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齐威王的轶事除了一鸣惊人还有什么?乐极生悲的故事50字?

战国时,齐威王经常通宵饮酒作乐,不理朝政。

楚国乘机出兵进攻齐国。

齐王派淳于髡去赵国请来救兵,才解了齐国之围。

在庆贺淳于髡搬兵有功的宴会上,齐王问淳于髡喝多少酒才会醉?淳于髡回答说:“我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

”齐威王不解其意,又问道:“先生喝一斗酒就醉了,怎么能喝得了一石呢?”淳于髡想借此机会规劝齐威王不要通宵饮酒,于是就委婉地说:“道理是这样的:如果大王赏给我酒,在喝酒的时候,大王坐在我面前,法官站在我旁边,御史站在我后边,我就感到恐惧,喝上一斗也就醉了;若是在民间,不分男女坐在一起,一边饮酒,一边游戏,喝上八斗也不会醉;假如到了夜里,主人把我留下,无拘无束地坐在一起,这时喝上一石,也不会醉。

所以古人说,酒喝到了极点,就不能遵守礼节,人快乐到了极点,就会发生悲哀的事情。

”齐威王听出淳于髡是在讽谏自已,从那以后就不再通宵饮酒

公孙衍?是孟子三章里的第二章吗?

如果是的话,你问对人了,说起公孙衍说白了像女人,娘炮一个,为什么这样说呢,公孙衍认为大丈夫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反驳了他的观点,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公孙衍的论点莫过于女人,他认为的人都是要听从君王的,听从君王莫过于妾妇之道也

公孙衍于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在秦,为大良造,后居魏国。

楚使者陈轸,也是一个纵横家,他经过魏国时,献计于楚王。

他说“魏相田需约诸侯纵亲,楚王疑而未信。

如果您请于魏王,说您与燕赵之王有交情,多次有使者来邀请相见。

魏王如答应了您,给您车子,你也不必多要,有三十辆乘就可以了。

您把车子陈列在庭中,公开宣称,要到燕国和赵国去。

”公孙衍照办了,燕赵之王派使者迎公孙衍到他们的国中,楚王听说,大怒,以为田需欺负他,就全不听从田需的话了。

齐国听说公孙衍要到燕赵去,也派人以国事相托。

于是,公孙衍行三国相事,有了相当大的权力。

公孙衍主张合纵,张仪宣扬连横。

他们在政治上和私人关系上都是对手。

公元前322年(秦惠文王更元三年),张仪相魏。

公孙衍设法取得韩国当权的支持,破坏了张仪联合秦魏的政策。

公元前319年,张仪被迫去魏,公孙衍代张仪为魏相。

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合纵攻秦。

这次进攻,没有取胜,五国联军至函谷关而还。

但这次进攻,还是一次有名的对秦的进攻。

西戎义渠跟魏有往来。

有一次,义渠君朝魏。

公孙衍就趁这个机会,劝告义渠君加强对秦的警惕。

他说,如中原无事,秦就要对你们烧杀掠夺;如果中原有事,秦将轻使重币去同你们交好。

后来,五国攻秦。

恰巧这个时候,秦以文绣千纯,美女百人,遗义渠君。

义渠君集合群臣议论这件事。

义渠君说,这就是公孙衍当年所说的那话了。

于是起兵袭秦,大败秦人。

谋划攻魏

与张仪一样,公孙衍也是魏国人。商鞅死后,公孙衍被秦惠文王任命为大良造,积极谋划,向魏国发起攻击。

由于商鞅变法,秦国正日益强大。在此之前,齐国经过马陵之战,全歼魏国10万大军;秦国通过进攻河西,诱俘魏国主将公子昂。魏国屡战屡败,主力尽失。秦惠文王继位后虽然杀了商鞅,重用公孙衍,但商鞅制订法令仍在继续施行。

公元前333年,公孙衍任大良造后,很快率领秦军向魏国发起了进攻。

此时的魏国既缺精兵,又缺良将,根本抵挡不住秦国的强大攻势,只好割地求和。

他们所割让的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位于魏国与秦国的交界之处,也是公孙衍的家乡。

50多年前,魏国名将吴起正是在这里以区区5万武卒打败了秦国的50万大军,从而长期占据河西之地。

河西是秦国通向中原的门户。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对粮食的控制都很严,经常利用粮食问题来卡对方的脖子。魏国占据河西之地,死死地压制着秦国,卡死了秦国通往中原的道路,迫使秦国只能与魏国作生意。秦国不甘心受到魏国的盘剥,多次进攻河西,但都没有能够打通中原通道。

