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催眠师讲的是什么?催眠师杰夫彼得斯主要内容概括?

《催眠师杰夫·彼得斯》 讲述了一个“骗局”中的“骗局”的故事。杰夫·彼得斯在阿肯色州的费舍尔山出售假药,由于没有营业执照,故而要被取缔、制裁。镇长得了重病,恰巧镇上唯一的医生外出,就“死马当成活马医”,聘请杰夫·彼得斯进行治疗。杰夫采用了高超的“催眠术”进行治疗,第一次治疗让镇长病情好转。

杰夫请求镇长免去他出售假药的责罚,并要价250美元。镇长同意了,答应在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治疗中,付清费用。 在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治疗中,杰夫拿了250美元后便被侦探抓了。原来这是镇长和侦探的圈套,侦探一直在抓捕杰夫,恰巧镇长配合设了这个“局”。

镇长也为之大喜,却没想到这个侦探,其实是杰夫的好友安迪·塔克,他们两个共同设下了这个骗局。

“局中局”,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当作实验的小白鼠,还沾沾自喜地认为做了一件无比自豪的事情。

在诈骗这个问题上,很多人看着各种诈骗案例,无法理解,然而这却是从古至今都解决不了的难题。

人之所以会遭到诈骗分子的袭击,本质上源自于人的无知和贪婪。

是通过催眠技术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和改变行为习惯。

催眠师杰夫彼得斯通过使用催眠技术,可以让人们进入一种放松和专注的状态,从而更容易接受积极的建议和改变。

他的主要内容包括催眠诱导、深度放松、意识重塑等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压力等,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改变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戒烟、减肥等。

催眠师杰夫彼得斯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对于催眠的科学研究和理论探索。

他通过研究催眠的原理和机制,不断改进和创新催眠技术,使其更加有效和可靠。

此外,他还致力于推广催眠的应用,通过培训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受益于催眠技术。

总之,催眠师杰夫彼得斯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催眠技术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和改变行为习惯,并且不断进行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

《催眠师杰夫·彼得斯》 讲述了一个“骗局”中的“骗局”的故事。杰夫·彼得斯在阿肯色州的费舍尔山出售假药,由于没有营业执照,故而要被取缔、制裁。

镇长得了重病,恰巧镇上唯一的医生外出,就“死马当成活马医”,聘请杰夫·彼得斯进行治疗。

杰夫采用了高超的“催眠术”进行治疗,第一次治疗让镇长病情好转。杰夫请求镇长免去他出售假药的责罚,并要价250美元。镇长同意了,答应在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治疗中,付清费用。

在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治疗中,杰夫拿了250美元后便被侦探抓了。

原来这是镇长和侦探的圈套,侦探一直在抓捕杰夫,恰巧镇长配合设了这个“局”。

个人觉得看一个电影不用深究意思,看得爽就行了,催眠大师就想打造盗梦空间似的效果,盗梦空间是梦中梦,催眠大师就是催眠反催眠,不过盗梦空间我没看懂,催眠大师看懂了。

觉得有意思就行了

催眠师

喜羊羊与灰太狼:催眠师

《喜羊羊与灰太狼-催眠师》,《喜羊羊与灰太狼》是一个关于狼和羊之间的故事,青青草原上,羊羊族群已经十分兴旺发达,有小镇、学校、超市、美容院,所有羊羊族群的羊都幸幸福快乐地生活。

《催眠大师》是由徐峥和莫文蔚主演的一部很优秀的国产悬疑片,故事逻辑严密,题材新颖,悬念迭出,的确值得一看。

从表面的意思来看呢,这部电影是借助催眠这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式来解开心结治愈心理问题的电影。

在这个故事里,男主徐瑞宁是一个知名心理治疗师,人到中年的他功成名就,对自己的专业非常自信,但却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自称看到死者的任小妍,他通过催眠来治疗小妍不成,反被小妍治愈了他自己的心理问题。

讲述了主人公李宇威的故事。李宇威是一位职业催眠师,他通过催眠技巧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困扰和心理问题。

故事开始,李宇威接到了一个神秘的委托,需要帮助一位富商解开心理阴影。在催眠的过程中,他意外发现了一段被隐藏的记忆片段,涉及到了一个凶杀案的线索。这个凶杀案在多年前发生,至今未破。

