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三皇五帝的由来和历史故事,中国历史朝代歌中三皇五帝的姓名及他们各自的典故事迹?

舜的传说舜生于今永济县的诸冯村。

他姓姚,因眼里有双瞳,故名叫重华。

母亲生下他不久就去世了,父亲瞽叟娶了继室,生一男一女,男的叫象,女的叫阔首,就是舜的异母弟妹了。

舜的父亲、继母和弟弟,对舜都很不好,所以舜从小就饱受着家庭的折磨。

后来在家实在住不下去了,便到历山(今中条山西南)脚下,搭了间茅屋独自生活着。

他勤劳朴实,乐于助人。

他在历山耕种,历山的农夫让给他田界;他到雷泽(今芮城县北)捕鱼,渔民们请他到家里居住;他到陶城(今永济县蒲坂北)学制陶器,一学就会,而且制作十分美观。

现在在稷山、夏县都有出土上古的陶器,它反映了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的劳动成果。

他敬重别人,别人也都敬重他。

因此,在他所居住的地方,第一年就成了村庄,第二年就成了城镇,第三年就简直象繁华热闹的都市了。

可见群众是怎样拥护和爱戴他啊!

舜离家到历山耕种,其原因就是他父母对他的虐待。

尽管如此,他还是时刻不忘父母养育之恩,不计前嫌。

有一天,他看见一只母斑鸠带着一只小斑鸠在飞,那母斑鸠不时捕捉飞虫来喂小斑鸠,十分勤劳。

舜感动了。

他想念着哺育自己的父母,便情不自禁地唱起《思亲操》歌曲来:"陟彼舜山兮崔嵬,有鸟翔兮高飞。

瞻彼鸠兮徘徊,-----没张兮思我父母。

力耕日与月住如驰,父母运兮吾将安归。

"意思是:登上那崔嵬的历山,见两只斑鸠在空中飞旋。

日与月啊如梭如箭,思念父母啊有家难还!

舜确实是个大孝子,二十岁时就以孝名闻于天下。

那时,尧帝选拔贤才,四岳之长就向尧帝举荐了舜。

于是尧帝就选他作自己的继承人,并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配给舜作妻子。

尧帝赏赐给他一大批牛羊,还给他修了高大的仓库。

舜由一个穷人一下子富了起来。

他的父母和弟弟,一听到舜富了,就顿起不良之心,设计陷害,要把舜的财产夺过来。

一天,他们借修仓库为名,想用一把火把舜烧死在仓库里;没想到舜穿的是娥皇、女英给他的风衣,舜从大火中飞走了。

一天,他们又借掏井为名,想投石下井把舜淹死在深井里;没料到舜穿了娥皇、女英给他的龙衣,又从井底游走了。

一计不成,二计失败,他们又借吃饭为名,酒中下毒,想要把舜毒死;然而舜有蛾皇、女英保护,事先让他服了仙药,毒酒下肚,也安然无事。

原来舜的异母妹妹生性善良,当她听到父兄要陷害舜的消息时,便悄悄告诉给二位嫂嫂,这就使得娥皇、女英能够从容对付恶人的诡计,帮助舜死里逃生。

而舜呢,宽宏大量,不计旧恶,他一如既往,对父母孝顺,对弟弟友爱。

不过,经历过这番风波之后,舜更把二妃当作自己生死不渝的伴侣了。

这些富有神话色彩的传说,均见《列女传有虞二妃》。

后来,舜为天子,巡视南方,死在苍梧之野(今湖南九嶷山)。

娥皇、女英听到舜死南方的消息,便立即动身前往探视,她俩一路走,一路哭,泪水洒在竹子上,竹子就呈现出许多斑点,后人称这种竹子为湘妃竹,也叫斑竹。

她俩到了湘江,渡江时遇暴风,船被打翻,二妃被淹死。

出运城北门行三十里,有鸣条冈,冈上有座舜帝陵庙,河东群众称它为舜帝庙。

据《蒲州府志》和《解州州志》载:这座庙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明嘉靖年间因地震毁坏,万历年间依旧规模重建,经清代多次缮修,至今保存尚好。

