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关于梅兰芳的所有故事,梅兰芳的七个故事?

梅兰芳作为京剧大师,爱国艺人,故事可远不止七个,不过他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有以下几个:

1、抗战时期不为日本人演戏,作为旦角的他留起胡须,坚持不上台。

2、与女老生孟小冬的情爱故事。

3、与豫剧演员马金凤的跨剧种友谊,衍生出多剧种混演两下锅故事。

4、梅兰芳舞台艺术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西物并称世界三大表演体系的故事。

5、创立了梅派艺术,与荀派,尚派,程派并称京剧旦角四大流派,并且属于领袖地位。

6、编辑演出《天女散花》等剧目把青衣,花旦,刀马旦等多行当融为一体。

7、解放后,梅兰芳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一个艺人到非遗传承人的蜕变。

1、梅兰芳摔盆取真谛

梅兰芳对自己表演女人“猛然吃惊”的神态,总是感到不够满意。一天,梅兰芳下班回家,见夫人福芝芳正在聚精会神的整理衣服。

他想,此时如果让她猛听一声巨响,到底会出现什么吃惊的样子?于是他随手拿起一只兰花瓷盆,狠狠的往地上一摔。

果然,夫人吃惊的大叫起来,并将手中的衣服掷了老远,半响才说出话来。就在这巨响的一瞬间,梅兰芳准确的捕捉到夫人吃惊的神态和动作。

2、善待别人的挑刺

1917年12月,梅兰芳唱了好几次《天女撒花》。当地一位富商大放厥词:“这出戏好俗、死板,看一位不死不活的天女,还不如看一个骂街的泼妇。

男的扮女的,像什么话?强烈建议你不要再扮什么仙女了,肮脏!”话传到梅兰芳那里,他只是一笑了之。不久,梅兰芳的一位好友利伟诚来看他,利伟诚是‘骨灰级’戏迷。

他看了《天女撒花》说:“今天唱的不大好,两段昆曲里的绸子舞,动作太多了,叫人眼花缭乱,分不出段落、层次。这样唱下去,容易走到油滑的路子上去。建议你纠正过来。”

梅兰芳一听,深感惭愧,自己确实在身段舞蹈上作了随意增减。后来,梅兰芳把身段和绸子舞作了固定,“规矩”演唱。著名京剧演员盖叫天一连看了三天《天女撒花》。

3、面对批评放低自己

有一次,梅兰芳在一个大戏院演出京剧《杀惜》演到精彩处,场内喝彩声不绝。这时,从戏院的角落里传来一声:“不好!不好!”梅兰芳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

散场后,梅兰芳找到老人,并用专车把他接到住地,待如上宾。梅兰芳恭恭敬敬地说“说吾孬者,吾师也。先生言我不好, 必有高见,定请赐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

老者见梅兰芳如此谦恭之礼,便认真指出:“惜姣上楼与下楼之台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八,你为何八上八下?”梅兰芳一听,恍然大悟,深觉自己疏漏,于是低头便拜,称谢不止。

4、懂大义蓄须明志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全面侵华,不久北京沦陷。梅兰芳不愿在日寇占领下生活,便举家迁至上海。不久上海也被攻占,日军为了粉饰太平拉拢人心,就派人劝梅兰芳出来演戏。

梅兰芳果断拒绝日寇要求,并蓄须明志。日军眼见拉拢不成便把梅兰芳逮捕讯问,面对威逼利诱,梅兰芳不改初衷,日军高官气急败坏骂道:“在台上,你就是一个装腔作势的女人!”

梅兰芳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地回敬道:“在台下,我可是男人!”梅兰芳把民族大义展现的淋漓尽致。整个抗日期间,梅兰芳不曾为日寇登台演出过。

5、和蒋介石暗语交锋

抗战胜利后,梅兰芳恢复演出第三天,蒋介石前往戏院观看。演罢,蒋介石会见梅兰芳,对他说:“你是爱国艺术家,今天可称幸会。”

临走时,蒋介石亲笔写下四个大字:“国族之华”赠与梅兰芳。从此梅兰芳和蒋介石相识。随后,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协定,公然挑起内战,国家再度陷入战火中,梅兰芳心焦无比,想劝劝蒋介石。

1947年8月,梅兰芳在上海美琪大戏院演出的时候,恰逢蒋介石也在上海,就让人给蒋介石送去两张戏票,并且附带一张纸条。

上面写着:“这有两张票,你可以带上一个朋友来,如果你还有朋友的话。”很显然,梅兰芳暗指蒋介石倒行逆施,将会失去朋友,成为孤家寡人。

蒋介石看过之后,当然明白其中的意思,但他依旧执迷不悔,执笔回复道:“我很忙,不亲自去看这场,但我会去看你下场,如果你有好下场的。”

