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斋聊三国之白话《三国志》(修订版)
第一卷 群雄逐鹿
第一章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诸侯林立董卓篡权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 汉·刘向《说苑·第九卷·正谏》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是明杨慎写的。但小说毕竟不是正史,从今天开始,笔者将主要依据西晋史家陈寿《三国志》为蓝本,辅以相关史料与多年研读魏晋南北朝历史的心得体会,重新开讲“三国”。
名正言顺的“三国”时代,历来史学上定义于魏文帝曹丕废汉献帝刘协,建立曹魏政权(公元220年),而后蜀汉刘备、东吴孙权各自称帝、称王。
然而,硬说三国开始于曹丕,谁都不会同意。原因就在于,早在曹丕代汉之数十年前的大汉王朝,就已经名存实亡(以黄巾起义爆发为标志),群雄逐鹿,曹、孙、刘三方已陆续闪亮登场了。因此,讲三国就不能不首先聊一聊东汉的衰败。
01 戚宦之争
话说昔年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推翻秦朝又战胜项羽之后,建立了大汉。西汉经“文景之治”、汉武帝开疆拓土、“昭宣中兴”二百余年后,为王莽所篡。
新莽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延续“汉”的国祚,史称东汉。
东汉到了明帝、章帝在位期间,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 到了汉章帝之后,太后称制、外戚干政,日益嚣张跋扈,幼君多借助宦官协助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
东汉永元四年(公元92年),年仅10岁的汉和帝继位数年之后,就利用宦官势力一举击垮了掌权的窦太后及窦宪兄弟外戚集团。此后,宦官直接参与朝政,这便是东汉中后期宦官干政的开始。
东汉的14个皇帝,除光武帝刘秀外,几乎都是“少年得志” 。据《后汉书》记载,自汉和帝以来,即位时最年长的少帝不过17岁(还被董卓废掉了),如安帝、顺帝、质帝、冲帝等等,都是幼年继位,最“年轻”的殇帝刘隆不过100多天(也一岁就夭折)!
一帮乳臭未干的孩子焉能君临天下?权力自然就落到了亲朋(外戚)、好友(宦官)的手里。自古以来,外戚与太监干预朝政,天下就从来没有太平过,更何况东汉几十年如一日地“贯彻”这一基本国策?
至东汉末年,朝政日益衰败,宦官与外戚争斗亦愈烈。在地方上,各级官吏、大地主、豪强势力兼并土地,压榨民脂民膏。加之连年天灾,“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终于,在光和七年(184年)正月,黄巾大起义爆发。
02 改刺史、置州牧
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时任太常的江夏人刘焉看到天下大乱,盗贼四起,向朝廷建议: “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离叛。宜改置牧伯,选清名重臣以居其任。 ”
简单地说,就是要从中央选派要员加强对地方的领导,并扩大地方官的权力,使其能够更加有力地平定各地的叛乱。 这个建议被采纳, 刘焉也亲自出任益州牧。这一《三国演义》中并未提及的政策却大大影响了后世几十年的风云历史。
东汉末年是个腐败透顶的时代。自“桓、灵以来”,不但宦官祸国,朝廷还公开卖官,连公卿这样的官职也一千万、八百万地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一时拿不出钱的话甚至还可以赊欠!这样的官员上了台,除了拼命“赚钱”外还能干什么?这样的朝代不灭亡才怪。
但仔细地分析一下,它的灭亡却不是“秦朝方式” ,即亡于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连黄巾大起义也未能将其颠覆;而是“周朝方式” ,即亡于地方官(诸侯)的反叛不臣。自董卓篡权开始,还有谁对朝廷真正忠诚过?究其原因,刘焉“改刺史、置州牧”之建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央要员下派地方,手中有了相当的权力,对付黄巾当然更加灵活有力,那么反过来对付中央呢?
