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我国民间的老百姓对皇宫里的那点事都非常感兴趣,将这些不可明说的故事叫做宫闱秘闻。
只要谁口里传出任何宫闱秘闻,民间的吃瓜群众们都是趋之若鹜。
这就像现代娱乐圈的小道消息,总是在民间有着大量的受众。
赵光义作为宋朝的第二个皇帝,因为各种原因,成为中国历史上宫闱秘闻最多的皇帝之一。
从北宋中叶开始,就逐渐产生大量有关赵光义的宫闱秘闻流传,而且被编纂成无数个版本,几百年来一直颇受吃瓜群众欢迎。
这种有关皇帝的花边新闻,在封建王朝时代也是被禁止流传的,那它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赵光义的宫闱秘闻之多,只是按内容整理就能形成一部短篇小说集。
如果按照题材、版本、艺术形式等各种方式来统计,数百年来积累的材料可以搞成史书那样的大部头。
比如赵光义与符太后,与小周后,与花蕊夫人、与宋皇后等绯闻类的就能独立成册。
而金匮之盟、斧声烛影、逼死赵德昭和赵廷美等皇族内斗的,又是单独的系列。
还有许多亡国之君之死也与他隐约相关,如李煜、钱俶等等故事,都受到吃瓜群众关注。
可以说赵光义的故事是受古代艺术家广泛欢迎的,他也为宋朝之后的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故事原型。
在宋朝如果有人把这种事情当作创作源泉,源源不绝的推向市场,那多半是活腻了。
虽然宋朝文风开放,言论相对自由,但还没有到任意将赵家祖先编排的地步。
因此这些宫闱秘闻的产生不是为了创作艺术作品,而是在特殊政治环境下的产物。
在宋朝的时候,尤其是北宋时期,这些东西都是在民间私下悄悄流传的,而没有像明清两朝那样公然走上了艺术殿堂的舞台。
其流传的形式多为吃瓜群众们口口相传,只有少数文人因为各种原因将其收集起来,然后写入自己的文人笔记中,成为后世艺术创作者们的灵感来源。
中国文人自古就有记录各种民间传说的传统,到唐朝时期进入一个顶峰,出现了大量的唐传奇故事。
宋朝的时候赵光义开先河的诏令官方编撰了短篇小说集《太平广记》,搜集了大量的民间传说,在当时非常流行。
后来文人们便在纷纷将这种形式引入到自己的文人笔记中,成为笔记小说和故事集。
这里面既有民间传说,也有佛道故事,更多的是稗官野史和宫闱秘闻。
赵光义让官方编撰《天平广记》是为了彰显他执政时期文治的功绩,也是历朝历代皇帝必有的套路。
结果此风一开,他自己便成了宋朝文人笔记中最大的主角。
古代文人记笔记无外乎是如下几种目的,是文人们私下创作的一种形式。有的是编写稗官野史,为官修史书查漏补缺。有的是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增加自己的阅历。也有的写读书的读后感,为儒家学说作注疏,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而搜集民间传说也是一类,主要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赵光义由于得位不正,所以在执政时期各种政治风波不断,所以传出的宫闱秘闻数不胜数。而这些花边新闻经过吃瓜群众的发酵,大开脑洞的主观臆测,形成了不少奇葩故事。而这些故事又是吃瓜群众们喜闻乐见的,所以让记录和传播的文人们蜂拥而至。
文人们记录这些违禁的言论,私下里偷偷传播,也不仅仅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更多的是舆论上抹黑赵光义本人。
由于得位不正的关系,赵光义在政治利益上与朝廷中各派处于冲突的位置。
尤其是在赵匡胤时期被重用的旧臣派系,成为赵光义即位后首先需要打压的政治势力。
而他在执政过程中,对宋朝兼并的后蜀、南唐、吴越国等各种政治派系的整合,也侵犯了其原有的利益。
再加上他深化了赵匡胤时代因"杯酒释兵权"而进行的军事制度改革,夺取了五代十国时藩镇和军事贵族的传统权力,使得他也得不到武将集团的支持。
赵光义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虽然受到朝中大量政治集团的攻讦,却没人能把他从皇帝位上拉下来。他采用的各种无下限的阴狠手段,反而把这些政治对手压制得服服帖帖,搞得这些官僚们又恨又怕。可以说搞阴谋诡计和权谋斗争,赵光义在历代皇帝中也算出类拔萃。
