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螺蛳说历史七年级,七年级上册历史秦国灭亡的原因?

在七年级上册的历史中秦国灭亡的原因是秦国的赋税太高百姓生存不下去才揭竿起义。

而秦国灭亡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秦二世无害的昏庸无道,赵高的滥杀无辜,秦国法律的严酷,还有六国贵族的反扑。

但其中最主要的事情是当时的赋税太高使秦国的百姓实在生活不下去。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刑法

重要的制度革新是采用成文的法典化法律。这种法律日益代替了传统和主要是不成文的、但被默认的那些称之为“礼”(此字有不同的解释,如“传统习俗”、“礼貌行为的通例”、“礼仪仪式”等)习惯行为准则。最早一个确凿无疑例子是公元前536年郑国把刑书刻在一套青铜鼎上。

2、改革与变革

改革与争霸战争并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显著社会状况。可以说,春秋每一位霸主的出现都是改革的结果,战国七雄之所以能并踞中华大地,也是不断革新的结果。

3、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老子、孔子等许多著名思想家和著作,对我国和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天文学、物理学、医学方面的成就,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墨经》中总结和提炼的大量物理学知识,也在我国科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4、经济

春秋战国时期,做为中国最后一个青铜器时代,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同时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

5、人口

农业的改进很可能伴随着人口的增长,根据梁启超的推测,战国后期人口已达三千万以上。 [4] 在战国时期,城市似乎大为增加,而且规模扩大,设计也复杂了。几个迹象之一,如考古发掘所显示的,是它们的几段城墙相当长。

战国是中国的农业、纺织业、思想、科技、军事和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

与此同时,图强求存的各诸侯国展开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变法和改革,如吴起商鞅的变法图强,而在兼并战争过程中,如张仪、苏秦的纵横捭阖,廉颇、李牧的战场争锋,春申君、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的政治斡旋…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成语和典故。

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正经历着君主专制社会取代分封制社会的划时代的变革。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共有七课,分别是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秦朝末年农民大起义,西汉王朝的建立以及文景之治的内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盐铁专卖等等东汉王朝的兴起和衰落最后是张骞通西域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1、单元提醒

1、史前时期分为哪两个时期? 旧石器时代和新时期时代。

2、什么是旧石器时代?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

3、举出旧石器时代石器的代表。尖状器、刮削器、石锤、石砧

4、什么是新石器时代? 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

5、举出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的代表。骨器(骨耜)、角器、耒耜

6、举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原始居民。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7、举出生活在新石器时代原始居民。半坡人、河姆渡人。

第 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简答题

1、人类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 古猿。

2、人类进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名称。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即现代人)。。

3、我国是世界上发现最多的国家之一。古人类遗址。

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会不会制作工具。

5、元谋人发现的地点、距今年代。云南元谋、距今约 170 万年

6、元谋人发现有什么意义?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7、元谋人的生活状况怎样? 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8、北京人发现的地点、距今年代。北京周口店、距今约 70—20 万年。。

9、北京人的别名。北京直立人、北京猿人

10、第一个发现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学者是谁? 裴文中

11、概括北京人的体貌特征。带有猿的某些特征,能够直立行走。。

12、北京人使用什么类型的石器? 打制石器。

13、概括北京人过着怎样的生活。群居生活。

14、北京人的用火情况怎样? 已经学会使用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15、火的使用有什么意义? 火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16、北京人的发现在人类历史的研究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1)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2)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3)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17、山顶洞人发现的地点、距今年代? 北京周口店、距今约 3 万年

18、山顶洞人和现代人类有区别吗? 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19、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怎样? 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会人工取火,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20、中国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穿孔骨针是在哪一遗址中发现的? 山顶洞人遗址。

2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分别属于人类发展的哪一阶段? 元谋人、北京人属于直立人、、山顶洞人属于晚 期智人(即现代人)。

22、.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生活在什么流域?

元谋人——长江流域;北京人、山顶洞人——黄河流域

2、知识点整理

(一)元谋人

发现地点 :云南元谋县

生活年代: 距今约170万年

地位: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生产工具: 已经能够制作工具

火的使用: 已经知道使用火

(2)

(3)北京人

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距今时间:约70万到20万年

发现过程 :最先于1921年发现,后来,人类学家将它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直立 人”或“北京人”。

1929年,中国的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

此后,共出土40多个人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

(了解就可以了)

北京人的特征:能够直立行走,但是仍然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生存环境:有着大片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湿润。常有梅花鹿、野马等动物出没。

生产工具 :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

生产活动: 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火的使用: 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地位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七年级上册秦灭亡的原因有:

第1个是僵化的法治体系,秦朝在统一六国之后,法治制度开始出现僵化,因循守旧,不思变通。

第2个是苛捐暴政,秦国本是一个耕种国家奖励军工,统一六国后将很多军事设置为地方的。

第3个是人心不顺,秦国统一的是领土,人心并没有归一,这些原因都是造成秦灭亡的根本。

秦朝灭亡的原因从根本是秦朝的暴政,直接原因是陈胜吴广大泽乡遇雨误期按秦律当斩。秦朝暴政的表现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严苛的刑法,尤其是秦二世的残暴,秦朝的建立者秦始皇本希望自己能创立的基业可千代万代的流传下去,哪想二世而亡。

1、僵化的法制体系:秦朝在统一六国之后,原有的可以在一隅行之有效的制度,却不能在全国全面实行,法制制度开始出现僵化,因循守旧,不思变通。

2、苛捐暴政:秦国本是一个耕战国家,奖励军功,统一六国后,将很多军士设置为地方的官吏,这些官吏缺乏执法素质,手段粗暴。

同时,秦朝的徭役过重,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长城、秦皇陵等耗费巨大的工程,百姓苦不堪言。

3、军队多部署在边疆,导致内部空虚。

4.秦始皇突然暴毙:始皇嬴政死亡后,佞臣赵高篡改遗诏,处死长子扶苏,改立胡亥为帝,秦二世胡亥的个人能力远不及他的父亲,领导人的变更,影响了国家的稳定。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已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有些学者认为,当时已会制造骨角器。

除狩猎外,可食的野果、嫩叶、块根,以及昆虫、鸟、蛙、蛇等小动物也是日常的食物来源。

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

表明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研究发现,北京人通常几十人结成一群。

寿命很短,大多数人在14岁之前就夭亡了。

各个朝代灭亡的原因,不外乎君主昏庸、残暴;对地方实力派(诸侯)掌控不利导致内乱;外敌入侵、农民起义等

1、夏朝,存在于传说中的朝代,据说是连续几代昏君,东征西讨搞得民不聊生,估计是侵害了各个诸侯的利益,加上那时候中国四面都是蛮夷,导致商汤带头造反,推翻夏朝。

2、商朝: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商朝重演了夏朝的悲剧。

3、周朝:仍然是昏君,加上天灾,这次是西戎入侵,导致周朝丢掉了自己控制的大片土地和人口,从此改名叫东周了,作为带头大哥,地盘还没有众多小弟的多,成为傀儡也就是必然的了,最后被秦所灭。

4、秦朝:最强大的朝代,设立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可惜始皇帝在位10年就驾崩了,原六国的贵族自然要搞复辟,而二世昏庸(凡是亡国的,都得昏庸,不是也是),权臣当道,加上秦国的军事力量太分散,最重要的是遇到项羽刘邦这两个大BUG,只能二世而终。

5、汉朝:一直到汉武帝时期,中国才真正的成为了大一统的皇朝,但是汉朝的太后和外戚太牛掰了,整个西汉的历史就是太后、皇帝、外戚三方斗智斗勇,又是昏君(为什么要说又?),这次是外戚造反成功,西汉灭亡。

到东汉了,还是昏君,这次是宗教先搞事,黄巾起义让国家元气大伤,导致对地方掌控不力,开始进入群雄割据时代,重新演绎了一出战国时代,东汉灭亡也就顺理成章了。

6、晋朝:得国不正的司马氏,只能一方面拉拢世家大族,一方面重走刘邦的老路,大肆给宗室封王,可惜的是司马氏没出文景及汉武大帝,被自家王爷搞的国家四分五裂,养精蓄锐多年的一大帮子杂胡趁势而起,晋朝苟延残喘几年后,灭

7、隋朝:有点和秦类似,但是一方面杨坚是篡位上来的得国不正,仍然只能拉拢世家大族,导致很多势力对老杨家不是很服气,而杨广又是个能折腾的性子,征高句丽不是错,但打败了就是你的错了,又开科举影响了世家的利益,开运河折腾的老百姓过不下去,最最重要的是北方还有个前所未有的大敌突厥,内忧外患之下,杨广也只能叹息大好头颅谁人取之了。

8、唐朝:有点像汉代秦,同样的卧薪尝胆击败北虏,同样的大乱之后大治,大治之后作死,安史之乱算外敌呢还是内乱呢,总之从此又开始了军阀割据

9、宋:史上第一个纯粹是亡于外虏的国家,以文制武固然稳定了内部,却导致战斗力大大衰减,土地兼并、三冗、文官贪财、武将怕死,被北方各种鞑虏爆轮也就见怪不怪了。

10、元:第一个统一全国的蛮子,汉人能服气吗?加上蒙元横征暴敛,腐化严重

中国(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朝代灭亡的原因总结。

【夏】-471年

夏王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471年。

夏王朝的建立,从禹开始。禹的父亲崇伯鲧,是雄据大河南岸位于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