当时,所谓的朝廷不过是一群妇女儿童和残疾人(这么称呼宦官够客气了吧),诸如太常刘焉(益州牧),太仆黄琬(豫州牧),宗正刘虞(幽州牧)本来就不会把他们放在眼里, 更何况现在已经山高皇帝远?
这个政策的施行,实际上把东汉由中央集权变成了诸侯分封。这也就是东汉末年诸侯林立,群雄并起的直接原因。而此时,外戚与宦官之间的“狗咬狗”也愈演愈烈。中平六年,灵帝崩,少帝刘辩以17岁的“高龄”继位。
外戚大将军何进(刘辩之母何皇后的哥哥)与司隶校尉袁绍等人计议诛杀宦官“十常侍”(东汉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十二个宦官。他们都任职中常侍),却又不听陈琳、曹操的劝告执意召董卓带兵进京。
03 董卓进京
董卓是当时的凉州边防军悍将, “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因战功拜前将军。因为疑虑他拥兵自重,朝廷此前屡次要升迁他为少府(相当于财政部长,九卿之一),并州牧,来个明升暗降,但他都推辞掉了。这次看样子是个苦差事,他能高高兴兴地来吗?
董卓真的来了,但何进却失算了。这个大将军实在太废物,还没等到董卓的兵马,就因密谋泄露引火烧身,自己反被“残疾人”骗进宫中给杀掉了。
袁绍、袁术等人一看,哪里肯甘休,当即便带领手下进攻皇宫,要完成何大将军的“遗志” 。宦官们见势不妙,连忙劫持了少帝和陈留王刘协(就是后来的汉献帝,当时只有9岁)逃跑。
董卓在路上看到城中火起,匆忙赶来,正和逃难的少帝、献帝撞上。少帝看到董卓的大军,吓得只是哇哇大哭,倒是9岁的刘协侃侃而谈,提及城中的祸乱。17岁的大哥哥还不如一个娃娃,也难怪被人看不起,后来倒了霉。
《后汉书•献帝纪》记曰:卓与帝语,语不可。乃更与陈留王语,问祸乱由起。王答,自初至终,无所遗失。卓大喜,乃有废立意。
外戚、宦官势力两败俱伤,董卓这样的野心家当然要混水摸鱼。然而,他来得匆忙,随身的兵马只有三千, 于是他在大家的眼皮底下演出了一幕瞒天过海的大戏。他先在洛阳城里扎了一个大军营,夜里把自己的人马偷偷调出洛阳,白天再堂而皇之地调进洛阳。
就这样,这个把戏重复了四五天竟无人发觉。大家看到董卓的大军源源不断开进来,洛阳城中哪个还敢抗拒?何进的部将群龙无首也只好投靠了董卓,骁将吕布杀掉执金吾丁原后也归降了董卓。
裴松之引《九州春秋》注曰:卓初入洛阳,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不为远近所服;率四五日,辄夜遣兵出四城门,明日陈旌鼓而入,宣言云“西兵复入至洛中”。人不觉,谓卓兵不可胜数。
04 废立汉献帝
董卓大权独揽,官职也蹭蹭的往上涨,太尉、相国,还来了个“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自比萧何。看着少帝窝囊,就废为弘农王。中平六年(189年)九月,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后来,大概是因为大老粗看窝囊废,越看越别扭,干脆就把少帝刘辩杀掉了。
董卓废长立幼,标志着汉朝的权威彻底被摧毁。这样看来,《三国演义》也以何进、董卓的事开头是很有道理的。从此,各地诸侯对东汉的中央朝廷不再有任何实质上的尊敬和服从了。
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也好, 叫嚷着“安汉兴刘”的刘备也罢,都是在利用“忠君”的口号来获取实际的利益。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是手段,令诸侯是目的;安汉兴刘,安的是哪里的汉,兴的又是谁家的刘?
