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唐太宗 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第五章大唐帝国第一节天可汗1

第一节 天可汗

经过唐太宗的安民、抚民措施,唐朝的国力日益强盛。在具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雄厚的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唐太宗采取了一系列团结边疆各少数民族的政策,用较少的武力,取得中华帝国空前的大统一。

从古至今,华夏民族就是不同民族的共同体。

秦王朝长期居住西方,与戎狄杂居,身上流着不同民族的血;大唐王朝,有案可查,铁证如山,他的血管中不断流进鲜卑等民族的血液。中华民族是不同民族的统一体,兄弟之间难免打斗,难免要争吃争穿,争江山夺社稷。正因为“争”,发展更快。物竞天择,中华民族几千年繁衍不绝!

“争”是一种必然;“和”也是一种必然。唐太宗被全中国民众尊为“天可汗”,其实就是中华民族早已融为一体的形象说明。

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汉武帝以其维才大略开疆拓土,定鼎中华版图。然而,正如唐太宗在贞观二十二年所说“汉武帝穷兵黩武三十余年,使国家疲惫不堪,收获却很小。现在我以德安抚边疆各民族,使边远穷乏之地的人都成了我的臣民。”

唐太宗建立的唐帝国,和汉武帝时的汉帝国,有明显的区别:汉帝国经历文景之治四十多年,国家已经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然而汉武帝的统战争,却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如果武帝处在文帝时代,按武帝的所作所为,不是建立旷世之功,而是招致亡国之祸。汉武帝的功业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取得的,且到了晚年,他也意识到滥用兵力给国家带来的灾难和不幸,更使汉武帝的盛世成为西汉帝国走向衰落的开始。

唐太宗则不同,他既要实行文景之治,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又要实现汉武帝统一全国,君临天下的宏图大业。

如果他像汉文帝、汉景帝那样只求安宁,发展经济的话,那么,由于边疆各族的侵扰,发展经济的愿望不能实现,要想安宁也只能是空想。

因为唐太宗接到的是一个烂摊子,天下大乱,诸侯分裂,外族人侵,要统一天下,消灭割据,击败外来的侵略,必须有汉武帝那样的雄才大略,但他没有文、景时期的经济基础,这一切都跟汉武帝时期不一样,都必须靠自己创造。

这两项伟大的事业就落唐太宗李世民 身上。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帝国的版图东西九千多里,南北一万多里,东到大海,西到焉耆,北抵大漠,南尽林邑。这是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唐太宗是这个多民族的国家的奠基者,境内各民族对唐太宗非常尊敬,尊他为天可汗、天至尊。

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唐太宗采取了多种少数民族策略。和亲是唐朝的少数民族策略之一。

婚姻是联系家族与家族,部族与部族的纽带。作为国家,婚姻是一种政治行为,通过联姻来扩大自己集团的政治势力。

和亲是封建社会的皇帝对边疆各族首领的一种常用的和平政策,但是,不同时期的和亲政策意义不同。汉初匈奴强大,汉帝国为了赢得稳定内部、发展经济的时间,被迫采用和亲政策,缓解匈奴的南侵。汉武帝打败匈奴以后,到汉元帝,匈奴开始南侵,才有王昭君下嫁匈奴的故事。

汉代和亲大多是被迫的。而唐代的和亲,则是在唐帝国君临天下,综合国力非常强大的情况下进行的,表现了唐太宗实行的是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

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唐太宗对和亲有一段论述:“北狄世代人侵中原,破坏生产,现今薛延陀强悍,一定要早做决断,我已经想了好久,只有两种办法:一是挑选精兵十万把这些人全部歼灭,荡除凶源,百年不会再有祸患;二是如果他们提出要求,可以和亲。我是天下苍生的父母,如果此举对天下有利,何惜一女?"

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大臣们的普遍赞同。

唐太宗认为:北方民族有妻子当家的风俗,我大唐公主到了北方,生了儿子,就是大唐的外孙,不会侵略中国。汉代和亲是北方君主勒索中国;唐太宗时的和亲则是:对唐而言,是对少数民族首领的一种恩赐,少数民族首领以娶唐公主为荣,为了娶到唐公主,他们用很重的聘金。

贞观十六年,薛延陀遣使用马五万匹,驼一万峰,羊十万只向唐太宗请婚。

唐太宗频频下嫁公主与宗女: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突厥处罗可汗的儿子阿史那社尔率部来降。太宗以皇妹南阳长公主与之为妻,并委以要职;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谷浑可汗诺渴钵请婚,太宗以弘化公主下嫁;