杰甫彼得斯是一位成功的催眠术家,他的独特技巧和深入的洞察力使他在催眠领域中备受推崇。他的工作涉及到治疗、娱乐和改善个人成长等多个方面,而他的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他的催眠治疗和指导,许多人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方式。杰甫彼得斯的成就展示了催眠术的强大力量和潜力。

欧·亨利(1862年-1910年),是美国现实主义批判作家,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伯勒,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其创作题材以现实生活为主,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往往出人意料,被世人称之为“欧·亨利式结尾”。

《催眠大师》 徐峥、莫文蔚

《催眠师杰夫·彼得斯》是欧·亨利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讲述了一个“骗局”中的“骗局”的故事。

杰夫·彼得斯在阿肯色州的费舍尔山出售假药,由于没有营业执照,故而要被取缔、制裁。

杰夫采用了高超的“催眠术”进行治疗,第一次治疗让镇长病情好转。

杰夫请求镇长免去他出售假药的责罚,并要价250美元。

镇长同意了,答应在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治疗中,付清费用

在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治疗中,杰夫拿了250美元后便被侦探抓了。原来这是镇长和侦探的圈套,侦探一直在抓捕杰夫,恰巧镇长配合设了这个“局”。镇长也为之大喜,却没想到这个侦探,其实是杰夫的好友安迪·塔克,他们两个共同设下了这个骗局

催眠大师讲了三个故事:1、妈妈倒车压死了女儿,不能原谅自己;2、莫文蔚被自己的父母和养父母抛弃,我想这个创伤应该讲也没有原谅;3、徐铮酒驾害死自己的女朋友和好朋友,不能原谅自己。

徐铮用催眠术治疗第一个故事中的妈妈,和莫文蔚(虽然用了更复杂和花哨的办法)治疗徐铮,方法差不多,用催眠让患者回忆起整件事情,然后告诉患者,被他们伤害的人已经原谅了他们,也就是第一个故事中的女儿,第三个故事中的女朋友和好朋友,他们“声称”已经原谅了患者,然后催眠师对患者洗脑,“放手吧”。

从结果来看,第一个故事中的妈妈,之前的意识中压抑和篡改很强烈,催眠帮助她认识到纠缠她的那个女人就是当年的自己,对她来说,催眠帮助她厘清了意识,并且从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徐铮的洗脑,也就是“原谅了”“放手吧”。

而在对徐铮的治疗,莫文蔚做了大量的铺垫和工作其实只是在做一件事情,也就是让徐铮接受催眠而已,而徐铮接受的所谓催眠,从我对影片的理解,只是让他回忆了一遍他本来就记得的事情。

我相信徐铮的意识和回忆里面对事件经过并没有扭曲,他的自残等等行为只是他不愿意原谅自己,并且不愿意去面对自己的不原谅,这段催眠我没看到有多少价值。

如果说唯一有价值的,是经过这一个经历,等于公开向所有熟悉的导师朋友等承认,自己其实还没有走出阴影,以后再不用装作自己没事情了。

而治疗之后,徐铮和莫文蔚的对话中,他说到其实他仍然没有原谅自己。

而莫文蔚说的是,只有你自己可以原谅自己。

于是回过头来看第一个故事的治疗方法,也可能是心理师惯用的方法,让受害者告诉你他原谅你了,这有意义吗?难道你能否原谅自己是取决于别人的吗?首先这两个故事里面受害者都死了,所以他们有没有原谅你,根本就是自己无端臆测,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其次,即使受害者没死,他对你说原谅你了,那也可能是因为事情已经既定,人家不愿意沉浸在痛苦中恨你,这也不能作为原谅自己的理由;或者反过来说,如果这样的逻辑成立,那么如果受害者决定不原谅你,你也就不能原谅自己了呢?在我看来,所谓“原谅了”只是给你一个心理台阶。

同样的,那句很洗脑的“放手吧”也是的,背负着内疚和悔恨本来就很辛苦,患者的内心一定也有一个强烈的声音想要放手吧,只是他逻辑上推不通,所以他需要一个“治疗”,一个权威的声音,或者一个特别的事情来跟他说“放手吧”,于是他有一个天空那么大的理由放过自己了,不是我自己要放过自己的,而且某某某都说了,我不放过自己没有用。

这样的逻辑对老妈妈有用,对徐铮显然还不够给力,他知道那个让自己放手的人根本就是自己,做错了事情,为什么可以原谅自己?