不过,董卓也是阴错阳差的过了一把权臣的瘾,祸乱京师的始作俑者还要算在袁绍的头上。因为是袁绍建议何进招董卓带兵入京的,干什么?就为了杀几个太监。曹操当时就反对,并嘲笑他小题大做。大概也从此看清楚了袁绍这个人,根本就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绣花枕头。
《三国志•武帝纪》记曰: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杀。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
裴松之引《魏书》注曰:太祖(曹操)闻而笑之曰:“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
董卓就是个西北军阀,老粗一个,到了天子脚下也干不了细活。看到洛阳城中富庶,就放纵士兵抢劫,当上了强盗头子。抢完活人抢死人,何太后下葬不久,董卓连陪葬的宝贝也席卷一空。 “又奸乱公主,妻略宫人,虐刑滥罚,睚眦必死” , 搞得人人自危。
他还看洛阳及长安皇宫里的铜人不顺眼,就没收了两京全部的铜人铜马,并拿它们当原料粗制滥造铜钱。一来引发了通货膨胀,一石谷子能卖到数万铜钱;二来这样粗制滥造的货币又不好用,天下当然是怨声载道了。
董卓也知道大家都痛恨权臣、宦官滥杀忠良,虽然胡作非为,却也装模作样地礼贤下士, 大力提拔了一些名士大儒,而他自己的心腹却并没有谁占据要职。不过那些名士讲的“仁义道德”董卓当然听不进去,只不过拿他们当做朝堂之上的摆设。
袁绍早已经和他翻脸,他也不计前嫌,拜袁绍为渤海太守 (兼司隶校尉),又封袁术为后将军,曹操为骁骑校尉。可是,谁愿意为了这样的虚名而跟着一个“虐刑滥罚,睚眦必死” 的人混在一起?袁氏兄弟、曹操先后逃之夭夭,曹操还留下了一段 “捉放曹” 的精彩故事。
05 “捉放曹”
《三国演义》中说曹操刺杀董卓未遂(“孟德献刀”),在逃离都城返回乡里的途中,被陈宫抓了,因陈宫仰慕曹操又给放了,两人结伴经过中牟县曹父义兄吕伯奢家,因怀疑吕伯奢家人要谋害自己而杀死了吕伯奢及其家人。
陈寿《三国志》记载:“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
压根就没有吕伯奢这个人,也没有陈宫出现。只是说在中牟县遇到了一个熟人,有惊无险。而且曹操逃跑也不是因为行刺董卓未遂,是因为不接受董卓的封赏而离开的,所以曹操没必要杀人灭口。
裴松之引《魏略》注曰: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这里有吕伯奢,但吕伯奢不在家,是他儿子和一伙人要抢劫曹操,这算正当防卫,没什么不仁不义可言。而且,同样也没有陈宫什么事,曹操此时并不认识陈宫。
《世语》则记载:“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另外,孙盛《杂记》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我想,罗贯中大概就是依据《世语》和孙盛的记载,发挥想象力,将这事儿进行了杂糅加工,并杜撰了一句曹操的惊世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从此,奠定了曹操的“奸雄”形象。
06 讨伐董卓
却说天下的诸侯对董卓心存不满, “多欲起兵讨卓者” 。这时,东郡太守乔瑁就伪造了朝廷三公给各地诸侯的书信,历数董卓的罪行,并称“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 ”这下子,大家有了理由,名正言顺地迅速组成了一票讨伐董卓的盟军。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春,关东诸侯结成联盟起兵讨伐董卓,并推举四世三公,声名显赫的袁绍为盟主。
参与者主要有(即演义里所谓的“十八镇诸侯”):河内太守王匡,冀州牧韩馥,后将军袁术、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及其弟广陵太守张超,山阳太守袁遗,北海太守孔融,白马将军公孙瓒,济北相鲍信等人,也算是人才济济,共有约十余万兵马。
可是,以上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来凑热闹的,只有曹操和孙坚(时为长沙太守)跟董卓干了一仗(《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虽然写得精彩,但遗憾的很,刘关张并未参与会盟)。