唐太宗还应允了西突厥统叶护可汗和乙毗射匮可汗及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等的请婚要求。

唐太宗对内附的少数民族将领也用联姻方式加以抚慰,他们中间有:突厥族的执失思力尚(娶公主为尚)娶九江公主;铁勒族的契苾何力娶临洮县主;突厥族的阿史那忠娶定襄县主……

值得一提的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和亲。松赞干布平定了叛乱,统一了吐蕃国,对藏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崇尚唐朝的风俗和文化,于贞观八年遣使入唐,贞观十年上表请婚,贞观十四年太宗允婚。许宗女文成公主给松赞干布为妻。

贞现十五年,太宗封吐蕃特使禄东赞为右卫大将军,并配婚琅邪公主外孙女段氏,另派江夏王李道宗送文成公主入藏,带大量的唐朝书籍、工艺品、衣物、食物、医药、种子等到吐蕃。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并给公主修筑城郭宫室,自己改穿汉装。

文成公主人藏,促进西藏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公主除带了很多内地种子和工匠外,还输人了内地的冶金、农具制造、纺织、建筑、制陶、碾米、酿酒、造纸、制墨等技术。

藏民们在汉族工匠的帮助下学会了内地技术。

相传山南地区的牛耕是文成公主教的,日喀则的铜匠奉文成公主为祖师。

文成公主的侍女也成了纺丝织布的能手。文成公主教会了藏民们修房子、织绸缎、用碗等。

文成公主还把内地的音乐带到了西藏。

文成公主还帮助松赞干布创造了历法和文字。

文成公主在西藏生活了40年,促进了藏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吐蕃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唐陈陶《院西行》语)。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朝贺,上表称婿,献金鹅一只,高七尺。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逝,松赞干布派 使者吊唁,献金银珠宝15 种。高宗封他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后又 松改封賨王,赐各色绢帛 3000段。松赞干布死后,高宗派使者到拉萨吊祭。

羁縻政策是唐朝又一成功的少数民族政策。

拴马的绳子叫羁,拴牛的绳子叫縻,縻合用是牵制、笼络的意思唐太宗的羁縻政策的措施主要是善待少数民族首领。在少数民族地区设州和府。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平定突厥后,突厥表示内附,内迁10万户突厥人入中原,其中1万户定居在长安,挑选了部分人担任武职,任五品以上的将军,中郎将有100多人约占朝廷武官的一半。

阿史那思摩被赐姓李,叫李思摩,发誓效忠唐王朝。

契苾何力是铁勒族人。

回乡省亲,被扣留,他割掉自己的耳朵,表示对唐的忠心不二。

薛延陀真珠可汗认为自己的双手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杀中国人成百上千。

一定要遭到报复,但唐太宗反把他当自己的儿子看待,他感恩不尽。

唐太宗给内附的突厥人分配肥沃的土地,使他们年年丰收,六畜兴旺,穿上了丝绸,抛弃了毡裘,吃上了粮食,抛弃了打猎。

唐太宗统一边疆后,突厥除了部分内迁中原外,其余住在原地,唐太宗在这些地方设羁縻州县。

在突厥边区设顺、佐、化、长四个都督府,在额利所辖区设六个州,以定襄、云中两都督府统辖六州,任命本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封阿尼那苏泥为怀德那王、北宁州都督;封突利可汗为北平郡王、右武侯大将军、顺州都督;封阿史那思摩为北开州都督;封颉利可汗为右卫大将军,赐为虢州刺史,后又封为正三品右卫大将军 民。

由于善待失败和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各地首领纷纷来附,突利的弟弟欲谷来,本想逃走,但听说唐太宗以礼待人,就归降了太宗。

在北方取得经验,羁縻政策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部落。

贞观年间,西方、北方、南方数以百计的种族,唐太宗设置州府,并赐子名爵和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封当地首领为羁縻州长官。如在铁勒部设府七州,都督刺史均由当地首领担任。在单于台设燕然都护府,管辖回纥、多览葛、仆骨、拔野古、同罗、思结六府和浑斛恭阿跃、契丹、奚结、思结别部等七州,西北地区纳入大唐的版图之内。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宗又因契丹酋长窟哥,奚部酋长可度内附,在契丹部设松漠府,任命窟哥为都督;又在达稽等地设九个州,

任命当地首领为刺史;在奚部设饶乐府,任命可度为都督;在别帅阿会等地设五个州,以当地首领为刺史。东北地区在唐的管辖之内。

唐太宗在统一东北、西北、建立疆城辽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上设立少数民族羁縻州,他的长官由中央任命,并取消了可汗称号,实际上是秦汉以来的郡县制推广到少数民族地区。

