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徽州传说故事有哪些?
在徽州民间传说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故事情节,那就是仙人送水。这类传说情节的产生,与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徽州地处山区,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翻山越岭在徽州人的生活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也许是因为爬山的艰苦和对饮水的渴望,在这些徽州的大山岭上出现了不少“仙人送水”的传说。
祁门县是徽州与池州交界之地,这里的仙寓山位于祁门、石台、东至三县的交界处。
在仙寓山的榉根岭,有一条重要的徽池古道,是清乾隆至民国时期安徽省省会所在地安庆,通往徽州和浙江、江西、福建等省份的交通要道,清志称"徽饶通衝”。
就在这条著名的徽道上,流传旳《撑腰石传说》《玉泉井的传说》都是典型的“仙人送水”传说。
传说一:《撑腰石传说》
仙寓岭位于祁门、东至、石台三县交界处,海拔有1200米。
由于古时交通不便,这里就是三县边境村民的运输要道。
在这条长途山路中无一户人家,就连山洞的泉水都没有。
传说一年大旱,有一位农夫挑着一担大米缓缓而上。
路过一座高石崖脚下,口渴得冒青烟,想找水润喉。
刚好碰上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来此稍歇。
吕洞宾问:“老伯伯,您上岭难挑吧?“可农夫笑着说:“左一肩来右一肩,有口水喝赛神仙。
”吕洞宾马上从身上抽出宝剑,随手往石头上一戳,剑眼里立刻冒出一股清泉,常年不断,供来往的人们歇息解渴。
相传人们在此歇息时,只要往崖石缝里插上一根小木棍,腰就不会酸疼,所以人们称其为“撑腰石”。
传说二:《玉泉井的传说》
《玉泉井的传说》发生地为榉根岭,也就是仙寓山上的一段山岭,只是仙人所赐清泉变成了一口井。
传说,古时某年某日,骄阳似火,一队挑夫担着货物,汗流浃背向岭上蹒跚走来,边走边叹息:“左一肩,右一肩,不怕榉根岭高上天,就愁岭上无水嗓生烟。
”恰好观音菩萨从南海赶往九华山参加地藏菩萨的生日聚会路过此地,听到挑夫的言语,心生慈悲,在云端拿了甘露净瓶,取东海之水,朝岭上一处洒了几下,念了几句偈语。
而后按下祥云,化为一白发婆婆立在岭边敬息。
待此夫们来到岭上,老婆婆用拐杖向道旁一指说:那草中不是水吗?挑夫们急忙拨开路边草丛,果见一汪清泉,于是纷纷掬水解渴。
众人饮毕正要感谢老婆婆指点,却已不见其踪影。
回过神来,方知是观音菩萨降临。
后人对泉水进行挖掘,又做了井圏,取名“五泉井”。
作者批注:两则传说发生的地方一样,而且此处的确存在玉泉井古迹,因此可以判定两则传说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的。
首先,故事发生的情境是相似的,都是挑担、上岭、口渴,连挑夫所叹之词也大同小异。
其次,故事中的清泉都由仙人送来。
这就是传奇性所在,若不是神通广大之人,也无法凭空造出清泉。
而八仙和观音菩萨都是徽州人最为熟悉的神灵。
徽州没有最典型和最普遍的某一种宗教信仰。
民间信仰的包容性和功利性,都在此体现。
无论是属道家的吕洞宾,还是属佛家的观音菩萨,只要人们觉得有用,就会信奉。
在传说中,吕洞宾和观音都超越了宗教的界限,在徽州人眼中,都只有“仙人”这一模糊概念。也正是以为这样,在传说的流传过程中,人们才会忽略宄竟是哪位神仙送的水,也不管送水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只要他是仙人,他送水的方式具有人物特征,就能符合故事逻辑。
传说三:落涯先生《一剑插出山中泉》的传说
休宁南部流传着关于“落涯先生”的传说。
这位先生不知何方人士,只知道是个神通广大之人。
“仙人送水”的传说同样发生在了他的身上。
璜尖岭位于休宁县东南端、安徽省与浙江省交界处。
这里流传着落涯先生《一剑插出山中泉》的传说。
这则传说的主要情节与上面两则传说差异不大,只是更多了一层教育意味。
上面的神仙送水,都是体恤凡人艰辛,而落涯先生送水,则是因为他在岭上小憩时,两位山民将竹筒中导出的最后一碗水让给了他喝。
落涯先生感动不已,所以用宝剑插出一视清泉,造福山民。
另外,传说中还有一个细节,一旦有人起了贪念,想从泉眼里寻出宝剑去卖钱,泉水即停;贪念一除,泉水又会自动喷涌出来。徽州传说中的异文往往有相似的情节,只是在细节上稍有不同。
作者批注:感情色彩的差异,也是徽州传说异文的重要特点。
譬如通读文章型传说中,虽然都是按照“读碑文——取宝藏一一失败”这样的主线发展,但是因为失败原因的不同,传说的批判力度就不一样。
由此,每一则传说对人们的教育意义也就不完全相同。
段宝林先生曾指出,民间文学“在流传变异中有可能降低作品的思想和艺术质量,但更多的情况下是愈变愈好,使作品集中了集体的智慧,逐渐提高其思想和艺术水平。
”正是因为有异文的存在,徽州民间传说才呈现出了这种系统性与丰富性。
二、徽州传说有哪些?