公孙衍当然明白河西之地的战略地位。中原是当时各地的商品集散地,控制着各国的粮食命脉。只有走向中原,才能拥有充足的粮食补给,才能在战略上处于主动。但是,对于秦国来说,只有占据河西之地,才有可能走向中原。

魏国被迫割阴晋与秦国修好,秦国东进中原的一颗钉子被拔除了。秦惠王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立即把“阴晋”这个魏国意味的名字,改为了带有秦国色彩的“宁秦”。

此后,公孙衍再度率军进攻河西要塞,俘虏魏国主将龙贾,斩首八万。经此一役,秦国已实际占据了河西之地。魏惠王便顺水推舟,把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向秦国求和。

首倡合纵

魏惠王割让河西之后,派人重金贿赂公孙衍。于是公孙衍向秦惠王提出,趁秦魏暂时和好之机,进攻别的国家。

就在这时,张仪来到了秦国。他告诉秦惠王,魏国四面受敌,正是伐魏的良机。公孙衍顾私利而忘公义,让秦国进攻西面的游牧民族,实属误国之举。魏国有霸主的根基,如果它缓过劲来全力攻秦,秦国恐怕就很难对付了。

秦惠王被说得如梦初醒,立即起用张仪为客卿。公孙衍遭到排斥,不得不离开秦国,到魏国做了将军。

此时,魏国已经千疮百孔,国力衰退。

于是,公孙衍就想拉拢别的国家,靠联合出击取胜。

他首先找到齐国名将田朌,动员他出兵一起进攻赵国,还说只要出兵五万人,就可以很快打败赵国。

田朌认为他说得太容易了,恐怕以后会带来大麻烦。

公孙衍说,如果说得太难了,两国的国君就不同意出了。

等出兵之后,两国国君见有危险,肯定会派兵增援的。

后来果然如此,赵国被联军打得大败。

合纵首尝胜果,引起了秦国的高度警觉。为防止齐楚魏合纵对秦国带来的威胁,张仪软硬兼施,极力破坏公孙衍的合纵策略。他亲自率兵攻打魏国,迫使魏国依附秦国,又与齐楚两国大臣相会,拉拢齐楚,成功地破解了三国合纵。

当时,魏国宰相的惠施也主张合纵,多次陪同魏惠王朝见齐威王。魏惠王与齐威王互相推尊为王,又派太子出使齐国为人质,与齐国结盟。但是,由于张仪的破坏,合纵策略暂时遭到失败。在这种形势下,公孙衍开始拉拢韩、赵、燕、中山四国,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五国相王”事件。

所谓的“五国相王”,就是说,这五国一起互相承认对方称王。由于魏国早已经称王,韩国也在此前称王,这样就等于抬高了另外三国的君主身份,达到合纵的目的。

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目的当然是联合各国,与秦国对抗。此做法遭到了齐、楚国等国的反对,秦国更是极力破坏。为了拉拢魏国,楚国打算废掉魏国现任太子,立在楚国的魏公子为太子,还派兵攻打魏国,占领8个城邑。

在各大国的反对下,“五国相王”以失败而告终。

出任魏相

合纵再次失败后,魏国开始全面倒向秦国。于是,罢免了主张合纵的宰相惠施,改任张仪为魏国宰相。

此时,秦国虽然已经对外宣布免去张仪的相职,但张仪实际上却是身兼两国宰相,目的是更有效地推行他的连横策略。

在此之前,为彻底打开通往中原的通道,张仪曾率军猛攻魏国,攻取了多处战略要地,把魏国的势力赶出了黄河以西。

通过多次争夺,秦国已完全掌握了黄河天险,控制了东进中原的要道,进可攻,退可守,对各国威胁很大。

张仪当上魏国的宰相后,秦国便向魏国和韩国借道进攻齐国。齐威王派军应战,顽强抵抗,大胜秦军。

秦国的这场失败,使张仪的连横策略遭受挫折。魏国内部主张亲齐的势力再次抬头。齐、楚两国要求驱逐张仪,魏国也派出使者到楚、赵、燕等国游说,争取合纵。

公元前319年,魏国把张仪逐回到秦国。公孙衍主张合纵,而且得到了东方各国的支持,被任命为魏国宰相。

公孙衍登上魏国相位,标志着东方各国的合纵联盟再次形成。公孙衍说服诸侯,组织起魏、赵、韩、燕、楚五个国家的兵马,联合出兵攻打秦国。但由于各国利害不同,各国君主各有打算,实际出兵的只有韩、赵、魏三国。

