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东汉末年的历史简介,东汉末年在什么时候?

东汉末年指公元220年至公元280年之间的时间段。

解释历史学家将东汉末年定义为三国时期之前的最后一个时期,是因为此时东汉政权已经开始衰落,社会动荡不安,各地出现了诸多战乱和割据。

东汉末年的历史事件非常丰富,如黄巾起义、董卓之乱、赤壁之战等等,这些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东汉末年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人物,比如曹操、刘备、孙权等,他们的事迹至今还被人们传颂。

东汉末年是指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指东汉末年亡国前夕,直至曹丕篡汉或三国鼎立(东吴孙权于229年称帝)结束

东汉末年,是指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指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直到曹丕称帝结束,持续36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兼并。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

东汉末年世界的主要国家:

欧亚四大强国:

1、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2、罗马帝国(公元前27——公元395年)统一时期。

3、贵霜帝国(公元1世纪上半叶至3世纪)是兴起于中亚细亚的奴隶制国家,创始者为大月氏的贵霜部落首领丘就却。在其鼎盛时期(105年——250年)疆域从今日的塔吉克绵延至里海、阿富汗及恒河流域。贵霜帝国在迦腻色伽一世和其承继者统治之下达至鼎盛,曾拥有人口百万士兵二十多万,被认为是当时欧亚四大强国之一。

4、安息即帕提亚帝国(公元前247~公元224年)

(184年-220年)的时期。也即从黄巾起义开始,直至曹丕篡汉或三国鼎立(东吴孙权于229年称帝)结束,持续36年(或以东吴建立计算,为45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彼此混战。

184年黄巾起义打击下,东汉政权土崩瓦解,名存实亡。军阀割据混战,民不聊生,一副皇朝末世景象,至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篡汉建魏。这20年的历史一般人们称之为"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是指从公元184年中平元年到公元229年东吴孙权称帝历时45年,公元184年,太平道首领张角及兄弟张梁和张宝率信徒发起民变,史称黄巾之乱,迅速发展到数百万追随者,引起全国性的战乱。

握地方权力的州牧及刺史纷纷割据一方,不再受朝廷节制。军阀割据,彼此混战。当时东汉共分为十三个州,每个都有豪强割据,最后发展到三国割据的局面,直到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全国。

据中国内地历史学家考证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是在公元前550年到公元前221年,东汉末年是在公元220年,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到东汉末年一共有770多年的历史。

战国到东汉500年左右。春秋时期到东汉700年左右。因为春秋和战国不在同一年代,他们之间差了200多年。春秋时期是公元七世纪开始的。

东周即是春秋战国,以秦始皇一统为开始即为公元前221年到东汉光武帝刘秀建立的公元25年。为246年。从东周赧王开始即为公元前314年就有329年

东汉末年是指汉代末年,三国时期,这是一个历史时期,不是指的哪个省,那时还没有省的概念,天下分为九州

东汉末年的战乱一直延续到唐朝建立就没有结束过,因为东汉末年从黄巾起义开始,到军阀混战,再到三国鼎立每一年基本上大大小小都会有战争爆发。

晋虽然统一了全国但是16年的八王之乱又开始了,紧接着五胡乱华和南北朝对峙就来了一直没消停过,隋朝虽然短暂统一了中国但是也是迅速陷入混乱二世而亡,所以从公元184年到公元626年李世民继位这三百多年中中华大地基本上都是在混乱中度过的。

东汉末年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之一,魏、蜀、吴三国征战不休,给中华大地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尽管曹魏是三国之中实力最强的,曹操和曹丕也有志于天下一统,但奈何受时局所限,一直未能完成统一。

一直到曹魏后期,司马家族掌控曹魏以后,权臣司马昭出兵攻灭了蜀汉,开启了三国统一的第一步;蜀汉灭亡后,司马昭受封晋王,不久死去。

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篡魏立晋,建立了西晋王朝,曹魏灭亡。

此时三国只剩东吴了。

西晋建立15年后,司马炎派兵征讨东吴,大获全胜,东吴灭亡。

分裂了几十年的三国,完全统一了,三国归晋,天下一统。

三国归晋终结了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三国时代,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安宁和希望。

