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一个历史人物的梦想,梁启超的梦想?

梁启超一生最大的梦想是通过变法改变中国政体、国体,让中国告别被列强欺凌的腐朽帝制,走向共和,他没有做到,结果他影响的人做到了。

1、司马迁,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就在他着手写这部史书的第七年,发生了李陵案。贰师将军李陵同匈奴一次战争中,因寡不敌众,战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白,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

受型之后,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杀,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理想尚未完成。于是忍辱奋起,前后共历时18年,终于写成《史记》。

这部伟大著作共526500字。开创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史料丰富而翔实,历来受人们推崇。鲁迅曾以极概括的语言高度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创制新型抗疟药***和双氢***。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

2011年9月,因为发现***——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3、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他年青时就生患绝症,然而他坚持不懈,战胜了病痛的折磨,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科学家。 霍金在牛津大学毕业后即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这时他被诊断患了“卢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瘫痪了。

他在一般人难以置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霍金在剑桥大学任牛顿曾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之职,他的黑洞蒸发理论和量子宇宙论不仅震动了自然科学界,并且对哲学和宗教也有深远影响。

4、张海迪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她身患高位截瘫,而她在病床上,用镜子反射来看书,最后张海迪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4国外语,并成功的翻译了16本海外著作

屈原的理想是联纵抗秦,壮大楚国。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

屈原的政治理想是“美政”,其主要内容是明君贤臣共兴楚国。国君首先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享有国家;其次应该选贤任能,罢黜奸佞。

公元前1021年,周成王殁,其子姬钊即位,是为周康王,公元前996年,周康王殁。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996年的四十六年间,天下安宁,刑错四十馀年不用,新的都城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阳)建成,周公还政周成王,周朝进入巩固时期,史称“成康之治”。

李白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趁老师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门去玩。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到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

老婆婆笑地说: “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并被称为“诗仙”。

当道士,当剑客,当大官。

为什么呢,因为李白他很有神话色彩,他自己也自命不凡,所以一开始想考科举,当大官,造福百姓辅佐君王,后面收到了挫折,又想归去江湖,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但是也没有成功,因为又被人打击了,后面觉得自己看破红尘,便想归隐山间,成为一名道士,也没有成功,最后还是他老婆看破红尘,去当了道士

首先:李白年轻的梦想是当一名剑客。

依据:

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合下,白首太玄经。

李白诗歌创作的几个阶段:

李白的诗歌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游学阶段。

这一阶段,诗人尚年轻,此时,李白在不断求仙访道,即游学。

虽然年轻,但少时的李白已有了远大的理想,对仕途有点渴求,此间的诗作,虽然是初期的,风格已完全突显出来了,我们可以看到其诗歌风格定位较早,有别于当时的一些文人,因此,这为以后他的作品在文学中登峰造极奠定了基础。

如《上李邑》一诗是他于725年第一次来渝州拜谒刺史李邕之后所作。

李邕是开元七年(719)至九年(721)间任渝州刺史的。

李白于开元九年春在成都谒见益州长史苏后,便深居青城山读书。

可见他的《上李邕》一诗当在开元八年(720)来渝州拜见李邕受到冷遇,愤激之余写下的。

他在诗中把自己比喻为凭借风力可“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鸟,即使风停下落之时也能遮蔽江河之水。

所以不要以他的“殊调”。

“大言”而冷笑,并说:“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劝告李邕要以“宣父”(孔子)为榜样,不要轻视年轻人。

此诗看似有些骄傲,与古代文人的个性有些不相吻合,但实则反映了李白的强烈的自我意识。

诗气势冲天,为李白早期作品中的佳作。

二长安仕途:

诗人饱览吴越山水,买舟经淮南向云梦,企图实现“乡人相如大夸云梦之事”时,李白的近况已大不如当年出游时那样富足,不仅没有了“豪客”般的排场,更是囊中羞涩。

为此,桀骜不逊的诗人,也有了危机感。

然而,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密切注意到了盛唐这一特别的历史时期,以开元十五年为中心的前后数十年间,科举制度真正地向所有寒门之士开放,最具代表性的盛唐诗人如王维`,常建,王昌龄,崔颢进士及第,在长安诗坛登场,当然,李白也在这一时期,以三十而立,初入长安,开始了他的“历抵相卿”的活动。

而在开元十五年,唐人殷潘的《河岳英灵集》序恰恰以此年作为真正的唐诗风格成熟的标志。

此时李白的诗作风格也逐步转向成熟。

如《将进酒》,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

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

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

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

李白以酒称诗,这是表现愁愤较早的一篇。明暗的对冲反映了这一时期的重要特色,全诗言愁却高昂开远,一往无前。诗歌以欢快为主,意脉也较为显豁,诗中多有典故,细细体味这些,便感到李白的率真之中自有丰富底蕴。