联军气势汹汹攻到函谷关,遭到秦国出兵反击,结果竟不堪一击,一战而溃。魏国遭受损失较大,转而向秦国请求讲和,于是五国纷纷退兵。秦国乘胜追击,攻打没有求和的赵国。齐国也落井下石,趁机进攻赵国。赵国连遭惨败,大将几乎丧尽,损兵8万多人。“五国伐秦”宣告失败。

再任韩相

公孙衍发动五国合纵攻秦失败后,魏国大臣田需乘机指责、中伤公孙衍。魏襄王不再信任公孙衍,魏国大权接着由田需所掌握。公孙衍在魏国呆不下去了,打算到韩国去。

公孙衍对中伤自己的田需十分不满,于是就向魏襄王建议请齐国公子田文接替自己当宰相。魏襄王同意后,公孙衍到齐国请来了田文,自己则去韩国当了宰相。

这样,公孙衍为韩国宰相,田文为魏国宰相,而且取得齐国宰相田婴的支持,合纵的形势又好转了。

公孙衍虽然被排挤出了魏国,但他的政敌田需等却仍然无法高兴起来。继任宰相田文是惹不起的齐国公子,此时还没有什么知名度,但不久便大放异彩,史称“孟尝君”。

在公孙衍的策划下,新一轮的合纵运动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秦惠王为此深感不安,决定发兵攻打韩国。战斗打响后,韩国明显不占优势,其他盟国竟然无人发兵相救。

前线日益吃紧,主张和秦连横的韩国大臣公仲朋,建议割地讲和,与秦国一起伐楚。楚怀王听到这个消息,急忙作出出兵救韩的样子,让战车停满了通向中原的大道。韩国接到报告,非常高兴,立即下令取消了入秦求和的计划。

秦王大怒,下令向韩国发起更加猛烈的进攻。两军相持一年多,韩军被打得大败。公孙衍无力回天,只好逃走。

无力回天

公孙衍极具战略眼光,他不仅注重联合东方各国,甚至把秦国西方的小国义渠,也拉进了合纵伐秦同盟。

义渠是西方游牧民族政权,多年来始终与秦国为敌。

在公孙衍积极组织合纵之际,义渠的国君恰好来到魏国。

公孙衍求见义渠君,告诉他,秦国和东方各国交战时,就会奉上重礼讨好义渠;与各国和平时,就会掠夺义渠。

他希望义渠国君警惕这一点,不要被秦国所蒙蔽。

后来,秦国出动大军攻打韩国时,献上“文绣千匹、好女百人”与义渠修好。

义渠君果如公孙衍所言,趁机发兵攻打秦国,大破秦军。

由于本土遭到破坏,秦国不得不暂时放弃对六国的战争。

然而,公孙衍虽然组织了多次对秦国的进攻,却几乎均以失败而告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策略是错误的,而说明各国离心离德,根本没有很好地贯彻他的合纵策略。

纵观战国局势,实力雄厚的,向来靠拳头说话;实力较弱的,只能靠外交手腕。

公孙衍首创的合纵策略,是当时弱小国家对抗强秦以求得生存的最好策略,甚至是唯一办法。

如果各国能够按照他提出的策略团结起来,共同抗秦,那么天下局势就会发生改变,历史也会改写。

合纵的失败并非公孙衍的失败,而是各国君主的失败。

当时,已经无人能把那些目光短浅、形形色色的君主们凝聚到一起,他们患得患失、左右徘徊,即使公孙衍倾尽心血,也是无力回天。

公孙衍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合纵事业的创始人,与张仪齐名。但史书关于他生平事迹的记载并不详细,流传下来的事迹也不多。《史记》有公孙衍传,系附于张仪传。《战国策》中只有几条零星的记载。

从史籍记载来看,公孙衍在韩国担任宰相,率军与秦国作战失败后,再次回到了魏国。但魏国朝廷勾心斗角,公孙衍没有能重新登上历史舞台。据《韩非子》记载,他与大臣张寿有积怨,田需对他也怀恨在心,于是田需派人杀掉张寿嫁祸于他。魏王误以为是他杀的,就把他杀掉了。

然而,作为一代风云人物,公孙衍的历史功绩是永不磨灭的。在战国中后期,正是因为他,东方各国对强秦才有了几次有较大影响的进攻,历史才变得更加波澜壮观。当时就有人曾说他和张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声势都足以倾动天下。在他去世后,他所开创的合纵大业日益深入人心,精妙绝伦的外交大战仍在继续上演。