先假设这个犯错的是别人,如果你做错了事情,把别人害的很惨,你居然可以随便在哪里忏悔一下留几滴眼泪然后就一身轻松的抖擞的欢快的继续生活下去,那是不是太没有天理了?这样不公平,有个人因为你在很悲惨的生活着,他为你的错误买单,而你只轻飘飘的说句I'm sorry,这种不公平会产生仇恨,你不应该原谅自己的。

有人会在此争辩说,事情已经如此,你内疚也无事无补,所以还不如放过自己,这样是很功利的想法,是否原谅自己是按照利益来计算的吗?

再看如果那个犯错的人是自己呢?其实道理是一样的,那些不能原谅自己的人往往都是道德责任感比较重的人,别人因为我死了,他们的父母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我怎么能欢快的活着?所以我选择不原谅自己,如果我这样都能原谅自己,那么别人犯同样的错误,我是不是也应该原谅别人?那么是不是杀人犯、纵火犯都应该被原谅,其实都是一样的,我是因为疏忽,别人是因为性格缺陷,其实都是一样。

如果所有这些都能被原谅和宽恕,这个世界该多么可怕?

当然这些都是针对那些自责很深的人来说的,比如到了自残程度的徐铮,而我却在想,生活中许多的人是恰恰相反的,是太不会自责太不内疚了,以“放手吧”为借口一次次那么轻易的就放纵自己去伤害别人。

写到这里,我看到了自己的愤恨和不原谅。

就像这个电影的第二个故事,我自己觉得,整个电影最出彩的其实是第二个故事,两度的被抛弃,被掩盖的记忆,我可以想象莫文蔚鼓起勇气恋爱时和恋人说的那句话的分量,“不要离开我”,真的觉得经不起第三度的离别,而这个离别却来了,由自己的好朋友造成,这个时候,你说一句原谅,是不是太容易了?

所有的事情,真的那么容易被原谅吗?是不是经历了一切以后,连说一句我恨你们的权力都没有?尽管知道恨是没有用的,尽管知道你说你恨的话,只让别人或者来拯救你压抑你,或者远离你,是不是还要更用力的把愤恨压抑起来,装作很优雅很大度的跟生活和解?

所以我喜欢最后的对话,徐铮和莫文蔚,都还没有放下,这才是真实的生活,所谓的美好世界终极答案,哪里有那么容易,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催眠就能疗愈的?

《催眠大师》剧情设计合理,推理环节逻辑缜密,没有以往国产悬疑惊悚片的生硬,基本做到了把故事讲的滴水不漏没有什么硬伤。

影片更是体现在导演在视觉艺术和细节上的优秀处理,细节处理精良可以让电影充实饱满,对于塑造形象、烘托气氛都有较强的推动作用,而悬念电影中,每一处视觉技巧更是都隐藏着创作者的用心良苦,每一丝细节也都铺垫着悬念

非常罕见的国产好片,

情节不拖沓,内容环环相扣,

演员到位,留有余味。

整理了下思路,整个影片有两条暗线:

一条是徐峥女友出轨的感情线,

另一条是莫文蔚施展清醒催眠的催眠线。

前者有人已经有注意到,

我会在文章最后再细讲。

后者设计得非常精彩却没有人讲,

显得比较遗憾。

本文会帮你从心理学角度一点点进行剖析。

■ 徐峥的催眠手法首先说徐峥的催眠手法,

无论是第一次催眠时表飞出去,还是第三次催眠时的关灯,

用的都是混乱催眠。

显然徐峥是使用混乱催眠的高手。

什么是混乱催眠呢?这是一种通过打破对方固有行为来实施催眠的手法。

打个比方,如果有人伸手要和你握,

你也会条件反射地把手也伸出去,这就是一种固有行为。

催眠界有一个大神叫艾瑞克森,在一次讲课的时候,

(艾瑞克森的故事比电影还要夸张,以后有机会给大家讲)

