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紫金城之巅的《历史系列故事汇》欢迎各位小伙伴们收看本期的精彩内容。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从此以后开始了中国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对于他自身而言,可能只是为了满足个人对于统一天下的野心,但是从客观上来说,这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统一六国当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秦始皇的先祖们为此奋斗了数百年。
但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仅仅到二世,就仓皇间结束的干干净净,还未完工的阿房宫在烈火中付之一炬,始皇如若地下有知,不知会作何感想?
即使如此,秦消逝后,统一的局势仍是势在必行的。
秦朝留下的许多制度、创举却保留了下来。
历史自有他的判断。
对我们而言,回顾过去的根本目的在于审视现在。
今天只谈谈秦国的崛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秦穆公。
秦部族姓嬴,据说是舜帝赐姓。
我们从秦非子说起,当然前面历史可追溯的秦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很远。
秦非子是商纣王手下名将蜚廉之子恶来之后,蜚廉与恶来侍奉的都是商纣王,武王伐纣时,杀恶来,后蜚廉也被追逐到海边处死了。
秦族这次站错队导致的后果很严重,在整个周王朝统治时期秦都是边缘化部族,秦人一心想向周王朝表忠心和能力,但是一直没有受到重视。
秦非子因为养马养得好很受周孝王的赏识,被封为附庸。
附庸相当于没有正式封号的部族长,封地也很小。
秦人此后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并在戍边为周王朝对抗西戎。
周宣王即位后封秦非子的曾孙秦仲为大夫,命伐西戎,后来秦仲死于西戎之手。
秦仲的长子即位,即秦庄公。
周宣王命秦庄公和其兄弟五人讨伐西戎,庄公打败了西戎,周宣王把收复的犬丘以及秦先祖的土地分别给予了秦仲的子孙,封他们为西垂大夫。
秦国于是有了两个封邑,一个在秦(甘肃天水),一个在犬丘(咸阳兴平)。
实际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周王朝把秦部族看做抵御西戎的炮灰,赢了那算是抵御有功,输了也不心疼。
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总会遇到一些抉择,你必须站队,有的时候,站错了队,付出的代价是很巨大的。
在古代,可能就是侍奉哪个君王的问题,在现在,可能就是在职场中选择。
站错了队当然很可怕,但是在事前看不清局势是常有的,问题是如果你选择错了,怎么办呢?
秦部族并没有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就是因为他们虽然选错了,但是在逆境中他们始终在拼搏。
秦非子靠养马养出了名堂,当然,马在古代属于战争资源,是很重要的。
另一方面,在一个王朝奄奄一息的时候,你以为投靠新君就一定是正确的选择吗?
吴三桂投靠了清廷,后果又怎么样呢?
背上了千古骂名不说,后来下场也很凄惨。
庄公的长子叫世父,世父很有血性,他说:“西戎杀了我的祖父,我不杀死戎王誓不回家”。
因此将继承人之位让给了他的弟弟,也就是后来的秦襄公。
秦人就这样和西戎打打杀杀,渐渐适应了西北边陲的恶劣环境,实力逐渐增强。
周王朝却在一步步衰落,周幽王宠幸褒姒,为博美人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许多诸侯因此背叛周幽王。
到西戎的犬戎和申候叛乱时(这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周幽王作死在先),周幽王被杀死在骊山下,西周结束了。
在周王朝遇难时,很多诸侯没有响应天子的号召前来救助天子,但是秦襄公抓住了历史机遇,和少数几个前来营救的诸侯一起作战,营救周朝作战有功,并且护送即位的周平王东迁到新都。
周平王因此赐给秦襄公岐以西的土地,封为诸侯,秦国始建国。
周平王还说:“戎人不讲道义,侵夺我岐山、丰水的土地,秦国如果能赶走戎人,这些土地就归秦国”。
所以事实上,周平王封给秦的土地是被西戎占据着的,能拿回来才是秦人的土地,拿不回来,那不过是周平王的空头支票,秦在周天子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经过了几百年的努力,秦部族在周王朝才终于成为诸侯,可以跟其他诸侯国互通使节,互致聘问献纳之礼。
秦襄公继续讨伐西戎,但是志未竟而人先死。
其子秦文公即位,文公十六年大败西戎,地至岐,岐以东献给了周王朝。
文公之后经过数代努力,终于将版图推进至关中东端,后迁都到雍,秦国成为新兴的西方强国。
周幽王如此昏庸,秦并不是不知道,为什么别人都不来救他还是来了?
原因可能有很多,我能想到的有这几个:秦地位很低,他甚至连诸侯都算不上,他没有退路,周王朝灭亡了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一个人处在低位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况且从秦和西戎的较量可以看出来,秦这个部族是很有血性敢打敢战的。
而且,秦和叛乱的西戎是世代交战的,他们之间是有国仇家恨的。
所以在那个时点上,秦人也只能忠心于周王朝,他没有话语权,权力离他很遥远,遥远到他根本不用考虑什么顾忌。
但是秦人能牢牢把握住这个机会还有一个原因不是吗?
