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春秋战国鲁庄公,春秋“无义战”之鲁庄公第六年

一、概述:

公元前688年,鲁庄公六年,《春秋》计用35个汉字,记录了5件事。

从去年冬天开始的由齐襄公率领,齐、鲁、宋、陈、蔡五国参加的伐卫之战还在持续。

但是显而易见,这场以送回卫惠公为主要目的的战争,不但战事不顺,甚至有陷入僵局的可能。

这一年春天,《春秋》所载第一件大事,就是周天子派出子突将军参加了卫国保卫战。

这场战争一直进行到6月份,终于告一段落,卫惠公在五国大军的护卫下进入了卫国都城朝歌!这是第二件具有标志性的大事。

第三件事表明,卫惠公虽然重新进入了他阔别8年的朝歌城,坐上了曾经属于他的那个宝座,但是卫国政坛仍旧暗潮汹涌。

所以,五国大军还不能马上离开,必须等待卫惠公真正掌握卫国为止。

为此,鲁庄公直到秋天才班师回朝。

鲁庄公回到鲁国,但是这年天气反常,鲁国所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螟虫灾害,大量庄稼受灾。《春秋》记录“螟”,意味着螟虫成灾。这算是第四件事情。

第五件事,五国伐卫之战后,在齐襄公的支持下,这年冬天进行了战争分赃,鲁国也收到了一份战利品“卫宝”。

《左传》计用202个汉字,重点描述了五国伐卫之战和楚国灭邓的经过。

关于五国伐卫之战,《左传》复述了周天子派出军队反对五国伐卫的立场。

其次,对五国伐卫产生的重要细节进行了提要。

比如,前任卫国国君卫黔牟出逃周王室,这可能是周天子干涉取得的某种成果。

其次,介绍卫国重要贵族甯跪为此逃难入秦,可见支持卫黔牟的力量不小。

尤其,曾经拥立卫黔牟初任国君的两位公子,即公子泄、公子职均被处死。

这一年,《左传》插入了来自楚国的故事,楚文王开始了他问鼎中原的北伐生涯。伐申过邓,显示了邓国人的危机感和忧虑,也反映了邓侯的善良和睿智。同时,这年《左传》提前透露了十年之后,即鲁庄公十六年会发生的楚国灭邓信息。大致判断,申国就在这次楚国伐申之后灭亡。

二、新增人物:

1、王人子突:周王室派出支援卫国的官员。王人是指周王室所派出的官员,子突是此官员的字。称字是敬称,鲁国史官在表达对子突的敬意的同时,反过来说明了对五国伐卫的批评态度。

2、甯跪:卫季亹之孙。卫季亹是卫武公幼子,分封于甯邑,其后称甯氏。甯邑在今河南获嘉、修武一带。

3、邓祁侯:应该是鲁桓公七年访问过鲁国的邓侯吾离,楚武王王后邓曼的兄弟。

4、骓甥、聃甥、养甥:邓国亲贵大臣,可能都是邓侯的儿子。骓、聃、养分别应是其母氏之姓。

三、地理位置:

1、秦:公元前688年,秦国应是秦武公时期,都城在宝鸡陈仓区。

2、邓:邓国,都城今河南省邓州市。

2、申:申国,都城今河南省南阳市。

四、文字百科

1、噬齐:“若不早图,后君噬齐”是噬脐莫及的最早出处。齐通脐。脐就是脐带。

2、螟:螟蛾的幼虫,有许多种,如“三化螟”、“玉米螟”等。危害农作物。

螟的幼虫

螟蛾

3、祁:按照古人注释,邓祁侯之祁字是谥号。谥法中有经典不易曰祁,治典不杀曰祁。

4、本枝百世:引自《诗·大雅》。以树木本幹喻適,正妻所生为适,通嫡。枝叶喻庶,媵、妾之子。此诗本喻周文王子孙,本幹枝叶,適子、庶子,皆可传国百世。《诗·大雅》原文如下:

文王在上 ,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五、述评

春秋时期的不义之战

从儒家学说来看,一部《春秋》,就是以“仁”“义”为原则,对春秋时期各国政治伦理行为进行箴砭的案例性教学大纲。

而三传犹如阐释教学大纲的历史性、文学性、理论性教材。

战争,也就是春秋时期的各种讨伐,当然是政治实践中最极端、最具有象征意义的历史事件,因此,对于战争进行“义”与“不义”的评判,就显得尤其具有某种历史意义。

“义”字,繁体字是義,上羊下我,据古人创字本意,在于“以我为羊”,是自我牺牲的体现。

“义”和“仁”,应该是是中华文明中最亮眼、最普遍、最能体现文明价值观的社会伦理概念之一。

与“仁”字基于人类普遍的共情心理而产生相互理解与友爱之情不同,“义”是基于人类共同与长远利益而要求个人对于社会的奉献与服务精神,因此义字代表的精神境界更高。

义字所体现的精神,就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无私奉献精神。

这样的精神,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伦理,久而久之就一定会形成以“周礼”为代表的礼仪性秩序社会。

礼是义之表,义为礼之本。

与义的奉献精神相反,各种违反社会既有秩序,比如违反制度,以下犯上,以强凌弱,自私自利,自由放任,一切把个人或者小团体利益凌驾于其他人、其他组织的行为都可归之于“不义”。义与不义,其区别就是个人在处理与社会的关系中,是否按照服从社会秩序、奉献社会大众、有利社会发展的角度去处理。

对于五国伐卫而言,出自齐襄公的征伐,自然未经周天子同意,这当然是一种不义行为。

在伐卫之战中,五国之师与周天子派出的子突将军对垒,是以下犯上,更是不义!五国之师在齐襄公率领之下,通过军事干涉废立一国国君,出自私心,尤其还要分赃,当然是尤其的不义。

如此种种,对于鲁国人而言,作为姬姓国家,去参与讨伐另一个姬姓国家,是典型的助纣为虐,不但不义,而且就是大逆不道!尤其鲁国参与到战争分赃,更是非常的可耻!

如果说,齐襄公的征伐存在一定的合理理由,那么楚文王的征伐,我们不可能在《左传》中找到任何属于那个时代的一星半点的合理解释。如果一定要解释,那就是“我,蛮夷也,不同于中国”。这是赤裸裸的侵略战争威胁,当然是不义之战。

问题是,进入春秋之后,各种各样的征伐,基本上都是由诸侯主导的。周天子作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不但失去了作为“共主”的能力,也失去了道德上的“共主”感召力。这是春秋无义战的基本源头,也是礼崩乐坏、天下失序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超级权力的崩溃,才导致了以维护本国利益为特征的诸侯擅权现象的频繁发生。

所以,历史地看,义的价值观内涵是有时空界限的。

从周天子的角度看,诸侯不尊周礼,其所事征伐当然是不义的。

而从各国的角度看,在大变局的时代,由于旧的秩序不能保护各国利益,因此维护本国利益就变成了“义”不容辞的自主行为。

比如鲁庄公,于鲁国而言,也许参与伐卫更符合鲁国之“义”。

因此,作为后人,我们也许会更加超脱地观察历史,从而对历史人物给予更加客观的理性评价和相应的理解。

其次,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历史的进步正是在打破旧秩序的基础上不断前进的。

当旧的秩序不能促进社会发展时,这种秩序本身就是“不义”的。

正是由于齐国、楚国这些国家在生产力上的进步,才成就了它拥有突破旧秩序的能力,而旧秩序的突破,为新的生产力创造了更加宽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和生生不息提供了动力。

从这个角度讲,鲁庄公六年的齐襄公、楚文王所从事的征伐,又有了积极的意义。

也许这就是历史得以进步,而人类不得不承受的“折麽”和“阵痛”!

今天,当我们为齐鲁文化、楚文化的历史遗存,以及为这些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与有荣焉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为历史做了新的注脚。

史册号网友观点:仁以礼为表,礼以仁为本,礼乎礼乎,人而不仁如何礼,春秋无义战,指的周的礼乐制度其实就是周天子作为联盟之主制定的***宪章。

无义战是指的不遵守***宪章,失去了用战来争的本义。

有矛盾冲突难免,通过讲理,谈判,或者实在不行就打,通过战争来解决。

侵略性的战争是不允许的,没有必要不能用战的方式来争。

如果无奈选择这种方式,也应该愿打服输,不能没完没了。

没有定语的所谓正义大义,都是排他性的需要制造的,凡谈义必有所本,即义字没有定语是无法完整表达的。

义类似内涵的意思,比如字义词义,尚书正义,礼记正义。

很多看似没有定语,其实是省略定语的表达。

比如君子喻于义,前面有君子了,就省略了君子之子的君子这个定语。

礼记中有聘义,射义。

很多篇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f202401011750076811.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