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历史上邻里和睦相处的故事,列举我国古代与邻居友好交往的事例?

知道一个“杨翥卖驴”的故事

明朝时期,礼部尚书杨翥特别喜欢驴子,平日上朝或外出也都骑驴代步。为了不让驴子受哪怕半点委屈,杨翥经常亲自为驴子擦洗梳理,喂的是上等的饲料,就连晚上,也要起来看上那么一两回,可以说是爱驴如子。

邻居的一个老头,六十岁了,老来得子,疼爱有加,可这孩子一听到驴子的叫声,就哭闹个不停,弄得一家人鸡犬不安,苦不堪言。

起初,邻居认为杨翥是当朝礼部尚书,地位显赫,一直不敢向杨翥提及。后来,见自家的孩子日渐消瘦,家人也烦不胜烦,老头于是就向杨翥说了。

杨翥听后二话没说,忍痛把自己心爱的驴子卖了,甘愿委屈自己,外出或上朝都靠步行,邻居一家感激不尽。

另外比较接近你这个意思的还有“六尺巷”的故事,你可以查查看

1、 满腹经纶的管仲

管仲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个重臣,他因为亲和邻居,为人仁爱、宽厚,处理了许多邻里之间的纠纷,帮助大家和睦相处。

2、 心胸宽广的刘备

刘备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他非常注重与邻里的关系,心胸宽广、待人和善。传说他曾经让庐江太守的女儿嫁给了一位要求婚的邻居,最终解决了双方的纷争,促进了邻里的和睦。

3、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爱财不取之有道,典出自《管子》一书,意思是说君子不能有所苛求,不能因为贪心而破坏邻里之间的关系,只能合法合理地获取财富。

4

包括:《左传》中的晋国鲁、齐之间的“去疾”,《史记》中的王佐伯牛黄相互帮助,《庄子》中的樊鲁与隐者的和谐相处,《孟子》中的兼爱、无私、君子之交深厚,《尚书》中的舜禹相互竞争、又互相帮助,《论语》中的邻里互助的例子,《山海经》中的四方共治,以及《淮南子》中的邻里关系密切、和睦相处。

这些典故告诉我们,邻里和睦是一个重要的美德,邻里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可以增进社区生活的和谐,让人们彼此之间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郑板桥三尺让邻换和谐

清朝郑板桥的家人与邻居为建房问题发生纠纷,写信要在外地当县令的郑板桥出面干预,郑板桥回信说:“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家人得此信后,果真礼让三尺,邻居见此,也让三尺。

结果两家之间由此和睦相处。相让的几尺地倒成了友好的通道。

宽厚容忍礼待邻居

古代有位穆斯林老人,在善待邻居方面做得很好。

据传,阿布杜拉之子塞哈勒有个***的邻居,这人个邻居靠近他家的墙修了一间厕所,厕所的污秽顺着他家里墙缝往他家流,他无法堵住。只好在墙缝下放了一个桶接污水,到了晚上,他悄悄地把污水倒掉,又把桶放在原地。他没有告诉任何人。

就这样过了很长时间,他生了一场重病,感觉情况不太好,他就打发家人把邻居叫来说;“请你到墙那边看一下,”邻居不解地问;“这是怎么回事?”他说;“这是从你家上流出来的污水,我就是这样早上接,晚上倒,己经很长时间了。

本来我不想告诉你,但是我的病情己经恶化,假若我去世的话,我怕别人不能如此地坚持下去,因此,我才告诉你,请你想办法。

”邻居听后,非常惭愧,感动地说;“长老啊!

