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兄弟和睦的经典故事?
①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
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②
1、西汉时期有个著名贤士卜式。父母去世后,兄弟两人分家,卜式把家中的财产都让给了弟弟,自己只要了一百多头羊。十几年过去了,卜式的羊群繁殖到了上千头,他购田置地,建造房屋,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家。
这时,他的弟弟却因经营不善而破产了,于是卜式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财产分了一半给弟弟。卜式的行为感动了弟弟和所有的人,大家都说他是个重亲情、不爱财的君子。如果他们的父母亲泉下有知,也会感到欣慰的。
2、汉朝许武,有三个兄弟,父亲很早就过世了,两个弟弟一个叫许宴,一个叫许普,年纪还非常小。身为长兄的许武,必须要肩负家庭的重任,不但要负责生计,更要提携照顾两个弟弟。许武知道他的责任非常重大,白天到田里劳作时,就把弟弟安置在树下荫凉的地方,教两个弟弟学习如何耕种;晚上回家时教两个弟弟读书,非常辛劳。
如果两个弟弟不肯受教,他就跑到家庙向祖先禀明:今天我教导不利,所以两个弟弟才不受教。他把所有的责任自己承担下来,在祖先面前告罪,是自己的过失,忏悔自己没有尽心尽力,直到两个弟弟哭泣着来请罪,许武才起立,而且他始终没有严声厉色地对待弟弟。
许武到了壮年还没有娶妻,有人劝他,他回答说:“我恐怕找到不适当的人选,反而使兄弟的情感发生嫌隙!”后来许武被推荐为孝廉。为了让两个弟弟也能够成名,跟他一样被举孝廉,就故意把家产分为三份,自己取最好的,让弟弟得到的又少又不好,让所有亲朋好友、邻里都骂这个哥哥贪婪,推崇两个弟弟谦让。
等到弟弟在品德、学问和产业上有一点点成就,也被推举为孝廉时,哥哥才把亲朋好友聚集在一块,把他成就两个弟弟的苦心表露了出来。当场的人都非常惊讶,从此以后,乡里的人都称他“孝悌许武”。郡守和州刺史推荐许武出来为民服务,并且请他担任“议郎”的官职。
许武的声望非常显赫,不久,他却辞去官职而返回故乡,先为两位弟弟张罗婚事,而后自己才娶妻。兄弟们生活在一起,相处得非常融洽。
3、隋朝牛弘,原来本姓寮,他的父亲叫寮允,是南北朝时北魏的侍中,皇上赐给他姓牛。牛弘最喜欢读书,见闻又很广博。牛弘还在襁褓之中时,有一次一个会看相的人经过,看到了牛弘相貌,就告诉他的父亲说:“此儿当贵,当善待之。”果然牛弘后来做了吏部尚书。
他的弟弟叫牛弼,非常喜欢喝酒,有一天弟弟酗酒醉后,把牛弘驾车的一头牛用箭射死了。牛弘的妻子看到这情景很惊讶,认为这是很大的事情,赶紧跑去告诉他说:“你弟弟今天不知道为什么,竟敢把你驾车的那头牛射死了。”
牛弘听了妻子这些话,不以为然地说:“死了就死了吧,做肉干、肉松之类的好了。”妻子误认为丈夫读书没听清,又重复说了一遍,但牛弘却说:“我知道了。”仍然在读书,丝毫没受影响。牛弘对待自己的弟弟如此宽宏大量,实在是很难得。
4、晋朝的王览,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王祥,王览对这个兄长很尊敬。王祥侍奉后母非常孝顺,而后母却对王祥非常不好,经常打王祥。王览看到了,就流着眼泪抱着哥哥哭。后母刁难王祥,王览就与王祥一起去做。后母对王祥的虐待不仅在小的时候,到了成年娶了妻子以后,对王祥和他的妻子也是非常严厉。
每一次母亲惩罚大哥,王览都带着妻子过来帮忙,尽心调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化解危机。王祥的道德学问日益提升,后母起了个坏念头,因为王祥的名声越好,往后她的恶名就越昭彰。于是就在酒里下了毒,要给王祥喝,被王览发现,情急之下把毒酒夺过来自己要当场喝下去,替哥哥去死。
