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梁启超故事100字左右,关于梁启超的小故事及评价?

敢于“师敌长技”

1899年冬,梁启超漫步东京上野。适逢日本军营新兵入伍、老兵退役交替之际,亲友迎送,“满街红白之标帜相接。”而最震撼其心魄的,还是其间为入营者题写的标语──“祈战死”。

梁启超感慨系之:“中国历代诗歌皆言从军苦,日本之诗歌无不言从军乐。

”当时日本的报刊上,为配合军事行动,曾广泛开展了有奖征集歌词的活动,这当然是为其对外扩张作宣传的。

所以,对这一代晚清志士而言,接触日本军歌必定是痛苦的阅读经验,而可贵处,在于他们的“师敌长技”的坚忍不拔。

梁启超的学生蔡锷不仅全篇抄录了由王韬翻译的德国的《祖国歌》,而且标举日本音乐教育情况以为示范:

日本自维新以来,一切音乐,皆模法泰西,而唱歌则为学校功课之一。然即非军歌军乐,亦莫不含有爱国尚武之意。听闻之余,自可奋发精神于不知不觉之中。

此论为黄遵宪所见,深受启发,因此决心补阙,当即作《军歌》二十四章。梁启超初时只得其中的“出军歌”四章,已大为兴奋,迫不及待地刊发于同年11月问世的《新小说》创刊号上。

1905年,横滨大同学校学生欲演出新剧,请梁操笔。梁为撰《班定远平西域》六幕,其中第五幕《军谈》,几成军歌演唱会。剧中汉朝士兵唱过广东《龙舟歌》的新词,又搬来军乐队,高唱《从军乐》。作词与唱歌者的目的都很明确,即“提倡尚武精神”。《从军乐》全篇十二章,可与黄遵宪的《军歌》媲美。末章歌词如下:

从军乐,告国民:世界上,国并立,竞生存。献身护国谁无份?好男儿,莫退让,发愿做军人。

从军乐,乐凯旋。华灯张,彩胜结,国旗悬。国门十里欢迎宴。天自长,地自久,中国万斯年。

值得注意的是,梁启超与黄遵宪所作歌词中,都含有“爷娘妻子走相送”的描写,且都置于相当突出的地位。梁作表述:“从军乐,初进营。排乐队,唱万岁,送我行。父娘慷慨申严命:弧矢悬,四方志,今日慰生平。”

不过,与杜甫《兵车行》中“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的悲痛欲绝截然不同,父母妻子都是以“从军乐”、“沙场死”的豪壮语相激劝。很清楚,这本是基于对日本军人送行情景的记忆。

晚清志士正是企望确立为国战死的军队意识,使中国在强敌环伺、弱肉强食的危境中,得以发愤图强,反败为胜。

康梁家教之别

在梁启超家中,能集中出现梁思成、梁思永、梁思庄、梁思礼如此众多的知名学者,则梁启超在子女身上花费的心思之多也可想而知了。加以梁氏看重感情生活,更显得情长儿女。

下列事例或许最能表露梁启超与康有为这两位近代史上重要人物的性格差异。

梁启超曾希望二女儿思庄学生物。

作此建议,在梁氏是经过缜密思量的。

其中有家庭的考虑,“弟兄姊妹,到今还没有一个学自然科学,很是我们家里的憾事”;也有学术的考虑,梁认为,生物学是“现代最进步的自然科学,而且为哲学社会学之主要基础”;小而言之,对女孩子来说,它是“极有趣而不须粗重的工作”,因而“极为合宜”,且“容易有新发明”;大而言之,“中国女子还没有人学这门(男子也很少)”,故鼓励女儿“做一个‘先登者’”。

