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司马缸砸缸、司马光砸光”……这一段词随着赵丽蓉老师在***年春晚上的诙谐表演,彻底成为了当年的流行词。
其表演的经典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不仅生动形象地演出了一个没文化又认真的老太太,更说明了“司马光砸缸”这一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程度。
这一段故事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晓,但就在一档语言类节目里却有一人对此发出了质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接下来就请一起看下去吧。
司马光事件“真”“假”
《我是先生》这档栏目中的先生一词普遍认为是对知识分子的统称,取这个名字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这是一档文化类的语言节目。在文化多样性高度繁荣的今天,秉持各种文学观点的知识分子难免会出现文人相轻的局面,这不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老师就和北大赵冬梅教授就“司马光砸缸”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产生了分歧。
赵教授认为此事件在《墨庄漫录》和《宋史》中均有记载应该为真,而马未都老师则从文物的“二重证据法”中得出目前并未出土过宋代的大缸,所以宋代是没有烧缸技术的,此说法不可信。
从节目效果来看这是十分好的一个引流片段,毕竟谁都喜欢看热闹,于是这一片段被大肆传播开来并且引来了各方激烈讨论。但根据评论的内容来看还是屈从权威的说法多一点,毕竟一位是北大历史系主修宋史的教授,而且还出过《司马光》一书,而另一位只是文人出身并不专与此道的文物收藏家而已。
学者网民齐上阵
在几乎一片倒的论调里最为网友所支持的论调就是《宋史》里记载的是“瓮”而非“缸”,这只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被误解了而已。继而就有学者以“请君入瓮”这一发生在唐朝的成语来佐证了宋代的瓮是大到可以装人的,以此来嘲讽马未都老师在说别人不严谨的同时自己也是不严谨的。
其实之所以有“瓮”和“缸”的误传也是和当时的用词习惯有关,在史籍记载中这两词经常通用。因为白话文环境在那时还不够成熟,所以经常会出现一字两用或者两字一意的情况。同样我们在接收信息的时候也不能片段的割裂它的前因后果来断章取义,以此来竖起旗帜攻讦和发泄生活的不满。
被隐瞒截取的争论
正如这一收藏家与教授的历史事件真假的辩证,其实并不真的在于讨论它的真假,而是由如何看待历史、如何正确地树立史观引起的思想观念的争辩。赵教授认为探究和还原历史的真相并把它告诉孩子们更好,而马未都老师则从证据学的角度来认为你没办法去还原真相。
比如司马光当时用什么砸的缸,什么时间、地点、有些什么人在场,这些还原真相的要素都不可能在史料中得到证实,所以从历史中得到道理比从历史中追溯真相更有教育价值。而司马光事件只是一个顺便用来探讨的话题,其真与假并非此次交锋的主要重点。
不过这样抓错重点的讨伐其实也是那些传播片段的营销号所愿意看到的,毕竟吵起来才有流量,他们最喜欢培养网民们非黑即白的二极管思维,不然若是所有人都冷静的思考每一场事件的前因后果和思想逻辑的话它们也就赚不到那么高的情绪热度了。
其实对于应该怎样去看待历史的价值和培养怎样的史观这一问题,早在唐朝时就有解答。《旧唐书·魏徵传》中载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太阳底下没有新事物,我们一再得重复前人做过的事,自然需要前人的经验来避错,所以不管是出处考据还是道理总结都不合适,你只需要去按自己的需要去取舍和看待历史就可以了。
总结:
本来是一场再正常和普通不过的文化交锋和思想碰撞,在别有用心的剪刀手下,经由各个无限追求热度的营销号渠道传播彻底变了味。
像这样被刻意剪辑、遮掩真相的事件每天都在各个网站传播,引得众多义愤填膺的网民去争辩、去讨伐、去维持正义、去冷嘲热讽,热度一过只剩一地鸡毛,而看了太多场的我们亦开始变得战战兢兢,生怕哪天自己成为被网暴的中心。
小编希望我们以后在接受信息的时候能多思考,三思而后言,我更希望这些遮了“视窗”的媒体乌云终有一天能够被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