轶事典故

力战张仪

人们通常认为,苏秦和张仪为政敌,分别是合纵、连横的倡始者,彼此相互攻击,为同时之人。《史记》和《战国

公孙衍的对手张仪

策》都是这样记载的。

但是,据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苏秦比张仪晚死26年。

有学者依据此书考证认为,张仪在前,苏秦在后,当张仪在秦国当宰相时。

苏秦还是没有登上政坛的年轻人,根本没有和张仪打过交道。

张仪的真正对手是公孙衍,公孙衍才是合纵策略的倡始者。

魏国与齐国的关系由徐州相王而得到缓和,但秦国在西边却连续向魏国发起进攻,西边的西河、上郡相继落入秦国之手。

魏国感到只靠本国的力量是不能抗拒秦国进攻的,于是有公孙衍发动的“五国相王”之举,企图联合三晋与燕、中山国,来抵御大国的进攻。

就在“五国相王”的当年(公元前323年),楚国就向魏国发起进攻,楚将昭阳在襄陵打败魏军,夺去8个邑①。

“五国相王”可称为公孙衍的一次“合纵”运动,但仍敌不过楚国,因此魏惠王对“合纵”政策动摇,接受了张仪“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的政策,任命张仪为相。

主张联合齐、楚以抗秦的惠施被摘相印,到了楚国,后又到宋国。

惠施得以去魏相,是张仪“连横”政策的胜利。

魏惠王相张仪,是想利用秦国的力量对抗齐、楚的压力。张仪却是“相魏以为秦,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②,是要魏国投靠秦国。魏惠王当然不能就范,秦惠王于是生气,出兵攻打魏国的曲沃(今山西闻喜)、平周(今山西介休西,或说今山西灵石境)。这样,张仪的“连横”政策又受到挫折。

公孙衍是张仪的政敌,张仪在魏国推销“连横”政策,公孙衍就出来加以阻拦,要赶走张仪。

于是派人到韩国去把张仪合秦、魏是“魏攻南阳,秦攻三川”,魏王重用张仪,是“欲得韩地”的目的告诉了韩国大臣公叔。

公孙衍称,如果韩重用他公孙衍,秦、魏的交易就可以被阻止,并且可以达到“魏必图秦而弃仪,收韩而相衍”的目的。

公叔认为此计很好,“因委之犀首以为功”③,把国事委于公孙衍。

秦国咄咄逼人的东进政策,令东方各国生畏,纷纷支持公孙衍的“合纵”。齐国于是“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燕、赵两国“亦以事属犀首”,接着楚国也“以事因犀首”。魏惠王见4国属公孙衍以事,“亦以事因焉。犀首遂主天下事,复相魏。”①此即所谓“犀首”“佩五国相印,合纵连横”②的一次“合纵”运动。

公孙衍在魏惠王后元十六年代替张仪为魏相国,乃于次年合东方六国攻秦,推楚怀王为纵长。

联军至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齐独后。

”③这次参加的国家有魏、赵、韩、燕、齐、楚④。

由于联军组织不严密,故被秦军击败。

次年,秦派庶长樗里疾在修鱼(今河南原阳县西),把参加联军的韩、赵、魏3国军队打得大败,斩杀8万人,这次“合纵”攻秦的战争就失败了。

③《战国策·魏策一》。

①《史记》卷四十《楚世家》。

②《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③《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附犀首传。

①《战国策·魏策一》。

②《吕氏春秋·开春》高诱注。

③《史记》卷四十《楚世家》。

④参加这次联军的据《史记》的《秦本纪》、《楚世家》皆有齐国,《六国年表》无齐参战、故一般认为只有五国,实应有齐参加,应为六国。

公孙衍为了牵制秦国的兵力,还联合少数民族义渠同秦对抗。在秦军与三晋军队交战时,义渠军发兵向秦进攻,在李帛打败秦军⑤。

这次六国“合纵”攻秦,虽以失败告终,它的声势却是十分显赫的。

时人景春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⑥说明他们发动的合纵、连横运动,对当时政局所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张仪、公孙衍是战国时期合纵、连横运动的倡导者。自此以后,由于兼并战争的激烈,各大国间纷纷拉拢与国以对付敌国,这种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及军事结盟就不断出现,我们在后面还要进一步进行分析。

史籍记载

《史记》公孙衍传

《战国策》

《汉书·艺文志》

《苏子三十一篇》

《张子十篇》

人物评价

史书评价

《史记》:“入相秦,尝佩五国相印,为约长”。此所谓五国约长,似即指公元前318年五国攻秦之事。

《孟子·滕文公下》:“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公孙衍在当时一些人的心目中是与张仪齐名的,但传下来的事迹不多。