这时后母立刻把酒打翻在地,恐怕自己亲生的儿子被毒死。见此情形,后母也很惭愧,心想,我时时想致王祥于死地,而我的儿子却用生命来保护王祥!兄弟之情终于感化了后母,当场后母和两个兄弟抱在一起痛苦流涕,后来王祥和王览都在朝廷里当官。
5、汉朝的时候,有个人叫姜肱,他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姜仲海,另一个叫姜季江。他们兄弟三人非常的友爱,情同手足。兄弟三人天天在一起读书,下课又一起温习功课、玩耍,还一起帮家里做家务事。三个兄弟还缝了一床大棉被每天都睡在一起,即使姜肱三兄弟成家之后,感情还这么好,好到有时还同睡一条棉被。
有一次姜肱跟他的弟弟一同去京城,结果半夜路遇强盗。月光下,强盗面目狰狞,手里的匕首泛出幽幽寒光,看了直叫人打颤。强盗嚣张地晃着寒光闪闪的匕首一步步逼近抱在一起的俩兄弟。突然,哥哥推开弟弟,抢上前一步说:“我弟弟还小,我是做哥哥的,我可以牺牲,我要挽救我的弟弟,希望你们放他一条生路。”
这时,后面的弟弟也走上前来说道:“不!你不可以伤害我哥哥。哥哥学问、品德很好,是家里的珍宝,是国家的栋梁,我年纪小,能力差,不及长兄,还是杀我吧!”兄弟俩都争着让对方活着,想到兄弟就要生离死别,俩人不禁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盗贼也不是铁石心肠,也是因饥寒才起盗心,他深深地被兄弟俩的手足情感动了,说道:“我今天终于见到什么叫亲情了。”于是抢了一些财物便匆匆离开。
二、诗经中描述邻里和睦?
万事顺,合家欢,愿君如意喜满门 朱门北启新春色;紫气东来大吉祥。
衣丰食足戌年乐;国泰民安亥岁欢 富也罢,穷也罢,幸福不靠金钱架。
豪华恬淡各千秋,富者辉煌,穷也清雅 丰年富足人欢笑;盛世平安犬不惊。
犬守家门门有喜;毫敷毛笔笔生花。
家和人兴百福至,儿孙绕膝花满堂。
家和万事兴
俗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
三、成语睦邻结婚约于哪个故事?
成语"睦邻结婚约"源自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的故事。
故事中,晋国襄公想要攻打邻国齐国,但齐国国君齐桓公派使者前来与襄公结婚,以维护两国的邻好关系。
襄公接受了这个提议,与齐国结成了亲家,最终避免了战争的发生。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邻里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结婚的方式来巩固邻好关系也成为了后来"睦邻结婚约"这个成语的来源。
秦晋之好,秦穆公娶了晋献公女儿
四、邻里谦让的小故事20字?
今天去超市买东西,看到一个老奶奶推着一辆车慢慢地走着,因为她的车箱子里装了好多东西,所以走起来比较吃力。
突然从后面冲过来一个男孩,把他手里拿的东西放进老奶奶的车里,还主动帮着老奶奶逛完了超市。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邻里之间的谦让,相信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做一些关心和帮助别人的小事,就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今天上班途中,我看到一个老奶奶拿着很多的菜从市场回家,但是一不小心就把菜掉在地上了,还好旁边的大叔看见了赶忙帮她捡拾。
老奶奶非常感激地说了一句:“好伟大的邻居啊!