但如此周到的安排,只为思庄的缺乏兴趣与苦恼不安而最终放弃。

梁启超反加以肯定:“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

”而要思庄以“自己体察作主”,“不必泥定爹爹的话”。

正是由于梁氏能够体贴个人性情之不同,尊重孩子们的选择,梁思庄日后才能成为有成就的图书馆学家。

与之适成对照的,则有康有为弟子卢湘文写的《万木草堂忆旧》中的记述。

卢氏以资深教育家的体验,对康氏戊戌以前改革幼学、拟新编蒙学书的计划评论说:“盖先生天分太高,视事太易,不能为低能儿童之设想。

”其编书之悬的过高、不切实际,注定在教学实践中无法应用。

这自然与康所教万木草堂生徒“皆一时之秀”有关,故不知中人以下者读书的甘苦。

他曾把女儿康同复送到卢处受教,并言:“此女甚钝,幼时尝教以数目字,至数遍尚不能记,余即厌恶之。

”(《妇孺韵语》)以康氏眼界之高,便只能教天才而不能教常儿。

两相比照,我们也可以体味康有为的强悍与梁启超的平易,从作文到做人,均一以贯之。

由此更推进一步,二人治学以及思想历程之不同,也约略可见。

康氏自言:“吾学三十岁已成,此后不复有进,亦不必求进。

”梁氏则“常自觉其学未成,且忧其不成,数十年日在旁皇求索中”;“其所嗜之种类亦繁杂,每治一业,则沉溺焉,集中精力,尽抛其他;历若干时日,移于他业,则又抛其前所治者”(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而康之抱定宗旨、不再转移与梁之与时推进、久领风骚,便从此分途。

《和文汉读法》

在晚清“借途日本,学习西方”的热潮中,一本被视为日文速成教材的小书──《和文汉读法》曾流行一时。

直到1934年周作人写作以此书名为题的随笔时,还对这本出版于三十多年前的语言读物念念不忘,称“其影响极大,一方面鼓励人学日文,一方面也要使人误会,把日本语看得太容易”,并且说,“这两种情形到现在还留存着”(《苦竹杂记·和文汉读法》)。

周氏乃过来人,其言亦真实可信。

至于此书的作者,当年本是人所共知,周作人即根据记忆,写明为“梁任公著”。

任公即梁启超,他有一段自述足以作证。

先是梁氏在《新民丛报》第9号(1902年6月)刊出《东籍月旦》,言及读日文有“简便之法”,习得此法,则“慧者一旬,鲁者两月,无不可以手一卷而味津津矣”。

这种“专学读书”的妙方,正投合晚清大量从日文转译西学书籍的特殊需要,自然极具诱惑力。

于是,一读者来信询问究竟,而引发梁启超的对答:真通东文,固非易易。

至读东书能自索解,则殊不难。

鄙人初徂东时,从同学罗君学读东籍。

罗君为简法相指授。

其后续有自故乡来者,复以此相质,则为草《和文汉读法》以语之。

此己亥夏五六月间事也。

其书仅以一日夜之力成之,漏略草率殊多,且其时不解日本文法,讹伪可笑者尤不少,惟以示一二亲友,不敢问世也。

后鄙人西游,学生诸君竟以灾梨枣,今数重版矣,而一复读,尚觉汗颜。

尽管《和文汉读法》当年曾是畅销书,到周作人撰文的三十年代也成了过眼烟云,等到九十年代我来搜访时,这一本百年前的小书初版本更是芳踪难觅。

最早的刊本虽然寻访不到,相关的出版资料倒有所发现。在《清议报》第64册(1900年11月)的广告部分,首次刊登了《和文汉读法告白》,全文如下:

此书指示读日本文之法,简要明白,学者不费数日之功,便可读日本文之书籍。寓东人士深知其益,故特印行公世。兹由本馆代售,每册定实价银两毫,不折不扣。外埠邮费照加。上海寄售:抛球场扫叶山房书坊。

据此可得出几点认识:一,《和文汉读法》的首版应刊行于1900年,其时,梁启超正出游夏威夷与澳洲。

二,此书系在日本印刷,很可能是由清议报社承印。

三,刊成后亦转入国内,以上海为集散地。

四,书价标明为银两毫。

梁氏这本小书的盛行一时,充分体现了晚清知识界对求取新知的渴望。

当年由梁启超编写《和文汉读法》,以及由此生发出的一则传言──谓梁在檀香山时,“尝从何惠珍女士习英文数月,东归后乃倡言已深得习读英文秘诀,特条举所读英文法初阶前项十余类,编著英文汉读法一小册,以惠初学。