公孙衍(生卒年不详),男,名衍,战国时期魏国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纵横家。

和张仪同时,于秦国为官,和张仪是对手。曾仕魏,任犀首之官,人因以“犀首”称之。还曾仕韩国。最后又回到了秦国并担任秦国的相邦。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诸国合纵抗秦。

公元前4世纪末,逝世

实词活用是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它是指某一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暂时具有了某种语法意义上的变化.即:或者某一实词的词性暂时改变,或者某一实 词的使用方法具有了新的语法特点.所以,判断某一实词是否活用的原则主要是从语法的角度入手.离开了这一原则,就容易造成实词活用扩大化的倾向,引起不必 要的混乱.

词类活用的类型有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数词作动词、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

什么是实词活用?本来一个词具有一定的语法功能和作用,是属于一定词类的,而不兼其它类,可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它可以属于另一词类,即具有另一词类的语法功能和作用,它的意义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是词的活用。

第一节名词活用为动词

一、名词活用的具体情形

1、 名+代

(代词一般不受名词的修饰,而经常用于动词的宾语)

例: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

从左右,皆肘之用胳膊肘碰

公子怒,欲鞭之用鞭子打他

见白书,乃钻火烛之用火把照

父曰:“履我”穿上鞋

买五人之 函之用木匣装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命名

2、 名+名

(当两名词关系不是联合,偏正或同位时,其中一个用如动词)

例:大楚兴,陈胜王 称王

许子冠乎戴帽子

使天而雨珠下

雨麦于岐山之阳下

衣素衣而出穿

(有时可构成动补关系,此时后一名词多为方位名词)

例:沛公军霸上 驻扎(在)

欲王关中(在关中)称王

晋军函陵

3、 副+名

(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副词是经常修饰动词的)

例:既而弥月不雨 不(下)雨

晋灵公不君 不(行)君道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不归咎上天

秦地可尽王也 全部统治

子墨子不听,遂北 就往北走了

秦师遂东 就向东出发了

(注意:“非”后的名词不用如动词,因它本来就是修饰名词谓语的)

例:非我即他 不是我就是他

天又大风 (刮大风)

皆玄衣白刃 (都穿黑衣,提着雪白的刀)

4、 能愿动词+名词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能游泳

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 应当在关中称王

左右欲刃相如 想要杀相如

王曰:“吾亦欲东耳” 想向东进击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识其本名

5、 名词+介宾

(这个名词又不是句子的主语或另一动词的宾词,用如动词)

例:唐浮图慧褒舍于其址 筑屋居住

6、 介宾+名

例:亭以雨名 西与韩境 由山以上五六里

7、 所+名

例:置人所罾鱼腹中 (鱼网 用网捕来)

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住所 住)

馆:修理客人住的地方

8、 名+者

例:赵王之子孙侯者 (侯爵 封侯)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雉兔者往焉 (打鸡猎兔的人)

9、 连词“而”前后的名词在一定条件下用如动词

例: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臣:使……臣服 都:定都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蚕:养蚕 衣:穿衣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缙绅:做官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西:向西进军

去今之墓而葬焉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

缇骑按剑而前

进城梯而下之 梯:放上梯子 下:使动

(当这个名词前虽无动词,但可以和“而”后动词构成主谓关系时,不为动词,如“人而无信”。所以只有当“而”前的名词既非主语又非宾语时,此名词才用如动词)

2、名作活用后翻译方法

(一)动宾式(一般出现于陈述句中)

对译公式:动+名

如:1、伏斧质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认罪

2、而此独以钟名(《游褒禅山记》)——取名

3、当时虽梦幻想(《祭妹文》) ——做奇异的梦,有虚幻的想象

4、嫁为畿辅某官某妻(《记王忠肃公翱事》)——做妻子

5、又自此而曾焉,自此而元焉(《治贫篇》)——有曾孙,有玄孙

6、云青青兮欲雨(《梦游天姥吟留别》)——下雨

7、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友帮惊诧”论》)——成为国家

8、阿品远官河南(《蔡妹文》)——为官

9、吾村不齑粉乎(《冯婉贞》)——成为齑粉

10、有仙则名(《陋室铭》)——出名

11、山水之乐(《醉翁亭记》)——欣赏山水

12、此霸王之资也(《毛遂自荐》)——争霸称王

13、武夫力而拘诸原(《 之战》)——竭尽全力

14、余则 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穿着旧棉袄,破衣衫

15、过秦论(《过秦论》)——指出……的罪过

注意:这种类型是名词活用为动词频率最高的一种,但有的使用了借代等修辞手法因此,翻译时不能硬套。如“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句中的“弦”,不能译为“奏弦”,而应译为“奏乐”。

