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华夏部落首领轩辕黄帝

黄帝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

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史籍记载

1、《水经注》

2、《山海经·西山经》

3、《国语·晋语四》

4、《左传》

5、《史记·五帝本纪》

6、《帝王世纪》

7、《逸周书·尝麦解》

8、《韩诗外传·卷八·第八章》

家族成员

1.父亲

少典:据说是少典国的国君。一说,名祁昆,或启昆。

2.母亲

附宝:孕二十五月,以戊巳日生黄帝。

3.妻子

嫘祖:一作“累祖”。西陵氏之女,是黄帝的元妃。嫘祖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

女节:方雷氏,黄帝次妃。

彤鱼氏:名苍林、丽娱,讳邛,炎帝之女,黄帝第三妃,负责人们的饮食住行。被后世尊为烹饪始祖。

嫫母:面貌丑陋,但为人品德贤淑,性情温柔,为黄帝第四妃,曾帮助黄帝大败炎帝、杀蚩尤。 4.子孙

史载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

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依次为: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

而少昊、颛顼、帝喾、唐尧、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这些后裔在黄帝到尧、舜、禹时期大都已经脱离黄帝母族,建立了大批的氏族方国或部落,有了独立的姓和氏;后来,周武王(姬发)从陕西东出中原建立了周朝,分封诸侯或方国,其中姬姓国53个,这些姬姓国以国为氏,于是形成了中国的大多数姓氏,中国人遂自称“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

著名战役

阪泉之战

阪泉之战是华夏集团内部两个同源共祖的远缘亲属部落间的一场争雄的战争。

在口耳相传的谱系中,他们的先祖都是从与有峤氏互为婚姻集团的少典氏分裂出的女儿氏族,一个发祥于姬水,当即古漆水,发源于今陕西麟游西偏北的杜林,于今武功入渭。

以姬水成者,即姬氏族,另一个发祥于姜水,在今陕西境内的渭水上游一带,今宝鸡尚有清姜河,以姜水成者,即姜氏族。

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这两个古氏族日益繁荣、昌盛,分裂出很多女儿氏族,发展成很多部落,除了留在祖居之地的以外也有不少支系四外发展,开辟新的生存空间。

距今五千年前登上历史舞台的黄帝和炎帝,就是东向发展,到达今河北、河南的姬、姜两古族的后裔。

由于参战的两个部落都有很强的实力,战争的规模颇为壮观,开战后,黄帝率领“熊、罴、狼、豹、貙、虎”六部军队在阪泉之野与炎帝摆开战场,六部军队各持自己的崇拜物为标志的大旗,黄帝作为六部统帅也持一面类似“大纛”之旗,列开了阵势。

首先,炎帝在黄帝没有防范的情况下,先发制人,以火围攻,使得轩辕城外经常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应龙用水熄灭火焰,黄帝帅兵将炎帝赶回阪泉之谷,嘱手下士兵只和炎帝斗智斗勇,不伤其性命。

在阪泉河谷中,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

炎帝火战失利后,面对星斗七旗战法,无计可使,一败涂地,躲回营内不敢挑衅。

黄帝仰慕炎帝的医药和农耕技术,决心与他携手创建文明国家。

他在炎帝营外摆阵练兵,千变万化的阵法层出不穷,星斗七旗阵,让炎帝的士兵看的眼花缭乱,在长达三年多的操练中,使各部的战斗力逐渐增强,而炎帝利用崖头作屏障,只能观望阵势。

然而,黄帝在这三年多的时间内,一边以星斗七旗战法练兵做掩护,一边派人兵日夜掘进,早将洞穴挖到炎帝营的后方。

忽一日,黄帝兵将突然窜出,偷袭了炎帝阵营,活捉了炎帝。

涿鹿之战

蚩尤率领的部落联盟由于生产力水平较华夏集团略高一筹,武器制作精良又勇猛善战,于是所向披靡,因而留下“铜头铁额”、“威震天下”的英名。

炎帝部落无法抵挡、节节败退,在蚩尤大军的扫荡下,居地全失,连一个角落也没留下,本着同一联合体应互相救助的原则,炎帝求救于黄帝,引发了涿鹿之战。

涿鹿之战的战场在何处,至今仍未有定论,《逸周书》所谓“中冀”,或为冀州中部,大体约在靠近今冀鲁豫三省接界地带的河北境内。

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延续了不少时日,最后的决战进行于冀州之野,《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述了一个传说,“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

