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匡衡勤学读后感?
故事告诉我们,条件再艰苦并不能成为学习的障碍,缺乏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学习关键在于愿意学习以及拥有顽强的意志。
二、凿壁偷光这一故事反应了匡衡怎样的品质?
①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
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
县里有个名文不识大户人家,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
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外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凿壁偷光反映了匡衡不怕艰难刻苦学习的恒心与毅力。
②
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的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条件再艰苦并不能成为学习的障碍,缺乏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学习关键在于愿意学习以及拥有顽强的意志。
后人即用“凿壁、空壁、偷光、偷光凿壁、凿壁借辉、借光”等指勤学苦读,有时也引申为求取他人教益。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凿壁偷光(主人公匡衡好学)。这个成语表面上的意思是借邻舍的烛光读书。而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
③
反映了匡衡爱好学习,勤奋聪敏,不怕艰苦,志向远大的品质。
三、匡衡的故事想到了什么成语?
凿壁偷光
汉朝时候,有个叫匡衡的人,非常喜欢读书。
但是因为家境贫寒,买不起蜡烛,夜间无法照明读书。
匡衡的邻居家里日子过得挺好,每天晚上都点起蜡烛,屋里照得通亮。他想到邻居家里去读书,可是遭到了拒绝。
后来,匡衡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偷偷地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邻居家里的亮光就透过来了,他把书本对着这光,一直到他科考的那一年,他的付出也有了回报。读起来也挺方便。
四、从凿壁借光这一故事中你有什么启发?
第一个启示:有个好邻居是多么重要,如果邻居更穷他怎么借光。所以我们尽可能选择好邻居。第二个启示:你无意中的行动可能给别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邻居如果每天睡觉很早,不怎么点灯的话,怎么凿壁借光。所以我们每个人对别人的帮助可能出乎意料。千万不要轻视自己的价值。
凿壁借光的励志典故在民间广为流传、耳熟能祥,说的是匡衡幼年时刻苦好学,但家道贫寒没有蜡烛,就在墙上凿洞借邻居家烛光读书,最终成了一代大文学家。
凿壁借光,看到这个成语,内心沉重、思绪万千,勾起了我求学之路不堪回首的陈年往事。
少年时代的农村贫穷落后,吃粮是按工分配给的,由于人口多,工分少,所以分的粮食,到了春天青黄不接时基本就断炊了,根据家中情况,父亲不让我读书了,说上学有什么用,人家孩子都在挣工分,你也回来干活。
而我对读书如饥似渴,不让读书如同拿刀挖心。
父亲脾气暴躁、非打即骂不敢违抗,为了不使学业荒废,母亲默默支持,,付出了许多艰辛。
我每天早早起床,做完家务才去上学,经常迟到。
星期天、节假日参加队里劳动。
那时候晚上照明用的是煤油灯,所谓煤油灯,是在墨水瓶里用棉花捻根灯芯,点着后黑烟直冒,白天做家务父亲不让看书,晚上为节省煤油也不让多看,只能等父亲睡着后,躲在被子里打手电筒看书,有次被发现了把书扔进粪桶。
我们这代人不仅被贫困拖累、被愚昧制约,也是被文革耽误的一代,在校学到的知识有限,基本上靠后天努力。
但比起我们的上一代要幸运的多。
磨难是财富。
父亲的粗暴,对我触动很大,痛定思痛意识到:做儿女的希望有个怎样的父母,暗下思忖我的悲剧不能重演。
老话说父不疼子不孝,用心地体味,此话包含着先人的血泪。
我们的独生儿子出生后,我们如同小时候,大孩子带小孩子玩,当成自已的好朋友,把父亲对我的严励转化为对儿子的深深柔情。
孩子任性或犯错耐着性子疏导启发,于和风细雨中让他心悦诚服地接受并改正。
遇有机会领他到处走走看看,以此联络感情,增添互信,儿子很努力,现在挑起了养家重担。
试想一下,动物你若善待于它尚通人性,况乎是人。
我的遭遇成了儿子成长中的财富,正应了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如果说父亲的阻挠是黑夜,那么母亲的支持和我的努力就是光明,而我把这份光明拨得更亮,无私地照耀着儿子前进的道路。