(二)凭借式(作为动作凭借的工具或使用的材料手段等)

对译公式为:介+名+动

如:1、左右欲刃相如(《谦颇蔺相如列传》)——用刀杀

2、尝贻余核舟(《核舟记》)——用桃核雕刻

3、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板》)——用板印刷

4、用讫再火令药熔(《活板》)——用火烤

5、策之不以其道(《马说》)——用马鞭打(驱使)

6、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之战》)——用草料喂

7、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过秦论》)——用瓦瓮做,用绳子系

8、以事秦之心礼天下奇才(《六国论》)——以礼对待

9、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用木匣装

10、椎杀晋鄙(《信陵君窃符救赵。)——用锤击

(三)趋动式(活用的名词一般是表方位的)

对译公式为:方名+动

如:1、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上指

2、并力西向(《六国论》)——向西进军

3、从流漂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或东或西流击

4、负势竞上(《朱元思书》)——向上升

5、秦师遂东(《 之战》)——向东进发

6、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群英会蒋干中计》)——纵横摆开

(四)动补式

对译公式为:动+介+名

如:1、匣而埋诸土(《工之侨献琴》)——装在匣子里

2、子路从而后(《荷 丈人》)——落在后边

3、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捕蛇者说》)——靠后

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国论》)——坚持到最后

(五)陈述式

对译公式为:名+动(形)

如:1、中古之世,天下大水(《五蠹》)——水泛滥

2、明月半墙(《项脊轩志》)——明月照着

3、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腰挂

4、手长 (《左忠毅公逸事》)——手拿

5、袖四十斤铁椎(《信陵君窃符救赵》)——袖里笼着

6、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荆轲刺秦王》)——法律规定

(六)比喻式

对译公式一般为:比喻词+名词

如:1、静影沉璧(《岳阳楼记》)——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古来万事东流水(《梦游天姥吟留别》)——像东流水

3、蜂房水涡(《阿房宫赋》)——像蜂房,像水涡

4、檐牙高啄(《阿房宫赋》)——屋檐突起,犹如牙齿

5、窗外疏梅筛月影(《与妻书》)——像从筛孔映落&n

七)连谓式

对译公式为:动+名+动(两个谓语一般为“方式”和“目的”的关系)

如:1、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拿丰厚的礼物贿赂

2、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谭嗣同》)——出头告发

3、季文子相三君(《训俭示康》)——任宰相辅助

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建舍定居

(八)特性式(翻译出来的动词是名词所表示的事物所具有特性)

如:1、都督诸路军马(《〈指南录〉后序》)——统领(都督处于军中统领的地位)

2、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柳敬亭传》)——看待(目之功能是看)

3、岂意其至此哉(《促织》)——料想(心之官则思)

4、明烛天南(《登泰山记》)——照耀(烛的功用是照明)

5、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之战》)——做买卖(市场乃买卖之地)

6、则事污蔑 ,厉兵,秣马矣(《 之战》)——磨(砺是供磨刀剑等器具的)

(九)关联式(直接译为一个动词,但常与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事物有关联)

如:1、冠切云之内崔嵬(《涉江》)——戴(帽子是戴的)

2、汝幸而偶我(《与妻书》)——嫁(嫁出的女子是丈夫的配偶)

3、以旌其听为(《五人墓碑记》)——表彰(旌有光彩鲜艳等特点)

4、乃簪一花(《训俭示康》)——插(簪是插在发髻上的)

5、乃使其从者衣褐(《廉颇蔺相如列传》)——穿(衣服是穿的)

6、不耻相师(《师说》)——学习(老师与教学、学习有关)

7、以绳天下之梅也(《病梅馆记》)——约束(绳与捆搏有关)

8、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登上(登与脚、鞋有关)

9、抑本其成败之迹(《伶官传序》)——推究(与追根溯源有关)

10、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侍奉(侍奉是“做事”的从属概念)

第二节形容词、数词活用作动词

1、形容词用如动词

(一)形容词后有名词,它不构成修饰关系,而构成了动宾关系,这个形容词作如动词。

1、乃以朱其眉,以相识别,由是号曰赤眉。(用红色染)

2、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少有,少见)