朝中的各大政治集团在明处斗不过赵光义,只能在暗处搞小动作,于是各种宫闱秘闻就在民间流传起来。民间百姓对宫中事务一无所知,却并不妨碍他们对高墙里面的好奇心,所以编出不少带颜色的段子。赵光义的政治对手们便是用文人笔记为工具,记录和传播这些段子,将谎言粉饰成历史。
随着这些谎言粉饰成的假历史在民间舆论中发酵,再加上历史的积累,于是形成了明清时代艺术创作者们争相改编的经典桥段。
而我们现在在小说、评书、戏剧和影视剧中看到的,关于赵光义的各种故事片段,都来自于明清小说盛行时期所产生的艺术作品。
俗话说,谎言说了千遍也就成了真。
赵光义的各种谎言段子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经过明清小说时代的洗礼,已经成了民间百姓心中根深蒂固的认识。
如果我们去采访很多普通人会就发现,他们都把赵光义强幸小周后、赵廷美毒杀李煜、赵光义砍死赵匡胤等故事当成真实的历史。
从这些谎言的产生历史看,大致集中在两个时期。
一个时期是赵光义去世后的宋真宗和宋仁宗时期,另一个时期是南宋宋高宗后期和宋孝宗时期。
赵光义去世后,在政治上长期被他压制的各个派系活了过来,纷纷跳出来搞事情。
因为宋真宗和宋仁宗的原因不能公开黑赵光义,于是文人笔记成了重要的传播媒介。
比如当时黑赵光义名气最大的就是江南的文莹和尚,他在自己的笔记《玉壶清话》中记录了不少赵光义的各种绯闻秘闻,后来成为宋元杂剧和明清小说的原型来源。
我们比较熟悉的金匮之盟、斧声烛影等都来自于此。
文莹和尚是江南人,在南方的文人中名气比较大。
当时南北两党对立,两党的文人也形成各自的派系。
南党文人主要是来自于原南唐和吴越国贵族和文人家族,他们对于赵光义时期南唐和吴越国旧贵族处置的不满,所以成为了黑赵光义的源头。
而文莹和尚的学生钱暧和钱晦,正好是吴越国末代国王钱俶的孙子,他们的父亲是钱俶第七个儿子钱惟演。
因此文莹和尚在南党文人中地位超然,就连身为宰相的丁谓都对他另眼相看。
有了这些身份,他黑起赵光义来如鱼得水,受到不少南党著名文人的推崇,其中不乏科举状元、进士。
在南宋宋高宗后期,由于绍兴和议和岳飞被冤杀,恢复国土的希望破灭,使得南渡的北方士民对朝廷很不满。
由于宋高宗赵构在苗刘之乱中死了儿子,所以皇位继承人成了大问题。
于是南北两方的政治势力在朝中角力,争夺储君的人选。
在选择储君人员中,是用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人,还是沿用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人,这在当时形成极大争论。
赵构本身是赵光义的后人,但其父宋徽宗和哥哥宋钦宗却在靖康之变中被俘虏到金国,使得太宗一脉几乎被一网打尽。
所以太祖一脉认为有了机会,积极扶持自己的宗室子弟争夺储君之位。
双方的权力斗争从朝堂上争到朝堂下,在舆论中也出现互相抹黑的情况。
很多支持太祖一脉的文人,他们翻出一百多年前的老段子,然后开始各种编故事,于是形成了第二波黑赵光义的高潮。
正好这段时期又是宋元评话和杂剧兴起的时期,于是各种谣言故事成了这些新兴艺术形式的灵感来源。
后来陆游编撰《南唐书》时也引用了不少文人笔记中的稗官野史,于是历史之中也就混入不少关于赵光义的似是而非的谎言。
而在这段时期南宋枢密院编修官王铚搜集的黑材料最多,在他的著作《默记》也成为后世关于赵光义的宫闱秘闻的来源。
从赵光义这些似真似假的秘闻中我们发现,中国文人黑起来是真黑,无耻起来真无下限,什么东西都敢胡编乱造。如果不去仔细分析,这些段子看起来很有欺骗性。不但古代那些目不识丁的老百姓无法分辨真假,就是现代历史知识欠缺的人也看不出其中的漏洞。
从舆论战的角度看,赵光义损失极其惨重,好好的皇帝名声就被抹黑成这样。虽然他不能算明君,很多阴狠的手段值得商榷,但他的改革奠定了宋朝内部稳定几百年,也是有不小功劳的。后世这样的抹黑和造谣,不但是赵光义的损失,也让李煜、小周后、钱俶、赵匡胤等受到连累,成了中国历史永远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