徽州金扁担的传说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这里的岩壁上突然出现了一百个梵文,谁能一口气读完,谁就能得到一根“金扁担”。
一时间,四乡的文人才子纷至沓来,可是,谁也认不全这一百个梵文。
久而久之,人们只有望文兴叹。
有一天,三都来了一个年纪不大眉清目秀的白面书生,自称能毫不费力的一气读完。
这天风清日朗,四乡民众聚合在漳河岸边,等待奇迹出现。
时近中午,书生来到岩壁下,仔细端详了几遍,清了清嗓门,又向周围观看的村民扫了一眼,便从容朗声读了起来。
众人见了,不断连声喝彩。
当书生读到第九十八个字的时候,石壁“豁啦”一声巨响,裂开了一条缝隙,接着,一段耀眼夺目的“金扁担”头露了出来。
众人顿时欢呼起来。
就在“金扁担”垂手可得之际,白面书生得财心切,竞忘掉读最后两个字,便急着伸手去抓那段“金扁担”。
说时迟,那时快,只听见“啪”地一声响,“金扁担”缩了回去,书生只扳下了一颗扁担占(嵌在扁担头的竹钉,供歇肩时柱棒所用)。
此后,任书生如何一气读光,“金扁担”再也没露过脸。
书生只得怅然而归,众人也只得扫兴而散。
徽州地区的这则民间故事意在劝诫众生莫要见利忘义、贪图身外之物
徽州墨神
乾隆年间,徽州城里大大小小的徽墨作坊有一百多家,后来只剩下两家老字号,一家是古家,老板叫古雨亭,另一家是月家,老板叫月华堂。
古雨亭有祖传的制墨秘方,烧制出来的“开文松烟”比月华堂的墨略胜一筹。没过多久,月家墨窑上的蓝烟渐渐熄灭了。月华堂觉得无脸见人,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带着家人悄然离开了徽州。
那年正月初一的早晨,古雨亭拉开院门,“扑通”一声,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从门外跌进来。
古雨亭吓了一跳,见少年还有鼻息,赶紧叫人救治,原来,少年是个孤儿,父母几年前相继去世,这些年四处流浪,昨天夜里,他看见有扇大黑门,估计是个大户人家,就靠在这里…
后来,这个孤儿成了古家墨窑的一名伙计,古雨亭给他取了个名字:石斛。
石斛身手敏捷,心眼儿灵活,烧制徽墨,上山砍树,装窑烧窑出窑,搅墨打坯,他做起来有板有眼。闲下来时,他便和老板的女儿花椒一起到野外嬉戏,青山下,小河边,到处是他们的笑声。情窦初开的花椒很快爱上了石斛。古雨亭夫妇也觉得这两个孩子是天生的一对。
春暖花开时节,古家为花椒和石斛完了婚。古雨亭把石斛叫到跟前,将一张写满字的宣纸交给他,说:“孩子,我没有儿子,从今往后我们古家开文松烟墨的绝技就指望你传给后人了。”
石斛双手捧着那张发黄的宣纸,跪在古雨亭面前:“岳父大人放心,常言道女婿半个儿,我无父无母,我这条命是您老人家给的,连名字也是您取的,从今往后,我就叫古石斛。”
石斛的一番话说得古雨亭心里热乎乎的,一边的古夫人眼睛也湿润了。可是,第二天早晨,花椒还沉浸在美梦中,石斛却带着那张秘方不辞而别。
接下来的事情是古雨亭万万没有想到的:在徽州消失多年的月华堂回来重操旧业,石斛竟然是月华堂的儿子,他的本名叫月有光。古雨亭这才知道自己钻进了月华堂父子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