谓凡读此书者,不数月即可翻译英文书籍。

”(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王宠惠轶事》)──也表现出梁氏喜谈治学方法与热心启蒙的独特心态。

其实,梁启超对此早有自嘲妙语:“我读到‘性本善’,则教人以‘人之初’而已。

殊不思‘性相近’以下尚未读通,恐并‘人之初’一句亦不能解;以此教人,安见其不为误人。

”(《清代学术概论》二十六节)然而,这正是任公先生的可爱处。

梁氏与德富苏峰

《饮冰室自由书》中一篇《烟士披里纯》曾引起一桩“剿袭公案”。

对梁启超的“新文体”影响最大的日本文学家,首推德富苏峰。两人的文风以及在舆论界的地位有许多相似之处,以致1917年德富苏峰来中国时,一位接待他的中方官员还对他提起:“你是日本的梁启超,而梁启超是中国的德富苏峰,这是我等同人间的评价。”

德富苏峰明治年间出版的“国民丛书”,不仅风行日本,而且在留东的中国知识分子中广为流传。

冯自由称,“凡涉足彼都之留学生,亦少有不读过苏峰著之国民小丛书也。

”无怪乎德富氏来华,曹汝霖、张继都对他说,留学日本时,他们是“‘国民丛书’的爱读者”。

梁启超1899年底在去夏威夷的轮船上,也曾阅读“国民丛书”数种,并因此萌发“文界革命”的思想。

爱读的原因,从文体方面看,中、日两国读者却有颇大的出入。

对于初通日文门径的中国人来说,德富苏峰文章的“汉文调”提供了阅读的特殊便利。

而对于日本人来说,德富苏峰最为人称道处,恰在于他使用了新兴的欧文直译本。

无论从何种角度赞赏德富苏峰之文,其汉文调、欧文脉的文体确乎对晚清中国文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并经由梁启超成功的模仿与融合,化生为“新文体”,风靡全国。

由于《饮冰室自由书》所取的自由随意形式(顺便提一下,这种杂文形式的出现也得益于德富苏峰的“国民丛书”),“或发论,或讲学,或记事,或抄书”,作者并不避讳其中有剿袭的成分。

不过,处理方式也有不同。

注明为德富苏峰所作的译文有三篇:《无名之英雄》、《无欲与多欲》与《机埃的格言》,而那篇《烟士披里纯》则属于经过删改后据为己有一类。

“烟士披里纯”即英文 inspiration(灵感)的音译。

1901年12月,此文在《清议报》第99册刊出后,当时似未受到攻击。

直到1903年,因《新民丛报》第26号(1903年2月)《丛报之进步》一文评议各报刊时,对《大陆报》也有批评,才招致其猛烈回击。

该刊第6期(1903年5月)《敬告中国之新民》即指责梁启超“拾德富苏峰第一二唾余,以实《自由书》”;而同期署名“新民之旧友”的《与〈新民丛报〉总撰述书》及《大陆报》主笔的文本附言,则对梁启超进行了更尖刻的嘲讽,称其大量剽窃德富苏峰之文,“不过为新闻记者中之一乞儿、一行窃者而已”。

其实,剿袭的行为在当时并不罕见,如邹容的《革命军》中,便有许多文字出自谭嗣同、梁启超、《国民报》等处(见隗瀛涛、李民《邹容传论》)。

在新思想、新知识竞相输入的晚清,知识界往往以风气之先为荣,一有新说,人争传述,并没有今日“知识私有”、“版权所有”的观念。

这也是一个以普及为主的时代的特征之一吧。

在梁启超,读德富苏峰文章,未尝没有一种“先得我心”的感觉,以致把德富氏的思想当作了自己的思想。

民国十四年(1925年)阴历七月初七,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请梁启超出席证婚。

梁启超反对他们“使君有妇”、“罗敷有夫”之间的恋情,也规劝过徐志摩;碍于徐志摩之父和胡适的情面,梁启超答应出席证婚。但在婚礼上梁启超却对徐志摩、陆小曼用情不专厉声训斥,滔滔不绝,使满堂宾客瞠目结舌。

徐志摩不得不哀求:“先生,给学生留点脸面吧。”

