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百家讲坛名臣包拯为官之志观后感,包拯贡砚读后感?

《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不持一砚归”。按照当时朝廷的规定,在端州任职期满可带两方砚台离任。

当时履职端州的官员,多敛端砚为己有。要知道端砚一直为贡品,常品市值超千金,遇到珍品,更是无价之宝。

撇开传说来看,包拯不持一砚归的精神正是为官清廉的体现。他是中国古代为政者的典范,更是后世为官者的楷模。

包拯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开始立志要为国家出力,“竭忠死义”。当过外交使节出使辽邦;最有名的是做过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不持一砚归”;他一生铁面无私,不避权贵,执法如山。

对皇亲国戚、宦官权贵的不法行为,一律极力主张绳之以法。大力平反冤狱,是包拯生前与死后深为百姓所赞扬和称颂的主要内容。

包拯不持一砚归的精神正是为官清廉的体现。他是中国古代为政者的典范,更是后世为官者的楷模。

包拯(公元999—1062年)任开封知府时,为官廉洁,执法严峻,不畏权贵,时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他年轻时,曾当过天长县(今属安徽)县令。一日,有个农民到县衙告状,说他的耕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宋代为保护农业,曾颁布法令,严禁屠宰耕牛。)

包拯问题:“你来告状,别人知道吗?”“不知道。”“耕牛被割去舌头,邻居知道吗?”“也没人知道。”

包拯对告状的农民说:“你回去偷偷地把牛杀了,把肉卖出去。

但一定不要声张。

我会有办法找到那个割牛舌的人。

”农民按包拯的嘱咐去做。

隔了几天,有个人跑到县衙告那个农民私宰耕牛。

包拯见割牛舌的人自投罗网,心里很高兴。

他听完诉状,大喝道:“你为什么要割掉耕牛的舌头?”那人吃惊的样子呆若木鸡,只得供认出割牛舌的经过。

原来,此人是牛主人的仇人,想害牛主,便偷偷地割了牛舌头。他以为牛没了舌头便不能吃草,牛主人只能将牛杀死,这样就要触犯私宰耕牛的法令。聪明过人的包拯,将计就计,找到了割牛舌的人,并依法治了他的罪。

先不说包拯是不是有碳黑的脸,是不是有民间流传的那些故事,是不是有如小说中演译的那些生动情节,但是包公的故事在人间流传太广了,象铡美案,陈州放粮,巧断疑案,很多都是老百姓如数家的话题。

人们之所以一提起刚正不阿的清官首先想到的是包拯,就是因为,包拯为官清廉,刚毅公正,不畏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敢于为民申冤。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清官,但都不如包公名声之大。

这反应了人民群众对正义的期待,对官吏者廉洁公正执法的期许。

正如芝麻官唱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包拯一生嫉恶如仇,他传奇的一生有许许多多的执法如山的典故,为了李太后回宫,怒打龙袍,陈州放粮铡了国丈太师,龙头铡刀下王爷丧命,为了民妇秦香莲不畏太后,驸马爷认罪伏法,刚正不阿,不畏权势,为历代官员的楷模,他的事迹是历来所没有的,

因为办公铁面无私黑判官的形象深入人心,其实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是影视和评书的渲染

包青天给家庭育儿的启示

扈苗

提到宋代仁宗年间的开封府包拯,人们马上想到的是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青天大老爷。

可谁都想知道包拯是怎么会有这样的品格的?可能有人也想知道他的后人是不是也能像他一样?笔者倒是查资料好好地学习了一番。

从我看到的电视剧《少年包青天》和网上介绍的零星资料,让我产生了一个感触,那就是作为一个家长应怎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施加影响。

01

首要的是以身示范。

包拯的品格并非生来如此,他的源头来自他的父亲。

包拯父亲包令仪靠刻苦读书获取功名当了知县,他把自己走上仕途的经历让儿子知道该怎样走自己的人生路。

父亲的为官之道让少年包拯耳濡目染,他从小就勤奋好学,熟读儒家经典,立志做个情操高尚的人,博取功名,为国为民做好官。

包拯的父亲用的是“其身正,不令则行。

”的方法。

还有我们从戏剧中看到的那个“嫂娘亲”,也是教育包拯为官要清正,在对待自己不争气的儿子问题上,最后还是同意“大义灭亲”,让包公龙头铡铡了儿子的头。

“嫂娘亲”,明辨是非,决然放弃了对不肖儿子的“亲情”,嫂嫂的深明大义让包拯感动,助力他成为一个不畏王权、不徇私情、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的除暴安良的大清官。