凿壁借光这个提问,紧扣当前的现实存在,值得研究和探导,经验使我们知道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基础,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以大学生为例,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达创造了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丰富资源,不是匡衡凿壁借光,而是遍地阳光普照,但他们在校读书期间,因为搞不清为谁学、为什么而学的问题,沉迷于游戏、恋爱、玩乐等旁门左道,家长恨、老师急,管多了产生严重对立心理,父母的血汗钱、大好的青春时光付之东流,为日后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埋下了祸端。
同校同班毕业,进入社会不用三五年,收入明显拉开。
同时进入单位工作,有的青云直上、有的举步维艰。
书到用时方知少,悔不当初无救时,每天都在发生各种情况。
问题出现了不从自身找原因,指责领导、抱怨老板、怪罪同事、嫉妒他人。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是金子总会发光。
但凡具有专业知识、真才实学、品行端正的人,无论走到那里自带光环、奉为上宾、受到重用。
这样的人即使想走,领导或老板也会百般挽留。
反之,能力差的即使赖着也会被扫地出门。
我们看到从学校步入社会后,有的有了车子、房子;有的完成了资金积累;有的有了稳定的发展;有的还在不断找工作的路上……不一而足。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学历不代表能力、文凭不代表知识,对自身认识不足、定位不准。
急功近利、好高骛远,不愿通过努力,脚踏实地的达到预期目标,碰的灰头土脸。
受到挫折不从主观上找原因,怨天尤人、愤世不公,不敢面对图有虚名、学业不精、能力不济的现实,一味地找借口、推卸责任。
聪明的人针对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他绝不会从别人身上找原因,而是挖掘自已的能量圆满化解,这就是无法改变他人,只有改变自已的实力之所在,绝不因没有蜡烛,而放弃对梦想的追逐。
今日之祖国灯火璀璨、绚丽多彩,满山遍野的金色大道,只要你愿意走、只要你认真走,条条通罗马、处处是明珠,凿壁借光是在警示你抓住机遇、奋发进取莫辜负了好年华。
我觉得,不能仅从字面来解释,它其实是个励志故事。是要求青少年珍惜光阴,抓紧时间,努力学习。不是有句话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少年时期,精力旺盛,记忆力强,是学习的好时光。而无须模仿学习形式,诸如“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等,是鼓励人发奋学习,没有必要学形式。
④
我觉得“凿壁偷光”不大可信。
古代人用蜡烛之类的都是富人,但也不会处处都灯火通明,最多有人的地方有光。
匡衡住在富人隔壁,不会正好住在人家卧室隔壁,把墙凿个洞,万一是院子,马厩之类的地方,哪儿有光?过去有钱人家都是庭院深深的,房间周边有其他设施。
再说就是现在,我们发现自己的房间有洞也要赶紧堵上,防止虫蚁 、老鼠进屋。
匡衡的邻居是死人啊?如果隔壁相对简陋,条件和匡衡一样,就用不起蜡烛之类,会早早睡觉。
所以匡衡为了读书不要工钱,我相信,但偷光不可信。
⑤
凿壁借光,很多人看到的是励志刻苦,凤灵却看到了些别的
墙阻挡了交流,阻挡了光,所以就会产生对立,墙对于那边来说是好,把好的都围给自己了,而这也让墙这边的人永远得不到,这是人性的自私,有了这种对立才会有人要打破这种不平衡,这就是凿出了个洞,有了光黑暗中就有了希望,虽然不知是好是坏,但总比永远是黑暗要好。
凿壁借光说的是等级制度,或者说社会上的不平等,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只有打破这种隔阂才能让人有了希望。一张白纸你不书写,最后只能自己浪费掉,就算你画了一条横线,也是有了痕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也是一道墙,当有一天打破了这墙,也有了成为朋友的希望。
⑥
70后的小时候,有些坏孩子,也许就是现在所说的熊孩子吧,那时小学五年级(以前是五年制小学),在课堂上学了凿壁偷光的故事后,我们班级里有两个大个子男生,灵光一闪,在厕所墙上动起了脑筋,当时乡村小学的男女厕所都是旱厕,中间隔着薄薄的一层红砖墙,他们就捡了一根铁钉子,趁上课厕所没人时,凿壁偷窥女生厕所。
其实,农村小学孩子那时候玩的很野,有时候,那两个熊孩子还专门捡了砖头,看见有不顺眼的女生上厕所时,从男厕这边往茅坑里扔,往过溅,被女生骂,他们却笑。
后来那两个熊孩子因为每天下课,上完厕所后,就踢厕所墙,练腿功,有一天,把厕所墙踢塌了。
校长叫了两个孩子爹,垒好了墙后,两个家长分别领着自己的孩子,嘴里喊着爹呀爹呀的回家了,不上学了。
⑦
小的时候看了这个故事,很佩服故事主人翁。总是不由自主地在脑海里想象当时的情景:一个小男孩窝在墙角,墙那边灯火通明,墙这边黑暗冷寂,借着那缕微光,他汲取着知识的养料,心头一定燎耀着希望的光芒!
