现在的岳阳楼是清代同治年间重修。而苏书邵刻《岳阳楼记》也已代之以清代乾隆年间书法家张照的手笔,但这篇名文却依然光华烛天。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不仅将岳阳楼四周景色、早晚晴雨各种感触描写得淋淳尽致,展现了洞庭湖的壮美与岳阳楼的宏伟,而且进一步将杜甫精神发扬到新的高度。
文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的崇高情怀,成为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集中写照。
岳阳楼之名由是益彰,正是景以文传,文以景扬。
今天的岳阳楼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的砖木结构建筑,别具一格。
进入大大楼,只见四周挂满了历代名人的题咏。
二楼楹柱镌刻着孟浩然、杜甫的名句,而正中十二块紫檀木拼成的雕屏上,张照书的《岳阳楼记》赫然醒目,启迪着游人的沉思。
主楼两侧还有两座辅亭:一是以神话人物吕洞宾三醉岳阳楼而得名的三醉亭;一是仙梅亭,相传因在明末维修岳阳楼时,于地下掘得一块有梅纹的石板而得名。
楼的附近还有鲁肃墓、小乔墓、岳阳文庙及慈氏塔等胜迹。
二、岳阳洞庭湖射荆蛇的传说?
后羿斩巴蛇,大约来自山海经。
很久远的故事,一个名叫巴蛇的男孩从小好吃懒做,还很凶残,相传是一条巨蛇,后游进洞庭湖,不时出来祸害一分百姓。
天帝派后羿来为民除害。
后羿射杀巴蛇,巴蛇逃走,后羿第二次才斩杀死巴蛇。
三、岳阳十大历史典故?
①
1、后羿射八蛇
2、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3、洞庭龙王赶九龟
4、艑山哑女遇龙女
5、吕洞宾三醉岳阳楼
6、范蠡和西施
7、因李白君山岛的一首诗巴陵正式成为岳阳楼
8、岳阳楼三个字为历史学家郭沫若所提
9、杜甫亭
10、两块雕屏的故事
11、巴蛇吞象
12、《太康地志》中的“五湖烟水”
13、乾隆两次登岳阳楼并留下的诗篇
艑山
②
要说岳阳楼的历史典故,首先应该说说它的起源。岳阳楼最初并不叫岳阳楼,本是三国时期东吴将领鲁肃为了对抗驻守荆州的蜀国大将关羽在今湖南岳阳市洞庭湖西岸修建的阅兵台,当时称为阅军楼。据相关记载,这座阅导楼就是最早的岳阳楼的原型,因此有人说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修建年代最早的楼阁。
鲁肃所修建的阅军楼由于年久失修,终遭毁坏,直至唐代重建,其间又有毁败,经历比较坎坷。
清光绪五年,官府在岳阳西城墙上阅军楼旧址重建岳阳楼,即为现存岳阳楼。
该楼坐东向西,面临洞庭湖,遥见君山。
楼平面矩形,正面三间,周围廊,三层三檐,通高近20米。
屋顶为四坡盔顶,屋面上凸下凹,为中国现存最大盔顶建筑,覆黄琉璃瓦,翼角高翘。
楼前两侧左右与楼品字并列,有三醉亭和仙梅亭作为陪衬。
当然我们可以据此说岳阳楼是颇具湖湘特色的历史古建筑。
四、八百里洞庭湖的来历?
洞庭湖跨湘、鄂两省,北面通向长江,南面接通湘江、资江、沅江、澧江四条大河,面积二千八百二十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所以号称“八百里洞庭湖”。
湖盆周长为803.2公里。
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
20世纪90年代末,据水利部门测算,有面积2579.2平方公里(一说2740平方公里 );但它还有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积(一说1.878万平方公里 )。
两者合计,仍有3879.2平方公里。
湖盆周长为803.2公里,总容积22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积178亿立方米,河道容积42亿立方米。
③
八百里洞庭,因为洞庭湖有八百里,环绕君山,一望无际,所以叫八百里洞庭。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风景秀丽。
④
古人没有现代的测量工具,对洞庭湖一望无际,估计有八百里,所以传说下来叫八百里洞庭
五、洞庭湖的由来?
1、洞庭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说,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2、据说洞庭湖的来历传说有很多,其中最为广为流传的是“姜子牙钓鱼”的故事。
据传说,尧舜禅让后,姜子牙辞官隐居于洞庭山麓,每日钓鱼消闲。
他钓鱼时不用鱼饵,只是把自己饰品上的宝玉投入水中,便能吸引到大量的鲤鱼。
后来,他将宝玉抛入洞庭湖中,湖中便涌现出一个巨大的漩涡,形成了洞庭湖。
3、此外,还有其他的传说,比如说洞庭湖是瑶族姑娘洛神转化而成的眼泪所形成,或者是由伏羲女娲创造形成等等,都为洞庭湖的来历留下了神话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