月华堂凭着儿子的苦肉计,得到了古雨亭的秘方,重出江湖,烧的墨竟堂而皇之地用起古家祖传的“开文松烟”的牌子。古雨亭如何咽得下这口恶气?他写了状子到徽州府去告,没想到那徽州府台早被月华堂收买,官司不仅没有打赢,反而被判罚三千两白银、坐牢三年、一百年内不准烧制徽墨。
古雨亭身陷大牢,他的朋友梅花石拿了一笔钱疏通官府,把他从牢里保出来。这时候,他的妻子已经病故,女儿花椒靠刺绣为生。父女相见,抱头痛哭。想到祖传绝技到了自己这辈拱手送人,他悲愤交加,以致双目失明。
虽然不能烧墨了,好在古雨亭还有一手绝活:鉴画。他能从墨的气味准确判断出画的年代、真伪。市场上交易的名画,只要他鉴定是真的,那就绝对假不了,凭着这手绝活,日子渐渐地好了起来。
这年春天,乾隆南巡,来到苏州。苏州知府月有光知道乾隆喜欢字画,早就准备了一幅唐伯虎的《梅花傲雪图》,伺机献给皇上。
月有光是如何当上苏州知府的呢?当年,古家打过徽墨官司后,古家惨败,月家很快发迹。月华堂用一大笔钱,为儿子月有光买了一个七品县令:在青山做了知县,然后又疏通关节,当上了苏州知府。
乾隆拿着月有光敬献的《梅花傲雪图》,禁不住啧啧赞叹:“好画,好画啊!”他对身边的大臣说,“传朕的话,请梅先生过来,和我一起赏画。”
乾隆说的这个梅先生,就是梅花石。梅花石每次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却又不肯做官,不凡的人品和锦绣文章得到乾隆的赞赏,于是被召进宫中,专门陪乾隆吟诗作赋、赏画下棋。梅花石听说月有光献给乾隆一幅唐伯虎的画,围着画转了一圈,犀利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梅花傲雪图》,他说:“皇上,恕我直言,这幅画是赝品。”
“什么?你说这幅画是假的?”乾隆一惊,叫来月有光询问究竟,月有光大呼冤枉。
对于这幅画,两人一个说假一个说真,乾隆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判断。
梅花石说:“启禀皇上,我的老家徽州有个奇人,能闻墨鉴画,从没出过差错,皇上何不传他来鉴赏此画,再作定夺?”
乾隆问:“月有光,你和梅先生都是徽州人,想必也听说过这个徽州墨神吧?”
月有光浑身一激灵,让古雨亭来鉴定这幅画的真假,还有他的好果子吃吗?古雨亭知道这画是他送给皇上的,就算是真的,也会说成是假的。他说:“皇上,古雨亭是有点儿雕虫小技,可也不像人们传的那么玄乎。”
“高人也罢,雕虫小技也罢,叫来让朕看一看不就知道了?”乾隆笑了笑,传旨古雨亭前来苏州见驾。
古雨亭接旨后,不敢怠慢,在花椒的陪同下,日夜兼程赶到苏州,被带到乾隆下榻的一座豪华画舫上。
乾隆想看看这个徽州墨神是不是有真本事,准备了好多画,还传来了许多文武大臣,梅花石和月有光也在其中。
乾隆问:“古雨亭,听说你能用鼻子闻出画的真假,是吗?”乾隆的话音刚落,梅花石拿着一张古画来到古雨亭跟前:“古先生,这次,你可得闻仔细啊!
”
古雨亭一听,是梅花石的声音,双眉一皱。梅花石当年曾有恩于他,没想到如今在这里相遇。他来不及多想,将那幅画仔细闻了一遍,对乾隆说:“启禀皇上,这是一幅模仿宋朝张择端的《暮春图》赝品,从用墨上可以看出,这幅不足两尺的小卷是分三次完成的,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幅赝品应该出自皇上御笔。”
在场的人都吃了一惊,乾隆哈哈大笑起来:“古先生虽然双目失明,却是明察秋毫,朕的这幅赝品连京城画师柳三怪也没能看出来,先生是如何闻出来的?”