有崇氏与在大河北岸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经验的部落。

在尧舜时期,为了争夺王权,鲧与共工先后对尧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都失败了后来,禹又继续联合共工氏以及其他众多的部落,在伊、洛、河、济一带,逐步展开治水的工作。

禹接任了鲧的职位,放弃了鲧“堵”的治水方略,改为以疏导为主,就是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使肥沃的平原能减少洪水泛滥的灾害。

经过治理之后,原来大都集中在大平原边沿地势较高地区的居民,纷纷迁移到比较低平的原野中,开垦那些肥沃的土地。

那些草木茂盛、禽兽繁殖的薮泽地,成为人们乐于定居的地方。

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就为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灭亡原因:

1、内部生产力的衰退;

2、外部环境的长期不稳定;

3、夏王朝统治阶级的观念;

4、夏“桀”的个人因素(整日沉湎与声色犬马,大兴土木,亲近佞人)

【商】-510年

商王朝(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

夏朝之诸侯国部落首领契因被封于商,所以他的后世子孙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将自己建立的王朝称为“商”;至盘庚,又将国都迁往殷,所以商朝又称为“殷”。

经历17代31王(共510年)后,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

1、商朝后期,绝大多数奴隶主贵族的生活奢侈腐朽,而且对待奴隶十分残酷。如人祭和人殉等;

2、奴隶主贵族对平民和奴隶们的剥削和奴役日益加剧,阶级矛盾激化;

3、商朝统治者连年对外进行战争,大规模地对夷方用兵,国内的青壮年几乎都被征发,加剧了国内的矛盾;

4、战争俘获的奴隶太多,他没有处理好奴隶的安置,导致了大量的奴隶反水。

【周】-791年

周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一个世袭王朝,分为“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丰京,成王时期营建洛邑;西周末年,周平王姬宜臼从镐京东迁洛邑后,史称东周。

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及“战国”(战国七雄:齐、楚、燕、魏、韩、赵、秦)两部分。

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约为791年。

1、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极大损失,也让危机日重的西周王朝雪上加霜;

2、周厉王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传至周幽王又破坏宗法制度,'废后立妾,废嫡立庶'并“烽火戏诸侯”使诸侯们失去了对他的信任;

3、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与周朝王权的关系渐渐疏远;

4、少数民族犬戎攻打镐京,西周灭亡。

5、分封制使得周天子的权力架空,加之周平王东迁后更加沦为傀儡;

6、周朝的宗法制遭到破坏,各地诸侯王的势力日渐增大;并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断发展自己势力。

【秦】-15年

秦王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而来,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共融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原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其始祖伯益曾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了嬴姓。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凭着他的本事,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于是把秦谷(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带分封给他,这就是“秦”的起源。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至雒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开始建国,占领东周王室在关中的领地。

春秋时期秦穆公任用虞国的百里奚为相,辅佐其施德诸侯,树大国威,向西拓展称霸西戎;而秦孝公起用“商鞭变法”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等富国强兵政策,使其为后来一统中国奠定了结实的基础,《史记》记载“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后秦王嬴政灭掉了关东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北击匈奴,南服百越。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维护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统一后,没有给人民休养生息,徭役、兵役、赋税负担沉重;

2、政策律法没有做及时调整,和平治世下刑法依然残酷;

3、政府运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像陈胜吴广这样的一群亡命之徒,也能攻下大泽乡;

4、原六国贵族后裔复辟势力过于强大,秦二世个人能力素质有限;

5、各地起义风起云涌时,而统治者仍忙于宫廷斗争;最终导致秦朝内部统治四分五裂,完全丧失平叛的主动权。

【汉】-422年

汉王朝(前202—公元220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和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又因皇帝姓刘而称“刘汉”。

汉高祖刘邦至汉景帝刘启时期的汉朝,经济实力缓慢上升,成为世界第一大帝国,汉武帝时期,大汉王朝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霍去病越千里大漠大败匈奴,封狼居胥而还,最远达到今天的俄罗斯贝加尔湖附近,匈奴帝国战败而向西狼狈逃遁。中亚和西域各大国也都闻而惧之。

张骞出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降服中亚大国大宛,西域臣服,开拓了“北绝大漠、西逾葱岭、东越朝鲜、南至大海”的广袤国土,昭宣时期再次复兴。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

