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螺蛳历史九年级下册,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下册13课学习的是罗斯福新政。首先要学习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这次经济大危机起源于美国的信贷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力大的特点。

罗斯福当选为总统后,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知道,这个政策即是核心,又是创新。罗斯福新政内容,主要记住第二条,国家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性指导。最后看历史意义:使美国缓慢的度过了经济大危机,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典范。

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匈牙利的改革----“匈牙利道路”

1、背景:“匈牙利事件”(1956年10月)

2、原因:斯大林模式束缚了经济的发展

3、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

4、人物:卡达尔

5、内容:1)政治上;2)经济上

6、结果:政治经形势逐步稳定…….

2、捷克的改革----“布拉格之春”

1、原因:要求摆脱苏联模式2、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

3、人物:杜布切克

4、内容:1)政治上;2)经济

上;3)外交上

5、结果:迫于苏联的干涉,被迫中断

请思考:捷克斯洛伐克改革遭到苏联的镇压,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东欧各国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苏联,苏联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由于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目的是摆脱苏联的控制,所以苏联以武力镇压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这反映出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这也是东欧剧变的历史原因之一。

3、东欧剧变

1、时间:1989年下半年开始

2、概念:东欧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丧失政权

3、形式:自由选举的和平方式

4、结果:东欧各国政权易手

1、南斯拉夫一分为五,地区冲突不断2)捷克一分为二3)德国统一

5、性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6、原因:历史原因: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模式

根本原因:各国未能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

外部原因:1、苏联因素;2、西方长期以来的“和平演变”战略。

内部原因:苏联模式引起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

东欧剧变主要“变”在哪?

东欧剧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各国共产党等执政党都纷纷丧失政权。

2、国家性质发生变化。剧变后的东欧各国已经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

3、欧洲原来的政治版图发生变化。

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哪些启示?

1、符合国情,实事求是,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

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加强民族团结;

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

4、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

5、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

第一,新经济政策的时间,1921年,领导人,列宁。

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实施,内容,特点,计划加市场的发展措施,新经济政策的意义,苏联新经济政策的调整给我们的启示,二、苏联成立,一九二二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如何区别沙俄、苏俄、苏联,三苏联的工业化时间,领导人,成就,四,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背景,时间,措施等

四·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①大化改新大和在5世纪统一了日本背景: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领导人物:孝德天皇 重要人物:中臣镰足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影响: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②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特别之处:伴随着宗教的产生和传播背景: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伊斯兰教:

①.创始人:穆罕默德②.发源地:麦加③.时间:622年④.大事件:622年带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630年,他再次兵临麦加城伊斯兰教的作用:加速阿拉伯半岛的统一632年穆罕默德病逝,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学习的是美国内战,也就是美国南北战争。主要内容就是美国内战的背景,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与南方种植园经济因为奴隶制的废存问题矛盾越来越严重。

最终支持北方经济的林肯,当选为总统,南方挑起了内战。

林肯接连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带领北方人民取得了胜利。意义就是,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的革命,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美国内战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2)直接原因(导火线):林肯当选总统。

2、开始:1861年2月成立“南部同盟”,1861年4月南方挑起内战

3、扭转战局:

(1)1862年《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

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学习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首先要知道一战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跟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因为殖民地,市场的问题矛盾重重。

最终形成了德意奥的三国同盟,英法俄的三国协约。

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了导火索,奥匈帝国宣战塞尔维亚标志着一战的开始。期中重要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1917年,美国,中国等国家加入协约国,最终在1918年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性质就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战争。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九课学习的是列宁与十月革命。主要内容有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完整,陷入一战的泥潭,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俄统治。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俄国人民普遍不满,列宁带领布尔什维克党,发动了十月革命,推倒了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完全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激励着殖民地人民进行民族独立运动。

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1、建立政权:建立以列宁为首的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2、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等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企业的监督;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经农民耕种;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3、迁都:1918年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4、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目的:抗击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和武装干涉。

作用:取得了平息国内反革命叛乱和粉碎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和进攻的胜利。

5、十月革命的意义: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除数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支持,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919年1月---6月,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会议,同战败的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等国分别签订和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1921年—192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先后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这样,通过两次会议,最终确立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是一个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2、巴黎和会

1、召开时间:1919年1月—6月

2、召开的目的:缔结和约、如何分脏

3、操纵国:美国、英国、法国

4、中心问题: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

5、《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内容:领土方面: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政治方面: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捷克的独立,殖民地方面: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最能体现分脏的特点),经济方面:德国和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