羁縻州县是经中央批准的,可以世袭,而上一行政机构都护是不能世袭的,是由中央直接任命的。

这种制度既照顾到少数民族的特点,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的权威。

唐太宗是华夏各族的共主,边疆各族发生争执,都要请唐太宗决断凡是太宗裁判的大家都心悦诚服。各族首领到长安朝见,络绎不绝,特别是年头岁尾,来朝之人常常是成百上千。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各族首领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太宗随即下诏:今后对西北君长的书诏,均称天可汗。

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同意开辟一条回纥以南、突厥以北的参天可汗道。

回纥等族看到唐太宗羁縻州政策的成功,羡慕不已,纷纷要求内附,称:“生荒陋地,归身圣化,天主尊赐官爵,与为百姓,依唐若父母然。”

参天可汗道是联系长安与西北边境的驿道,共68驿,以每驿 60里算足有4000多里,驿中备有马苑与食物,供使节住宿。

这是一条政治通道,通过它,中央可以对边疆实行有效地管理;这又是一条经贸通道和信息通道,内地的丝织品、茶、铁、金银、钱币、农作物种子、文具、生产工具等不断运往边疆;边疆的马、骆驼、貂皮、棉布、玉石、农作物种子也不断地传到内地。

魏征是德化政策的创议者。

唐太宗即位时,有人劝告他耀兵振武,慑服四夷。魏征劝告他偃武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四夷自服。唐太宗接受魏征的建议、天下安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

选拔边疆大吏都护都督至关重要。

贞观元年(公元627)太宗命李大亮凉州都督,突厥余部和其他部族多来归附。

贞观四年(公元630)朝州刺史张俭妥善安排思结族饥民。

贞观十六年(公642)郭安西都护府都护,边疆各族皆得其欢心。

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唐太宗任命扬州都府司马李素立为燕然都护府都护。李素立施恩讲信,得到各民族的尊敬,各民族牵着牛马前来酬谢,李素立只饮了一杯酒,其余礼物全部退回。

唐太宗任命李勣为并州都督,李勣“令行禁止,号为称职”,“塞坦安静”,“民夷怀服”。任职16年之久。李寿任交州都督、治理不善,被唐太宗撤职。

贞观初年,岭南少数民族冯盎、谈殿反叛,有人主张发兵镇压,太宗则派使宣谕,冯盎受到感动,不战而停息了兵戈。益州獠族骚动,都督窦轨建议镇压,太宗则抚以恩信,骚乱自平。

少数民族将领得到唐太宗的重用,他们出生人死,报答唐太宗的知遇之恩,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执失思力等都可和汉将齐名。太宗死后,少数民族在朝中做官的及来朝贡的几百人皆痛哭不止。有的剪发,有的剺面,有的割耳,流血满地,他们用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中华民族的共立“天可汗”唐太宗表示了最隆重的悼念。

贞观二十一年五月,太宗在翠微殿大会群臣,问道:“自古以来有作为的帝玉,虽然平定了中原,但不能使戎狄来服。我的才能不及古人,而功业却超过了他们,我不能说明其中的缘故,大家直率地把实话讲出来"

大臣们都说:“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

太宗说:"不对。

我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归纳起来有几条:自古以来帝王都嫉妒比自己能力强的人,我见到别人有才能,就觉得像是自己的才能,人们的才能,不能样样具备,我是弃其所短,用其所长。

帝王往往对贤者就倍加重用,不肖者就弃之不管。

我则是见贤者敬之,不肖者怜之,使各得其所。

帝王对正直的人很痛恨,明里暗里杀害他们。

我即位以来。

正直之士布满朝堂,没有一个人被废黜。

自古以来贵中华,贱夷狄,我则爱之如一,所以各民族都敬我如父母。

这几条是我取得成功的原因。

平等对待各兄弟民族,是唐太宗推行的又一重要的民族政策。唐太宗不仅用人不分贵贱,而且还不分民族。在中国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民族之间也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而唐太宗能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展现了一代明君治理天下缔造盛世的奥秘

突厥阿史那社尔贞观二十一年出龟兹,太宗任命他为行军统帅、位在汉将之上;阿史那忠,升为正三品的右骁卫大将军;执失思力拜为驸马都尉,封安国公。

西突厥人史大奈,参加晋阳起兵,多立战功,贞观初、任右武卫大将军,封窦国公。靺鞨族李谨行拜右卫大将军。突厥将军李思摩,贞观十九年随驾出征,被流矢所中,由于没及时治疗,淤血滞积,太宗亲为之吮血。