舜帝庙分外城、陵园、皇城三个部分。

皇城内有戏楼、卷棚、献殿、正殿、寝宫;东西两翼有廊房和钟、鼓二楼。

正殿内有舜帝头戴冕旒的塑像(今已毁)。

寝宫为舜的二妃--娥皇、女英的住处。

舜帝庙结构宏伟,布局合理,总共占地面积一百五十亩,是我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用占地一百五十亩的陵庙来祭祀一个上古时代的君王,而且千秋百代,永垂不衰,这除了舜都蒲坂位于河东这个原因之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舜有大功于民。

当尧帝把自己的女儿--蛾皇、女英许配给舜以后,在长期的考察中,知道舜不但宽厚仁慈,而且英明能干,于是就让他担负重要职务,独当一面。

尧帝让他做掌握天下土地和人民的司徒,他以美好的道德教育人民,使人民做到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上下都和睦相处。

尧帝让他做总管天下百事工役的司空,他把诸事办得井井有条,绝无荒废。

尧帝让他出使四面兄弟部落,他同兄弟部落的关系处得十分融洽。

尧帝派他单独到深山老林或边远地区去巡视,在狂风暴雨中他不迷路,碰到虎包、豹豺狼他不畏怯。

当舜五十岁时,尧帝把天下大事托付给他。

他总摄大权,统领百官,作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他向尧帝推荐了高阳氏苍舒、叔达等才子八人,谓之"八恺";接着又举荐了高辛氏伯奋、促堪等八位能人,谓之"八元"。

这十六位贤人帮助他辅佐尧帝,把天下管理得很好;他在举贤任能的同时,又把使势倚强、横暴不法的"四大凶神"作了惩处。

把号"穷奇"的共工流放到幽州,把号"浑沌"的欢兜发配到崇山,把号"桃杌"的鲧囚贬到羽山,把号"饕餮"的三苗驱逐到三危(今甘肃敦煌),于是天下大治大安。

尧帝整整用了二十七年的时间对他进行考察、培养和试用,直到完全可以放心了,这才把天下正式禅让给他。

舜受尧禅,在蒲坂(今永济)即帝位,就以蒲坂为都,为有虞氏。

舜帝即位,因政绩卓著,传说天上有五星化为五老,游于蒲坂,舜以师道尊之。

今永济有"五老峰"和"五星湖",就是这个故事的遗迹。

那时洪水泛滥,舜帝命禹治理,禹治水有功,就拜禹为司空,总理百官。

他又请懂得稼穑的后稷管理农业,契管理教育,皋掏管理司法,垂管理手工业,益管理出泽,伯夷负责天下的典礼,夔制谱作乐,龙传达君主命令:谓之"九官"。

尧帝去世之后,舜帝办事更加谨慎,他征聘贤人辅政,立诽谤之木,设进谏之豉,让人民提意见,以改正自己的过失。

他又让乐师制了九抬、九韶等古乐。

因用箫笛演奏,故称"箫韶"。

这种古乐,雍容典雅,清扬婉转,演奏起来,据说凤凰也会飞来起舞的。

舜帝本人也很爱音乐,他的古琴弹得好极了。

有一次,他登上熏风楼,面对浩渺的百里盐池,弹唱着自己谱写的《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译成现代汉语是:南风多么和薰啊,可以解除老百姓的痛苦。

南风多么及时啊,可以增加老百姓的财富。

舜帝到了晚年,因见自己的儿子不肖,便把天下禅让给禹。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

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

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

三战,然後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

西至于空桐,登鸡头。

南至于江,登熊、湘。

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

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

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

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

获宝鼎,迎日推筴。

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

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

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

有士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居于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

黄帝崩,葬桥山。

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

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

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帝颛顼生子曰穷蝉。

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

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

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

高辛於颛顼为族子。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

普施利物,不於其身。

聪以知远,明以察微。

顺天之义,知民之急。

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其色郁郁,其德嶷嶷。

其动也时,其服也士。

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

娶娵訾氏女,生挚。

帝喾崩,而挚代立。

帝挚立,不善(崩),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帝尧者,放勋。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

