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邻里互亲的著名历史故事,列举我国古代与邻居友好交往的事例?

知道一个“杨翥卖驴”的故事

明朝时期,礼部尚书杨翥特别喜欢驴子,平日上朝或外出也都骑驴代步。为了不让驴子受哪怕半点委屈,杨翥经常亲自为驴子擦洗梳理,喂的是上等的饲料,就连晚上,也要起来看上那么一两回,可以说是爱驴如子。

邻居的一个老头,六十岁了,老来得子,疼爱有加,可这孩子一听到驴子的叫声,就哭闹个不停,弄得一家人鸡犬不安,苦不堪言。

起初,邻居认为杨翥是当朝礼部尚书,地位显赫,一直不敢向杨翥提及。后来,见自家的孩子日渐消瘦,家人也烦不胜烦,老头于是就向杨翥说了。

杨翥听后二话没说,忍痛把自己心爱的驴子卖了,甘愿委屈自己,外出或上朝都靠步行,邻居一家感激不尽。

另外比较接近你这个意思的还有“六尺巷”的故事,你可以查查看

有关于邻里和睦的故事

六尺巷

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

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打油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

六尺巷由此而来。

关于邻里和睦的典故有不少,我总结的可参考一下。

1、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勿,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论语-雍也》

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2、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尔与之。”--《论语-雍也》

有人向微生高借醋,微生高没有,而到邻居那里转借。这在孔子看来是不“直”。虽然微生高尽力满足别人的愿望,在某种意义上符合助人为乐的美德,但微生高隐瞒了自己家里没有醋的真实情况,这种隐瞒本身就是不“直”的表现。

3、我来从北鄙,子省涉西陵。白发初相识,秋山拟共登。邻居帝城雨,会宿御沟冰。未报见贻作,耿然中夜兴。——唐贾岛《酬厉玄》

释义:我来从北鄙,子省涉西陵。白发初相识,秋山拟共登。邻居帝城雨,会宿御沟冰。未报见贻作,耿然中夜兴。诗歌结尾写法:感受关键之处,尤其上一句白发初相识,秋山拟共登至深,这就是唐诗歌的上一句胜出的贾岛经典名言。

4、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释义:万里长城今天还在呢,但是当初命令修建长城的秦始皇早已不在了。作者心胸开阔,劝说家人别为三尺之地与人斤斤计较,就如当年秦始皇修建了不朽的万里长城,但是自己怎么也难逃一死,就是争来三尺之地又有何意义呢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1、邻近;近邻。

唐白居易《与王承宗诏》:“昌朝昔尝事卿先父,今又与卿亲邻。”

2、亲友和邻里。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摺:“第一来为压惊,第二来因谢承。不请街坊,不会亲邻,不受人情。”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待制出身传》:“拜别父母大嫂嫂,亲邻把酒送行程。”

1、清朝康熙年间的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因为宅基地问题发生争执。张家人给张英写了一封信,张英看后,淡然的写了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收到信后,起初不明白,以为张英会用什么手段可以摆平吴家,谁知道写了这么一封信,不过也只好照办。谁知吴家竟被感动了,也让出三尺来。于是在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成为佳话。让他三尺又何妨,这是邻居之间和睦相处的故事。

2、东汉时司马徽家的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徽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过了几天,邻居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3、舜的母亲去世以后,他的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舜的父亲、继母、继母生的弟弟,三人都不喜欢舜,时不时的挑刺、找茬,总想置他于死地。可是,每一次,舜都先是躲起来,然后再出现,然后对待家人更加友善、谦恭、有礼。面对家人的百般刁难,舜可以如此大度,不计小怨,更没有得理不饶人,化干戈为玉帛。

正是因为他的友善,加上才能,才让尧下定决心让他做自己的接班人。

4、文臣蔺相如出使秦国,使得完璧归赵。在渑池会上,他又机智勇敢的使赵王免受秦王的羞辱。于是赵王提拔蔺相如为右上卿,官位在武将廉颇之上。老将廉颇自认军功了得,总是不服气,扬言如果见到蔺相如一定要给他难堪。

蔺相如于是就称病不上朝,以免见到廉颇。外人都以为蔺相如是害怕廉颇,其实不然。蔺相如是为了赵国国家利益,认为将相不和会给秦国可乘之机。廉颇知道真相之后,主动负荆请罪,从此两人成为生死之交,共同保卫赵国。蔺相如的友善,不是懦弱,而是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同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r20221104074612ada9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