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除法典故有哪些?除法的来历?

【除法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人们很早就掌握了数的除法运算。最早使用是在先秦时期,或更早一些。形成于那个年代的《筭数书》中,关于除法的表示方式共有7类19种,涉及55条。

自公元前春秋战国时代之前,我国出现了用“九九”表计算乘法以后,人们也总结了用口诀来计算除法的方法。《孙子算经》上说:“凡除之法,与乘正异。”当时我国主要是用算筹和口诀来计算除法的。

【分数除法小故事】:老人生前有十一匹马,他有三个儿子。

老人死后立下遗嘱:将十一匹马分给三个儿子。

老大得总数的二分之一,老二得总数的四分之一,老三得总数的六分之一。

分时不许杀马。

这个故事的答案是众所周知的:一个邻居将自己的一匹马借给三兄弟,使之成为12匹马,然后按1/2,1/4,1/6的比例分配分得6、3、2匹马。

余下的一匹马仍由那个邻居迁回。

十八世纪瑞士人哈纳创造的,它用一道横线把两个园点分开,表示分解的意思.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除号的来源】:

我们现在除法运算所使用的除号“÷”被称为雷恩记号,是一位瑞士学者雷恩(Johann Heinrich Rahn,1622—1676)于1659年在一本代数书中首先使用的。1668年,该书被译成英文,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得以流行起来,直到现 在。

因为“÷”号在欧洲大陆曾长期被用来表示减法,为了与减法区别,后来一位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G.W.Leibnitz,1646—1716)主张用“∶”作除号,与当时流行的比号一致。现在世界上有些国家仍然用“∶”做除号。

除号“÷”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该符号代表除法以分数的形式来表示,一的上方和下方各加“‧”,分别代表分子分母;另一种说法是,不以分数表示时,横线上下的“‧”是用来与“-”区别的符号。

除法是英国的瓦里斯发明的,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

小数点的故事:猪八戒卖菜

话说孙悟空西天取经回到花果山后,常常变做凡人到人间帮忙。

这天约了八戒一起到人间到处帮忙。八戒和悟空来到农贸市场,看到一个农民伯伯正在卖萝卜和番茄。周围全是人,原来在搞萝卜和番茄大减价的活动呀!

“萝卜每千克卖0.5元,番茄每千克卖1.2元。”农民伯伯吆喝着。

“我们来帮助这个农民伯伯来卖菜吧,你看他多幸苦。”猪八戒提议说。孙悟空一口同意,两人摇身一变,变成了两个胸前飘着鲜红的红领巾的小学生,一个胖,一个瘦。很快就获得了农民伯伯的同意,可以正式上岗了。

“我买2元的萝卜。”一个老奶奶对八戒说。“行,给你。”八戒把菜随便用秤称了说。

“这多少千克呀?”老奶奶问。

“呃,这……2÷0.5到底是多少千克呢?”八戒犯难了。

“我来吧!”悟空帮八戒重新称量下萝卜,递给老奶奶,“2÷0.5=4,是四千克。”

“我要买3元番茄。”一个阿姨说。“这是你的菜。”八戒在悟空的帮助下很快称量出了重量。

“你的秤准吗?我买3元,是多少千克呀?”阿姨看见是两个小学生,有点不放心地问。

悟空说:“3÷1.2=2.5,你买了2.5千克。”阿姨一听,满意地走了。

清闲的时候,八戒问悟空:“猴哥,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呀?”

“我呀靠移动小数点。

移动小数点把这两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就简便多了。

”悟空接着说,“把2÷0.5转换成20÷5。

再说3÷1.2吧,先把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1.2变成12;再把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一位,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30,30÷12=2.5。

但是要注意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一定要相同哟。

“如果不是你猴哥帮忙,我呀就要丢脸喽。谢谢猴哥了!”

他们很快就帮助农民伯伯卖光了萝卜和番茄,农民伯伯连声感谢!八戒笑得最开心了!

还有一些小故事,比如:

小数点搬家(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明白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以此类推。

街心广场(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法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小数乘法中各个因数中小数的位数和就是这道题中积的小数的位数。

包装盒子(小数乘法2)

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倍数,进一步体会到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小数乘法3)

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即两个因数里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当其中的一个因数是整十数时,积中如果有一位小数,就在末尾画掉一个零……

手拉手(小数的混合运算)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例如乘法的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等等。

生活中小树乘除法的例子很多的,比如你家里的用电量,50.8度,用水63.2吨,菜场买菜

2块5的白菜买一斤半等等。

1、乘号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首创的。

他于1631年出版的《数学之钥》中引入这种记法。据说是由加法符号变动而来,因为乘法运算是从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

2、除法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

除的本意是分,除法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上、下两部分分开,形象地表示了“分”。至此,四则运算符号齐备了,当时还远未达到被各国普遍采用的程度。

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个,八戒高兴地说:“大家一起吃!”可怎样吃呢,数了数共30只猴子,八戒找个树枝在地上左画右画,列起了算式,100÷30=3……1

八戒指着上面的3,大方的说,“你们一个人吃3个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个吧!”小猴子们很感激八戒,纷纷道谢,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来后,小猴子们对悟空讲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个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个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还嘴硬,我去找他!”

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几个山桃?

扩展资料

在各种文明的算术发展过程中,乘法运算的产生是很重要的一步。一个文明可以比较顺利地发展出计数方法和加减法运算,但要想创造一套简单可行的乘法运算方法却不那么容易。

我们目前使用的乘法竖式计算看似简便,实际上这需要我们事先掌握九九乘法口诀表;考虑到这一点,这种竖式计算并不是完美的。

我们即将看到,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文明创造出了哪些不同的乘法运算方法,其中有的运算法甚至可以完全抛弃乘法表。

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试验。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

蒲丰的统计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2210÷704≈3。142。蒲丰说:“这个数是π的近似值。每次都会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这就是的“蒲丰试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a202303020044162951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