581-180(隋统一和黄巾起义)=401年。

期间发生三国我就不说了。西晋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司马睿南逃,五胡乱华,冉闵杀胡,淝水之战,桓温北伐,伐蜀,北魏统一北方,北魏分裂,南朝权臣政变朝代更替,北周再次统一北方,杨坚发动政变建立隋,灭陈,统一,同年开始与突厥的战争。

汉代文学的分期:

1、从高祖到景帝时期,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代表的作家是贾谊以及枚乘;

2、从武帝到宣帝时期,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新体赋定型成熟,史传《史记》完成,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和司马迁等;

3、从元帝到东汉和帝时期,是两汉文学的中兴期,辞赋创作第二次高潮出现,《汉书》完成,代表作家有扬雄以及班固;

4、从安帝到灵帝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抒情短赋出现,五言古诗成熟,代表作家有张衡等一类无名诗人。

东汉末年的三股势力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汉灵帝时期:

当时的社会是三股势力,最强大的势力是和皇帝关系亲密的宦官;第二强的势力是外戚,皇后哥哥何进大将军为代表;第三强的势力是官僚集团,官僚们其实是希望宦官死,同时也希望外戚死。如果宦官和外戚都覆灭了,最弱势的官僚集团就可以当政了。

刘宏执政期间,皇权有所削弱。

刘宏在位二十年,是宦官在汉朝历史上最长的统治时期。

宦官的编制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而且它们在刘宏在位时更是有增无已,刘宏更是突破常制一次便册封了十二位中常侍,史称“十常侍”。

刘宏执政早期,中常侍王甫、曹节深受他信任,他们死后张让与赵忠便成了刘宏宠信的宦官,刘宏甚至将二人比作自己的父母,可见对宦官的依赖。

光和三年(180年),刘宏力排众议,立何氏为皇后。何皇后母亲被接入宫中居住,封为舞阳君;她的大哥何进和二哥何苗也被招入朝廷担任要职,何氏家门荣极一时。何进本是杀猪出身,但是因为外戚身份,最后竟成了大将军,掌握了最高军权。

汉灵帝快死的时候,想立自己喜欢的王美人生的小儿子做皇帝,因为小儿子刘协更聪明。

但是按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他应该立皇后生的大儿子刘辩。

皇后和他哥哥大将军何进当然希望立刘辩为帝,肯定会反对立刘协。

所以汉灵帝就琢磨着跟自己亲近的宦官商量,怎样骗何进入宫把他给杀了。

结果在袁绍的鼓捣下,就发生了何进杀宦官,宦官再杀何进,袁绍再杀光所有宦官的局面,导致宦官势力和外戚势力全部被消灭掉。

由此进入第二阶段即汉献帝时期,这时社会上形成了新的三股势力:一股是董卓、黄巾军等土匪派,没文化不成气候。一股是曹操、刘备、孙权这样的寒族

(寒族是相对于士族门阀来说的,不是指穷地主。

士族门阀的标志是家族要有儒家大学问代代相传,要连续几代做过太守以上的副省级以上干部最好是三公,要有大庄园。

曹操这样的宦官之后爹虽是太尉第一条仍不符合,仍被士族门阀瞧不起)。

而最重要力量最大的一股势力则是士族。

东汉时儒家势力已经非常大,有些读书门户学问很大又历代做大官导致门生故吏遍天下成为了大士族门阀,历史趋势已经是可以让他们获得天下政权了。

而四世三公的代表袁绍学阀变军阀后,如果经营得当是可以成为天下之主的,可惜袁绍先是把董卓引狼入室,被董卓霸了政权,后又与袁术兄弟相残,最后竟败于发小曹操,最终导致士族集团晚了50年才夺得天下。

但是大势在门阀士族这边,曹操、曹丕再努力也无法扭转大趋势。

曹操始终不肯与门阀士族妥协,但是曹丕上台后做了妥协,搞了个九品正中制,把选官任官的权力给了门阀士族,取得了士族门阀们的有限支持。

但是也把自己的家底掏空了。

以后朝廷的官门阀士族越来越多了,那曹家更加没有立足之地了,所以最终士族门阀的代表司马懿得了天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h202308191552083488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