6、中国问题:和约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中国爆发五四爱国运动。

7、和会处理问题的原则:根据战后实力的对比和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

3、华盛顿会议

1、召开目的:协调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美、日矛盾激化)

2、召开的时间:1921—1922年

3、操纵国:美国

4、中心议题: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问题

5、《九国公约》的内容:名义上尊重中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但同时又宣布在中国实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九国公约》的实质:是保证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中国重新变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1、经济危机

1、爆发的时间:1929年—1933年

2、首先爆发的国家:美国

3、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的盲目扩大,人民购买力低下这一矛盾导致。

4、经济危机的特点: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大

5、经济危机的影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国际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失业人数达到3000万人以上,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6、影响最大的国家:美国、德国

7、为摆脱经济危机各国走的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

2、罗斯福新政

1、实行的目的:为了尽快摆脱经济危机

2、实行的时间:1933年

3、新政的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4、新政的中心:产业复兴法

5、新政的前提: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6、主要内容:财政方面:政府大力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工业方面:实行产业复兴法,筹划大规模的公共工程的兴建,刺激消费和生产;农业方面:缩减农业产量,补偿农民的损失,复兴农业。

7、对新政的评价: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但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它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无法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

8、新政的实质:是一种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

9新政的局限性: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10、新政的“新”: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德国进攻波兰与大战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

1、大战的扩大

1、苏德战争爆发(巴巴罗萨计划)

(1)爆发的时间:1941年6月22日

(2)爆发的标志:德军突袭苏联(苏联卫国战争爆发)

(3)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4)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2、太平洋战争爆发

(1)时间:1941年12月7日

(2)标志: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3)影响: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附:大东亚共荣圈----1940年近卫文麿提出,实质是建立一个日本殖民大帝国

2、《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1、目的:彻底打败法西斯

2、时间:1942年1月

3、签署地点:华盛顿

4、内容:各国保证以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

5、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3、大战的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1、时间:1942年7月---1943年2月

2、影响: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三大国际会议

1、开罗会议

(1)时间:1943年冬

(2)参加国:美、中、英

(3)内容:发表《开罗宣言》(日本侵占中的领土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2、德黑兰会议

(2)参加国:美、英、苏

(3)内容:通过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宣言,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3、雅尔塔会议

(1)时间:1945年2月

(3)内容: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盟国军队分区占领,实现德国民主化;成立联合国;苏联对日作战。

(4)影响:雅尔塔会议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战后出现的世界两极格局,主要是通过雅尔塔会议确立的;通过了建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联合国。

2、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打击德国的第二战场。

3、德国和日本投降

1、德国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苏联红军首先攻入柏林)。

2、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正式签字。第二世界大战结束。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性质),挽救了人类文明,避免了历史倒退,奠定了世界和平的基础,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1、西欧的振兴与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1、联邦德国的经济增长迅速,成为西欧实力最强的经济大国

2、1967年欧共体成立

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苏联解体

1、苏联的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2、戈尔巴乔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3、1991年8月19日发生“八一九”事件----苏共中央解散

4、1991年12月戈尔巴乔夫将权力交给叶利钦,苏联正式解体。

5、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影响: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标志着二战后由美苏主导的世界两极格局的崩溃。

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

1、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启动经济开发战略”创造“惊人的汉江之奇”。

2、新加坡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东南亚第一个“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以“神奇的港口之国”著称。

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1、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形成

1、形成的原因:(1)现代高科技发展迅猛,信息化、知识化速度加快,使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市场经济席卷全球,出现跨国公司;(2)资本流动、资源配置、经济贸易及经营管理等经济活动冲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从而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2、形成的表现:(1)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相继建立;(2)国际贸易大幅增长,国际巨额资本流动加速;(3)各国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同消共涨。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十六字景象: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2)发达国家推进与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更大的销售、投资和劳动力市场;(3)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可从中获得奖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提升本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4)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5)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使各国从全球化中受益不均,甚至形成强国更富,穷国更穷的局面。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功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的崩溃,出现“一超多强”(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多强: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的局面,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2、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影响: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3、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4、现代世界寻求合作的原因:面临全人类关心的反恐、能源、环保和防止核扩散等重大国际问题上,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单独解决,必须由各大国共同协商、合作并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

计算机网络技术

1、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2、计算机网络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核心技术,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课主要讲的是那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罗马从意大利半岛的一个小城邦逐步崛起,并不断扩张,最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开元盛世的原因,经济繁荣的原因(重要),出现了两样工具的名称,还有瓷器的产地及著名的陶器唐三彩(略)"市的定义,转折是安史之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g202211231211302395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