那就是他们这么多年一直在拼搏、和西戎战斗,从未松懈,骁勇善战的他们才能在这次营救活动中作战有功。
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机会总是给有把握的人准备的。
如果你就是一个没有真正实力的小小部族,大难临头你去营救别人也只是白白送死,哪里还谈得上将自己的部族发展扩大呢?
秦人在逆境中爆发出的拼搏的力量令人感叹,他们世世代代为何西戎战斗,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个族群势必是要有所成就的。
后又经过数代,秦穆公登上了历史舞台。
秦穆公时期秦国参与中原称霸,成为仅次于晋国、楚国、齐国的二等强国。
秦穆公是秦发展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时期,秦国和晋国关系很密切。
这里需要插播一段晋国的历史。
晋献公在他的夫人死亡以后,把他最宠爱的骊姬立为夫人,骊姬想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就逼死了太子申生,并且想要阴谋杀害比奚齐年长的公子重耳和夷吾。
因此公子重耳和夷吾都流亡在外。
晋献公死后,秦穆公帮助流亡在外的公子夷吾回到晋国继承王位。
夷吾和秦穆公约定,如果得以回国,愿将河西之地割给秦国。
夷吾顺利回国即位,史称晋惠公,但是他一回国即位以后,立马翻脸不认账。
不久,晋国受灾,晋惠公向秦国求购粮食,秦穆公接受了百里奚的建议,派遣大量船只往晋国运粮,从秦国都城到晋国都城,运粮船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
然而,第二年秦国受灾发生饥荒,向晋国求购粮食,却被晋惠公拒绝,并且乘机派兵攻打秦国。
秦穆公怒不可遏,熬过饥荒后,第二年就发兵攻打晋国。
两国在韩原交战。
晋惠公对内对外皆失人心,交战时他的车子还陷在了泥淖中,秦穆公趁机追击,却被晋军包围,危机时期,冲出了300个乡下人救出了秦穆公还顺手俘虏了晋惠公(这里其实有一个知恩图报的小故事)。
晋惠公被放回国后,终于将城西的八座城池割给了秦国,并且让自己的太子圉入秦为质子。
秦穆公很高兴,将女儿嫁给了太子圉。
后晋惠公病重,太子圉听闻后逃回了晋国,继承王位,是为晋怀公。
秦穆公很生气,扶持流亡在外的公子重耳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
秦穆公还把自己被太子圉抛弃的女儿重新嫁给了重耳(虽然晋文公想拒绝,但是在谋臣的劝谏下接受了)。
秦穆公拥立晋文公本想要控制晋国,却没想到晋文公励精图治,晋国称霸中原,风光一时无两。
终于,秦穆公熬到了晋文公去世。
他终于忍不住了,不听谋臣蹇叔和百里奚的劝阻,发兵偷袭郑国,还没有到达郑国,消息已经泄露。
于是秦军想班师回朝,顺手灭掉了滑国。
没想到这捅了大篓子。
滑国是晋国的附属国,晋文公还未发丧,秦国就染指自己的附属国,刚刚即位的晋襄公大怒说:“秦欺压我,因丧破我滑”,于是在殽这个地方伏击秦军,秦军全军覆没,三个大将也被晋军俘虏。
晋文公的夫人文嬴(这个女人很聪明)是秦穆公的女儿,她劝晋襄公说这三个大将打了败仗,全军覆没,秦穆公恨不得吃了他们,不如放他们回去,让秦穆公杀了他们。
晋襄公同意了。
这一段很有趣,首先,秦穆公真是超长待机,熬死了晋国的四位君主。
所以,真的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晋国内乱,秦穆公想借助扶持晋国的继承人来达到控制晋国的目的,但是天不遂人愿。
这个世界上能人志士数不胜数,你有野心,你聪明努力,别人也是啊。
况且重耳流亡在外十几年,艰难险阻什么没有经历过?