三:出长安及安史之乱

不管怎么说,李白受到了唐明皇隆重的礼遇,得以出入随侍,进出后宫也是家常便饭,达官贵人更是不在话下。唐明皇甚至亲手调过羹汤给李白喝,以示宠幸。但李白到长安不是来摆谱的,他要实现安邦定国的政治抱负,这几乎是历代读书人的通病,李白也不例外,而且自负绝世才华、充满理想色彩的李白病得比别人都重。

如此轰轰烈烈的长安之行,似乎让李白已经摸得到他的梦想了。

但是,一个小疏忽就葬送了一切——他让高力士给他脱了靴子。

靴子脱下来的时候,李白的政治幻想就注定粉碎了。

高力士一句话,就让李白最终只做了一年多的御用墨客,失意惆怅地离开了长安。

李白那么高远的鸿鹄志向,就在那么不起眼的一件小事上彻底栽了下来;那样才华横溢的一位伟大谪仙,就跌倒在一个太监手上,这真是命运的讽刺。

自然,李白在长安遭受挫折,心情苦闷。

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

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

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同游今河南、山东的一些地方,携手探胜,把酒论文,亲密无间,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

次年两人分手,此后未再会面,但彼此都写下了感情深挚的怀念诗篇。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

当时,玄宗任命其第十六子永王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江陵大都督,负责保卫和经管长江中部一带地区。

李白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参加了率师由江陵东下的永王幕府工作。

不料李□不听肃宗命令,想乘机扩张自己的势力,结果被肃宗派兵消灭。

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

幸而途中遇到大赦,得以东归,时已59岁。

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

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

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所作《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是李白游宣城时饯别族叔李叔云(一说当为李华)所作。

李白作此诗时正在宣城隐居,自天宝三载(七四四)离别长安,已近十年。

十年中,虽然他高言放世,访名山,受道箓,但心田深处却无时不在企望着再度奉召,一展其“王霸”之图。

但十年竟成蹉跎,这就是他深重的“昨日愁”。

但李白言愁,从来不肯以低调出之,而总是以狂放的形态——往往是借酒——来宣泄,愁苦与狂放的交战,使他的诗表现出一系列个性特征。

同时他又在愁思中运用一系列亮色调的意象,“长风万里”、“高楼”,仙气氤氲的蓬莱,“清新秀发”的“小谢”,乃至一洗无垢的清天明月。这就使愁思中流荡有一股清越之气,这种气质及表现气质的手法,就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是一个狂人,也只有李白的狂放能举起诗歌的火炬来照亮辉煌壮丽的唐代文明;

李白是一个诗人,也只有诗歌的国度能缔造李白的不凡来灌溉茫茫无边的诗歌之土。

时势造“英雄”,也只有唐代,这个空气中也弥漫着诗香,土地里也耕耘着自由的时代。

缔造了超然的李白;缔造了狂放的李白,更吸引着我走近李白。

唐代是中国诗坛的珠穆朗玛峰,李白则是峰顶的一块坚石,伟岸而不可动摇。

唐代是中国诗坛的长江与黄河,李白则是浪尖的一股劲流,凶猛而不可阻挠。

失去了巨峰基垫的坚石,拥有不了自身的伟岸;失去了巨浪烘托的劲流,拥有不了自身的凶猛。

于是我们了然失去了时势后盾的“英雄”拥有不了自身的不凡唐代的历史环境缔造了超然的李白。

匡衡

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他曾拜当时的博士学习《诗经》。由于勤奋学习,他对《诗》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

当时儒学之士曾传有“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之语,是说听匡衡解说《诗经》,能使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可见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

但匡衡的仕途在一开始却并不平坦。根据汉朝规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试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文学掌故。

匡衡九次考试,才中了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但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已为当时经学家们所推重,当时身为太子的元帝也对其深有好感。

故事1:爱迪生因为有一次被别人招的耳朵听不见,但他还是顽强的生活下去了,通过自已的努力一生明了很多东西。

故事2:美国作家海伦凯乐,在一岁半就双目失明,命运对她是凄惨的,可他凭着对自己的信心,顽强的活了下去,后来,他又靠着不懈的努力,最终被哈佛大学录取,成为举世瞩目的残疾作家。

故事3:牛顿小学时期,体弱多病,性格腼腆,有些迟钝,学习成绩不佳。

但他意志坚强,有不服输的劲头。

据说,一次班上功课第一的“小霸王”欺侮他,踢了他的肚子一脚。

牛顿被迫鼓起勇气与他较量,同时暗下决心在功课上一定要超过小霸王。

他告诫自己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是没有不成功的。

”经过刻苦努力,牛顿超过了小霸王,一跃而为全班第一。

司马迁因李陵事件遭受宫刑,身体虽然被强权残酷阉割,但精神却依然坚守独立之人格,思想依然在顽强地自由翱翔,最终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作品,完成了被称为中国历史文化“千古绝唱”的《史记》。