《三国志•武帝纪》开篇就写道: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渤海太守的官职实在是太小了,做不了盟主。于是,袁绍自封车骑将军,并以朝廷的名义授予其他人官职。可是,这帮人拜将封官以后,觉得董卓的兵力还很强大,谁也不敢主动进攻,也包括袁绍。
《三国志•董二袁刘传》记载:进遣骑都尉鲍信所在募兵,适至,信谓绍曰:“卓拥强兵,有异志,今不早图,将为所制;及其初至疲劳,袭之可禽也。”绍畏卓,不敢发。
07 西迁长安
董卓听说袁绍带头造反,先杀光了尚在洛阳城中袁绍的亲戚,后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摆出了一副要大举发兵征讨的样子。
然而尚书郑泰告诉他,诸侯们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袁绍公卿子弟,纨绔膏粱;张邈东平长者,糊涂迂腐;孔伷清谈高论,纸上谈兵,打起仗来全都不是您董相国的对手。为了这样的一群废物出征,不是太掉价了吗?不过西方的羌人彪悍善战,不可不防。
客观地说,郑泰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后来联军果然因为内部不和勾心斗角,一塌糊涂。不过作为忠于东汉的大臣(后来和荀攸等人还有密谋刺杀董卓之举),他的这一番话其实是想诱导董卓上当,疏忽对诸侯的防范。不过,他最大的错误就是,都说对了(尤其是盟主袁绍,实乃草包一个)。
当时董卓看到诸侯们人多势众,也有些心虚。于是,顺水推舟“听从”了建议。但还是担心不敌,也不顾大家反对就召集、胁迫皇帝和大臣们迁都长安。有人劝阻,杀!
临走之前,又把洛阳洗劫了一番。对有钱人捏造罪名杀人越货,然后强行命令洛阳的几百万人迁往长安。宫庙,官府,民宅,通通烧毁。方圆两百里之内,鸡犬不留。
而后,又干了一次盗墓的勾当,把过去的皇帝大臣陵墓洗劫一空,大发了一笔横财后溜之大吉。然而,董卓穷凶极恶的这一“迁都” ,诸侯中终于有人把他看透了,——董卓,纸老虎耳,而且做贼心虚!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后来叱咤风云的魏武帝——曹操。
08 “乱世英雄”曹阿瞒
曹操正式登场,成为汉末群雄之一,虽然此时的曹阿瞒还不值一提。对于曹操后世有“英雄”和“奸雄”的区别评价。其实,当时的著名人物评论家许劭就已经评价过了。据说,他每月都要对当时人物进行一次品评,人称为“月旦评”。
《后汉书•许劭传》记载: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动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裴松之引《杂记》注曰:(曹操)尝问许子将(许劭):“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三国演义》采用了后一种说法。且说曹操从洛阳隐姓埋名逃回故乡后,招兵买马有了五千多人。联军会盟后,他就带着人马来了,袁绍封了他一个奋武将军的头衔。
《三国志》记曰: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是岁中平六年也。太祖行奋武将军。
当然了,奋武将军当然比不了车骑将军,不少人看袁绍兵强马壮,且袁家门生故吏遍天下,“十八镇诸侯”皆视袁绍为“乱世之英雄”。唯有鲍信,仰慕曹操的才能,对曹操说: “不世之才,能拨乱反正的人,就是你呀。如果不是这样的人,虽然一时强盛终究难逃灭亡(指袁绍) ,你才是天下的希望! ”
鲍信也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沉着刚毅有谋略。他也看出袁绍非成大事之人,次年,也就是初平二年(191年),袁绍就胁迫韩馥,巧取豪夺了冀州。
鲍信后来又对曹操说:“现在奸臣乘机出来颠覆皇室,英雄豪杰愤然对抗,而天下响应的原因,是因为大义所在,现在袁绍当盟主,利用权利为己谋私,看来将要发生变乱,另一个董卓就要产生了。如果我们对抗他,恐怕力不从心,如果跟他同流合污,那又怎么说得过去?不如现在待在黄河以南,静观其变。”
曹操深表赞同。之后,曹操在鲍信的支持与帮助之下取得了兖州根据地。此为后话。
09 道不同,不相与谋
且说董卓西逃,而且是焚毁洛阳而走,这就是肉包子打狗呀!盟军应该一鼓作气穷追不舍痛打落水狗吧?不然,袁绍等人还是惧怕, 谁也不敢追击,曹操极力劝说也无济于事,没办法,人微言轻啊!