梁启超年少时,非常的爱好学习,在清朝光绪年间就中了举人。而梁启超的老师也是一位重量级人物,那就是康有为。梁启超很多先进的思想都是康有为为之灌输的,并且梁启超与康有为一起发动了历史上极为著名的维新变法,为了清朝的重新崛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最终因为保守党派的破坏,最终失败。

不过维新变法却唤醒了很多国民的思想,被民众称为“梁康”。

在维新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与康有为均逃到海外。在海外,康有为与梁启超仍旧宣扬维新变法的精神,在海外推行君主立宪制,认为君主立宪制才是救亡图存的道路。

在辛亥革命之后,清政府被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不复存在。梁启超曾一度进入袁世凯政府,希望可以一展宏图大志。可是袁世凯却施行复辟帝制,自己称帝。梁启超对于袁世凯的行为口诛笔伐,大肆批判袁世凯。

在此之后,梁启超又倡导新文化运动,并且大力支持五四运动,推动了政治界与文学界的进步。

梁启超在文学上有很大的成就,曾经还倡导了文体改良的“小说界革命”以及“诗界革命”两大革命,为文学界做出了杰出贡献。

梁启超(1873~1929),广东省新会县人,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和康有为共同领导了“戊戌变法。”

梁启超少有异才。他4岁开始认字,6岁读完了“五经”,9岁时能写出洋洋千言的好文章,11岁考中秀才,16岁中举人,享有“神童”之誉。

10岁时,他跟着父亲去新会县城应“童子试。

”父子俩暂住老相识李秀才家。

其时李家庭院杏花盛开,煞是好看,小启超起个大早去摘花,被父亲看见。

父亲喊他进屋里,他急忙把一束杏花藏在衣袖之中。

父亲想教训他,便出了个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

”这时,启超正坐在一块大镜子前面。

他灵机一动,答道:“堂前明镜,大人明察秋毫。

”和父亲坐在一起的李秀才,正打算出门。

仆人来报说车子已经准备好了。

李秀才对启超说:“孩子,我还有一联:推车出小巷。

”梁启超用手摸摸脑袋,立刻对道:“策马入长安。

”李秀才当即把他揽入怀里,口里不停地说:“果真神童!

果真神童!

”。

后来,少年梁启超为维新运动四处奔走,曾路过武昌,特意去拜访洋务派首领、湖广总督张之洞。梁启超投的名帖署款为:“愚弟梁启超顿首拜。”

张之洞见后大为生气,心想:你小小少年,又是布衣平民,怎敢狂妄地同官位很高、年纪又大的一品总督称兄道弟?一定得戏辱他一顿,便出一上联让门子送到门外。

梁启超一看,写的是:“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

”梁启超看罢,微笑着写出下联:“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

”张之洞看了,惊叹不已。

知启超不是凡人,立即整装迎出大门。

梁启超博学多才,写了不少有关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法学、宗教方面的文章,后辑为《饮冰室合集》。他的学术思想,对当时和后世的青少年,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1915月,作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权力虽已达到了顶峰,但他并不满足,又开始觊觎皇帝宝座。他唆使幕僚美国人古德诺抛出了《共和与君主论》,污蔑共和体制是政治乱局的根源,鼓吹只有君主制才能救中国,胡诌什么中国人需要一个皇帝。

梁启超早就看出了袁世凯的野心,他直截了当地指出:“如果复辟,就是叛国”。

为了驳斥袁世凯的复辟图谋,梁启超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文章《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毫不留情地揭穿了袁世凯的复辟野心。

袁世凯获知消息,十分恐慌,急忙派人以给梁的父亲做寿礼名义送给梁启超二十万大洋,恳请梁启超高抬贵手,不要在报上发表这篇文章。

结果,梁启超严词拒绝了这一请求。

袁世凯见拉拢不成,就采取恐吓的伎俩,逼其就范。

他派人告诉梁启超:“你流亡国外十几年,那种艰苦的滋味想必早已尝够了,现在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何必自找苦吃呢?”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袁世凯亮出了底牌。

面对威胁,梁启超毫不畏惧,从容笑答:“我已经是流亡的经验家了,再流亡一次简直轻车熟路。

”梁启超毫不留情面,他把《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这篇文章发表在《大中华》月刊上,其余各报迅速转载,读者争相购买,一时间洛阳纸贵。