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

能明驯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便章百姓。

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

敬道日出,便程东作。

日中,星鸟,以殷中春。

其民析,鸟兽字微。

申命羲叔,居南交。

便程南为,敬致。

日永,星火,以正中夏。

其民因,鸟兽希革。

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

敬道日入,便程西成。

夜中,星虚,以正中秋。

其民夷易,鸟兽毛毨。

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

便在伏物。

日短,星昴,以正中冬。

其民燠,鸟兽氄毛。

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

信饬百官,众功皆兴。

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

」尧曰:「吁!

顽凶,不用。

」尧又曰:「谁可者?」讙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

」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

」尧又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

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

」岳曰:「异哉,试不可用而已。

」尧於是听岳用鲧。

九岁,功用不成。

尧曰:「嗟!

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

」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

」众皆言於尧曰:「有矜在民闲,曰虞舜。

」尧曰:「然,朕闻之。

其何如?」岳曰:「盲者子。

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

」尧曰:「吾其试哉。

」於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於二女。

舜饬下二女於妫汭,如妇礼。

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

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

宾於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

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

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

女登帝位。

」舜让於德不怿。

正月上日,舜受终於文祖。

文祖者,尧大祖也。

於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

舜乃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辩于群神。

揖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班瑞。

岁二月,东巡狩,至於岱宗,祡,望秩於山川。

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

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

归,至于祖祢庙,用特牛礼。

五岁一巡狩,群後四朝。

遍告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肇十有二州,决川。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

眚灾过,赦;怙终贼,刑。

钦哉,钦哉,惟刑之静哉!

讙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

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彊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

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

於是舜归而言於帝,请流共工於幽陵,以变北狄;放讙兜於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於三危,以变西戎;殛鲧於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於天。

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

百姓悲哀,如丧父母。

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权授舜。

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

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於南河之南。

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

舜曰:「天也」,夫而後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虞舜者,名曰重华。

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

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

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

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

舜,冀州之人也。

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於寿丘,就时於负夏。

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

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

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

舜年二十以孝闻。

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

於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

舜居妫汭,内行弥谨。

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

尧九男皆益笃。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尧乃赐舜絺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

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

舜乃以两笠自捍而下,去,得不死。

後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

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

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

象曰:「本谋者象。

」象与其父母分,於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

牛羊仓廪予父母。

」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

舜往见之。

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

」舜曰:「然,尔其庶矣!

」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

於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

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

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

至於尧,尧未能举。

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

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

少暤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

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

此三族世忧之。

至于尧,尧未能去。

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

天下恶之,比之三凶。

舜宾於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螭魅,於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

舜入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尧乃知舜之足授天下。

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

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

摄政八年而尧崩。

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

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

於是舜乃至於文祖,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

舜谓四岳曰:「有能奋庸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相事?」皆曰:「伯禹为司空,可美帝功。

」舜曰:「嗟,然!

禹,汝平水土,维是勉哉。

」禹拜稽首,让於稷、契与皋陶。

舜曰:「然,往矣。

」舜曰:「弃,黎民始饥,汝后稷播时百谷。

」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

」舜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轨,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维明能信。

」舜曰:「谁能驯予工?」皆曰垂可。

於是以垂为共工。

舜曰:「谁能驯予上下草木鸟兽?」皆曰益可。

於是以益为朕虞。

益拜稽首,让于诸臣朱虎、熊罴。

舜曰:「往矣,汝谐。

」遂以朱虎、熊罴为佐。

舜曰:「嗟!

四岳,有能典朕三礼?」皆曰伯夷可。

伯夷,以汝为秩宗,夙夜维敬,直哉维静絜。

」伯夷让夔、龙。

舜曰:「然。

以夔为典乐,教稚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於!

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舜曰:「龙,朕畏忌谗说殄伪,振惊朕众,命汝为纳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

」舜曰:「嗟!