蒋介石的回复一语双关,毫不客气。梅兰芳看了字条,长叹一声,大家都是明白人,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道不同不相为谋,从此,梅兰芳再没和蒋介石来往过。

1、梅兰芳摔盆取真谛 梅兰芳对自己表演女人“猛然吃惊”的神态,总是感到不够满意。

一天,梅兰芳下班回家,见夫人福芝芳正在聚精会神的整理衣服。

果然,夫人吃惊的大叫起来,并将手中的衣服掷了老远,半响才说出话来。

就在这巨响的一瞬间,梅兰芳准确的捕捉到夫人吃惊的神态和动作。

2、善待别人的挑刺 1917年12月,梅兰芳唱了好几次《天女撒花》。

当地一位富商大放厥词:“这出戏好俗、死板,看一位不死不活的天女,还不如看一个骂街的泼妇。

男的扮女的,像什么话?强烈建议你不要再扮什么仙女了,肮脏!

”话传到梅兰芳那里,他只是一笑了之。

不久,梅兰芳的一位好友利伟诚来看他,利伟诚是‘骨灰级’戏迷。

他看了《天女撒花》说:“今天唱的不大好,两段昆曲里的绸子舞,动作太多了,叫人眼花缭乱,分不出段落、层次。

这样唱下去,容易走到油滑的路子上去。

建议你纠正过来。

” 梅兰芳一听,深感惭愧,自己确实在身段舞蹈上作了随意增减。

后来,梅兰芳把身段和绸子舞作了固定,“规矩”演唱。

著名京剧演员盖叫天一连看了三天《天女撒花》。

写了梅兰芳的四个爱国小故事是:

(1)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播音。

(2)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登台演出。

(3)梅兰芳离开上海到香港避居,再次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4)梅兰芳蓄须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体现了梅兰芳:满腔的爱国热情,崇高的民族气节,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梅兰芳爱国故事:

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发动七七事变后,又进攻上海,不久就占领了这座大城市。日本人知道梅兰芳是闻名世界的大艺术家,托人要求他在电台播音,为他们的侵略服务。梅兰芳巧妙地说:“我马上要到香港和内地巡回演出了,不能做这件事。”

不久,他到了香港,演出结束后,就留在了香港。为了摆脱敌人的纠缠,他决定不再露面,不再登台演出,就在家里练唱昆曲。1941年底,日军攻占了香港。他们知道梅兰芳正在香港,就到处找他。梅兰芳心想:“躲是没地方躲了,可我绝不为日本人唱戏!”

这一天,清晨洗脸时,梅兰芳第一次打破惯例,没有刮胡子。儿子见了很奇怪。“爸爸,您不是每天都刮胡子吗?今天怎么不刮了?”“我留了胡子,日本鬼子还能强迫我去演戏吗?”梅兰芳说。

一天上午,日军司令酒井派把梅兰芳接去。一见面,他就假热情地说:“我过去看过您的戏,您还认识我吗?怎么,您留起小胡子了?像您这样一位举世闻名的大艺术家,怎么能刚步入中年就退出舞台呢?”

梅兰芳坦然地说:“我已经快五十岁了。一个演旦角的,扮相和嗓子都不行了,已经失去了上台的资格。”后来,梅兰芳又回到上海,靠画画卖钱养活家人和与他一起演出过的朋友。上海日伪政权多次请他出演,都被他拒绝了。

他说:“一个人活到一百岁也总是要死的,饿死就饿死,没什么大不了的!”一次,日军庆祝“大东亚圣战”一周年,派人让梅兰芳出演,还说如果不演,就要军法从事。

梅兰芳事先得到消息,一连打了三次伤寒预防针。平时,他只要一打预防针就发烧,这次果然又高烧不止。日军军医来检查,一看梅兰芳烧得迷迷糊糊,

梅兰芳九岁学艺,十一岁登台,成名很早,在京城声名鹊起后,还应邀到上海以头牌(第一主演)的身份演出,载誉而归。梅兰芳一生中遇到的女人,有三个对他的人生最为重要,他们分别是发妻王明华,二妻福芝芳,和名角刘喜奎。

梅兰芳的妻子叫王明华,是他的原配夫人。王明华的出身也是不简单,她是旦角王顺福之女、武生王毓楼之妹。两个人虽然是旧式婚姻,可是结婚后感情相当不错,然而不幸的是,两个孩子相继因出麻疹而夭折。

