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包拯杀牛破案的故事,包公审牛案的故事?

宋朝时候,为了保护农业生产,曾颁布了法令,严厉禁止私宰耕牛。包拯在天长县做县令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农民到县衙门来告状,说有人把他的耕牛舌头割掉了。

包公问他:“你来告状,有人知道吗?”农民回答说没有人知道。包公又问:“你的耕牛舌头被人割掉了,邻居们知道吗?”农民回答说:“邻居们都还不知道。”

包公对告状的农民说:“你不要担心,割牛舌头的人不久就会落网。你回去以后一定要秘而不宣,悄悄地把牛杀死,把肉卖出去。”农民回去以后趁夜杀了耕牛,天不亮就把肉拉到很远的地方去卖了。

隔了两天,有个人来到县衙门来控告那个私宰耕牛的农民,说他违反法令,清官府严加惩治。包公见割牛舌头的人自投罗网,心中暗自高兴,脸上却不动声色地听他说完。

待这人说完正想离开时,包公说:“且慢!既然来了,就把话说清楚,你为什么要割牛的舌头?”那人一听,目瞪口呆,只好如实供出做案的动机和经过。

原来,这个人与牛的主人素来不睦,曾因琐事而发生争吵,故而怀恨在心,便偷偷把他家的牛舌头割了下来,以为这样一来,耕牛便不能吃草,牛的主人只好把牛杀死,而他便可以以违反法律来控告牛的主人了,殊不知却败在包公手下。

包拯(公元999—1062年)任开封知府时,为官廉洁,执法严峻,不畏权贵,时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他年轻时,曾当过天长县(今属安徽)县令。一日,有个农民到县衙告状,说他的耕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

(宋代为保护农业,曾颁布法令,严禁屠宰耕牛。)

包拯问题:“你来告状,别人知道吗?”“不知道。”“耕牛被割去舌头,邻居知道吗?”“也没人知道。”

包拯对告状的农民说:“你回去偷偷地把牛杀了,把肉卖出去。

但一定不要声张。

我会有办法找到那个割牛舌的人。

”农民按包拯的嘱咐去做。

隔了几天,有个人跑到县衙告那个农民私宰耕牛。

包拯见割牛舌的人自投罗网,心里很高兴。

他听完诉状,大喝道:“你为什么要割掉耕牛的舌头?”那人吃惊的样子呆若木鸡,只得供认出割牛舌的经过。

原来,此人是牛主人的仇人,想害牛主,便偷偷地割了牛舌头。他以为牛没了舌头便不能吃草,牛主人只能将牛杀死,这样就要触犯私宰耕牛的法令。聪明过人的包拯,将计就计,找到了割牛舌的人,并依法治了他的罪。

牛舌被割案

有一个无赖,将一个农民告到县衙,包拯对那农民说:“你回家把牛杀了,自己留一点吃,其余拿到市场上去卖。

”按当时宋朝的法律规定,民间私杀耕牛是要犯法的,但有县老爷的许可,那位农民回到家中就真的把耕牛杀了。

第二天,就有人向包拯控告那位杀牛的农民,反而将这告状的人扣押起来,怒问道:“你为什么把人家牛的舌头割了?”那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追问弄得惊慌失措,只得如实招供。

这个无赖再也没有想到,这是包拯使了个“引蛇出洞”之计。

包拯在接到牛舌被割的报案后,马上意识到这一定是有仇家有意陷害这个农民。

如果让那个农民把牛杀了,就触犯了法律,那仇家一定会进一步告发。所以包拯叫那农民回家把牛杀了,借以引诱割牛舌者前来告状。此计果然很灵。这件事反映了包拯的机智。

铡美案,新科状元陈世美抛妻弃子,当驸马,后又因秦香莲寻夫,当然不认,意图杀妻灭子,秦香莲来开封府具状申告。最后包拯不惜自摘乌纱将陈世美铡于龙头铡下。

包公奇案是真实故事

陈世美被当做负心汉的代名词,而陈世美对秦香莲的辜负,也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最终难逃铜铡。

历史上唯一有记载的就是包公智断牛舌案。包公治下有一户人家耕牛的舌头被割了,包公让他把牛杀了。第二天有人来告,说原告私宰耕牛。包公认定来告状就是罪犯。

有一户人家的牛被人打伤了,牛主人告到官府。由于没有找到凶手,包拯就让牛主人杀牛卖肉。

凶手和牛主人有仇,见他把牛杀了,就向官府告发,被包拯抓了个正着。

凶手最后自投罗网,被抓了起来。

包拯在知道牛舌被割去的时候就已经明白,凶手的图谋并不是牛,而是牛的主人。没有舌头的牛肯定是活不成了,这时候牛的主人只能眼睁睁看着牛饿死,或者杀掉牛卖肉。很显然,凶手更容易看到第二种可能,只要牛主人杀了牛,他就可以去报官,所以凶手一直在偷偷监视牛主人,即便牛主人是在晚上杀的牛他也能知道。

就这样,包拯确信谁要是一大早来报官给牛主人告状,谁就是凶手。

他之所以没有跟随农夫去村子里调查,而是装作若无其事,让他回去杀牛卖肉,为的就是不打草惊蛇,让凶手放松警惕。

事实证明,包拯的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凶手最后自投罗网,被抓了起来。

包拯运用自己的智慧帮农夫抓到了凶手,这个案件也是包拯的成名案,更是被写进了正史中。

第21集

开封府杀牛案是第21集,这一集里面,一个村名慌里慌张的报案,说他们家里的牛舌头被割掉了,请包拯查案,包拯思索一下,便让这个村民回家,并把牛杀掉,然后拿去集市上卖牛肉,牛肉还没买完,结果就有一人桩告有人卖牛肉,加以审理,割牛舌的犯人就找到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c202401130834107c37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