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反映战斗过程中,双方先由巫师作法,希望借助自然力征服对方,黄帝呼唤有翼的应龙畜水,以便淹没蚩尤军队,蚩尤也请风伯、雨师相助,一时风雨大作,黄帝军队再次陷入困境,危急中,黄帝只得请下天女旱魃阻止风雨,天气突然晴霁,蚩尤军队惊诧万分,黄帝乘机指挥大军掩杀过去,取得了最后胜利。

黄帝的胜利得来不易,而胜利以后,又遇到很多新的困难,不仅旱神女魃制止了大风雨后神力大减,“不得复上”,应龙参战以后,也“不得复上”,天上“无复作雨者”,使地上连续大旱数年。

近代环境考古告诉我们,距今5000至4000年左右是自然环境又一次大变化时期,不断升高的气温,持续不断的冰川融化与降雨均骤然停止。

距今5000年前后,从辽东半岛到长江三角洲都留下海退的遗迹,以后,距今4700年开始又发生了小的波动。

涿鹿之战中,那些被巫术呼唤来的暴风雨及其后的干旱,正与气候由平稳到发生波动的情况相合,可见这些神话不是全无根据的,它确实浓缩了对过去的回忆。

涿鹿战争之后,使华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对今天的汉族来说,则更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汉族今天占全国人口的94%,占世界人口约1/5,这不能不说与华夏族的始祖黄帝的功绩有一定关系。汉族本由华族发展而来,而华族是由夏族数千年同化其它民族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冀州之战

蚩尤和夸父逃脱后,他们手下的81个小头目中有21个被俘,其中有两个俘虏,一个叫蛮角,另一个叫利石,试图逃脱,但是没有成功,被应龙抓住。

轩辕的部下一致认为要杀了蛮角、利石二人,但轩辕认为:大家不要抢夺别人,更不能随便杀人。

我们都应该以礼相待,和平共存,你抢我杀,对谁也没有好处。

所以决定将所有俘虏,一个不杀。

并命人把食物,分发给所有俘虏。

又命蛮角和利石两人负责把全部伤病俘虏带回去。

蚩尤和夸父见轩辕将被俘人员全部放了回来,大吃一惊。

蛮角和利石一再对蚩尤讲轩辕的仁义。

蚩尤听着就怒气冲冲地一脚踢开蛮角,一斧砍死利石,蚩尤气急败坏。

其余的被俘人员,一看心惊胆战,暗暗流泪。

蚩尤又命夸父把轩辕放回来的所有被俘人员,全部押解到冀州修筑城池,不许他们和其他人接触,更不许和亲人见面。

蚩尤却又说轩辕如何残酷地杀害被俘人员,他要求部下牢记这笔“血债”,加紧练武,准备复仇。

蚩尤却又将蛮角的妻子霸占,蛮角的妻子不认识蚩尤,又打了蚩尤。

蚩尤气急,将她杀害。

想到这里,蛮角趁着天黑人静,投奔了轩辕。

轩辕和他的众臣听完蛮角的苦难遭遇,怒火满腔。

他们根据蛮角提供的情报,认为攻打冀州,只能智取,不能硬拼。

商议了三天三夜,决定在九月九日,夺取冀州。

蚩尤发现蛮角失踪后,知道凶多吉少,便和夸父商议,把驻扎在冀州城内的军队,多一半交由夸父率领,悄悄撤出城外,埋伏在涿鹿之野,以防万一。

城内留下的军队,加紧冶炼铜铁,死守冀州。

九月九日是重阳。

蚩尤最怕晴天,清早一起来就爬上冀州城墙观察动向,他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细细查看,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现象。