司马迁对当时知识者的社会地位,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报任安书》中说:“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

”认为朝中掌管文献史籍、天文历法者,不但与占卜祭祝者相近,且类于歌舞杂技艺人,都是皇上蓄养的被玩弄者,分析入木三分。

数千年中的大多数知识者,在专制淫威之下,虽然身体没有被阉割,但其灵魂与人格已被阉割,精神与思想被奴才化。

然而司马迁作为御用史官,却能在受到极端凌辱之后写出个性鲜明的作品,可称千古一人。

他那豪放生动能通古今之变的文笔,那独立不羁而成一家之言的史诗,是中国历史文化中光彩夺目的亮点。

他把农民起义领袖写成《陈涉世家》,与诸侯贵族同一等级,对起义者充满了同情,肯定了他们推翻暴秦统治的首功。

又把与高祖刘邦争天下而失败的项羽,放入皇帝等级的“本纪”,且列在刘邦之前,突出其叱咤风云、气盖一世的英雄形象,为失败者唱起悲壮之歌。

对打下江山的汉高祖刘邦的描写,许多方面可谓实录,早年像“二流子”,打天下后仍旧习不改,时显流氓无赖相,并不一味歌颂,使一个阴险、诡诈、猜忌和常耍权术的帝王栩栩如生。

在描述当朝皇帝的《孝武本纪》中,也能秉笔直书如实记载,批判汉武帝在封禅祭天、巫蛊迷信方面的愚蠢和昏聩,指出大规模对匈奴战争非但建功不深,穷兵黩武还给人民造成极大的痛苦和灾难。

《酷吏列传》更是将当时司法统治的黑暗揭露得淋漓尽致。

《史记》最华彩的乐章是《货殖列传》,为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私营工商业老板大唱赞歌,理直气壮地褒扬市场经济的成功者,指出工商业经济的重要社会地位,肯定个人经商致富的非凡价值,与当时的统治理念及其施政纲领大唱对台戏,实在是不同凡响。

首先,在专制统治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背景下,司马迁坚持农、工、商平等的理念,指出农、工、商、虞(矿)四者,都是民衣食之源。

认为工商业的发展能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谈到山东“邹、鲁”诸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变中,“以铁冶起,富至巨万”的曹邴氏起到了榜样的作用,私营工商阶层的劳动给社会带来崭新的面貌和深层的活力,非常欣赏工商致富者的能力与成就,极大地改变着旧的传统价值观念。

其次,司马迁不回避求“利”追“富”的人性要求,认为它正当合理,鼓励人们的“利”、“富”欲望。

“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

”“利”和“富”是社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动力,提出各行业一般应有百分之二以上的盈利,“不中什二,则非吾财也”,即盈利不到百分之二的,就不是我所说的生财行业。

鼓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谈到“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贫富差异不是争夺、赠送等手段的结果,而全在经营者的聪明和愚笨。

“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岂所谓‘素封’者邪?非也?”用反问的口气赞扬聪明勤劳的致富者,尊崇成功的私营工商业者,巨富者可比“素封”的王者!

间接批判了儒家“君子不言利”的虚伪性。

再者,反对官府经营工商业与民争利,更反对统治者对工商业的野蛮掠夺。

“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要求统治者对市场经济持因势利导的无为政策,指出与民争利的统治者是最下作的。

认为应靠勤劳致富,“非有爵邑俸禄、弄法犯奸而富”,把靠爵邑俸禄致富的贵族、官僚同弄法犯奸而富的人并列而谈,可见司马迁对靠权势“奸富”的贵族官僚的鄙视与痛恨。

《史记·平准书》中列举了大量官营工商业的腐败史实,揭露了***结的祸害,更控诉了汉武帝以增加算缗税收和告发瞒漏诸手段,大规模向富裕的工商阶层进行掠夺的罪行,致使“富贾中家以上大率破。

”而“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造成民间社会的极端贫困。

要求统治者在市场经济中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不与民争利诸思想观点,完全符合社会发展之趋势,有其相当的积极意义。

再次,对“治生之术”,即发展产业之道的重视。

“是以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此其大经也。

”是说无资产者就应该凭力气去赚取,少有资产者应该凭智慧去增值,已经富足者更要把握时机扩大财富。

用大量事实告诉人们,工商业者发家致富不仅需要通过辛勤的劳动,还需“必用奇胜”的智慧。

如描述当时著名大商人白圭,“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而且“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用计谋办法,也俭省节约,且抓住时机,故能有所成就。

