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甲骨文为啥没有记载夏朝,夏朝和黄帝为什么没有发现在甲骨文中?也许和鬼方密切相关

符合记载的尾部

我们先来看看《中五经》的线索(配合原文看更好):

首山:《中次五经》薄山之首曰苟床之山。

第十一山:又东十里曰尸山。尸水出焉,南流注于洛水;

第十二山:又东十里曰良馀之山。馀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河;乳水出于其阳,而东南流注于洛;

第十三山:又东南十里曰蛊尾之山。多砺石、赤铜。龙馀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洛;

第十四山:又东北二十里曰升山。黄酸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尾山第十五山:又东十二里阳虚之山。多金,临于玄扈之水。

注意,《中五经》小结为十六山,实际记录了十五山,少了一山。可以看出,《中五经》尾部位于洛河北边、黄河南边:

包含在《中五经》中的范围

尾山“阳虚之山”正在这一带:

阳虚山所在位置

阳虚山,又名阳峪,位于洛南县城西北24公里处,相传是仓颉筑台造字之处,附近的长水乡西长水村有传说中的“洛出书处”。洛南的遗址丰富得令人惊讶,从五十万年前到4400年前的古人类遗址都有,甚至发掘出了旧石器时代和非洲相类的早期阿舍利工业器物,专家鉴定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的考古意义不亚于兵马俑。

“洛出书处”碑

洛南盆地正位于北秦岭成矿带上,在洛南县蟒岭南坡灵官庙—官坡地堑式峡谷内即有红崖山古铜矿遗址,与第十三山中记录的“多赤铜”相符:

《陕西省成矿区(带)的划分》 宋小文,侯满堂,陈如意

《旧唐书,食货志》:“今商州有红崖冶,出铜益多;又有洛源监,久废不理。请增工凿山以取铜,兴洛源钱监,置十炉铸之。”

注意,矿区一直在开采,往往遗留下的是废弃时的年代遗址,所以红崖山古铜矿遗址为唐代遗址。

古铜矿遗址

《中五经》尾部也记录在《水经注》中:

《水经注·卷十五》:“洛水出京兆上洛县遭举山,《山海经》曰:讙举之山,洛水出焉。

…洛水又东,尸水注之,水北发尸山,南流入洛。

洛水又东得乳水,水北出良余山,南流注于洛。

洛水又东会于龙余之水,水出蛊尾之山,东流入洛。

洛水又东至阳虚山,合玄扈之水。

《山海经》曰:洛水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是也。

…其水径于阳虚之下。

《山海经》又曰:阳虚之山,临于玄扈之水,是为洛汭也。

《水经注·卷十九》:“渭水又东,合黄酸之水,世名之为千渠水。水南出升山,北流注于渭。”

洛河两岸

其中的“玄扈之水”,与《中四经》衔接在了一起:

《中四经》尾山:“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讙举之山。洛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此二山者,洛间也。”

河流不同段往往有不同名称,如长江即有七名,汉江也有五名,所以“玄扈之水”即为洛河段称。

令人费解的首部

《中五经》的尾部好确认,首部却令人费解。尾部六山是十几二十里地进行记录,首部九山却均为间隔几百里地记录。尾部六山共计72里,约合20公里;首部九山共计2910里,约合786公里(关于《山海经》中的距离换算关系,请参阅《山海经》的第一座山脉记录了哪里?不愧是中华龙脉 ,在此不再赘述)。

尾部六山虽短,但已包含了红崖山古铜矿遗址和阳虚山在内,所以我们可以视其为准确。但首部却一直延绵到了青藏高原上的西宁附近:

按照《中五经》记录的里程换算的距离

这是《南山经》和《西山经》记录过的范围。这说明了,《中五经》有可能有和前面几经一样的数据失真问题。

失真的竹简

首山“薄山之首”证实了这点。“薄山”,不仅记录在《中五经》中,还记录在《中首经》中:

《中首经》首山:“《中山经》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

并且,两者都是“…山之首曰…山”的特殊句式,说明了都是由不同的山系组成的,而“薄山”,即是两者同属的山系。

延绵的山系

我们知道,《中首经》记录了中条山脉(相关内容请参阅洛阳二里头原名夏邑,却不是唯一夏都,另一个在山西周家庄 ,在此不再赘述),而中条山脉属于秦岭—大别深断带。

在地质构造上,秦岭—大别深断带主要包括陕南、豫西南的东秦岭北坡和豫北、晋东南的中条山区,以及安徽、湖北、河南交界处的大别山区,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