身边又有忠心智慧的谋臣,正如楚成王所言,他势不可挡。
即使如此,秦穆公的做法仍然是有其意义的,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当然希望可以深谋远虑,但是有的时候也难免在某个时点下做出当下最有利的选择,从长远看来有可能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可是这个世界的任何事情都不是从A直接导致了B,做了不合理的选择当然也有次优的方式继续弥补。
秦穆公和晋文公时期,两国互结姻亲,结成同盟。
对于秦来说,既然还不是别人的对手,不妨先做朋友。
但是,你也不得不说,命运其实是厚待秦穆公的,毕竟遇到晋文公这种对手,也是一种幸运啊。
晋国内乱是秦穆公的机会,他确实为此精心筹划,至少没有碌碌而为,然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吧。
可是你看他的谋划,比如嫁女到晋国去,在秦国全军覆灭之时至少为他保留了几员大将,他还有机会从头再来。
所以命运自有它的安排,你做好当下的事情就好。
三个将领回到秦国,秦穆公并没有杀他们,反而恢复了他们的官职,并穿着素装出城到郊外迎候,哭着说:“我由于没有遵从百里傒、蹇叔的劝止,使三位将军受辱,都是我的错。我必定会为雪洗此恨”。
秦穆公于是悔过作誓。
《秦誓》曰:古语说:人们总是自以为是因为大意而失算。
责备别人完全没困难,只是受人责备还能听谏如流,这可就太难太难啦。
我这心里难受极了(指全军覆灭之事),这时间飞速地流逝着,似乎不再回头了(吃后悔药恐怕来不及了)。
那古道热肠的智谋之人,(我)会责备他不顾我的忌讳(竟敢顶撞我);而眼前的智谋之士,(我)便引为亲信了。
(这不行),我还是应该多多请教年长有智的人,那样就能少犯些过错、少一点遗憾。
满头银发的忠良之士,尽管旅力不如人,我还是希望有这种人;雄赳赳的勇夫,即使射箭驾车都熟练,我还是不愿要这种人。
至于那叽叽喳喳特会打小报告、吹顺耳风的人,总想让老实人改变主意。
我还能再添这样的人在身边吗?
我暗暗地思考着。
倘若有这么一位耿介爽直的臣子,能干净利落地发表己见,即使没有其他长处,他的心地善良,我看还是得容纳他、亲近他。
人有一技,视如自己的;人有杰出才智圣德,内心仰慕他,简直就如同出自本人口中一般自然,这种人应该吸收。
这样来保护我的子孙后代和广大民众,那也是件很有利的事啊。
别人有长处,你嫉恨嫌恶它;别人很杰出,你疏远避开他,使其无法有成就,这是不能容人的表现。
国家的动摇不安是由一人造成的,国家振兴发达,也会因敬重一人而带来吉祥。
秦穆公最让我佩服的就是这一篇《秦誓》。
人人都会犯错,我们小的时候,还经常低头认错,但是越长大,我们脾气也有了,自尊也足了,脸皮也薄了。
我们都知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几个敢于承认自己的错呢?
晋文公一死,秦穆公仿佛再也等不及了,晋国挡着,秦国东进受阻,这对秦穆公而言如鲠在喉。
人一冲动,就伴随着祸患。
即使蹇叔和百里奚再三劝阻,他还是执意要偷袭郑国。
郑国和秦国之间还夹着一个晋国,如果你还记得中学课本里的《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的劝谏之言--“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秦穆公突然要又要攻打郑国了。
这个故事的结尾说“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这三名戍守在郑国的将领后来一直待在郑国,并且逐渐取得了郑人的信任,因此他们告诉秦穆公只要来偷袭郑国,肯定能成功,加上晋文公去世,秦穆公东进的野心实在不可抑制,可能还有一些大臣的支持,所以他决定偷袭郑国。
秦军全军覆没,这代价实在惨痛,晋襄公相信文嬴夫人的建议就可以看出,他相信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国的君主一定会杀了三个大将来泄愤。
但是秦穆公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让他们官复原职,并且在将士面前承认错误,这对于一个君主来说是多么的令人佩服。
然而他的这番话,特别是: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
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
以保我子孙黎民。
亦职有利哉。
人之有技,娼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
却没有被他的子孙后代牢牢记住,看看后来始皇后期、二世胡亥的用人策略,不禁感慨这仿佛是命运的谶语。
秦穆公在位期间,称霸西戎,国力大大增强。
虽然东进受阻,但是他一生都没有放弃努力。
这是秦这个部族最大的特点,他们始终不服输,环境愈困苦,他们愈顽强,越挫越勇敢。
文中部分观点参见台大公开课《历史中的人物--秦始皇》。
附《秦誓》原文:公曰:嗟,我士,听,无哗。
予誓告汝群言之首。
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
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
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谋人,姑将以为亲。
虽则云然,尚犹询兹黄发,则罔所愆。
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
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
惟截截善谝言,俾君子易辞,我皇多有之,昧昧我思之。
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
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
以保我子孙黎民。
亦职有利哉。
人之有技,娼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邦之机陧,曰由一人。
邦之崇怀,亦尚一人之庆。
好啦,本期有关于春秋/战国时代第六集:秦穆公的精彩内容,我就给你们全部讲述完了。
下期,我将会给你们接着讲述有关于历史方面的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不要错过哦。
史册号网友观点:一直到孝公时期,秦的发展思路仅限于恢复穆公霸业,谋天下想都不敢想,到惠文王底子足了才把灭六国做为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