实在对不起,你如此善待原谅我,请你伸出你的手,我和你缔约,我要信仰伊斯兰教,归信真主。

”不久,老人去世了。

就这样,这位老人以宽厚容忍的态度,礼待邻居,感化了邻居,使之皈依伊斯兰教。

司马徽让猪

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一位善于识拔人才的有名学者。

有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过了几天,邻人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

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历史故事:礼让三分 巷宽六尺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遇事时人们如果能相互礼让、相互包容,那么自然就会和谐相处了。

清朝的***是安徽桐城人,他素来注重修身养性,颇得他人尊重。

同时他也非常孝敬父母,在朝廷任宰相时,他把母亲安顿在家乡,并经常回家探望。

一次,***回家看望母亲时,觉的家中的房屋呈现出破败之象,就命令下人起屋造房。

安排好一切后,他又回到了京城。

他家的邻居是一位姓叶的侍郎,也打算扩建房屋,并想利用两家中间的一块地方。

张家也想利用那块地方做回廊,于是两家争执起来。

张家开始挖地基时,叶家就派人在后面用土填上;叶家打算动工,拿尺子去量那块地,张家就一哄而上把工具夺走。

两家争吵多次,几次险些动武,双方互不相让。

张母一怒之下,给***写信,让他赶快回来处理此事。

***看罢来信,不急不躁,提笔写下一首短诗:“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封好后派人迅速送回家。

张母满以为儿子会回来为自己撑腰,没想到只盼回一封家书。

张母看完信后,顿时恍然大悟:为了三尺地既伤了两家的和气,又气坏了自己的身体,实在是不值。

张母立即主动把墙退后三尺。

邻居见状,深感惭愧,也把墙让后三尺,并且登门道歉。

这样一来,以前两家争夺的三尺地反而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

当地人纷纷传颂这件事,引为美谈,并且给这条巷子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六尺巷。

有人还据此作了一首打油诗:“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有关于邻里和睦的故事

六尺巷

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

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打油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

六尺巷由此而来。

关于邻里和睦的典故有不少,我总结的可参考一下。

1、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勿,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论语-雍也》

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2、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尔与之。”--《论语-雍也》

有人向微生高借醋,微生高没有,而到邻居那里转借。这在孔子看来是不“直”。虽然微生高尽力满足别人的愿望,在某种意义上符合助人为乐的美德,但微生高隐瞒了自己家里没有醋的真实情况,这种隐瞒本身就是不“直”的表现。

3、我来从北鄙,子省涉西陵。白发初相识,秋山拟共登。邻居帝城雨,会宿御沟冰。未报见贻作,耿然中夜兴。——唐贾岛《酬厉玄》

释义:我来从北鄙,子省涉西陵。白发初相识,秋山拟共登。邻居帝城雨,会宿御沟冰。未报见贻作,耿然中夜兴。诗歌结尾写法:感受关键之处,尤其上一句白发初相识,秋山拟共登至深,这就是唐诗歌的上一句胜出的贾岛经典名言。

4、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释义:万里长城今天还在呢,但是当初命令修建长城的秦始皇早已不在了。作者心胸开阔,劝说家人别为三尺之地与人斤斤计较,就如当年秦始皇修建了不朽的万里长城,但是自己怎么也难逃一死,就是争来三尺之地又有何意义呢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县发生了一件当朝宰相张英与邻居叶秀才为了墙基争地界打官司的奇闻。

因为张英家要盖房子,地界紧靠叶家。

叶秀才提出要张家留出中间一条路以便出入。

但张家提出,他家的地契上写明“至叶姓墙”,现按地契打墙有什么不对,即使要留条路,也应该两家都后退几尺才行。

这时张英在北京为官,老家具体事务就由老管家操办。

于是沿着叶家墙根砌起了新墙。

这个叶秀才是个倔脾气,一看张家把墙砌上了,咽不下这口气,秀才自己能动笔,一纸状文告到了县衙,打起了官司。

张家管家一看事情闹大了,就连忙写了封信,把这事禀告了北京的张英。不久,就接到了张英的回信。信中没有多话,只有四句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管家看了这首诗,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就来到叶家,告诉叶秀才,张家准备明天拆墙,后退三尺让路。叶秀才以为是戏弄他,根本不相信这是真话。管家就把张英这首诗给叶秀才看。叶秀才看了这首诗,十分感动。

第二天早上,张家就动手拆墙,后退了三尺。叶秀才也把自家的墙拆了后退了三尺。于是张、叶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条一百来米长六尺宽的巷子,被称为“六尺巷”。

这一段古代邻居和睦相处的故事广为流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b202401140910104185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