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开创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汉朝时期,许多人将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其疆域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南至日南郡,东至临屯郡,西至葱岭。西汉平帝时期(公元元年),全国人口达6000万左右,且文化的统一。

两汉王朝有“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光武中兴”“明章之治”,为华夏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华夏族因此逐渐被称为“汉族”。

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1、外戚、宦官势力膨胀,各自结成利益集团,无休止的争斗乱政;

2、娃娃皇帝太多(皇帝年幼,必然是太后临朝,依靠外戚掌权);

3、土地兼并严重(私有化),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4、地主豪势力强大,后期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5、黄巾起义导致地方武装兴起,中央失去控制。

【魏】-46年

魏朝(220年—266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

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1、新魏主更换太快,后期太小,难以驾驭士族权臣;

2、宗室权力被过分削弱“煮豆燃豆萁”,外姓将领独大,夺权时曹魏皇室没有外援;

3、司马懿太长寿,强大的司马氏家族兴起无人制衡。

【晋】-156年

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之一。265年司马炎自立为皇帝,国号晋(265年—316年),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

此后是绵延16年的“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后,晋愍帝迁都长安,使少数民族乘虚而入,建立了十六个国家,3年后匈奴族首领刘渊攻克长安,俘晋愍帝,316年西晋灭,史称“五胡乱华”。

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317年-420年),东晋曾多次北伐

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

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1、统治集团腐朽,政治制度落后,权力分散;

2、白痴晋惠帝无力控制全局,导致宫廷实权派内斗,以及八王之乱,耗竭了国力;

3、没有正确处理好民族矛盾,导致小数民族入侵(五胡乱华)。

【南北朝】-169年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

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五胡指匈奴、鲜卑、羯胡、氐、羌;十六国指前赵 ( 匈奴)、后赵 ( 羯)、前凉 ( 汉)、后凉 ( 氐)、南凉 ( 鲜卑)、北凉 ( 匈奴)、西凉 ( 汉)、前秦 ( 氐)、后秦 ( 羌)、西秦 ( 鲜卑)、前燕 ( 鲜卑)、后燕 ( 鲜卑)、南燕 ( 鲜卑)、北燕( 高句丽、汉)、胡夏 ( 匈奴铁弗)、成汉 ( 氐)】,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刘宋、南齐、萧梁、陈,四个政权的更迭,但这中间除梁元帝以江陵作都3年外,其余的时间,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终建在建康(今江苏南京)。

刘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共60年。

南齐(479-502年)国祚短暂,只有24年,但由于争杀频繁,竟历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国历史上帝王更换极快的一朝。

萧梁(502-557年)历3代4帝,共56年,其中武帝萧衍个人享国时间最久,几近半个世纪。

陈(557-589年)首尾凡33年,历3代5帝。陈承衰梁之弊,是版图狭窄、人口孤弱、力量单薄的王朝,加之统治者又极度腐败,最终丧亡于北方强敌之手;

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与我国南朝同时代并存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

北魏、东魏、西魏及北周均由鲜卑族建立,北齐则由胡化汉人所建。

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人及奴隶,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埃兰沙赫尔),南到东南亚与印度。

(南朝)

1、门阀势力各自为政,门阀与皇权摩擦争斗不断;

2、受外来势力经常侵扰,经济受创,政权不是很牢固;

3、部分皇帝昏庸残暴,荒淫奢侈,激起地方将领叛乱;

(北朝)

1、六镇(北魏贵族将领)之乱,引起了各族人民激烈的斗争;

2、土地兼并严重引发社会矛盾,动摇国家(东魏、北齐)根基;

3、权臣势力过大,皇帝年幼(西魏、北周)难以驾驭。

【隋】-37年

隋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的朝代,隋朝更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史学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称隋唐。

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杨坚受禅于北周静帝建立隋朝,至619年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隋朝灭亡为止,国祚38年。581年北周静帝禅让给杨坚,北周亡,杨坚定国号为“隋”。

在政治制度方面,隋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制定出完整的科举制度,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能力。

另外还建立政事堂议事制度、监察制度、考绩制度,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深刻影响到唐朝与后世的政治制度。

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

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清差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开皇之治。

为了巩固隋朝发展,隋文帝与隋炀帝兴建举世闻名的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建立京师大兴城(今西安)和东都(洛阳)。

外交方面,隋朝的盛世也使得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内属的东突厥等都受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影响,外交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主要讲了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有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分别介绍了这三种早期人类距今的年代、发现的过程,掌握的生产生活技能。

课文重点介绍了北京人这一晚期猿人的发展过程,再一次证明了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劳动,即“劳动创造人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r202302260454122269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