古雨亭说:“其实很简单,张择端用的是宋朝的墨,皇上用的是当今的墨,一闻便知。每个人的画用墨厚薄粗细均是不一样的,皇上用墨狂放恣肆,不拘小节,如清风拂柳,潇洒自如,我自然知晓。”
梅花石又换了一幅画,古雨亭闻了闻说:“这幅画上半部是明朝皖南山水画家陈麻子的《李白醉酒图》,可惜只剩一半。下半部是另一个画家补上去的。我不知道她的名字,但我知道她是个女人,而且有了身孕。”
乾隆听得目瞪口呆,这是他最喜欢的一幅画,《宫廷画谱》上记载的和古雨亭说的一模一样,续画的是前朝一位宫女。
乾隆问:“你再看看这幅《梅花傲雪图》是真迹还是赝品?”
梅花石把那幅画展开在古雨亭面前,意味深长地说:“古先生,这是月有光月大人呈给皇上的一幅画,你可要闻准了。”
古雨亭心里一惊,坐在一边的月有光脑袋“嗡”地一炸,险些从椅子上跌下来。他暗自叫苦:梅花石啊梅花石,你当着古雨亭的面说这话,不是要我的命吗?古雨亭知道这画是我送给皇上的,就算是真迹,他也会说是赝品啊!
古雨亭在那幅画上仔细地闻着,好半天,他抬起头对乾隆说:“皇上,这是当年唐伯虎的真迹。”
“古雨亭,你可别看走了眼!”梅花石边小声嘀咕边想,这个古雨亭到底是怎么回事?月有光父子害得他这么惨,如今复仇的机会就在眼前,只要他说一声“赝品”,月有光就是“欺君之罪”,轻则下狱,重则杀头。
月有光悬到喉咙眼里的心一下子松弛下来,他的眼睛湿润了。
古雨亭闻墨鉴画,屡试不爽,乾隆连声赞叹。
第二天,梅花石送他父女俩上路,遗憾地说:“雨亭兄,昨天辨画,正是你报仇雪恨的大好机会,我多次旁敲侧击提示你,你却为何说了真话?”
“冤冤相报何时了?我说那幅画是真迹,不是因为当着皇上的面不敢撒谎,而是恪守职业操守。我当然知道,只要我说一个不字,月有光可能会遭灭顶之灾,我也就能报仇雪耻了。可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话,我不能说。我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了,可心里却明白。”
古雨亭以德报怨的义举感动了月有光父子,月有光辞了苏州知府,回到徽州,月华堂带着儿子跪在古雨亭的门前谢罪。后来,两家重归于好,共同经营徽墨,把各自的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畅销至今的徽墨品牌——胡开文。
三、徽文化的历史典故?
中国最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
胡雪岩是徽州绩溪人,跟许多徽州人_样,幼年时候家境十分贫困,不得不外出打工。他先是到杭州阜康钱庄当学徒,因为勤奋,肯吃苦,深得店主器重,逐渐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掌柜。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
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屈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四、徽州传说简短?
①
历史上徽州府屯溪镇,有一座镇海桥是民间捐款修建的地方称呼为老大桥至今有400多年历史,主要捐款发起人是当地黎阳(今黎阳镇)富商戴家带头修建的,传说当年戴家要嫁女儿,无奈亲家在河对岸,女儿出嫁要坐船到婆家,交通不方便,在当地黎阳镇富甲一方的戴家带头修建通往两岸石桥取名镇海桥。
②
五、徽州由来?
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又名新安,为浙江省最早雏形唐末两浙道的组成部分,也是江南省分割后安徽之“徽”的命名来源。
今徽州分属安徽省与江西省,并分割为黄山市、绩溪县(宣城市)与婺源县(上饶市)。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府治今歙县,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明清时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
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徽州是1667年(康熙六年)江南省分治后安徽之“徽”的来源,“江南左”取安庆府、徽州府的首字,称为安徽省。
六、徽州移民迁徙的历史背景是?
