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无问0春秋,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您揭开财富的神秘面纱,让您充分认识财富的真实面目,从而轻松驾驭您的财富人生。
去年夏日,闲来无事,独自一人游了曾被八国联军糟蹋过的圆明园。
当时,园内的许多湖面上盛开着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园虽残迹尚留,花却让人赏心悦目。
时光无情,那花的鲜艳或许就是被八国联军杀害的先人的鲜血滋养的吧……
正感叹间,我来到正大光明殿,目光一闪,被几行潇洒舒放的行书吸引住了:“义府庭萝壁,恩波水泻银。青草思示俭,山静体依仁。”
这是乾隆皇帝写在大殿之上的诗句。引起我兴趣的却是“示俭”这两个字。
据《昨非庵日纂》记载,元世祖忽必烈为了记住太祖创业的艰难,不让天下陷于奢侈糜乱之困。
特遣人在寝宫附近挖得一株青草,植于紫禁城内丹墀前胑,并亲自为它取名&34;示俭草&34;,以示节俭。
乾隆诗中引用的就是这个典故,以“青草思示俭”的追忆,表明了自己思慕俭朴生活的一时心性。
思绪纷繁,我的思绪一下子飞回一千多年前的东汉。
那时的大才子司马光曾写过一篇《训康示俭》。
也许人们对司马光印象最深的,是他7岁时“砸缸救人”的机警。
其实,司马光的示俭美德,才是他智慧的大成之所,那便是司马光写给儿子司马康的一篇家训。
司马光因为看到当时讲排场、摆阔气的糜颓之风越演越烈,因而想到此后的世道早已不寒而栗。
于是对自己的儿子做了这个千古流传的训诫,谆谆教导他一定要崇尚节俭之美德。
在司马光的时代,奢侈之风大行。
当差的走卒穿的衣服和士人差不多,下地的农夫也脚上穿着丝鞋,许多人为了酬宾会友“常数月营聚”,大操大办。
时风尽管如此奢霉,熟知历史的司马光一家,却生活极其简朴。
儿子司马康长到十六七岁时,就显出了超常的才能,作文吟诗,谈古论今,见解颇有独到之处。
灵秀之气外露,十分英俊,令母亲万分喜爱,想在穿戴上给儿子着意打扮一下,给他做了一件昴贵的葱绿长袍。
司马光看到这些,心里很不安,便写了一首诗送给儿子,诗曰:
清晨着绿袍,罗拜北堂高。
积善因先烈,余光及尔曹。
勿矜从事早,当念起家劳。
修立皆由己,何月可佩刀?
司马康读了父亲的诗文,心情沉重得好几夜没睡好觉。于是,下决心潜心读书,修身养性。
即使是这样,司马光对儿子还是不放心,又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写了那个《训俭示康》,“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
据说。司马康在读到这篇《训俭示康》时,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此后,他一生始终把父亲的这篇家训,当作做人的镜子,用来鞭策自己。
这样,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了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他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誉于世。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些历代的奢靡之风,从富二代身上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开名车,穿名牌,吃大餐,摆排埸,挥霍无度,奢侈成性,这只是他们的表象,其结果只能使他们成为不肖子孙,将富一代打下的江山毁灭在他们手中。
小节折射大行。
一个人对待物质生活的态度,直接关系到他事业的成败和家业的兴衰。
生活上追求奢侈,必然会有过多的个人欲望。
物质欲望过于强烈没有节制,往往是事业或家业堕落衰败的开始。
中国富二代的集体迷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史册号网友观点:是啊,现在很少有人对孩子说要节俭,孩子都是捧在手心怕化了的,给孩子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和节俭已渐行渐远。
做父母的真觉惭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