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伊尹放逐太甲的故事,伊尹放逐太甲,伊尹——成功的教育家

--《史记·殷本纪》

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

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

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

伊尹嘉之,乃做/《太甲训》/三篇,褒/帝/太甲,称/太宗。

【学原文】帝1太甲2既3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4放5之6于桐宫7。

三年,伊尹摄8行政9当国,以10朝11诸侯。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12善。

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13授之14政。

帝太甲修德,诸侯咸15归殷,百姓以16宁17。

伊尹嘉18之19,乃做《太甲训》20三篇,褒21帝太甲,称太宗。

1.帝:帝王,君主。此时应该为天子,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34;皇帝&34;不同。

2.太甲:子姓,名至。商汤嫡长孙,太丁之子,外丙和仲壬之侄,商朝第四位君主。

3.既:副词,已经。

4.伊尹:姒姓,伊氏,名挚,商朝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5.放:驱逐,流放。

6.之:代词,他,指太甲。

7.桐宫:商代桐地的宫室。相传为商汤陵墓所在地。

8.摄:代理。

9.行政:管理政事。

10.以:连词,用来,以便。

11.朝:接受群臣的朝见。

12.反:返回。

13.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14.之:代词,他,指太甲。这是省略句,全句应为&34;授之以政&34;。同时状语后置,正常的顺序应该是&34;以政授之&34;。

15.咸:全,都。

16.以:介词,因为。这是省略句,全句应为&34;百姓以之宁&34;,省略的&34;之&34;字,代词,指&34;帝太甲修德&34;。

17.宁:安定,安宁

18.嘉:赞美,嘉奖。

19.之:代词,他,指太甲。

20.《太甲训》:伊尹教导太甲的训词,《尚书》中的篇名。

21.褒:表扬,赞扬。

翻译

天子太甲已经登上帝位三年,不英明,暴虐,不遵守商汤的法度,败坏道德。

于是伊尹放逐他到了桐宫。

三年(时间内),伊尹代行政事,主持国政,以便接受诸侯的朝见。

天子太甲在桐宫居住三年,悔过自责,返回善道。

于是伊尹就迎接天子太甲,把政事交给他。

天子太甲修养道德,诸侯都归附殷商,百姓因此安定。

伊尹赞赏他,于是做了《太甲训》三篇,赞扬天子太甲,称为太宗。

【悟原理】

解惑

1.根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汤死了以后,太子太丁没来得及继承天子也死了,于是立太丁的弟弟外丙为天子。外丙在位三年就死了,立外丙的弟弟中壬为天子。

中壬在位四年也死了。伊尹立太丁的儿子太甲为天子。&34;太甲,成汤嫡长孙也。&34;

2.有意思的是,汤死了以后,外丙、中壬,相继继承天子之位,都没有提到伊尹,而太甲即位,则说&34;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34;

3.太甲死了以后,他的儿子沃丁继承天子之位。沃丁在位的时候,伊尹死了。伊尹一共辅佐的殷商五位君主。

4.《孟子·尽心上》记载,公孙丑和孟子讨论过这件事,公孙丑问孟子:&34;是不是贤明的人作为臣子,他的君主不贤明,就可以流放君主呢?&34;孟子说:&34;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34;&34;有伊尹之志,则可&34;这也成为后世许多权臣废立君主的理论依据。

启迪

1.伊尹辅佐商汤建立殷商,先后共辅佐过五位君主,说明他权倾朝野;他放逐太甲、迎回太甲,没有反对声音,说明他德高望重。

2.太甲即位三年期间,胡作非为;他悔过自责以后,&34;百姓以宁&34;,说明他在被放逐桐宫之前,民不聊生。

3.太甲在被放逐期间,伊尹以开国元勋,辅国重臣代替太甲处理政务、朝见诸侯。诸侯们没有反对声音;而后来周公辅成王之时,则有&34;三监之乱&34;。伊尹以异姓代理天子,诸侯没有反对;周公以同姓辅佐天子,下有叛乱,更能说明伊尹的&34;志&34;和他的德高望重。

4.太甲在桐宫期间,反躬自责,重归善道,说明他知错能改,而且改得彻底。

5.太甲&34;反善&34;之后,伊尹将其迎接回来并把政事交还给他,再次体现伊尹的&34;志&34;。

6.太甲得到实权以后,&34;修德&34;,说明他在桐宫的悔过是真心实意、彻头彻尾的;同时也能反映伊尹放逐太甲,起到的积极的效果。

7.太甲&34;修德&34;的直接影响就是&34;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34;诸侯们心悦诚服,百姓们安居乐业。这是一个王朝最安定祥和的表现。

8.基于太甲的良好表现,伊尹做了《太甲训》三篇来表扬他,使他能流芳千古。这一方面是太甲应得的,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伊尹作为长辈对晚辈教育的良苦用心(伊尹是太甲的爷爷商汤的重臣,和商汤是同辈人,所以伊尹绝对是太甲的长辈):

一、规劝

太甲在被放逐桐宫之前胡作非为,伊尹肯定会苦口婆心的劝导,绝不会放任不管,结果太甲不听。

二、放逐

规劝不果,然后放逐,在桐宫三年期间,伊尹定会不遗余力地进行教导。

3、 褒扬

悔过之后,及时进行鼓励。

用现在的教育观点来看就是先劝教、再打一棍子、再给块糖吃。这种教育方法,放在我们当今社会,仍不失其积极意义。个人以为,比现在一味的鼓励教育效果好得多。

9. 伊尹能辅佐商汤建立殷商王朝,他对付不听劝诫的太甲绝对是游刃有余,所以伊尹的教育是成功的。但不能说明成功的政治家就是成功的教育家。

10.这个故事,通过太甲继位三年不明暴虐、桐宫三年悔过自责、迎回返政修德安民这一系列的对比变化,完整地展示了一代君主太甲的成长历程,同时体现了无论是君王还是百姓,在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长辈的教导。

而这种教导并不是单一的说教、鼓励。

挫折教育有时往往比蜜罐教育更有效果。

我曾经写过一句诗&34;傲雪枝条多遒劲,温棚蔬果易冻疮&34;。

但是挫折教育必须准确地拿捏好分寸,什么时候该打一棍子,什么时候该给块糖吃,必须分清楚、掌握好,否则往往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适得其反。

应用

1.写作文时、老师教导学生时、家长管教孩子时、长辈教育晚辈时,整个故事可以说明知错能改的重要性。

2.侧重于伊尹的举措,可以证明当机立断的重要性。否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3.侧重于太甲的前后变化,可以证明彻底认错、改错的重要性。知错不改,错上加错。

4.侧重于&34;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34;,可以证明以德服人、以德安民的重要性。这个可以和一些暴君的统治(比如夏桀、殷纣、隋杨广等)作对比,一起使用,更具说服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e20240417182028c0a8.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