从东汉末年到唐宋时期,中原士民或避战乱,或躲祸患,纷纷南下徽州,安家定居繁衍子孙,成批迁到这里来定居的大致有三次:一次是西晋永嘉年间(307—313),由于中原战乱频繁,人们纷纷避乱南迁,史称“永嘉南渡”,大约有十万人来到这个地区。
第二次是唐中叶的“安史之乱”和唐末的黄巢起义,在此期间,不少士族豪强率领家族乡党和佃客、部曲等迁入徽州成为这里的“史迁祖”,第三次是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乱”,又有一部分官员、地主、黎民到此驻足。
地少人多的矛盾越来越严重,为了生计,徽人不得不向外寻求出路。
徽州虽处万山之中,但气候湿润,其物产非常丰富,如杉木,“休宁山中宜杉,土人稀种田,多以种杉为业”;如茶叶,祁门县是山山皆种茶,“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如陶土,“土出婺源,祁门两山”,手工制品,独具特色。徽商在向外谋出路的同时,将自己的资源带出了徽州,也带回了生活必需品。
徽州山区交通不便, 但其境内有新安江, 其支流可与徽州六邑相连通,沿江东下可达杭州,水上运输却十分便捷。
北境水阳江、青弋江;西境秋浦河,均流入长江;南境阊江、婺水,南流西折入鄱阳湖;东西境马金水流入浙江金兰盆地,联结闽粤之要冲;东境新安江、武强水,东注钱塘、东海。
以上共呈一放射水网,成了徽商挟赀四出的走廊”。
水运将大山里的徽州与外界相连。
水运将徽州和当时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地区相连,这为徽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长江三角地区离徽州不远,徽人可以在这里卖出自己的东西,买来想要的东西。由于长江三角地区经济发达,读书人甚多,所以对于笔墨纸砚、茶叶的需求非常的大。而这些恰恰是徽人所擅长或极为拥有的东西。徽商在这里的商业地位迅速增大。
唐代,祁门茶市十分兴盛。南唐,休宁人臧循便行商福建。宋代,徽纸已远销四川。南宋开始出现拥有巨资的徽商,祁门程承津、程承海兄弟经商致富,分别被人们称为"十万大公"、"十万二公",合称"程十万"。朱熹的外祖父祝确经营的商店、客栈占徽州府的一半,人称"祝半州"。
随着资本的积累,徽商不再满足于利润较小的商品,他们把注意力放到了食盐上。
食盐是人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事关国计民生,又是一种本薄利厚的特殊商品。
正因为如此,历来都由官方控制或直接经营,官府对打击私盐不遗余力。
明清的大多数年代实行由官方控制食盐销售许可与配额的制度,盐商获得了配额,就有了稳定而丰厚的利润。
徽商在盐业经销上抢到了先机,一度垄断了南方的市场。
元末,歙县商人江嘉在徽州发放高利贷,牟取暴利。元末明初的徽商资本,较之宋代大为增加,朱元璋入皖缺饷,歙人江元一次助饷银10万两。成化年间,徽商相继打入盐业领域,一向以经营盐业为主的山西、陕西商人集团受到严重打击,于是徽商以经营盐业为中心,雄飞于中国商界。
人文环境
“中原衣冠”(晋末南渡的士族)迁入徽州,带进来的绝不仅仅是人口、姓氏或域内家庭结构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在徽州植人了新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制度礼仪,等等。
在两种文明的碰撞揉合中,改造了山越社会的陈习陋俗,建构了徽州居民新的文化心理结构,造就了一个新的徽州,并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
自此,徽州迈人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儒家正统观念开始逐渐替代并消磨了古山越文明,科举乃至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人才辈出。
同时徽商的宗族观念很重,外出经商总是按地缘、血缘积居。
七、徽州为什么叫徽州?
宋徽宗热爱徽州,将自己的徽字赠与徽州,因为徽字也有美好之意,但是宋徽宗是庙号,也就是死后才有的,他活着的时候怎么会知道自己死后的庙号是徽字,显然这个说法不攻自破。
八、徽州臭豆腐的历史由来?