市场机制的特点是平等竞争,鼓励人们努力向上,优胜劣汰。

指出工商业各种部门,哪怕最底层的行业,只要把握机缘,不辞劳瘁,以智取胜,都能创造出奇迹来。

总之,大力倡导自由市场的商品经济,“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

认为自由市场经济能使人们各自发挥出最出色的能力,获得希望得到的回报。

商品的价格与供求关系也能自然地得到调节,使人们积极快乐地从业与生活。

当然市场经济存在无情竞争,“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

”致富可以有多种行业与手段,能否成功全看个人的本领,反对用各种不正当手段的“奸”富,要求用公平的自由竞争机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赞叹汉初全国市场形成时的繁荣局面,“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这样“上则富国,下则富家”,理直气壮地将“富国”与“富家”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司马迁《史记》立专门章节为“货殖”业(工商业)鼓吹,为富商大贾们树碑立传,这在传统中国不但是前无古人,且冒着忤逆统治者的风险,需要超人的眼光与胆略。

《货殖列传》是***思想史上难得一见的好文章,然而有关思想只是发源于黄老道家的一些理念,与西方罗马法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理念与权利意识还存在极大的距离,不懂得如何用争取平等的政治权利方式去建立商品经济的完备秩序,无法保护已经取得的与市场秩序有关的社会进步,从而上述经济思想不可能发挥出实质性的意义。

直到宋、明、清诸代,虽然也出了几个赞赏、倡导商品经济的思想者,如叶适、丘浚、蓝鼎元等人,但上述这一致命的缺憾依旧。

在重农抑商的传统文化、***的种种羁绊下,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只能徘徊于歧路,而倡导商品经济的思想观点也只有昙花几现。

《史记》中最了不起的一笔,是《伯夷列传》中伯夷与叔齐拦阻周武王伐纣故事中的深刻含义。

兄弟俩极力劝阻失败,殷亡周兴,似乎一个万恶的旧政权覆灭了,美好的新朝廷诞生了,而伯夷、叔齐却躲进首阳荒山,义不食周粟,采薇充饥,还放声高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以绝食赴死来抗议这场以暴易暴的战争。

《庄子·让王》中也有此段故事的一番论说,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崇尚计谋、依恃武力,用屠杀攻伐来夺取政权,其中已有反对用战争这种革命方式代替暴政的思想。

司马迁直接喊出“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的感悟,似乎认识到用暴力取得的政权,也只会用暴力维持,而在暴力统治下的人民,不仅是草芥、蝼蚁,也不能懂得用其他和平手段来解决社会矛盾。

这一思想闪光点确实难能可贵,此后两千多年,中国社会就是一部“以暴易暴”的血腥残酷的历史,人们在胜王败寇这个历史逻辑中互相残杀,刀光剑影而看不到尽头!

许多人至今憧憬武力“革命”,而不知“其非”在哪里。

读到司马迁的这些思想,让人肃然起敬。但这样的知识者人数之少,真可谓数千年才出几人。加上人微言轻,而在知识太监化的传统历史洪流中根本不可能力挽狂澜,往往才华被埋没,人生极坎坷,杰出的思想理念很快被传统***的痼疾所淹没。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就说,他撰述太史公书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书·司马迁传》)。其实这部书就可以视为他的生命,甚至比他生命更重要,支撑他坚持写完《史记》也就是这个信念,这个理想。

“通古今之变”,是认识历史古今发展变化的轨迹;

“究天人之际”,是追求认识天人的关系。

天人之际,即天和人的关系,是战国秦汉时代士大夫所追求认识的一个大问题。

“五德终始”说、“三统”说等有关天人之际的思想,是战国秦汉时代的重要思潮。

司马迁对天道是有怀疑的。

他在《伯夷列传》后说:“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

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余甚

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我是七月财人,很荣幸能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二点:

1、“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就是司马迁的理想,这在《报任安书》中他就说到过撰写太史公书的这个目的,也是他能忍受一切苦难而完成《史记》的信念。

2、司马迁有非常坚定的信念,认为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这也是他没完成《史记》,哪怕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而顽强坚持下来的原因。

司马迁的主要思想

1、对父亲至孝.《史记》实际上是司马迁父亲未完成的遗志,最后由作为儿子的司马迁客服重重困难完成了;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历史上的事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夸大也不缩小,不因为刘氏当皇帝就溜须拍马,不因为李陵是“叛逆”就写的一无是处;

3、在艰难的情况里百折不回.在遭受宫刑后仍然以顽强的毅力写完了历史学和文学巨著《史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o202404291746138b89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