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鬼才”马伯庸所著的《显微镜下的大明》讲述了六个历史故事,其中一个故事是《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
丝绢案起始于一个叫做帅嘉谟的学霸。
帅嘉谟是个学霸级别的数学天才,可惜在明代,没有多少领域让他施展才华,最好的就业方向就是掌管钱粮的小官,这个岗位要求对钱粮税赋的计算很熟悉,因此就需要进行很多的练习。
为了能够胜任岗位,帅嘉谟找到了一个绝好的练习题库:歙县架阁库。在这个库房中存放有徽州府历年的税粮账册,这些都是绝好的应用例子,可供帅嘉谟进行技能练习。
在帅嘉谟磨炼技能的过程中,他敏锐的发现了一个关于徽州税赋的疑点:徽州府下辖的歙县每年都会单独承担一项名为“人丁丝绢”的税赋,税赋已实物缴纳,金额巨大,每年8780匹生绢。
正常情况下,徽州府的税赋应该由下辖的六个县平均分担,“人丁丝绢”的大额税赋由歙县独立承担,必然会加重歙县人民的负担。
帅嘉谟是歙县人,为了给歙县讨一个公道,同时也展示自己的才能,他直接向应天巡抚汇报了这个情况,希望上级将歙县独立承担的“人丁丝绢”,改为六县均担。
于是,一场耗时10年的丝绢案开始了。从隆庆四年(1570年)到万历七年(1579年),整个事件历时近10年,牵涉了徽州、应天及中央等多个团体的利益,期间爆发了多次民间冲突,甚至还出现了百姓自治的奇葩场面。
不过,丝绢案最终得到了解决。但为保持统治稳定,平衡各方利益,大明的统治者选择了更稳妥的解决办法:歙县承担一部分“人丁丝绢”,减少的部分由政府来承担,徽州府其余五县没有增加任何税赋。
而帅嘉谟非但没有得到任何奖赏,反而被杖责一百,充军边疆。
作为一个职场人士,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何能够平衡各方利益,交出一份让大家满意的答卷,是很有技术含量的事情。
虽然丝绢案发生在明代,但时间在变,人性不变,丝绢案的处理过程值得每个职场人用心思考,找到事情的最佳解决方式,避免我们成为悲惨的帅嘉谟。
徽州 歙县
01
隆庆四年(1570年),帅嘉谟向应天府巡按提交了呈文,希望“人丁丝绢”可以六县均摊。不过,这已经是歙县人在历史上第三次提交类似的抗议了。
早在嘉靖十四年(1535年),歙县人程鹏、王相向上级两次递交了关于“人丁丝绢”的呈文,但都不了了之。
第一次递交呈文,上级领导很快做出批示,要求徽州府彻查,但因领导升迁调走,此事便无人问津。
第二次递交呈文,上级领导同样要求彻查此事,但负责的徽州府官、吏都是其他五县出身,全部在敷衍塞责、推诿拖延;在来回拖延中,程鹏与王相先后莫名死去,于是事情不了了之。
两次呈文全部失败,最大的问题就是拖延。
帅嘉谟第三次尝试仍然很不顺利。
起初支持彻查“人丁丝绢”的应天巡抚海瑞中途调职,帅嘉谟失去了最大的依仗,没有海瑞的强力支持,徽州府其他五县对上级指示阳奉阴违,采取拖字诀。
事实证明,拖延相当有效,丝绢案迟迟没有进展。如果不是由于其他原因使得案件峰回路转,这次也会不了了之。
柏拉图说过:“拖延时间是压制愤怒的最好方式。”
柏拉图
拖延,同样也是让事情无疾而终的最好方式。
每年初,我们都会为新的一年立下很多美好的愿望,比如打造个人自媒体、学会3种工作新技能、瘦身成功等等。
但到了年末,我们几乎没有完成任何年初的愿望,只好循环往复,成为一个只会空想、一事无成的人。
究其原因,是我们无法打破拖延的桎梏。
打造个人自媒体,需要定期更新文章、视频;掌握新的工作技能,需要额外花时间不断练习;瘦身,同样需要投入固定时间。
作为职场人,繁重的工作让我们相当疲惫,为了更舒适,我们习惯性采取拖延政策,将制定的计划一拖再拖,把任务一次次延后,最终一事无成。
如何战胜拖延呢?
