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故"鸿雁传书"出自哪个历史人物?
典故“鸿雁传书”出自西汉苏武。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时,使臣苏武被匈奴拘留,并押在北海苦寒地带多年。后来,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
这时有人暗地告诉汉使事情的真相,并给他出主意,让他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这只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这样,匈奴单于再也无法谎称苏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回汉朝。从此,"鸿雁传书"的故事便流传成为千古佳话。而鸿雁,也就成了信差的美称。
二、成语鸿雁传书源于哪个历史故事?
成语鸿雁传书,源自于苏武牧羊这个历史故事。
鸿雁是候鸟。鸿雁是书信的代称,后来才有信鸽出现。每年秋季南迁,一般人们会用鸿雁比喻传递书信的人。
苏武牧羊的故事就是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匈奴单于对苏武带来的礼物并不感兴趣,却听从小人挑唆,将苏武等人扣押了起来,单于将苏武送到被海边上去牧羊。
三、"鸿雁传书"是出自哪个典故?
关于“鸿雁传书”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
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匈奴君主)扣留,他不肯就范,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
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匈和好,结为姻亲。
汉朝使节来匈,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
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
”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
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
苏武因此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外交官,而“鸿雁传书”一时亦被传为美谈,这只虚拟的大雁就从此成为了中国邮政翩翩展翅的象征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