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幼年起,就喜欢看书学习,可是家境贫困,给他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白天,繁重的田间劳动,使匡衡无法看书;晚上,因买不起灯烛,又使他没法学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想了好多办法,都感到无效。正在他十分苦恼的时候,突然他眼前一亮,不由得暗暗点起头来。
3.原来,匡衡发觉隔壁一家人家,经常点灯到很晚才熄。他想要是能把这家的灯光借来,就可以晚上看书了。于是他用凿子在墙上轻轻地凿了个小孔。果然,灯光立刻从孔中射出,他高兴得跳了起来。
4.从此以后,匡衡每天收工回来,就蹲在这有孔的墙脚边借光学习,直到邻家熄灯,才上床睡觉。
5.不久,匡衡把仅有的几册书都读得滚瓜烂熟了,要添新书,又没钱买,怎么办?他想了下,就迈步向一家富户走去。
6.这富户家里藏书很多,匡衡知道自己去借书准要碰钉子。于是他先不谈借书,却提出给这财主做一个不要工钱的帮佣。
7.几天以后,财主见匡衡干活既卖力,又不要钱,奇怪地追问起来。这时匡衡才请求说:“我给您做工,不为别的,只希望您把书借给我阅读。”财主见这样便宜的买卖,便一口答应了他的要求。
8.匡衡得到丰富的书籍,就象几天没吃饭的饿汉得到美味佳肴一样,工余时间拼命地阅读,读完了一册又一册,终于成了当时著名的大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