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
我又来了。
有日子没跟各位闲址了。这不疫情也逐渐平稳了,天儿也热起来了,大家的关注点一下子多了起来,各路精英也都出来了,直播的直播,搞事的搞事,反正是热热闹闹,让我们各种瓜吃个不停。
挺好。
以前我写过篇文章,写的是中国建筑上的脊兽,对,就是站在屋顶上的那些小兽。虽然写的不怎么样,大家还挺爱看的。后来我就一直想再好好的写一写,毕竟那篇文章写的太浅,很多细节没有说到。
不过现在也没深到哪儿去。
故宫都去过吧,我们到了故宫,如果不说出几样别人不知道的,那岂不是那什么很失败。故宫给人最多印象的是什么?红墙黄瓦,中式大屋顶,屋顶上还排列着一排排的小兽,有的还像个人骑在大鸟上,神气的不得了。那这些小兽,还有人和鸟,都叫什么名字?有什么来历?怎么分辨它们呢?
太和殿脊兽
这些蹲着的、站着小东西,就是我们说的“脊兽”,也就是放在屋檐上的一种建筑构件。在故宫的几乎所有房间上,都有脊兽的存在。
当然,不同等级的屋子,脊兽的数量是不一样的。我们就以故宫中等级最高的太和殿为例,来说说这些脊兽。
为什么以太和殿为例?这是因为只有太和殿上的脊兽是最全的,也就是十个,其他大殿上最多放九个。
为什么太和殿上有十个?这就是传说中的。。特权吗。。
你别想多了,其实这是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太和殿是用来给皇家祭祀用的,所以在故宫中等级最高,所以屋顶上的脊兽也就最多。所以嘛...
对,就是特权。
在以前的文章里,我们说了很多这些小兽的来历,今天我们主要来说一说,怎么辨别它们。它们长的很像,站立的姿势也差不多,真是很不好辨认,一不留神就弄混了。
我们按照故宫太和殿上脊兽的顺序业说吧:1、龙,2、凤,3、狮子,4、海马,5、天马,6、狎鱼,7、狻猊,8、獬豸,9、斗牛,10、行什。这个顺序和《大清会典》里主说的顺序有些出入,具体就是天马和海马换了个位,狻猊和狎鱼换了个位。
关于这些仙人和小兽的来历和作用,你就记住一句话就行,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祥瑞的象征,为了传达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所以有各种传说,同时也给它们加了各种各样的人设。
当然,这种人设是永远不会崩掉的。
站在第一个的叫作骑凤仙人。
他不算在脊兽里,是个领队的。原因很简单,他是人,不是兽嘛。他是个道人的打扮,手上还拿着笏板。所骑的是一只凤,混身羽毛,尖嘴细目。
骑凤仙人后面的第一位就是龙了。
龙的最大特点,就是特点太多了。
我们都知道中国文化中“龙”的形象,是由多种生物“拼凑”而来,说点儿文言,就是:“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宋 罗愿《尔雅翼》)。
这么多特点,全放在一个小小的脊兽上,那可就困难多了,能把这几个重点部位表现出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这位龙同学身上基本是全副武装的:身上有鳞,头上有角,脚为鹰爪,身上有火焰纹,腹部还是一节一节的。
不过,龙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两根长长的龙须,这里没有表现出来,除此之外,其它的鬃毛表现得还是很到位的。这位龙同学,站在一众小兽的第一位,身材魁梧,目视前方,还真有点带头大哥的意思。
第二位,远远看去,怎么样反穿着一只高跟鞋呢。
其实这就是它和其他小兽最大的不同。
第二位是凤,也就是凤凰,是一只鸟,所以,它的下半身就和其他小兽区别开了,仔细看,它是两条鸟腿加一条尾巴,这个形也是逆了天了。
当然这也是为了追求和其他小兽从外形、体量上差不多,这才把尾巴当做身体的后半部支撑在那的。
往上看,鸟嘴,羽毛,翅膀等等特点一应具全,很容易就能看出来是一只鸟,哦不,是一只凤。
凤的后面,第三位,就是狮了。
去年夏天,故宫出了款网红雪糕,原型就是这只狮。它最大的特点,是一头的羊毛卷儿,或者叫“螺髻”吧,也就是像海螺一样的一个个的发髻,一般在佛教的形象上常见。平胸而论,和故宫里随处可见的石狮子形象还是挺像的。其它地方的特点,就是身上的火焰纹,嘴里的小虎牙什么的,基本是石狮子的缩小版。
第四位和第五位,叫做海马和天马。
海马,不是海里那种没手没脚的生物,而是一种海里的瑞兽。你看他长的就这么欠扁,不过马的特点还是挺足,没有獠牙了,下巴也光溜溜的没有胡子了,还真有点食草动物的贱样。它最大的特点在脚上,也就是那四个蹄子,那确实是马的特点。不过我认为它身上多少应该有点鳞片啥的,这才符合它海马的设定。
第五位天马,可以飞上天的吉兽。样子和前面那位差不多,马脸,有蹄子。最大特点是它有翅膀,在身体的两侧,足以说明它会飞的现状。
第六位,狎(音霞)鱼。
狎鱼也是一种海中的神兽,可以掌管江河。你看,这位明显是在水里混的,浑身上下全是鳞片,看着就威风,就差拿个三股钢叉了 。它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后腿,有个鱼尾巴。这前面的两只腿,不知是不是为了保持站姿特意为它加上的,想想这种生物,前面两只爪子,后面是鱼身子,好像也有点怪。
第七位,是个狠角色,名叫狻猊。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说过,这位狻猊也叫金狮子,在佛教系统中是文殊菩萨的坐骑。《西游记》里它可是露足了脸,在一众反派中那也是颇有观众缘的。既然叫狮子,那就和位列第三位的那位“狮”同学差不多了,不过,狻猊是没有螺髻的,而是漂亮的披肩发。其它的特点,比如爪子、胡须、身上的火焰纹什么的,依然如故。
第八位,来头也不小,是中国文化中的独角兽:獬豸。(音谢至)
獬豸是公平的象征,头上长角,用来顶死虚假之人,其它地方和狮子差不多,不过,它的脚上也是蹄子,不知是不是和马有些渊源。
第九位,斗牛。
我们常说“气冲斗牛”,斗牛是一个星宿的名字,在中国文化里是一种海中的神兽,所以这位也是浑身有鳞,牛头长角。这位的脚既不是爪子也不是蹄子,而是分成两瓣的牛蹄子,不枉了名字里有个牛字。
第十位,也就是只有太和殿上才有的这一位,叫作行什,是脊兽里最好认的,特点是猴头鹰嘴,背生双翅,双手执杵。恩,还真有点雷震子的意思。它的作用,当然也是为了避火的吉兆了。
远远看去,故宫几乎每个建筑的屋顶上都有这些小兽,只不过数量不同。这当然是因为建筑等级不同,一般按九、七、五、三的数量来放。
好了,今天说了说故宫建筑屋顶上的脊兽,主要是说小兽们的外貌特点。更多中国建筑的故事我们以后再聊吧。
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