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包拯一生做过哪些官职?包拯,用现在的官职名称描述一下他的职位?

包拯(公元999年5月28日-公元1062年7月3日),字希仁,中国大宋庐州合肥(今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包村)人,中国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

仁宗天圣朝进士。

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

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

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

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

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

嘉裕六年(公元1061年),任中国大宋枢密副使。

上文是包拯简单的生平,他一生所任官职很多,首先,监察御史就是现在的***主检察官,三司户部副使就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龙图阁直学士是荣誉称号,没有实际的工作,河北转运使相当于河北***局长,正省级待遇。

开封府尹,就是现在北京市市长,御史中丞当时相当于宰相,是中央***院长,纪委书记,三司使即北宋前期最高财政长官相当于今***部长,也是相级长官了。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

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

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

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

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

追赠礼部尚书(从一品),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

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史载包拯最后的实授官职是三司使,枢密副使,前者接近现在的经济部长,后者差不多是军事系统的副长官。

包拯生前根据职务不同,权力大小也有所变动,长期在地方做官,也就相当于一个现在市长,但权利较小,司法财政军权都不在其手中,剩下的行政权也要与“通判”平分。

包拯死后追授礼部尚书,为银青光禄大夫,宋制诸银青光禄大夫,签书枢密院事,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少师、少传、少保,御史大夫,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

左右金吾卫、左右卫上将军,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牧,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开国县公,柱国,为从二品。

北宋时君主比较开明,即使官员品级不高,其实也有说得上话的时候。

所以即使包拯品级不高,也在皇帝心中有一席之地。

是。

包拯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认为是清官的代表,他以公正执法和廉洁奉公著称,因此民间有称他为“包青天”的说法。根据搜索结果,包拯一生中担任过多种官职,其中最大的头衔是“龙图阁直学士”,而实权最大的官职则是“枢密副使”。这两个职位分别代表了他在学术界和政府高层的地位。

包拯并未做过宰相包拯是宋朝有名的官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传为美谈。

在演义中,包拯更是能日审阳夜断阴,甚至可以斩杀王公贵族,被人们称为包青天、包丞相。其实,包拯官至枢密副使,从没有做过丞相。

包拯从来没有做过宰相,也没有什么权威无边的“铜铡”。他最大的官职是做到御史中丞和三司使,最后升为礼部侍郎,死后追为礼部尚书。

他的长相也不是什么黑脸,倒是和他同朝为官的侍御史赵扩,因其“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京师目为‘铁面御史’。”

编戏人把赵的“铁面”挪给包拯了。

还应指出,包拯是位“清官”,但和他同时代也先后做过御史和开封知府的吴奎、赵扩、唐介、庞籍、欧阳修等,不管“政绩”、“直声”都不比包拯差。

不知为什么独有这位被欧阳修称为“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的包拯,从宋元至今在戏剧舞台乃至民间,一花独秀,大显威风,经久不衰,流传千年。

包青天指的是包拯,北宋年间有名的名臣,他做过开封府尹,最高官职为枢密副使,是正二品级。包拯一生为官清廉,嫉恶如仇,被百姓誉为包青天。

包青天最大官职为枢密副使,品级为正二品。

天圣五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贵。

再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升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z20240406080211e1f6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