(二)形容词前有“所”字,这个形容词用如动词。

1、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称颂作漂亮的人)

2、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卑视的那些人,尊重的那些人。)

(三)形容词活用动词,如果在形容词后边能译成时态助词“了、着、过”,或趋向动词“起来、上去、下去”等,这个形容词用如动词。

苟富贵,无相忘。(富有尊显起来了)

2、数词用如动词

数词用如动词,数量很少。

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2、夫金鼓旄旗者,所以一人之耳也。(统一)

3、此三者,……与臣而将四矣。(成了四个)

第三节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不是一般的支配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产生某种动作行为,或者具有某种性质状态或者成为某一种事物。它含有“使它怎样”,“让他怎样”,“把他怎样”的意思。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句子中的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或行为。

(一)不及物动词使动:

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词。

结构:A+动词+B,译法:A使B施行动作。

例句:

A.

1、 庄公寤生,惊姜氏。 惊:使……吃惊。

2、 焉用亡郑以陪邻。 亡:使……灭亡。

3、 阙秦以利晋。 阙:使……(土地)亏损。

4、 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活。

5、 既来之,则安之。 来:使……来。

6、 可烧而走之。 走:使……跑。

7、 止血灵。 止:使……停止。

B.

1、 (沛公)从百余骑。 从:zòng使……跟随。

2、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食:sì使……吃。

见:xiàn使……现。

3、 中国队大败美国队。 败:使……打败仗。

4、 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华之杀羊食七》

惊心动魄: 生死肉骨: 滴水穿石: 惊世骇俗:

惊天动地: 山有小口,才通人:

(二)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不及物动词作使动用法,这是普通规律,而及物动词作使动用法的比较少。

1、土地,朝秦楚,蒞中国而抚四夷。(使……来朝贡)

2、尝人,人死;食狗,狗死。(使……尝到,使……吃了)

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随)

(三)怎样区别一般动词与动词的使动用法

古汉语的使动用法就是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谓语是陈述宾语的,二是受陈述的宾语是受主语支配的。用图表示:

主 谓 宾

(怎么样)

使

名词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比较容易判断,这里无须赘述。动词的使动用法有时较难辨别。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大多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例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记》)

若欲死而父,即前斗(高启《书博鸡者事》)

例一“活”,本不是及物动词,但当它后边带上宾语“之”,就有了“使之活”这样的使动意义。

例二“死”也不是及物动词,但它涉及了“而父”这一宾语,即有“使而父死”的意义。

这两个例句的共同特点都是动作行为是由宾语发出的,而宾语发出这一动作行为又是受主语支配的。

由于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属于特殊现象,所以它的使动意义还较为明显,较易判别。

古汉语里还有少量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由于及物动词带宾语属于正常现象,所以,带不带宾语与它是不是使动用法没有必然联系。

我们判断它是否为使动用法,主要根据它的动作行为是由谁发出的。

如果其动作行为由宾语发出,且受主语支配,则必为使动用法;如果其动作行为是由主语发出的,宾语只是其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那么,它就是一般动词。

例如: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序八州而朝同列(贾谊《过秦论》)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同上)

怀敌附远(贾谊《论积贮疏》)

一男附书至(杜甫《石壕吏》)

第一组中的“朝”,在“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句中,是“朝拜”的意思,它是“燕、赵、韩、魏”这一主语发出的动作行为,属一般动词谓语;在“序八州而朝同列”句中,“朝”有“使同列朝”这样的使动意义,它是宾语“同列”发出的动作行为,而受主语“秦”(承前省略)的支配。

同样道理,第二组中的“负”,第三组中的“附”,当其动作行为是由宾语发出的,则为使动用法,有“使…

承担”,“使…

归附”的意义;当其动作行为是由主语发出的,则为一般动词,有“背”、“捎”的意义。

由此可见,区别一般动词和动词的使动用语,最重要的方法是从具体的语言环境出发,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考虑这个动词陈述的对象是谁,或者说这个动作行为是由谁发出的。如果能这样考虑问题,就一定能准确地区别一般动词与动词的使动

用语。

2、形容词使动用法:

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1、 富国强兵:

2、 强兵足食:

3、 丰衣足食: 丰、足:使……丰足。

4、 安邦定国: 安、定:使……安定。

5、 无案牍之劳形: 劳:使……劳累。

6、 良药苦口利于病: 苦:使……苦。

7、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怀:使……怀念。

安老怀少: 安:使……安逸。

8、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尊:使……尊贵。

9、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稳固。

10、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使……受苦、受累、受穷。

3、名词使动用法:(少见)

名词先用如动词,再使宾语具有此行为。

例:A.