而包拯自身的形象又为他的后人树立了榜样,包拯28岁考中进士,因父母年事已高,不愿意跟他去赴任,他竟然辞官回家尽了10年孝,他的孝心闻名乡里。

他为官不贪,在端州做官时为老百姓作了很多好事,百姓感激他,在他离任时都来送行,送给他一方端砚做纪念,手下人收下了,他发现了很生气,就丢在江中,表示让它留给端州。

他恨贪,他在给皇帝进言时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我从小说《七侠五义》中看到,他指挥一帮侠士破案惩凶,对为富不仁者、对贪官污吏、对祸害百姓者绝不手软。他的孝与廉,他的严与肃对后代的影响很大。

02

其二是立规立范。

当家长的自身的行为要行得正、立得直,做孩子的表率固然很重要,但是还必须给孩子指明立身处世的标准,让孩子知道该怎么做人、做事。

包拯晚年把自己的人生观用家训的形式教育后代。

立下了37字训谕:“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賍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还让儿子刻在石上,竖在堂屋东壁,警示后代子孙。

他不仅提出要求,而且有严格的惩治措施,以严立威,使子孙们都不敢有所违反。

他的儿子包绶一生清苦守节,他去世后人们在他的遗物中没有发现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人们称赞他的孙子包永年的身上也是“孝肃公之遗风余烈在也”。

到现在这37字还被包家后人一直遵循着。

在九华山脚下的祠堂村的2000多名包氏子孙每年都要家祭,背诵家训。

有个29代孙包玉刚,是“华人世界船王”,热爱家乡和祖国,把父训刻在石上,记在心里。

黑面包拯的形象流芳百世,今天依然活跃在戏剧舞台上。我想,我们不仅要赞美他的为人,还要想想怎样也能像包拯一样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做孩子的榜样;更要想想怎样吸取包拯的经验,教育培养我们的下一代,让我们的孩子们个个都能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顶天立地的大写人。

包拯为官果然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受到世人敬仰,名留千古。

在包公担任三司户部副使时,常常不辞辛劳,深入下层体察民情,救民于水火之中。

江南地区有一次发生了旱灾,百姓们饥饿得难以生活,包公了解到情况后,立即下令开仓放粮救济,以解燃眉之急。

如果按照当时的惯例,开仓放粮是件大事,必须事先请示皇帝,等批准以后才能打开粮仓救济百姓。

但当时情况紧急,如果将文书送到京城,再等待批示下来,要等上几个月的时间,到时候百姓不知要饿死多少人。

所以,包公一边派人急奏朝廷,一边就果断地开始放粮了,终于使很多百姓免于灾难。

汉文帝年间,张释之任公车令,负责掌管司马门的保卫工作。司马门是进入皇宫的大门,自然非同小可。每天进出的多是皇亲国戚、权臣显贵,因此,张释之这个守门官自然不好当。

有一天,西汉太子(即后来的汉景帝)与梁王同乘一辆车急速而来,丝毫没有停车的迹象。而汉宫规定:任何人出入殿门和司马门都要下车,违者罚款。

如果是其他人,这件事也许就算了,除了梁王,闯门的毕竟还有太子,也就是将来的皇上,要是得罪了他,怕是难有什么好下场。

1、西门豹,春秋战国时期魏国人。

当时邺地是魏都的重要门户,且是战略要地,但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

魏王特派西门豹担任邺县令,治理邺地。

西门豹到邺地后,微服私访,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妇”事件,智惩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实教育百姓,破除迷信。

同时,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发展农业生产,使邺地百姓逐步富庶起来。

2、黄霸,字次公,西汉时期淮阳阳夏人。史学家班固评论说:“自从汉朝建立以来,要讲治理百姓的官吏还是数黄霸第一。”此前,颍川郡是一个豪强地主称霸一方,百姓流离失所的地方,他到任后,大刀阔斧,布施恩德,安置流民,重视农桑,施行教化,经过几年的精心治理,颍川出现了太平安定。

3、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时期涿郡蠡吾县人。

曾任守京兆尹、颍川郡太守、京兆尹。

在颍川郡任太守期间,是赵广汉前期治理的最佳阶段,他不畏强权,精明强干,刚到任的几个月时间,就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打击豪门大族的势力,缓和社会矛盾;二是加强地方管理,转变当地的不良风气。

在其治理期间,京兆地区政治清明,官属和百姓无不交口称赞。

4、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开始立志要为国家出力,“竭忠死义”。当过外交使节出使辽邦;最有名的是做过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不持一砚归”;他一生铁面无私,不避权贵,执法如山。对皇亲国戚、宦官权贵的不法行为,一律极力主张绳之以法。

5、海瑞,字汝贤,海南琼山县人。

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转折时期。

在户部供职时,以六品小官身份抱着必死决心毅然上疏。

将徐家仗势多占的40万亩良田退还原主,将欺压良民的徐阶的两个儿子及20多个家人依律问罪。

纵观海瑞为官,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多次冒死进谏,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得到了百姓的广泛拥护,其行为具有不可否认的历史进步作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v202404051722133ce5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