有一个年轻人就不服,认为催眠都是假的,要求被催眠。

通常这种抗拒的人是非常难被催眠的。

艾瑞克森就让他上台,然后伸手要和他握,同时问:“你叫什么名字?”在年轻人也伸手时,艾瑞克森却弯腰系起了鞋带。

年轻人就伸着手愣在那里。

艾瑞克森系完鞋带,抬头很疑惑地看着年轻人,

“咦,你刚刚说你叫什么?我没听见。

”,同时再次伸手。

年轻人也伸手,艾瑞克森又去系另一个鞋带。

这时年轻人就进入了一种心理学称为能量最低点的状态,

整个人都愣在那里。

接着艾瑞克森发出催眠指令,顺利地实施了催眠。

这就是混乱催眠的一个现实例子。

在影片中,徐峥第一次催眠时晃着那个表,

数一、二,

就在我们都期待他数三的时候,

表却飞了出去。

莫文蔚把表捡起时,又数了三。

到第三次催眠时,突然把灯关了,在对方一阵慌乱的时候,

又一改之前不能抽烟的规定,自顾自地抽起了烟。

这些都是混乱催眠的手法:

通过打破固有行为,让对方陷入能量最低点来实施的催眠。

这些高明的手法可以看出影片中的徐确实配得上催眠大师这个称号。

■ 莫文蔚的催眠手法片中一再强调莫文蔚是清醒催眠的高手,

那什么是清醒催眠呢?我们知道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种,

催眠就是和人的潜意识进行沟通。

我们通常所说的催眠,

都是通过让人进入恍惚状态来去除意识,

来达到直接和潜意识进行沟通的目的。

实际上只有20%的人能够接受这种催眠。

而另一种催眠呢,则是通过一些隐喻的手法,

将信息绕过意识,直接传输给潜意识,这就是清醒催眠。

几乎所有的人都能接受清醒催眠。

前面说的艾瑞克森正是清醒催眠的高手,

在他治疗时,常常有病人会疑惑,

怎么他罗嗦了半天还不催眠我?

是不是年纪大了忘记了?

结果往往回去几天后自己的心理问题就解决了。

艾瑞克森在刚开始做诊疗的时候,

会把要说的每句话都写下来,

然后反复删减,由几十张纸删减到一两张。

所以他在诊疗时讲的每句话,

每个手势都是有特殊含义的。

莫文蔚正是清醒催眠的高手,

所以我们不妨也认为她和徐峥说的每句话都是有特殊含义的。

■ 莫文蔚的催眠手法——隐喻首先从上来的两个鬼故事讲起。

第一个鬼故事讲的是掉落的弹珠,

(刚写到这里,楼上就响起掉落弹珠的声音,

楼主表示被吓得一抖,李婆婆不要来找我啊!

表面上看这个故事是因为弹珠是莫文蔚的养父母送的最后礼物所引发的,

但这只是用来骗过徐峥意识的而已。

真正要植入徐峥潜意识的关键词是——死亡、葬礼。

第二个鬼故事讲的是一个撞死小女孩后逃逸的肇事司机,

徐峥以为故事的重点是没有父母的小女孩,

而实际上植入的关键词是:车祸,生日那天(徐峥车祸的时间),肇事的车牌(徐峥车祸时的车牌)。

在莫文蔚第一次被催眠用一个牙签让自己醒过来后,

假装在恍惚状态喊出:你们不要来找我!

(暗示有人要找徐峥。

徐峥说你只要打开一扇门就可以回来。

莫文蔚:是502吗?(502是出事前聚会的酒吧。

再在恍惚状态说出:“一片大水池”,然后徐峥被反催眠。

显然,经过前面那么多铺垫,徐峥被反催眠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 莫文蔚的催眠手法——改框至于莫文蔚一直强调的“我看到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为什么看到他们。