1、 汗牛充栋 汗:使……出汗。

2、 汗马功劳

3、 生死肉骨 肉:使……长肉。

4、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wàng,使……做王。

B.

1、 齐威王欲将孙膑 将:任命……为将。

第四节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于它的宾语含有“认为”,“以为”的意思。这种用法仅限于形容词和某些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它们本不带宾语带了宾语,并具有“认为”,“以为”意义,即是意动用法。

1、名词意动:

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

译:把……当做。

例:

1、 幕天席地: 2. 草菅人命: 3. 鱼肉百姓:

4、 千金一刻:5. 友风而子雨: 6. 稍稍宾客其父:

7、 孟尝君客我: 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越国以鄙远:

2、形容词意动: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认为……形)

(1)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认为鲁小;认为天下小。)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认为仲尼之闻少;认为伯夷之义轻)

(3)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天论》)(认为它怪异)

(4)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韩非子?五蠹》)(认为它重要)

(5)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粟疏》)(认为五谷贵重;认为金玉轻贱)

(6) 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认为它怪异)

不耻下问是古非今口是心非 重男轻女重文轻理厚此薄彼 不远万里邑人奇之

(二)表心理活动的动词的意动用法

(1)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史?廉蔺列传》)(认为 这种事羞耻)

(2)而耻学于师。(韩愈《师说》)(认为向老师学习可耻)

3、使动、意动的区别

A. 例:

判断:当行动已成为事实,便构成使动。

当其为心感受,规划想法时,并不意味着形成客观事实,因此为意动用法。

B. 依据主宾关系判断:

例:

一般来说,使动句叙述的是一种既成的或将成为事实的客观事实,它侧重于客观行动;意动句叙述的则常常是一种主观认识,这种主

观认识可以是事实,也可以不是事实。总之,意动句更侧重于心理意念的感受。

第五节名词用如状语

1、普通名词作状语:

1、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像……一样)

(有的动作行为不易给人鲜明的印象,于是就借助所表示的事物动作特征,而比喻另外一个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

例:席卷天下 席:像席子一样

包举宇内 包:像包袱皮一样

云集响应 云:像云一样;响:像回音一样

翼蔽沛公 翼:像翅膀一样

扩展:狼奔豕突 斗折蛇行 土崩瓦解 雷厉风行 风起云涌灰飞烟灭 狼吞虎咽 风驰电掣风起云散

例:豕人立而啼其一犬坐于前狐鸣呼曰老人儿啼

2、 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像对待……一样)

(常在“待”“畜”“事”等动词前,表示采取对待此名词状语的表示的人或物,那种态度)

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像对待兄长一样)

齐物田忌善而客待之 (像对待客人一样)

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级 (像对待……来畜养孔级)

人皆得人隶使之

3、 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用……于……)

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朱亥椎杀晋鄙 刀斫之

臣请剑斩之 口谏笔伐 目见耳闻 取而稿葬 得佳者笼养之

4、 表示动作行为依据的情势或道理:(按照)

例: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按照法律)

予分当解决(文天祥)(按情理应当自杀)

义不容辞 理所当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在……)

例:卒廷见相如 童子隅坐而执烛 班门弄斧

家喻户晓 风餐露宿草行露宿道芷阳而间行(从小路) 庙礼之

2、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作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展趋向)

例:南来北往(从南来,向北往) 内立法度(在国内)

外连横而斗诸侯(对国外)

扩展:里应外合 左顾右盼 前仰后合 东奔西跑 前俯后仰

东倒西歪 南取、西举、东割、北收 北筑长城(在北部)雨泽下注

3、时间名词作状语;

1、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在……)

例:冬,晋灭虢 夜缒而出 乃夜驰之沛公军晓行夜宿 白日做梦

2、 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为……)

(此用法多是用在“日”“月”“岁”等词中)

例:君学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日夜望将军至

3、 表示情况逐渐发展(一……地,一……又)

 例:蒸蒸日上 江河日下 日积月累 日新月异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四,数(量)词作状语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三顾茅庐 四通八达 百思不解 一见钟情 一见如故 一反常态

5、动词作状语

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为表达中心语服务的。

1、 用连词“而”或“以”来表示修饰关系。

例:执刃而立 登高而招而望矣 弃甲曳兵而走

2、 根据语意来判断:

例:儿惧,啼告母 永之人争奔走焉

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虚词再细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副词是一种半虚半实的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y2023022806021884510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