唐太宗尤其重视对少数民族将领的尊重和爱护,契苾何力就是深受唐太宗重视的少數民族将领之一。

契苾何力得姓契苾。

名何力,是一位铁勒族首领。

他于贞观六年同母亲姑臧夫人率领本部民众迁到沙州(今甘肃敦煌一带)、归顺唐朝。

契苾何力在少数民族中也算是一位佼佼者。

唐太宗深知如栗能把这样一位晓勇善战,且具有远见卓识之士安抚好,定能起到一系列的连锁效应。

于是太家下令将契苾何力安置在甘、凉二川(今甘肃张掖、武威地区),并授予他“左领军将军”之职。

由于当时天下初定,西北的青海、西城东南都的若羌、且末一带的吐各浑仍是经常作乱,严重地戚胁着唐朝在当地的统治。所以在契苾何力归顺后,太宗命他与李大亮,薛万钧两位大将共同领兵去征讨吐谷浑。

在战斗中,薛万钧兄弟受伤坠马,而契苾何力舍生忘死率军冲进敌营、救出薛氏兄弟,并乘胜平灭了吐谷浑叛军。

当太宗得知了这一消息后,十分高兴,并派出使者到前线慰劳将士。

薛万钧因嫉妒契苾何力的战功比他显著,再加上自己贪图封赏,因此竟然向使者编造谎言,低毁契苾何力。

使者不知内情。

回去后如实地向太宗禀告了此事,但是太宋怎能相信这等挑拨离间之事。

当契苾何力班师回朝后,太宗向他询问此事,契基何力据实回答。太 宗非营生气,他要治薛万钧欺君之罪,并准备让契苾何力担任薛万钧的官职。而契苾何力则劝谏说:“陛下,如果仅就此事面免去薛万钧的将军之职。实在是欠妥。

太宗问:"此话怎讲?

契苾何力回答:“因为其他各族不知道事情真相,所以会认为陛下重视胡人。轻视汉人,这样他们就会产生轻视汉人的心理,这不利于国家的安定,影响民族之间的团结。请陛下要三思而后行啊。

唐太宗觉得契苾何力的话言之有理,便听从了他的建议,将薛万钧调到玄武门任宿卫长,执掌屯营事务,以示惩罚,而契苾何力仍任原职。为了表示对契苾何力的器重,太宗还把自己的临兆公主许配他。从此,契苾何力对唐朝更是忠心耿耿。

契苾何力久在京师,与母亲长期分离,唐太崇看到契苾何力想尽孝子之心,于是在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让契苾何力去凉州探望母亲。但谁知这时凉州境内铁勒族薛延陀部强盛,契苾何力的母亲和弟弟被一部分叛党胁迫归附了薛延陀,叛党也想乘机威逼契苾何力归顺薛延陀。

面对叛党的威胁,契苾何力面不改色,义正词严道:“唐皇给了你们如此厚恩,你们却做出这等叛逆之事,我契苾何力堂堂男子汉怎么会属服于你们这些猪狗不如的东西!"

叛党们将契芯何力押到薛延陀部,薛延陀酋帅吓唬他说:"你现在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随我起兵反唐,要么去死吧!"

奥苾何力面无惧色,他抽出佩刀,将自己的左耳割下,抓在手中,而向东方疾呼:"岂有大唐烈士向贼寇屈服之理?愿天地日月知我对大唐的忠心!"

薛延陀酋帅看其曾言要效忠唐皇,无奈之下只好将契苾何力押下去关了起来。

这时在唐朝已经有契苾何力投降的谣言散布开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唐太宗却说道:“何力是讲义气之士,他决不会叛我!今后再有胆敢扬言其叛者,定加重责!”没过多久,契苾何力威武不屈的事传到了朝中,太宗听后激动得流下眼泪,他说:"朕说得没错,何力不会叛我大唐、不会叛我大唐啊、何力没有辜负联的一片信任之情啊!”最后,太宗为了将契苾何力换回,竟把心爱的新兴公主嫁给薛延陀酋帅。

当契芯何力病逝的时候,唐朝为了歌颂这样的忠诚之士,追封他为辅国大将军、苏州都督,并把他安葬在太宗的昭陵旁边,得到了封建社会为人臣子最崇高的荣誉。

唐太宗加强了唐朝中央和少数民族的交往,在历史上留下了君臣同心协力、互信不疑的美谈。其实,也正是在唐太宗的这种善于知人用人思想指导下,唐朝才聚集了这样一大批优秀人才,创造了太宗时期的“贞观盛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u20221103144406b895.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