女二十有二人,敬哉,惟时相天事。

」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远近众功咸兴。

分北三苗。

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垂主工师,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泽辟;弃主稷,百谷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

方五千里,至于荒服。

南抚交阯、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

於是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皇来翔。

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

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苍梧之野。

葬於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舜之践帝位,载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谨,如子道。

封弟象为诸侯。

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於天。

十七年而崩。

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

诸侯归之,然後禹践天子位。

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

服其服,礼乐如之。

以客见天子,天子弗臣,示不敢专也。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

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

契为商,姓子氏。

弃为周,姓姬氏。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

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

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

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

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

书缺有闲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

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三皇:

1、燧人氏:中国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简称燧人,尊称“燧皇”或“遂皇”。据传,名允婼,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人,为华胥氏之夫、伏羲与女娲的父亲。他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

开创了华夏文明燧人氏的神话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化到人工取火的情况。《尚书大传》云:“遂人为遂皇,伏羲为羲皇,神农为农皇也。遂人以火纪,火,太阳也,日也。阳尊,故托遂皇于天。”是神话中以智慧、勇敢、毅力为人民造福的英雄。

2、伏羲氏:伏羲是古代传说里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

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3、神农氏 :神农氏,华夏太古三皇之一,汉族民间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以及人类茶叶的发明者,他尝遍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也因为此两项重要贡献,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等,为掌管医药及农业的神祇,不但能保佑农业收成、人民健康,更被医馆、药行视为守护神。

五帝:

1、黄帝: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 ,亦称有熊氏。

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2、颛顼:本名乾荒,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又称黑帝或玄帝,在天神传说中是主管北方的天帝。颛顼始自穷桑,而迁都于商丘,后居于帝丘。《国语·楚语》说颛顼是继少昊之后主政。

《列子·汤问》说法亦同:“共工氏与颓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山海经·大荒东经》神话中说少昊育颛顼于东海。后来的虞(舜)、夏、秦、楚都成了他的子孙,成为黄帝系下与帝喾并列两系中的一系,成为中华民族人文共祖之一。

3、帝喾(kù):姬姓,名俊(一作夋),五帝之一。出生于高辛, 中国上古时期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山海经》等古籍中天帝帝俊的原型就是帝喾。

15岁受封为辛侯,30岁受禅即位,号高辛氏。春秋战国后,被列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被商族认为是其第一位先祖。

4、尧:姓伊祁,名放勋,古唐国(今山西临汾尧都区)人,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帝喾之子,母为陈锋氏,“五帝”之一。

十三岁辅佐兄长帝挚,封于陶地。十五岁改封于唐地,号为陶唐氏。十八岁,尧代挚为天子,都于蒲阪。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尧从父亲帝喾那里继承帝位,并开创了“禅让制”的先河。

5、舜:中国上古时代的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传说姓姚,名重华,字都君。出生地在诸城。受尧的“禅让”为有虞氏首领。尊号有:帝舜(舜帝)、大舜、虞舜。战国简牍“清华简”《保训》中提到虞舜传承“中道”:“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舜即得中”。

《史记·五帝本纪》讲“天下明德皆自舜帝始。”《童子问易》考证舜帝系大易重卦之人 ,来自《易经》的德道渊源于舜帝,所以舜被称为易学发展史上五圣之一,现今世界舜帝后裔达3亿多人。

扩展资料:

五帝说法

1、《五帝德》所说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人。其说根据《国语·鲁语》对他们的赞誉而定。《帝系》为其编造了以黄帝为始祖的世系。《吕氏春秋》及《史记·五帝本纪》承用了此说。

2、《战国策·赵策》与《易·系辞》提出的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五人。《庄子》、《淮南子·淑真训》及《三统历》亦承此说。《通鉴外纪》反对三皇五帝说,但其所列最早的帝王仍是此五人。

3、《吕氏春秋·十二纪》所载的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礼记·月令》亦同此说。王符《潜夫论》并将古代各帝王部分别纳入此五帝的血胤系统之下。