1921年,时当壮年的梅兰芳迎娶了16岁的福芝芳为妻。很快福芝芳就成长为一个贤内助,一边生儿育女,另一边又帮着梅兰芳处理事务。

梅兰芳一生中,有一个倾心相爱却最终无法拥有的女人,她就是孟小冬,孟小冬跟梅兰芳很相似,两人在戏剧上是很好的合作伙伴。

这五个故事分别是:拒绝登台、香港拒演、卖房度日、蓄须明志、自伤身体。

在抗战时,占领上海的日军想利用梅兰芳的影响粉饰太平,梅兰芳获悉后通过避居香港、蓄须、打伤寒预防针等方法一次次拒绝了日本人,充分显示了他的爱国气节。

1、移居香港。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战事爆发。日寇占领上海不久,得知蜚声世界的京剧第一名旦梅兰芳住在上海,就派人请梅兰芳到电台讲话,让其表示愿为日本的“皇道乐士”服务。

梅兰芳洞察到日本人的阴谋伎俩后,便决定尽快离沪赴港,摆脱日寇纠缠。于是他一边给日本人带口信说,最近要外出演戏,一边携家率团星夜乘船赴港。

2、留蓄胡子。

1941年12月下旬,日军侵占香港,梅兰芳决心采取一项大胆举措:留蓄胡子,罢歌罢舞,不为日本人和汉奸卖国贼演出。他对友人说:“别瞧我这一撮胡子,将来可有用处。日本人要是蛮不讲理,硬要我出来唱戏,那么,坐牢、杀头,也只好由他了。”

3、坐船返沪

酒井派人找梅兰芳,一定要他登台演出几场,以表现日本统治香港后的繁荣。正巧,此时梅兰芳患了严重牙病,半边脸都肿了,酒井获悉后无可奈何,只好作罢。翌日,梅兰芳感到事态十分严峻,香港也成了是非之地,不能久留。于是他立即坐船返沪,回到阔别三年多的上海老家。

4、装病。

当闻听日本人要来,她便吩咐儿子从抽屉里拿出一支四联防疫针,找出针筒,要梅兰芳赶快躺在床上,注射针药。不一会,梅兰芳真的开始发起高烧来了。日本人来后,摸了梅兰芳滚烫的额头,只好无奈地摇着头走了。

5、日伪讹诈,愤然毁画。

日伪汉奸获知后梅先生要办画展,互相勾结,肆意捣乱,他们派来一群便衣警察,提前进入展览大厅大做手脚,前来参观的许多群众见状纷纷离开。

梅兰芳看见门口冷冷清清,觉得奇怪。当他走进展厅后,发现每幅画上都用大头针别着纸条,分别写有“汪主席订购”、“周副主席订购”、“冈村宁次长官订购”还有一些写着“送东京展览”。

梅兰芳夫妇目睹此景,气得两眼冒火,立即拿起桌上的裁纸刀,刺向一幅幅图画。“哗!哗!哗!”几分钟内国画化为碎纸。

1894年,梅兰芳出生在北京前门外李铁拐斜街一座京剧世家的旧居。

1899年,梅兰芳在北京百顺胡同附近一家私塾读书。

1908年8月14日,母亲杨长玉病逝后全家移居鞭子巷头条。

1910年,梅兰芳与王明华结婚。开始养鸽子的业余爱好。

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戏,10月31日,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等戏。

1932年冬,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梅兰芳偕全家告别了北平故居缀玉轩故居,在上海马斯南路121号定居下来。

在思南路居住期间,梅兰芳排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戏。

抗日战争爆发后,梅兰芳罢歌罢舞,息影舞台,并留起了胡子。

期间汪伪政府与侵华日军数次登门要求梅兰芳重新登台,均遭拒绝。

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梅兰芳才在思南路的寓所剃去了留了8年的胡子,重返舞台。

1937年1938年梅兰芳做了三件事是拒绝播音登台、避港拒演、蓄须拒演三件事。

在香港的时间里,梅兰芳为了避免暴露行踪,很少出门露面,会在家里练太极、读报纸或者是画画。

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3、坐船返沪。

梅兰芳的故事:

1928年,我国戏曲大师梅兰芳去美国访问演出前,当他得知胡适曾在美国留学七年,对那里非常熟悉,便几次前去拜访,向胡适了解情况。

胡适也热情地接待了梅兰芳,把美国的风土人情、观众的爱好和欣赏习惯、美国剧院的状况等都对梅兰芳做了详尽的介绍,胡适也都积极地为梅兰芳出谋划策。

当梅兰芳结束美国访问演出,回来后见到胡适,他首先毕恭毕敬地深鞠了一躬,说:“适之先生,这次多亏蒙您指教,我的美国之行才会如此顺利,真是太感谢您了!

”接着,他又详细向胡适介绍了自己在美国访问演出的种种情况,言谈之间,洋溢着真挚的感激之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y202305301338113a02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