1916年1月1日,袁世凯不顾国人的反对,恢复帝制,上演复辟闹剧。梁启超联合蔡锷将军,发起了讨袁护国战争,其余各省迅速响应,纷纷宣布独立,反对帝制。袁世凯仅做了83天皇帝,就被迫宣布“退位”,不久一命呜呼。

对袁世凯来说,梁启超是有点不够哥们“义气”;对国家来讲,梁启超敢于不讲情面,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这是值得尊敬和赞扬的。梁启超一生只忠于真理,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鼓与呼,这种民族大义之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足以成为后世的楷模。

百年中国容 闳在美国哈德福特城西郊的杉山公墓,长眠着一位中国老人。

他叫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留学生,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学习的先驱。

他一生热爱自己的祖国,一生想为自己的祖国做事。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他处处失败、处处碰壁。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心。

不幸的是他却不得不死在异国的土地上,这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中国历史的悲剧。他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打开了一条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和先进的技术之路,铺通了一条中美友谊之路。

梁启超一生致力于中国社会的改造,为了民族强盛和国家繁荣,竭力呐喊,四处奔走,付出了几乎全部的心血。然而他的政治主张却又因时而异,不断变化,前后矛盾,以致难以令人信服。

2,在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随康有为亦步亦趋,无论办报或教学,都注意并且用力阐述康有为的改良思想和变法理论。他以公羊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为依据,鼓吹变法,讲求维新,宣传西方科学文化,充分显露了年轻爱国志士的朝气和锐气。

3,戊戌变法的失败,使梁启超一度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进行一次“破坏”:“历观近世各国之兴,未有不先以破坏时代者。有所顾恋,有所爱惜,终不能成。” 但是这种居于改良和革命之间的摇摆,在梁启超的身上并没有持续多久,他仍然和康有为一道,鼓吹改良,主张“斥后保皇”。

梁启超十岁的时候,就要他去广州应童子试。

当时从新会去广州,水路要走三天。一船的人都惊呆了:所有人都比这个十岁的小孩大,有的甚至已经四五十。

吃饭的时候只有白米饭、蒸咸鱼,于是有人提议用咸鱼来作诗做对子。一船人都难住了:咸鱼这种普罗大众的食品,难登大雅之堂,怎么作诗做得高雅起来呀?

梁启超看看周围的人都在犯难,于是率先说了一句:

太公垂钓后,胶鬲举盐初。(胶鬲和姜太公一样,也是商朝人,只不过被纣王贬谪,不得不隐居卖鱼,后来被周文王赏识提拔为相。)

同船的人再度震惊,个个听得后背发凉,再也没人敢小看这个小不点。后来的人评价梁启超的这一句对联:

“广东咸鱼从此翻身,入风流儒雅一类了。

白居易 唐朝有个写诗很多的少年天才——白居易。 白居易五六岁便开始作诗,九岁时对诗的声韵就非常熟悉了。

母亲是个慈爱、严格又有文化的妇女,充当白居易的启蒙教师。

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她总是拿着诗书教导儿子,不过孩子必竞是孩子,母亲总是说道理并不打骂,所以白居易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的路。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清朝末期大名鼎鼎的广东籍历史名人,在我们小学的时候,便学习过他上面那篇气势磅礴、令人奋进的《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不仅仅是清末维新派的一员猛将,他在学术上也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成就,他一生著述丰富,创作出数以千万言计的作品

刘赫朋,生于1999年3月,是天津万全道小学五年级六班的一名小学生,他学习刻苦,成绩突出,在实践中勤于动手,勇于开拓创新,在班里能出色的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并多次受到表彰,他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

行,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是同学们的好榜样。

少年谭海美"捡破烂读书不丢人"

马尾辫,大眼睛,有着12岁孩子的稚气,却也有着与12岁年龄不相称的刚毅。她靠捡破烂攒起的学费勤奋读书,她用柔弱的身躯照顾着年迈的爷爷奶奶,她将爱心洒向身边的每一个像她一样的“留守儿童”,她用自强不息写就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花样童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n202305231808103e01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