”看到这里,我心里不由自主地想,世上美好的事情真的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珍惜和发扬光大,一点一滴的小事情,也许就是我们积攒美好邻里关系的关键所在。
③
1、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
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十分喜爱他。
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就应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
”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就应让着他。
”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向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2、孔子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放。
④
邻家孩子不愿去戏台看剧,坚持让给大人,而自己悄悄躲在角落静静读书。
⑤
故事中,两个邻居都想用楼顶的阳台晒衣服,但只有一块晒衣钩。当A想赶在B之前晒衣时,B却已经把晒衣钩让给了A。出门时A看到B在晚饭前忙碌着,便主动帮B带回了一份外卖。从此两人成了好邻居,经常互帮互助。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相互谅解、包容、帮助,才能让邻里和睦相处,共同营造温馨的社区。夫妻间、父母子女之间、同事之间,也应该相互关心,真正用行动落实邻里谦让的精神。
⑥
有一天,小明和小红同时来到楼梯口,他们都想要上楼。小明主动说:“你先上吧。”
小红微笑着回答:“不,你先上吧。”
他们互相推让了几次,最终小明坚持让小红先上楼。这样的邻里谦让让他们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也成为了小区里谦让的榜样。
⑦
古代就有邻家谦让三尺巷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桐城,当时两位邻居为了争地盖房子,谁也不让谁,最后一位姓张的邻居,写信到京城给他做官的哥哥。
等接到回信一看,”让他三尺又何妨?”张家主动让了三尺,另外一家也让了三尺,这就是六尺巷的美谈。
⑧
据说清代中期,当朝宰相张英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
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
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英出面干预。
这位幸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
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六尺巷”的故事寓意很深,堪称处理人际关系的典范。每次看到这个故事,都让我非常感动,都带给我新的启示。谦让和宽容是作人的准则,无论是身居显赫之位,还是卑微如同草介,都应该如此。
“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今天的我们:礼让,和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开明之士尚能如此,今天同事之间、邻里之间处理小事小非,更应该比封建时代做得更好。事情就是这样: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六尺巷这件事,说大不大,但弘扬着一种美德,体现了一种胸怀。只有人人学会谦让,人人学会宽容,这个社会才能真正和谐。
2、 罗威饲犊
汉代有个人叫罗威,邻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庄稼,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予理睬。
罗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想,问题的焦点在牛,就从牛身上去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吧。
于是,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悄无声息地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
牛一闻到鲜嫩的青草,就大嚼特嚼起来,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稼了。
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
“罗威饲犊”的故事也就传为美谈。
⑨
我和邻居同时到门口,他说:“您先进吧。”
我回答:“请您先。”
他笑了笑,说:“那我先谢谢啦!”
⑩
邻居争执,年迈的张大爷将争执化解,彼此谦让,和睦相处。从此,邻里和睦,相互帮助。
在某个安静的小社区里,有两家邻居因为一棵树的争执闹得不可开交。年迈的张大爷听闻此事,主动走上前化解了矛盾。他们互相谦让,最终决定把树留着并共同照顾。从此,邻里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睦,经常互相帮助。这个小小的故事教育了人们要学会谦让,相互尊重,以和谐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矛盾,共同创造一个和睦美好的社区。
五、古代邻里制度?
古人一向很注重邻里关系的维持,但是商鞅变法给邻里关系带来了改变。商鞅变法为了方便管理人民,要求一个家庭不能有两个壮年男子,男子成年便要分家自立家庭。同时他加强了周朝以来的连坐制度,规定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并且要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
秦朝沿用了这种连坐制度,于是秦朝的百姓无不战战兢兢,唯恐哪一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犯了法的邻居连累性命。这种心理反而促使邻里之间交往更加频繁,有空的时候就想去邻居家串个门,监督一下他是不是遵纪守法了。
但邻里之间串门就免不了要寒暄几句,慢慢地邻里了解越来越深,大家相处越来越融洽,邻里关系也越来越好了。汉朝开国初期,为了给战乱过后的民生以修养,刘邦修改了秦朝的邻里连坐制度,力图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邻里氛围,这也奠定了中国传统社会和谐邻里关系的基础。
六、邻里之间和睦相处谚语?
1、只顾自己的人,和邻居合不来。
2、邻睦风亦暖,家和人自康。
3、百万买宅,千万买邻。悲喜为邻。
4、得好乡邻胜过亲。
5、邻居好,赛金宝。
6、邻邻里里老老小小,和和睦睦亲亲切切。
7、邻里团结是非少,家庭和睦百事兴。
8、邻里和睦,困难有助。
9、邻里之间常沟通,帮难解因播春风。
10、斤斤计较,天天有架吵,人人互让,事事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