当他正准备下城的时候,突然听到城外远处一片呼救声。

蚩尤回头一看,见一群披头散发的女人,手提肩背着东西,边跑边喊:“救命呀!轩辕军队抢人啦!”蚩尤再朝远处一看,确实有几十名轩辕部下的人,在后面追赶,他立即命令守城门的部下把城门打开,让这群逃命的女人进城。

又命城上的军队,立即举弓射箭,挡住轩辕军队的追赶。

这群逃命的女人一进城门,突然一下子全成了勇猛的士兵,原来他们是男扮女装的轩辕军队。

他们手执石斧,猛杀猛砍,把守城门的蚩尤士兵一个个砍翻在地。

夜间偷偷埋伏在冀州城外的轩辕军队,听见牛角号声,知道城门已开,便从草丛中、树林里一跃而出,冲进冀州城。

蚩尤一看,知道中计,来不及抵抗,便迅速率领残军从北门逃跑。

轩辕和蚩尤以前在冀州虽然已打过十多次仗,但都未能取胜,今天只用了一个早上,就大破冀州。

在这次战斗中,蚩尤军队伤亡并不大,最大的损失是冶炼成的铜铁,制造成的铜铁兵器,被轩辕军队全部缴获。

从此,轩辕的军队也有了铜铁兵器,结束了石刀石斧的时代。

上古八大姓氏

上古八姓

姜、姬、妫、姒、赢、姞、姚、妘

一、姬(Ji)姓起源:黄帝轩辕氏

根据《帝王世纪》的记载,黄帝生于寿山,长于姬水,所以以姬为氏。根据《史记·三代世表》的记载:“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望族居于南阳郡,即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县,故姬姓的始祖就是黄帝。

我们现在大部分人知道黄帝老祖就是轩辕,但是很少人知道其名字的全称是姬轩辕。历史上很多著名大佬都是黄帝老祖的嫡系,比如大名鼎鼎的尧帝(本名伊放勋,父姓姬,母姓伊)和大周王朝的缔造者文王姬昌、武王姬发。

而周朝结束以后,周朝的王族后代就多以国名为姓,再加上唐玄宗时,为避皇帝李隆基名讳(姬与基同音),绝大部分人为了纪念老祖的辉煌以大周王朝为姓改为姓周,即使后来部分人恢复了姬姓,但是也避免不了姬姓人群越来越少的事实。这里要说明一点,周氏和姬姓大部分可是同宗同祖的。

二、姜(jiang)姓起源:炎帝神农氏

《说文》曰:“神农居姜水,因以为氏。”传说中的炎帝,即神农氏,相传为中国历史上最远古的“三皇”之一。因炎帝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县),故以姜为氏。

因此,炎帝的出生地,也就是姜氏的发源地。姜姓始自炎帝。姜姓自古多为皇族大家,不论是在封神榜中惨遭挖去双眼的姜皇后,还是同样在封神榜中大出风采的姜太公——吕尚都是神农氏的嫡系传人。

姜尚因辅佐周王朝得天下而被封于吕,所以才从封地为姓,成为吕尚。

战国时期,姜姓齐国被田和所灭,吕尚的后代分散到各地,有姓吕姓者,也有姓姜姓者,所以吕姓和姜姓也多为同宗同源,是神农氏老祖炎帝的后代。

三、妫(gui)姓起源:舜帝

源于有虞氏,出自上古高辛氏后裔尧帝的封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姓。妫姓为上古时期原始姓氏之一,得姓始祖是舜帝。当舜还是个平民的时候,就有德有望,部落首领尧十分欣赏他的才干,于是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并让他居住于妫水之边。

妫水,发源于今山西省永济市南部历山,向西流入黄河。另有一处妫水,发源于今北京延庆县东南军都山,向西南流至河北省怀来县,注入永定河。舜所居之妫水,为源于山西永济历山的妫汭河。

妫姓为黄帝支系有虞氏的后裔,帝舜为黄帝曾孙颛顼的六世孙。他继帝尧之后,登上了中原地区黄帝族系最大的部落首领之位,跻至五帝的行列,成为中华文明的先祖之一。

四、姒(si)姓 起源相传夏禹之母吞薏(yi)苡(yi)而生禹,因姓姒氏。周文王之母为太姒,出自姒国。北魏时,改姒先氏为姒氏。

五、赢(ying)姓起源:

黄帝居住在轩辕山,娶西陵国的女儿为妻,这就是嫘祖。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有两个儿子,他们的后代都领有天下:

一个叫玄嚣,也就是青阳,青阳被封为诸侯,降居在江水;

另一个叫昌意,也被封为诸侯,降居在若水。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名叫昌仆,生下高阳,高阳有圣人的品德。黄帝死后,埋葬在桥山,他的孙子,也就是昌意的儿子高阳即帝位,这就是颛顼帝。

秦的祖先,是颛顼帝的后代孙女,名叫女修。女修织布的时候,有一只燕子掉落一颗蛋,女修把它吞食了,生下儿子,名叫大业。大业娶了少典部族的女儿,名叫女华。女华生下大费,大费辅助夏禹治理水土。治水成功后,舜帝为表彰禹的功劳,赐给他一块黑色的玉圭。

禹接受了赏赐,说:“治水不是我一个人能完成的,也是因为有大费做助手。”舜帝说:“啊,大费,你帮助禹治水成功,我赐你一副黑色的旌旗飘带。你的后代将会兴旺昌盛。”于是把一个姓姚的美女嫁给他。大费行拜礼接受了赏赐,为舜帝驯养禽兽,禽兽大多驯服。这个人就是柏翳(yì,益)。舜帝赐他姓嬴。

六、姞(ji)姓 起源:为后代留下最多的姓氏

“姞”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之一。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南燕国为姞姓,其地亦即燕县是也(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后改为吉。传说为黄帝之子二十五宗中的一个。

今人考证后认为,黄帝的姞姓儿子当系古代“五帝”之初“黄帝部族联盟”中“姞姓部族”的首领,黄帝赐其“姞姓”,他得姓后建立起古老的“姞姓氏族”。随着“姞姓氏族”的子孙繁衍,其后裔分支为“吉、雍、燕、鄂、密须(密、须)、阚、严、光、羊、杨、孔、尹、蔡、鲁、允、断、敦、逼、郅、虽”等姓氏。

七、姚(yao)姓起源:

出自五帝之一舜的后裔,出自妫姓。舜所属的氏族,居住虞地,因此历史上称他为虞舜。后来,尧接受了四岳的推举,决定由舜接替自己,担任首领,并且把自己的两个女儿给他作妻室,因此姚姓也出自妫姓。

西晋末年,羌族首领姚弋仲在乱世中崛起,自称虞舜之后,合族改为姚姓。后来,他的儿子姚苌建立后秦政权,羌族姚姓迅速繁衍,姚氏也因为有了这支来自甘肃陇西一带姚姓的加入而壮大起来。

八、妘(yun)姓起源:火神的后代

出自妘姓,为帝喾时的火官祝融之后,就是打不过别人,一头把天撞塌了那位,以封国名为氏。

春秋时,为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后简去邑旁部分成为云氏,另一部分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枝江(今湖北省南部,长江沿岸),至周末又南迁至湖南长沙,遂以国名罗为氏。所以,罗氏多为妘氏后代。

黄帝时期的发明创造

黄帝造酒:

相传轩辕黄帝在统一各部族的战争中,不幸困入对方施展的大雾弥阵。黄帝率军突围撤退到西龙山下(今黄陵店头川),却正逢盛夏,骄阳似火,兵乏马困。最后得益于“拐角井”的水为全军补给,才战胜蚩尤,一统天下,之后,黄帝便用“拐角井”的水,酿制轩辕美酒。

创立12姓:

姬、酉、祁、已、滕、箴、任、苟、僖、佶、儇、依,分别给14个儿子,2人同已姓,2人同姬姓。当今,中华民族中的姓氏,都是由这12姓演变而来。

仓颉造字:

仓颉造字前已有文字,但都已失传。仓颉造象形字时,也是受到仿生学启发。他先从飞禽走兽印在地上的足迹开始,后来发展为多种多样造法。仓颉造了千万个字,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挠作甲子:

甲子,也就是今天所用的天干地支。天干10个字: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12个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有时间之意,地支有空间之意。我们祖先在五千年前就明白此理,创出了天干地支之说。

容成造历:

现在的一年365天,四时八节,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就是容成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日月运行,才定出我们今天使用的历法。

隶首作算数:

今天所用的一二三四五……十个数字,就是隶首创造的。隶首最大贡献不仅是数字发明,他主要创立了“进位”,即我们所用的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嫘祖养蚕:

丝绸的起源,是由黄帝正妃嫘祖所创,嫘祖意外从身边那里得知蚕茧的由来,最后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蚕茧可以抽丝织丝绸,据史料记载:嫘祖养蚕,使人类用上了丝绸。

伶伦制音律:

据史记载:伶伦取懈俗之竹,听凤岭之鸟声而制音律。相传,一天他路过凤岭,听见凤凰叫声非常悠扬入耳,伶伦将竹子砍成短节,上面钻成眼,把凤凰叫声通过竹管眼逐步记录下来,创立最初的音律、音符。

胡曹造衣,伯余造裳:

衣是上身、裳是下身(裤子)。胡曹造衣,是把野兽皮剥成整筒,然后从中间剪成两节,野兽的两只前后腿,就作为袖筒穿在身上取暖,男女从不穿裳。先民开始敬仰生殖崇拜后,伯余把剩余的碎皮作成皮条,系在男女腰间,作为遮盖生殖器和屁股的裳。

王亥驯马:

据出土的史前龟壳上记载,王亥是黄帝时期一位有名的驯兽能手,他把野马耐心训养,不仅听人使唤,还可骑在背上进山狩猎,最后应龙和大鸿得到启发。骑上野马行军打仗,也在黄帝统一各部落的战役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轩辕黄帝的轶事典故

仙人授道

有一天,黄帝正在洛水上,与大臣们观赏风景,忽然见到一只大鸟衔着卞图,放到他面前,黄帝连忙拜受下来。再看那鸟,形状似鹤,鸡头,燕嘴,龟颈,龙形,骈翼,鱼尾,五色俱备。图中之字是慎德,仁义,仁智六个字。

黄帝从来不曾见过这鸟,便去问天老。天老告诉他说,这种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晚鸣叫是归昌,夜里鸣叫是保长。凤凰一出,表明天下安宁。是大祥的征兆。

后来,黄帝又梦见有两条龙持一幅白图从黄河中出来,献给他。

黄帝不解,又来询问天老。

天老回答说,这是河图洛书要出的前兆。

于是黄帝便与天老等游于河洛之间,沉璧于河中,杀三牲斋戒。

最初是一连三日大雾。

之后,又是七日七夜大雨。

接着就有黄龙捧图自河而出,黄帝跪接过来。

只见图上五色毕具,白图蓝叶朱文,正是河图洛书。

于是黄帝开始巡游天下,封禅泰山。

他听说有个叫广成子的仙人在崆峒山,就前去向他请教。

广成子说:“自你治理天下后,云气不聚而雨,草木不枯则凋。

日月光辉,越发的缺荒了。

而佞人之心得以成道,你哪里值得我和你谈论至道呢?”黄帝回来后,就不再理问政事。

自建了一个小屋,里边置上一张席子,一个人在那里反省了3个月。

而后又到广成子那里去问道。

当时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跪着膝行到他跟前,问他如何才

得长生。广成子蹶然而起说:“此问甚好!”接着就告诉他至道之精要:“至道之精,窃窃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妆形,无摇妆精,方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长生。”说完,广成子给了他一卷《自然经》。

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后,又登过王屋山,得取丹经。

并向玄女、素女询问修道养生之法。

而后,回到缙云堂修炼,他采来首山铜,在荆山下铸九鼎,鼎刚刚铸成,就有一条龙,长须飘垂来迎黄帝进入仙境。

黄帝当即骑上龙身,飞升而去。

有几个小臣,也想随他升仙,便匆忙间抓住了龙须。

结果龙须断了,这些小臣又坠落到地上。

据说龙须草便是那些龙须变的。

发明制鼓

鼓是古老的打击乐器,从文献记载看,鼓的产生,首推黄帝取“夔皮”冒鼓的古老传说。

夔,是神话传说中的单足神怪动物,《山海经·大荒东经》描写夔是古时代神话奇兽,生于东海流波山,“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后人认为所谓鼍其实就是巨鳄,它用尾巴敲击自己的肚子,发出好听的音乐。