后来,曹操急了: “兴兵除暴,大家都已经来了,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如果董卓听到我们起事,挟天子据险要举兵东下来争锋,实在是不能轻视;现在将洛阳付之一炬,绑架天子公卿后西逃长安,一副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覆亡在即,一战可定,机不可失呀! ”
还是对牛弹了一遍琴,曹操无奈,只得带着自己的五千人马就向西追了去。唯有曹操的好友张邈派部将卫兹相助。追击到荥阳,遇到了董卓部下徐荣的军队。
一场遭遇战后,终因寡不敌众而被打败, “士卒死伤甚多” 。曹操本人都中了冷箭,马被射死。关键时刻,曹操的族弟曹洪把自己的坐骑让给了曹操,并大义凛然的称: “天下可以无洪,不可以无公” 。曹操终于逃脱。
徐荣看到曹操人马虽然不多,但也“力战尽日” ,判断屯兵酸枣的盟军不会好对付,也没有反戈一击。
曹操浴血奋战的同时,在酸枣(今河南延津)的十万联军在干什么呢?——竟然是举杯把盏,公款吃喝。什么国贼董卓、忠君报国早就被手上的杜康老兄代替了。
曹操从前线回来,走进杯盘狼藉的联军大帐,气愤,失望,灰心,百感交集,当即痛斥这些打着饱嗝的家伙: “诸位号称义兵,却满腹狐疑,无所事事而坐失良机,真是令人失望!你们不觉得羞耻吗!”
《三国志•武帝纪》记曰:太祖责让之,因为谋曰:“诸君听吾计,使勃海引河内之兵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
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邈等不能用。
曹操这番话其实也是一套军事部署,初步显露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拳拳报国之心,然而,道不同不相与谋。喝得醉醺醺的那些大佬们,哪里能听得进这些,顶多在酒精的作用下表示了点脸红。盟军就这样虎头蛇尾,真可谓不战自溃。此后,讨伐董卓是假,尔虞我诈是真。
这样的失败,是无法从外部来寻找原因的,原因只能在内部。盟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并没有同心同德一致对外,诸侯皆各怀异心,迁延时日,保存实力。酸枣粮尽后,联军即作鸟兽散,一场讨伐不了了之。
比如,冀州牧韩馥负责供应粮草,就担心袁绍危及自己的地位。此前,袁绍与董卓决裂,逃往渤海,被董卓封为渤海太守,受韩馥节制。如今袁绍当了盟主,还自立为车骑将军,就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暗中拖后腿,扣着军需粮草不发 。
袁绍本人又是个好谋无决的家伙,只不过因为袁家的名声才当上了盟主。盟军的许多人,也是因为平时受到袁家的照顾才凑集来的,顾及的本来也只是哥们义气。老大气短,军粮短缺,众人又不可能齐心协力,哪里还会为那个9岁的小皇帝赴汤蹈火呢?曹操的一番苦心,——也只能是付诸东流了。
然而,历史的大势往往就是如此,后来者居上。本章作为拙文集开篇第一回,文首我引用了一段“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寓意明显,因为,后来者之后还有后来者。
三国的历史,即是以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林立,董卓篡权为发端。然而,蠢货董卓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前奏。自此,群雄逐鹿,三国纷争的大戏鸣锣开演了!
“三国英雄千载矣,开胜依然如故。”列位看官莫急,且听我娓娓道来吧!
张锋 己亥深冬写于启东
庚子冬修改于西安翠彧轩
史册号网友观点:秦始皇陵造得气派,和东汉比哪个朝代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