如今有了自己的孩子,家境虽然一般,但是孩子可以在明亮的电灯下,温暖的室内,舒舒服服地做作业,再给她讲凿壁借光的故事,不知道她心里可会感动?会珍惜当下美好的生活吗?
⑧
从这一故事可以借鉴現代学子,年青人,致力于努力打拼的人,不要抱有任何幻想?对学习,对工作,一定要兢兢业业,对家庭,对人民,对国家一定要忠诚!才能对得起来之不易国家安宁和美滿幸福生活!!!
⑨
来我们来看一下凿壁借光的时间,发生在西汉,我们的主人公匡衡住在东海郡承县(也就是今天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
首先我们早知道他借的是什么光,当然这个烛光不是蜡烛的光,蜡烛是东汉的时候才出现,普遍用的还是青铜灯。
那种灯的亮度就类似于小时候老家用的油灯,可能光亮度还不如。
不知道古时候的人有没有夜盲症,有也没有鱼肝油,和维生素A吃emmmmm不过,在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前,纸还是比较贵的,不知道当时是不是还写在竹简上,如果是用刻的话,那就好理解了。
有点歪题了。
可能是因为是土墙,不像现在的钢筋混凝土,所以比较容易透穿吧
⑩
这个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从四字成语中能能完全明白故事主要内容,讲述了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小时候凿穿墙壁借邻舍烛光学习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收到的启发就是条件是客观因素,起决定因素的是主观能动性,古人没有条件也会想发创造条件完成目标,值得我们学习
五、匡衡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告诉我们勤奋的重要性。
匡衡虽然家里贫穷,但是不怕艰苦,刻苦学习,拥有学习的恒心与毅力,最终学有所成。
他在艰苦环境下依旧拥有勤奋苦读的毅力和精神,这是可贵的品德。
他的故事不仅告诉我们艰辛的生活可以锻炼人的毅力和志气,还告诉我们想要学有所成,必须得发奋学习。
六、读了《凿壁偷光》的感想?
《凿壁偷光》读后感 《凿壁偷光》这本书我读了三遍,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想。
主人公匡衡是我的同乡,是位闻名遐迩的汉朝丞相。他从小好学,虽然家里穷得连根蜡烛也买不起,但他没有放弃读书的愿望,在自家的墙壁上凿了个洞,借着邻居家的光亮继续读书,这便是著名的“凿壁偷光”的故事。
掩卷深思,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
平时,我读书只不过凭自己的喜好,妈妈让我去图书馆,我说太浪费时间,可当我坐在电视机前消磨时光时,又有多少新的好书在出版,新的知识在出现。
图书馆的好书我置之不理,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我却哈欠连连,比起匡衡,真是自愧不如啊!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丢失尚可找,光阴丢失无可寻。
”让我们珍惜每一秒时间,做好每一件事情吧,否则便会“老大徒伤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