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匡衡凿壁借光长大后怎样了?匡衡“凿壁借光”很励志,他长大后做了什么?老师都不愿告诉学生

“凿壁借光”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说的是汉朝有一个名叫匡衡的人,年少时父母没钱送他读书。匡衡白天给人工作,他没钱买灯油,就在家中墙壁上凿一个小洞,借邻居家的灯光来读书。

“凿壁借光”出自西汉《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我们读小学时,老师用“凿壁借光”来教育学生们任何时候也不要放弃读书,这样就能取得成功。是不是很励志?可匡衡后来怎么样了?当年老师为何不说?

很遗憾,匡衡并没有取得人们期待的成功,反而成为了一个大贪官,他变质了。读书很努力的匡衡也学有所成,成为了一名经学大师,连太子刘奭都尊他为老师。当时有人评价匡衡“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意思是说听匡衡解读《诗经》能让人放松下来,可见匡衡对《诗经》的了解程度。

了解《诗经》并不意味着能在仕途上取得成功,匡衡之后参加了几次博士弟子课考都落榜,最后才考中了丙科。考试不太擅长,可匡衡官运亨通。汉元帝登基后,匡衡终于得到重用,提拔为光禄大夫,相当于高级顾问,能随时出现在汉元帝身边。

到了建昭三年(前36年),元帝又提拔匡衡担任丞相,为百官之首,并封乐安侯,食邑六百户。在汉朝时期,一旦封了侯爵都会获得一定的土地,当年那个“凿壁借光”的孩子终于成功了。看到这里,这是一个令无数人都希望看到的结果,可历史仿佛给我们开了一个玩笑。

当时朝廷里有个叫石显的宦官,他无恶不作,很多大臣因此丧命。匡衡作为丞相本该制止这件事,可他选择了视而不见,这让很多大臣们不满,认为匡衡和石显就是一丘之貉。还有一个细节让匡衡走上了不归路,当年他封为乐安侯时因土地丈量官测量失误多圈了很多土地,匡衡知道这件事,可他将错就错。

汉元帝驾崩后,汉成帝登基,匡衡来到了穷途末路。起初汉元帝鉴于匡衡的贡献没有惩罚,不久匡衡的封地和其他人封地发生了争端,早已对匡衡不满的大臣们联合举报他非法占有土地,加上匡衡儿子酒后杀人,“诸事并发,匡衡惶惶不安,免冠待罪。后免官为民,病死家中。”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老师为何不说匡衡的后来人生了。从励志少年到官场意气风发,再到最终被罢官成为废人郁郁而终,匡衡的人生经历值得后人认真思考。

参考资料:《西京杂记》、《成语之凿壁借光》

史册号网友观点:因为他懂得生活的艰辛,知道金钱的作用很大,只可惜他生活在古代,如果生活在当下结局肯定不一样……,司马光砸缸与凿壁偷光都是文人杜撰,经不起推敲,不能全怪他,书中自有黄金屋,自古以来我们就去这样被教导的,人无完人,有闪光点即可。

穷追古人,何不完善自己。

小偷针,大偷金,枣庄人的老话。

匡衡老家,在我家南边不远,没那么复杂,老师不说,只是讲个故事,让学生好好学习,爱学习。

而不是讲个人传记。

学问跟人品是两码事,看看秦桧蔡京就明白了。

古代自从有科举制度后,读书取士就成了很多人的改变人生的首要目标,十年甚至数十年寒窗苦读一朝中第谁还想过清苦日子,千里为官不为吃穿?谁当官?,很有教育意义,长大后的比小时候更有教育意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h202403221030302e34.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