4、《世经》所编排的古史系统依《十二纪》与《月令》,在黄帝与颛顼之间有少昊,郑玄注《中侯敕省图》即加少昊于第一个五帝说,谓五帝有六人,俱合于五帝座星。然东汉以来《稽命徵》等之说,把黄帝升为三皇之一,皇甫谧《帝王世纪》从之,而以少昊以下五人为五帝。

于是伪《尚书序》即据以将《世经》前面三名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接着的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5、《通鉴外纪》及《路史发挥》引梁武帝萧衍画像碑述,以黄帝、少昊、颛顼、喾、尧为五帝,似是最晚的一说。但梁武只有《通史》六百余卷,据陈立《白虎通疏证》,以为画像碑述可能是《武梁祠堂画像碑述》之讹,则此说仍出自汉人。

参考资料:

三皇:伏羲 炎帝 黄帝

太昊伏羲氏故事

传说为古代东夷的著名首领,人头蛇身(龙身),领导的部落以蛇(龙)为图腾。相传他根据阴阳的变化创制了八卦,用八种简单的符号概括天地间万物万态。模仿蜘蛛结网,发明了鱼网。创制了乐器“瑟”。

炎帝神农氏故事

传说为上古部落著名首领,牛头人身,领导的部落以牛为图腾。相传他用树木制作耒(lei )、耜(si)等农具。发明了草药,为人治病。被尊为医药和农业的创始人

黄帝故事

传说姓姬、又说姓公孙,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

是4000多年以前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领袖。

黄帝时期有很多发明,养蚕抽丝、舟车、文字、音律、算术、历法、棺椁、器皿等等,后人赞誉他“能成命百物”。

相传伏羲生时以木德称王于天下,后人祭祀他于东方,被称为东方天帝。

道教也称他为东方天帝。

相传炎帝神农氏是为了寻药医病而误食一种叫“百脚虫”的小虫子而中毒身亡。

相传黄帝活到100岁以后,驾龙升天。

炎帝与黄帝当时是不同的部落首领,他们时而联合对外、时而相互残杀,最终两部落联合,构成华夏族的主干成分,华夏族成为后来汉族。

黄帝被奉为首领。

所以今天我们自称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五帝:少昊颛顼 帝喾 尧 舜

少昊故事

黄帝后裔。以鸟为图腾,做官职。其部落分为24个氏族,以奄为中心,活动于现山东半岛。其后代向江淮流域发展,后来春秋时期的郯国及周朝帝族都是他的后裔。传说活到100岁,在位84年,死于“奄”,葬云阳山。(今山东省曲阜附近有少昊庙)

颛顼故事

传说是炎、黄联盟时期的重要首领。黄帝次子昌意的后代,20岁当部落首领,喜欢音乐。死后伏鱼体而复活,成为半鱼半人的“鱼妇”。传说活到98岁,在位78年。葬于东郡濮阳顿丘城外广阳里。(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

帝喾故事

传说是炎、黄联盟时期的重要首领。黄帝长子玄嚣的后代,30岁当部落首领。可以“春夏乘龙,秋冬乘马”,能招来凤鸟天瞿跳舞。活到105岁,在位70年。病死,葬于濮阳顿丘城门外南面的台阴野处。(今河南省濮阳县附近)。

尧故事

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炎黄联盟首领,帝喾少子。16岁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广招贤能,体恤民众,典范仁君。传说活到118岁,在位98年。葬与济阴城南(今山东菏泽)又说晚年被舜夺位,放逐死于平阳(今山西淋汾)。现山东省临汾县有尧帝庙。

舜故事

普通农民儿子,自小生活经历磨难,为人和善,广得人心,深受爱戴。尧让为于舜,50岁即位,终年100岁。又有说,尧晚年昏庸,舜反之,夺位。葬于九嶷山下(今湖南省宁远县)。另说,被禹夺位,放逐死于苍梧。