美国总统林肯说过:“不要拖延,要立即行动。”
立即行动,是打破拖延的最好方法。
小美是个小企业的会计,每天工作繁忙,晚上10点钟才能到家。
为了提升专业能力,她准备考取专业证书提升自己;尽管晚上10点到家,但小美每天都会坚持学习到12点以后。
经过半年的坚持,小美如愿拿到证书,不仅专业能力提升,还跳槽到一家跨国知名企业,步入了职业快车道。
面对未来的目标,小美没有拖延和怨言,她选择立即行动,即使每天熬夜,也要坚持完成当天任务。
试想,如果丝绢案中有一个强力的领导持续推进案件,阻止相关人员的拖延推诿,也许在嘉靖年间就已经解决了这个事情。
在职场中,不要让别人的拖延耽误你的前进,更不要因为自己的拖延阻碍你的飞跃。
请告别拖延,立即行动。
02
歙县从丝绢案中得到了好处,但案件发起人帅嘉谟却被判“杖一百流三千里,遣边戍军”。
面对如此结局,帅嘉谟一定觉得非常冤枉,但仔细了解过程后,却又是必然会发生的结果。
丝绢案历时10年,判决结果一共修订5次,期间应天府、徽州府为了调查、解决和平息案件,花费了无数人力,尤其是五县中出现了民变,为了平息百姓的愤怒,保持五县的稳定,领导们简直操碎了心。
领导们不好过,那帅嘉谟这个始作俑者怎么可能有好结果呢?
但帅嘉谟之所以结局悲惨,最大原因还是咎由自取。
尽管领导们对帅嘉谟恨之入骨,但苦于没有把柄,也不好处罚帅嘉谟;偏偏这个时候,帅嘉谟自己直接去送了人头。
帅嘉谟在南京胜利完成任务后,觉得多年努力终于实现,应该犒赏一下自己,于是用歙县乡绅提供的赞助金购买了一副冠带(一种荣誉型的装饰)。
回到歙县后,帅嘉谟戴上冠带,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整个歙县都沉浸在愉快的氛围中。
歙县的庆祝活动,让其余五县气炸了,尤其看到帅嘉谟在街头耀武扬威,再想到以后的税赋又要沉重几分,五县民众内心的愤怒再也无法抑制,彻底爆发。
五县民众不断闹事,严重威胁了政府统治,这是地方官员无法容忍的事情。
领导们早就想收拾帅嘉谟了,现在为了平息民愤,就以挪用公款买冠带的罪名逮捕了帅嘉谟,把他送进了大牢。
明朝思想家吕坤说过这样一句话:“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气盛则人浮,在该低调的时候,帅嘉谟选择了得意忘形,本已犯下众怒,又授人把柄,得到“杖一百流三千里,遣边戍军”的结局也是理所应当。
低调做人,是一种高深的处世哲学,也是职场中每个人应该遵守的原则。
低调做人,让我们进可攻、退可守,面对胜利与挫折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做出最合适的应对。
低调做人,能够收获对手的尊敬和帮助,成为人人敬佩的高人。
其实,低调才是一个人最牛的炫耀手段,如果帅嘉谟可以有所领悟,一定能够收获更多。
03
对于帅嘉谟来说,丝绢案的走向与结果都是他无法控制的;不论成功与否,他都会得罪多个利益集团。
如果成功了,帅嘉谟最多证明了算数能力,更好的结果是得到一个小官职位,可以说发起丝绢案,注定了帅嘉谟会得不偿失。
关于帅嘉谟的真实动机,这里无法考证,但对于无法控制的事情,帅嘉谟就贸然参与,甚至冲锋一线,显然是有些鲁莽了。
在职场上,对于不可控的事情,我们都应该更加谨慎,也应该更充分的准备。
王总是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由于经济环境下行,公司的营收受到了很大影响,很多员工都选择离开了公司,但好在核心的技术骨干仍然留在公司。
但公司的动荡已经影响到技术骨干,他们其中几位已经产生了离职的想法,并且在积极联系下一份工作。
技术骨干的离开,下一代产品研发将会停滞,公司的衰败将不可避免。
为了避免不可控的事情出现,王总采取了多种策略,一方面积极联系技术骨干的替代者,一方面给予骨干更好的待遇,向他们描述公司的美好未来。
尽管技术骨干还是离开了几位,但充分的准备让事情处于可控的局面,王总及时补充技术人员稳住了公司的技术团队,延续了产品的研发,最终帮助公司度过了最困难的阶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拥有良好的工具,才让事情可控,才能善其事。
在职场上,可控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因为在失控的局面下,即使事情最终成功,我们的收获也会很少,甚至会遭受悲惨的打击,就如同丝绢案中的帅嘉谟一样。
失控的人
读史使人明志,丝绢案透露出来的经验教训、处世哲学、人生智慧,值得我们揣摩学习,愿每个职场人都能够避免成为帅嘉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