相传清朝康熙八年,由安徽黄山来京赶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闲居在会馆中,欲返归故里,交通不便,盘缠皆无,欲在京攻读,准备再次应试,又距下科试期甚远。
无奈,只得在京暂谋生计。
王致和的家庭原非富有,其父在家乡开设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学过做豆腐,于是便在安徽会馆附近租赁了几间房,购置了一些简单的用具,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卖。
时值夏季,有时卖剩下的豆腐很快发霉,无法食用,但又不甘心废弃。
他苦思对策,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寻得一口小缸,用盐腌了起来,之后歇伏停业,一心攻读,渐渐地便把此事忘了。
秋风飒爽,王致和又重操起了旧业,再做豆腐来卖。蓦地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赶忙打开缸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取出一看,豆腐已呈灰色,用口尝试,觉得臭味之余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虽非美味佳肴,却也耐人寻味。送给邻里品尝,都称赞不已。
王致和屡试不中,只得弃学经商,按过去试做的方法加工起臭豆腐来。
此物价格低廉,可以佐餐下饭,适合收入低的劳动人食用,所以渐渐打开销路,生意日渐兴隆。
后经辗转筹措,在延寿街中间路西购置了一所铺面房,自产自销,批零兼营。
据其购置房屋的契约所载,时为康熙十七年冬。
从王致和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臭豆腐以后,又经多次改进,逐渐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生产工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更好,名声更高。
清朝末叶,传入宫廷。
传说慈禧太后在秋末冬初也喜欢吃它,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但嫌其名称不雅,按其青色方正的特点,取名“青方”。
徽州臭豆腐俗名“大呆臭”,为王致和于清康熙年间创制,康熙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特地御笔亲书“青方:二字赐王致和,从此名声大振。与浙江绍兴的臭千张、安徽淮南的臭香干呈鼎足三分之势,享誉海内外。
九、关于商人、商帮的故事?
早在夏朝时,商国第七代国君王亥就因为带领国人四处贸易,壮大部落势力而被视为商业活动的开创者。不过,随着统治者们对农业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不利于发展农耕、巩固封建统治的商业遭到了打压,也就是所谓的“重农抑商”。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商人这一群体尽管掌握着大量财富,却常常遭受打压和排挤,社会地位低下。
为此,来自同一地区的商人往往会团结到一起,“商帮”便由此诞生。
作为我国古代一种十分特殊的商业集团,顾名思义,它指的就是由商人们组成的类似于帮派的组织。
而从规模、影响力等方面考量,我国历史上粤商、徽商、晋商三大商帮最为知名。
那么,在它们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三大商帮当中,徽商的历史应当最为悠久,《晋书》中曾提到“倡妓作新安人歌舞离别之辞”,而徽商的大本营徽州在晋朝曾被设为新安郡。因此,一种说法认为《晋书》所提到的正是当时徽地许多人因为经商而背井离乡的情况。不过,也有人提出此处的新安应当指的是位于函谷关旁的新安县,因此徽商的源流没法追溯到晋朝。
徽州地处丘陵地带,当地许多人没有田地可耕,为了生计只好外出经商,这在明朝《安徽地志》、《徽州府志》等典籍中都有介绍。联系到历史上的人口流动可以发现,徽州之地在晋末、唐末、宋末等时期涌入了大量人口,这些外来人口加速了当地人外出经商的步伐,也帮助当地形成了自由开放的风气。
南宋之后,我国经济中心完成南移,而徽州则抓住了时代的契机,成功从一个偏远的山区成为了许多富商的诞生地。
对此,有民谣唱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
”可见当时的徽州人从小就要接受经营买卖方面的教育,然后就会被“赶”出家乡自力更生。
正是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才造就了徽商遍布全国各地,以至于“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的俗语四处流传。
接下来说说同样底蕴深厚的晋商,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晋商的大本营是位于今山西一带,这和地处东南的徽商正好遥遥相对。
说起晋商,就不得不提到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作为晋人的他隋朝时经商累积巨富,后来资助李渊起兵,成为了唐朝的开国功臣。
在武士彟之前许久,本是鲁国人,后来前往晋地经商成为富豪的战国初年商人猗顿也常被作为晋商的始祖级人物提起。
不过,要说晋商中最知名的,还得数清末大商人乔致庸。乔致庸自幼父母双亡,养育他的哥哥后来也不幸去世。为了谋生,他不得不弃文从商。然而,这个无可奈何的决定却让他日后成为了富可敌国的商人,且建造了被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的乔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