三皇

出自《周礼·春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

通常言古史者,必言“三皇五帝”。“五帝”尚在“三皇”之后,人们多公认“三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三皇”之名不见于经,组成亦有不同说法,但《尚书大传》以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风俗通引》、《白虎通义》、《古史考》等古籍亦持此说。“三皇”按照流传最广的是:伏羲(天皇)、神农(地皇)、少典(人皇)。

但是根据典籍记载众说纷纭,并无定论。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

《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

《鹖冠子·泰鸿》:“ 泰皇 问 泰一 曰:‘天、地、人事,三者孰急?’”《史记·秦始皇本纪》:“古有 天皇 ,有 地皇 ,有 泰皇 , 泰皇最贵。

” 司马贞索隐:“按, 天皇、地皇之下即云泰皇 ,当人皇也。

而《封禅书》云‘昔者 太帝 使 素女 鼓瑟而悲’,盖三皇已前称 泰皇 。

一云 泰皇 , 太昊 也。

”[1]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26年)李斯说古代有三皇,其中泰皇最贵。

泰皇,较后的书称为人皇,即传说中的太昊伏羲。

五帝

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一般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世本》、《大戴礼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礼记·月令》以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为五帝。

《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尧、舜为五帝。

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皞、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

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

黄帝居中,具土德;大皞居东方,具木德,主春,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亦称炎帝;少皞居西方,具金德,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主冬,亦称黑帝。

(《吕氏春秋·召类》)三皇五帝究竟指谁?对于五帝,则一般采取《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

三皇五帝的主要事迹

虽然说三皇五帝有神话成分,但是仍为中国人心目中的先祖。

三皇分别是天皇、地皇、人皇(也称泰皇)。

而具体指哪几位却说法不一。

《尚书大传》说是“燧人、伏羲、神农。

”,《白虎通义·号》说是“伏羲、神农、祝融。

”,《风俗通义·皇霸》第一,引《春秋纬运斗枢》说是“伏羲、女娲、神农。

”(无论是哪种说法都有伏羲和神农)。

由于太过于神话,所以司马迁在写史记时没有写《三皇本纪》,免得误导后人,故而只有《五帝本纪》,因为黄帝等尚有其人其事,只不过后世一些人为歌功颂德把黄帝神话罢了。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他“习用干戈,以征不享”。“炎帝欲侵陵诸侯”于是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后来蚩尤作乱,轩辕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一番苦战之后,终于擒杀蚩尤。于是“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五帝中另外四位都是他和嫘祖的子孙后裔。

颛顼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史书上说他“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据说他进行政治改革,又对九黎族进行宗教改革,禁绝巫教,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

帝喾是黄帝的曾孙,玄嚣的孙子,蟜极的儿子。他在位时国泰民安,只有一次,在他南巡时,在遇到了房王作乱,很快就平息了。他的元妃姜原生了弃,是周朝姬姓王族的始祖。次妃简狄生了契,是商朝人的先祖。次妃庆都生了尧。尧是历史上有名的圣贤之君、五帝之一。

帝尧,史书上说他“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他在位时洪水泛滥,曾命鲧治水,又命羲、和二人掌管时令,制定历法,教民按时农作。

帝舜是颛顼的后人,史书上说“重华(即舜)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昌意是黄帝的儿子。

他以孝闻名,父亲、后母、弟弟多次害他,他却既往不咎。

他执政时期,推举“八恺”和“八元”,这十六位贤人,驱逐“三凶”,任用大禹治水。

他南巡时驾崩于苍梧之野。

三皇五帝的由来

中国古书上,把伏羲、女娲、神农称为“三皇”,把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称为“五帝”,其实“三皇五帝”都是象征性的人物,是想象中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关于“三皇五帝”的记载,虽然是一些美丽动人的神话,却能反映原始社会氏族和部落的历史。

传说伏羲、女娲、神农是远古时代的大圣人,各有一些了不起的功绩。

伏羲,又称庖羲。据说他是个大发明家,“始作八封”,“作结绳而为网罟”。这是两件大的发明创造。当然,社会出现这样的新事物,是由于人们集体劳动的结果,而不会是某个“圣人”的恩赐。但这个传说告诉我们,那个伏羲氏族开始使用一种记事符号,又懂得制网捕鱼了。