古人便把中条山和华山看作一体,只是被黄河分割开:

《全后汉文·卷一百三·亢君神祠碑》:“夫中条之山者,盖华岳之体也。石堤树谷,南通商雒,以属熊耳。”

《水经注·卷四》:“左丘明《国语》云:华岳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曲行,河神巨灵,手荡脚踏,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迹,仍存华岩。”

华山

《史记》中也记载了“薄山”的方位,与《中五经》相符:

《史记·封禅书》:“自华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曰华山,薄山。”

《中首经》及《中五经》除了“薄山”外,还分别记载了“历儿之山”和“历山”,也说明了两者的强关联性:

《中首经》第二山:“又东二十里曰历儿之山。”

《中五经》第十山:“又东十里曰历山。”

结合山脉的走势、华山的位置以及文献,我们可以推断出首部所在,是在西安的临潼区:

首部范围

第二山及第五山则验证了这点:

第二山:东三百里曰首山,其阴有谷,曰机谷。

第五山:东北五百里,曰条谷之山。

临潼区有多条山谷,并有“一心一带四区五谷”的规划格局。

有夏之居与鬼方

综上,我们可以画出《中五经》的整条山系图:

《中五经》整条山系图

可以发现,《中五经》记录了洛河的源头,与《中四经》一起记录了整条洛河,也是关中进入洛阳盆地的除渭河—黄河外的另一条水路,在典籍中被记录为“洛汭”:

《水经注·卷十五》:“《山海经》又曰:阳虚之山,临于玄扈之水,是为洛汭也。《河图玉版》曰:仓颌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即于此水也。”

这意味着“洛汭”包含了洛河沿岸的洛南盆地、卢氏盆地、伊洛盆地,为“有夏之居”:

洛河沿岸的盆地

《逸周书·度邑解》:王曰:“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过于三途,北望过于有岳,鄙顾瞻过于河宛,瞻于伊洛。无远天室,其曰兹曰度邑。”

第二山“首山”在《中五经》小结中记录为“䰠也”,是整部《山海经》中唯一这么记录的山,与《中三经》中《山海经》里唯一的䰠人武罗相对:

《中三经》第二山:“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䰠武罗司之,其状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齿,而穿耳以鐻,其鸣如鸣玉。是山也,宜女子。”

《中五经》第二山:“东三百里曰首山。首山,䰠也,其祠用稌、黑牺、太牢之具、蘗酿,干舞,置鼓,婴用一璧。”

在《中三经》中我们已经分析过“鬼”与“䰠”(相关内容请参阅原是伏羲氏族的领地!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准确记载在山海经中 ,在此不再赘述),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关中地区与洛阳盆地的强关联性,而这一带也正是仰韶文化的核心分布区:

记录了“䰠”的首山和青要山位置

“首山”在历史上是非常出名的一山,是黄帝采铜处:

《史记·封禅书》:“黄帝时万诸侯,而神灵之封居七千。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

《淮南子·地形训》:“何谓九山?会稽、泰山、王屋、首山、太华、岐山、太行、羊肠、孟门。”

而在临潼区的姜寨遗址,即发现有黄铜片、黄铜管等金属物:

姜寨遗址出土的铜器

姜寨遗址,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城骊山山麓临河东岸二级台地上的姜寨村。

姜寨遗址具有仰韶和龙山两种文化特征,其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是罕见的。

该遗址仰韶文化堆积由下到上依次为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和半坡晚期类型(或称西王村类型)。

通过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半坡类型的年代为公元前4600~前4400年左右,史家类型为前3690年。

遗址最上层,还有少量的陕西龙山文化遗存。

姜寨遗址出土的符号

从形态上看,临潼区的洪庆山至骊山一带如同山之探首,这大概是命名为“首山”的原因:

如山之探首的“首山”

结合《西三经》中关于黄帝的记录以及我们的分析(相关内容请参阅厚重陕西:轩辕黄帝肇基之地,帝颛顼筑城之所 ,在此不再赘述),我们可以发现“鬼”与“䰠”不仅与西王母息息相关,还与黄帝有密切联系。典籍中便有黄帝与黄帝的后代、楚之先祖陆终娶于鬼方氏的记载:

《世本》:“黄帝娶于鬼方氏。”

《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日祝融。....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

《大戴礼记·帝系》:“吴回产陆终。陆终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氏,产六子。”

黄帝画像

而“有夏之居”的地理位置,也说明了“夏”与“鬼”“䰠”、与黄帝密切相关,“夏”是黄帝之后,与鬼方是联姻混居状态。后世典籍也记载了其中的关系:

《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史记·索隐》:“唐虞以上曰山戎 ,亦曰熏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汉曰匈奴。”

《晋书·匈奴列传》: “匈奴之类,总谓之北狄…夏曰薰鬻,殷曰鬼方,周曰猃狁, 今之匈奴。”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

融合的龙图腾

这意味着,甲骨文中没有找到与“夏”和“黄帝”相关的字眼,也许是因为其时商朝将他们统称作“鬼方”的缘故。由于大禹属于“夏”的一员,又“兴於西羌”,夏羌关系友好,所以,商还与羌作战。注意,黄帝曾有数任,是文化联盟中中部地区首领的称呼:

《春秋命历序》:&34;炎帝传八世,五百二十岁。黄帝传十世,一千五百二十岁。少昊传八世,五百岁。颛顼传二十世,三百五十岁。帝喾传十世,四百岁。尧治九十八年。重华(舜)治五十三年。&34;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鬼方是统称,如狄还分北狄、赤狄、白狄、长狄等。虽然商朝可能对“夏”对黄帝有不同称呼,但不代表他们分属不同集团,各种称呼最初也不带有贬义。这需要深入剖析上古的“四帝”体系,初步分析请参见中华文明起源:上古观星授时,诞生了黄帝、炎帝,三星堆也受影响 ,我们将在后文继续。

甲骨文

第八山“朝歌之山,谷多美垩”,显然指的是临潼区中众多山谷中的一个,不是商王的朝歌。

商王的朝歌是商纣王扩城后的称呼,为商纣王的国都,据考证在河南鹤壁。

朝歌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先秦诸子中,《左传》首先把朝歌同商的都城联系起来,《史记》卫康叔封卫和牧野之战的记载,确证了朝歌作为商朝都城的具体位置。

《史记》首开解释朝歌含义的先河,《史记》以后多有文献直称朝歌为商都,《汉书》是现存较早记载朝歌为商都的文献。

《帝王世纪》明确了帝乙迁沬的故事,帝乙的子王,即帝辛(后世称纣),也把朝歌作为都城。

商朝后期,武丁由西亳迁沬,建立沬都,是为武丁城。

《史记正义》记载“沫邑,殷王武丁始都立。

”后武丁迁北蒙,沬都废置。

其后武乙迁沬,文丁又都之;帝乙迁沬,纣又都之。

后来殷纣王就武丁城扩而大之,并因城西朝歌山,改沬都为朝歌。

两者应为重名,意为“早晨高歌”,有欣欣向荣的意象。

山歌

结语:在整部《山海经》中,唯《中三经》、《中四经》、《中五经》分别围绕伊河、洛河、玄扈之水的三经,每山加总里程与小结里程相近,却与实际里程出入巨大。

其中《中四经》、《中五经》加总里程更是与小结里程完全相等,是《山海经》中唯二的两经如此,显得非常特殊和刻意,具体原因未知。

我是虾郎摘,别忘了关注我不迷路,欢迎朋友们点赞评论转发。

独立研究不易,如能赞赏,不胜感激。

史册号网友观点:从Y- DNA角度来看,匈奴王族为R1a,鬼方为R1b……后即月氏两者之间的确有很深的关联,后期更是相爱相杀……搞明白匈奴/突厥的前生今世,中国文明传承的很多东西就无需遮遮掩掩了……,不是没写,是8000年来的这一代人类根本就不认识这些字!

不要看了标题就回复,看内容,content:不要看了标题就回复,看内容,写是写不出来了,画出来还是可以我根据玉璜文化和四川旺苍说的玉王黄帝这个说法把黄帝画出来了文章过几天再发,还没写好,上述龙山文化遗存的符号,我在西南边陲出土的青铜器装饰符号与之相似。

同姓不婚,黄帝既然和鬼方联姻,说明黄帝和鬼方不是同族。

黄帝基因R1a,鬼方基因R1b。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m20230723092006bbb3.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