这里用了两个手法,一个叫改框,一个叫锚定。

改框是用通过改变语言结构的方式来影响对方的手法。

比如一个小孩在跑,

你说不要跑~,他一定跑得更快了,

你说不要摔了,他可能当时“吧唧”就摔倒了。

但是如果你说停下,他就不跑了。

之前你用的语言框架不对,所以导致了错误的结果。

“我看到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为什么看到他们。

注意,只有建立在能够看到鬼这个前提上,我们才会讨论为什么看到鬼。

这样,一个巧妙的改框,就让徐峥在潜意识里面承认了莫文蔚确实能看到鬼。

■ 莫文蔚的催眠手法——锚定那,什么是锚定呢?说白了,就是巴甫洛夫的狗。

如果每次狗看到吃的时候,都听到铃声,

那么狗就会把铃声和食物锚定在一起,

以后只要听到铃声就会让狗的口水留下来。

车展的时候都放上几个美女,

就是把美女和豪车锚定起来,

不知不觉间我们都变成了巴甫洛夫的狗。

好,现在莫文蔚每次在鬼故事讲到最吓人的高潮时,

都会来一句“我看到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为什么看到他们。

这样,就顺利地把这句话和诡异的感觉锚定到了一起。

以至到最后一次催眠,再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一下就让徐峥崩溃了。

■ 感情线

最后说一下感情线。现在的观众对影片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的,

一部悬疑片,仅仅一个情节的翻转完全不够看的。

正常的影片至少要有两个,

比较经典的是盗梦空间最后那个晃啊晃的陀螺,

还有那个男人来自地球中,一帮人聊完离开,

突然老头的心脏病发作了。

这就是在影片结尾,

把人刚刚长出的一口气又再次提起来,

这样是非常过瘾的。

催眠大师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在影评里面吐槽最后部分变成了走进科学。

那这种缺陷难道编剧就没有注意到吗?

原来影片确实应该是另外一种结局:

徐峥的女友和莫文蔚的男友出轨被发现,

所以设计了这么一个车祸。

莫文蔚给徐峥治疗,目的是为了灭口。

这样第一次翻转是医生和患者身份的对换,

第二次翻转是莫文蔚原来不是来救徐铮,而是来害徐铮的。

但是这样的结局因为导演觉得太复杂不好把控而放弃了。

即使如此,影片中还是留下不少痕迹的。

1、第一幕,徐峥和学生的争吵。学生问,为什么要用催眠那么有争议的疗法。徐峥完全答非所问的回答:如果你爸和你闺蜜躺在一张床上,这事你和谁讲?(这他喵的不就是在暗示徐峥的女友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出轨了。)学生再问,我怎么知道给我催眠的人不想加害于我?(这暗示了后面莫文蔚通过给徐峥催眠来灭口的情节。)

2、在关于找出莫文蔚男友的催眠中,男友问莫文蔚:你为什么要杀我?(暗示了莫文蔚是杀死男友的凶手。)

3、出车祸那天,莫文蔚对男友唱《u must love me》(你必须爱我!)。还有两人互相拥抱时,不觉得莫文蔚的姿势很怪吗?对的,这是一个推开男友的姿势。

■ 其他的问题。

问:徐峥接他老师上车时,为什么突然愣了一下说,餐厅很近,我们还是走着去吧。

答:因为徐峥潜意识里面还记得车祸,所以不愿意让别人和他一起同乘,认为会害到别人。但是在意识层面只是觉得餐厅很近,走着去就可以了。

这个在催眠中经常有,比如催眠让一个人过5分钟后去开窗,然后让他醒来。5分钟他真的去开窗了,问他为什么,他会说因为感觉房间太闷了。

问:催眠能够那么夸张,上来就让别人不认识熟悉的人?

答:这确实是整个影片中唯一的bug,一上来是无法做到那么深度的催眠的,再通过加药什么来补救都没用。另外开始说的病人无法认出催眠师也是为了补救这个点加出来的扯淡说法。

问:徐不是做了自我催眠让自己忘掉车祸了吗?为什么治疗失败了?

答:作为催眠本身非常成功地让徐忘记了车祸,但关于车祸的记忆并没有消失,而是深藏在徐的潜意识中。这也是徐为什么会怕水,开车不愿意让别人同乘的原因。同时最严重的是,因为这段被压抑的记忆形成了独立的人格,片中徐自残的行为就是由于那个分裂出来的人格造成的。关于人格分裂的了解可以看看<24重人格>。

另外关于自我催眠,仍然用艾瑞克森的例子,他对着镜子做过自我催眠,他因为小儿麻痹,整个人都坐不直,于是他就对着镜子做自我催眠,强行让自己坐直。所以自我催眠是可以做到治疗的,以徐峥的水平要完全治好自己并不应该有问题。问题还是出在徐峥无法原谅自己,潜意识中就不希望自己被治好。

问:既然是假治疗,为什么要先找上沈丽?

答:只是配合而已,一方面沈丽暗示徐峥这个患者确实能够看到鬼,为莫文蔚的治疗做铺垫。

另一方面沈丽让徐峥“最好不要接手这个案子。”这里用了一个换框,意思是:快接手这个案子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z202402270822102977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