女娲的主要业绩是“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据说,在这以前,天塌地陷,灾害不息,经过她老人家的工作,一切就序了。她也就成了传说中整理天地的神。这个故事反映了远古人类与自然界的艰苦斗争。

神农是传说个主掌稼穑的土神。

大概是指原始社会农业开始发展的氏族名称。

据记载,当初人们吃生肉,喝兽血,穿兽皮。

神农认为人们这样生活下去,是难以维持的。

于是,他“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

实际上农业生产知识是上古人类实践经验的积累。

神农并无其人。

后来人们推测,神农氏的事迹,大致反映相当子母系氏族制繁荣时期的社会情况。

传说中的五位上古帝王,文书记载很不一致。他们活动的时代可能已经进入父系氏族制,或原始社会末期了。

太皞,也称为太昊,姓风。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他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炎帝,姓姜。

相传他牛头人身,可能是以牛为图鹏的氏族首领。

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渭河流域,后来进入黄河中游,与九黎族发生了长时期的冲突。

九黎族的首领叫蚩尤,兽身人言,铜头铁脖子,头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剑戟,能吃砂石,可能是以某种猛兽为图腮的氏族。

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是勇悍善战的强大氏族部落。

蚩尤把炎帝驱逐到涿鹿(今河北西北桑干河流域)。

炎帝向黄帝求援,双方在涿鹿大战-场。

蚩尤请风伯雨师兴风作雨,造了大雾使黄帝的士兵迷失方向,黄帝请旱神女魃,把天气放晴,造了“指南车”辨别方向。

这场激烈战争的结果是蚩尤失败,被杀死了。

黄帝取得了胜利,被推举为“天子”。

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

传说黄帝族原先居住在西北方,过着不定居的游牧生活,打败蚩尤后又与炎帝族在阪泉发生三次大战。

黄帝统率以熊、罴、貔、貅、虎等野兽为图腾的氏族参加战斗,打败了炎帝部落,进入黄河流域。

从此,黄帝部落定居中原,并很快发展起来。

史书记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说明这些部落形成了巨大的部落联盟。

黄帝后代与其他部落共同融合,形成中华民族,黄帝轩辕氏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

后来,中国人自称是“黄帝子孙”。

正是这个原因,后人把许多发明创造都传作是黄帝的功绩,说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箭,染五色衣裳。他让妻子嫘祖教人民养蚕。他命令大臣仓颉造文字,大挠造干支,伶伦制作乐器等等。这些传说不大可靠,我们只能理解为黄帝时代生产工具大有进步。

少皞, 也叫少昊,姓己,名挚,号穷桑帝,传说是黄帝的后代,居住在山东曲阜一带。这个部落以鸟为图腾,有风鸟氏、玄乌氏、青乌氏,共二十四种。这可能是二十四个氏族合成的一个大的部落。少皞族是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

颛顼,号高阳氏,居住河南濮阳县一带,相传是黄帝的儿子昌意的后代。

古书记载;“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可能这是八个氏族。

颛顼对九黎族信奉巫教,杂拜鬼神的风尚进行了治理,逼迫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

后来,有个部落的首领共工对颛顼非常不满,愤怒地用头撞倒了不周山。

顿时,撑着天空的柱子斜了,拴者大地的绳子断了。

于是天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移动;地在东南洼陷,江河随之东流。

这是说共工改造自然,成了胜利的英雄。

这些古代神话传说,形象地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和智慧的光荣传统,深刻地说明人类社会的最初文明是经过艰苦斗争创造出来的。

三皇五帝,是历史神话人物“三皇”与“五帝”的合称。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后增补伏羲氏等作为“三皇”。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后增补公孙轩辕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

后期增补的后三皇五帝在不同著作中分别有不同的说法:

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出自(《大戴礼记》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v202310291408122565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