道教黄帝

道教所指称的黄帝大致有五种情况:一是中央央元灵元君;二是中央黄帝;三是日中黄帝;四是中岳黄帝;五是历史传说人物黄帝。这里所说的便是历史传说人物黄帝。

黄帝最初的神职盖为雷神。然黄帝以雷神崛起后又为中央天帝,位为最尊。这和苗族古歌说他们祖先“格蚩耶老”(可能是蚩尤)的对手是雷公是一致。大概黄帝最初和风伯等都是神农氏诸侯,担任雷的巫帅。

道教有许多经书传于黄帝,如《黄帝九鼎神丹经》、《黄帝内经》、《龙虎经》、《阴符经》等。《真灵位业图》中,排列神仙位次,称他为“星圃真人轩辕呈帝”,列在第三神阶的左位。

黄帝被尊奉为“华夏始祖”,他的轶事令人们称赞,更让人们对他的人生称之为传奇。

魑魅魍魉

约四千多年以前,炎黄二帝争天下,炎帝之子蚩尤被俘后,做了黄帝的一名随从,后来找机会逃了出来,回到炎帝的身边去,力劝炎帝重起战事,洗雪阪泉之耻。

但是,炎帝已经年迈力弱,又不忍因自己发动战争而让百姓遭殃,没有听从蚩尤的建议。

蚩尤只好去发动他的兄弟们,又召集了南方的苗民,以及山林水泽间的魑魅魍魉等鬼怪,率领大军,打着炎帝的旗号,向黄帝发起了挑战。

黄帝听到蚩尤发动大军也不禁大吃一惊,他想施以仁义感化蚩尤,但蚩尤并未被感化,双方在逐鹿展开了大战。

蚩尤使用魔法,摆出了毒雾阵,把黄帝的军队围困起来。

但是,黄帝驾着谋臣风后发明的指南车,指挥军队冲出了毒雾阵。

蚩尤又派魑魅魍魉去作战,黄帝则叫兵士们用牛角军号吹出了龙的声音,吓跑了这些鬼怪们。

魑魅魍魉都是一些杂牌小妖,据说魑魅魍魉专吃美女,外表大多以高大、红身、尖耳、头长角为主要特征,民间传说在荒野无人的深山,山下四野又多古老的森林。走长途的人,尤其是走夜路的,常常遇上山魈鬼怪、魑魅魍魉,都是木、石、禽、兽变的。

道教黄帝

道教所指称的黄帝大致有五种情况:一是中央央元灵元君;二是中央黄帝;三是日中黄帝;四是中岳黄帝;五是历史传说人物黄帝。这里所说的便是历史传说人物黄帝。

黄帝最初的神职盖为雷神。然黄帝以雷神崛起后又为中央天帝,位为最尊。这和苗族古歌说他们祖先“格蚩耶老”(可能是蚩尤)的对手是雷公是一致。大概黄帝最初和风伯等都是神农氏诸侯,担任雷的巫帅。

道教有许多经书传于黄帝,如《黄帝九鼎神丹经》、《黄帝内经》、《龙虎经》、《阴符经》等。《真灵位业图》中,排列神仙位次,称他为“星圃真人轩辕呈帝”,列在第三神阶的左位。

为政举措

文化

数学:隶首作数,定度量衡之制。

军队:风后衍握奇图,始制阵法。

音乐:伶伦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于今日。

衣服:元妃嫘祖始养蚕以丝制衣服。

医药:与岐伯讨论病理,作《黄帝内经》。

文字:仓颉始制文字,具六书之法。

铸鼎:在荆山(位于陕西中部)铸鼎,分华夏为九州。

水井:井的发明,古人也归功于黄帝。

其他:舟车、弓矢、房屋等之发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m202211070136046b27.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