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老子关于世界本源的认识,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什么?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道,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思想的主要范畴是“道”,“道”字在《老子》书中出现了七十三次。

道是一种混沌未分的初始态,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为化生万物的根源;道常无名,无为而无不为,它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以柔弱胜刚强,是最高的善;道是不可言说的,人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持之不得。

道既是宇宙的本体,又是万物的规,还是人生的准则。

道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本原与本体,缔造、成就了天地万物。

但道成就天地方万物,并非有意作为,而完全出于无意作为。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自然者,自得其然也。

自然是对道之状态与作为的形容,而非道之外更有一实体的自然。

道虽然成就了万物,但道并不是有意要成就万物;道成就万物并不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而完全是自然而然,完全是自然无为的。

“生而不有,为而不特”,一切因其自然,一切顺其自然,这就是道的本性。

道之本性是自然无为,但正是这种无为,成就了有为;正是因为无为,才成就了一切。

这种现象,被老子加以哲学的高度概括,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道是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

老子所说的宇宙的起源,是从唯心主义去猜测的,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就是从唯心主义思想去理解和判断的,他认为宇宙的起源源于道这个东西它是虚无缥缈的,这正是唯心主义的最本质的体现。

还有就是他一直在观察打字热,亲近大自然。

世界的本原是道。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这段话大概可以看出,道家认为世界大道无形无相,无情无名。所以不知道怎么称呼,只能勉强强加给它一个名字,叫做道。这个勉强叫做道,包含了天地万物各种规律,是万物的本质本源。

“道”是本源。老子的《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孔子的《易传》说:“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所以有一段时期,人们一直把“道”等同于“太极”。

《庄子》中有一句“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似乎“道”的概念要高于“太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宋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提出了“无极生太极”的概念。原文是“自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无极”和“太极”都是“道”。“无极”代表最原始的本源,是静止的;“太极”代表“道”的运行规律,是运动的。两者的统筹也是儒、道两家思想融合的典范。

道没有形体也没有声音,从不依靠外在力量,循环运行不停止,可以作为天下的根本。如何守住道、守住天地的根本?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告诉了我们三大规律。

规律一:能守住道的人,就是守住了天地的根本。

规律二:若您的世界中没有二元对立,那就是“天地相合,以降甘露”的境界了。

规律三:人偏离中正,为失道;若守住中正,为有道。

道德经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

《道德经》中的“一二三”

“一”就是“道”。“道”是世界本源,是“周行不殆,独立而不改”的,是鸿蒙未开前的混沌状态。她的状态和特性是: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听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这里面的“一”就是“道”。她的样貌特性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她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恍惚”。21章还说她“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中华文化认为由于把重点放在时间,放在自然整体的过程、行动和功能上,因而他们不可能将某种有固定形体的东西视为世界的本源,不可能将本源追溯到有形的“实体”上去。而是以“无”为世界本源。

老子提出“道”,《易经》提出“易”,还有一些哲学家以“气”作为世界本源。

这些观点的共同特点是“无”。

它们是实在,但没有形体,形质,属“形而上”者。

就是说中国古代哲人一般不会将世界本源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有形的物质元素。

真如老子所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这根即指万物的本源,它不是象“实体”那样构成万物,而是具有生息的功能,天地万物由它生出,故称“本源”为“无”,为根。

世界本原。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指出,世界是由玄而又玄的虚无的道创造的。现在有人认为,道是一个奇点,这个奇点是一种看不见的巨大而且永恒不变的能量,有一天,它突然大爆炸而产生了有形的而且在不断膨胀的宇宙。

佛学也认为,宇宙中有色的万物都是假象,世界本质是空的,宇宙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基于某种因缘而聚散,但聚也罢散也好,都是虚妄和临时性的,所以色归根结蒂是空,空也好色也罢,最终起源都是无,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宇宙出现之前的浑沌的状态,它是一种没有分别的看不见的巨大的能量。

由此可见,道佛都认为宇宙的产生是由一种看不见的能量引起的,有形的宇宙会因该能量的变化而变化,也可能于某一时刻突然地消失。因此,宇宙从本质上讲是虚妄的,所谓的有形的万物都是称为道的能量派生出来的,这就是世界之本原,能量也是一种物质,所以世界本原是物质的。

老子的主要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泰雷兹(Thales)是古希腊人,出生于公元前585年。 他是第一个提出“世界的起源”最有意义的哲学问题的人,因此他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位。 哲学家。

Taylors相信水是万物的源头。

泰勒斯为水源理论提供了两个原因。 一方面,水滋养了一切。 他观察到,一切都是滋养的,热量本身是由水分产生并保持水分。 另一个原因是万物的种子具有湿性,而水是湿性的来源。

他的水源说,作为世界的水源,这只是一件事,在抽象层次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反,同时出生的老子则改善了他的投机领域许多。

世界的本源是水,水是万物之源。是由泰勒斯提出来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h202211230214222748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