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赵高为什么要让秦朝灭亡?赵高为何非要秦国灭亡?

赵高为向非要秦国灭之。

赵高没想让秦国灭亡,一旦秦国灭亡,也代表赵高自已灭亡,但是赵高自是甚高,而一段达到权力高峰,就会自我澎涨,明明很蠢,却认为自已聪明,先联合李斯害死扶苏和蒙恬,再除去李斯,最后只剩下一个章邯独挡一面,还被他逼反,不败才怪。

赵高本意是想把持秦朝大权,而不在于亡秦,只是事实上他的暴虐加速乐秦朝的灭亡。

赵高(?-前207年),嬴姓,赵氏。

中国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著名宦官(一说并非宦官)。

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一说赵国宗室远亲),入秦宫为宦官(一说赵高为“宦官”乃后世曲解),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

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

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

公元前208年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

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 另立子婴(秦始皇大儿子扶苏的儿子)为秦王。

不久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

1、根据历史记载,赵高的父亲就是被秦国杀害,也是秦国害的赵高家破人亡,而自己也成为了一个太监,所以他对秦国是有仇恨的。

2、赵高是个权利欲望特别强的人,他也想做皇帝。3.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是纯粹的彪~~

赵高为什么祸害秦国?

这个提的有点意思。

我觉得很有可能,赵高是赵国的间谍之一。

战国末期,各国都相继派遣刺客间谍到秦国,已求刺杀秦王嬴政,延缓秦国攻灭各国的步伐。

其中,韩国派郑国到秦国修渠,以疲秦国民力。

又有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图穷匕见刺秦王,再有韩国姬良(后来改名张良,辅佐刘邦)买通大力士锥击秦始皇御驾于博浪沙,后又有高渐离击筑刺杀秦王,刺杀的事显然都是失败了。

又有楚国派昌平君做内应等等,刺杀秦王的事件一个接一个,赵高作为赵国的内应,应该是很有可能的。

前期,秦白起坑杀40万赵卒,后秦始皇又派王翦攻灭赵国,我想赵高心理定很不是滋味,自己祖国被灭,国仇家恨,能不恨之入骨?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到沙丘,突然暴毙,年才49岁,暴毙的有点蹊跷,如果秦始皇身体非常不适,他为何不等养病好了后再巡游呢,我猜到沙丘的时候,秦始皇可能是生了点小病,无关大雅,但是这个时候,赵高一步步做到了秦始皇身边的最信任的人。

还命他当小儿子胡亥的老师,赵高看到机会来了,我估计赵高这次是趁秦始皇生病想办法弄死了他,或者下毒或者别的方法。

然而,此时秦始皇没有颁布接班人选(估计秦始皇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沙丘一命呜呼吧,他派扶苏去长城历练,应该是要把皇位传给他),皇位出现了空缺,赵高看到祸乱秦国的时机到了,于是,他说服李斯,草拟圣旨,赐死扶苏和蒙恬,立胡亥为皇位继承人。

于是,赵高权势日益增大,在朝堂指鹿为马,铲除异己,陷害杀死李斯,尽灭秦朝赢姓宗室,架空胡亥,欺上瞒下,谎报军情,只手遮天,又杀死胡亥,立子婴为傀儡皇帝,逼迫章邯叛变,导致朝廷内乌烟瘴气,天下人心尽失,天下大乱,最终被以楚为首的诸侯合纵所灭。

赵高这也算是为赵国报了仇吧。

赵高不是想毁掉大秦帝国,而是想得到权利,因为秦二世胡亥当时是在随行车队中的,他拥力胡亥为王就可以得到相国职位,而如果按嬴政的诏书是要让扶苏为帝的话,李斯就会把他排挤出朝廷,所以他就一不做二不休,做了假诏书,让蒙将军和扶苏公子自杀,自己得到了相国之职以后,觉得自己功劳很大,而且被权力冲昏了头脑,想证明自己权力有多大,也想排除异己,就有了后面的指鹿为马,和导致了大秦的灭亡

秦始皇在主观方面的错误主要有四点:

其一,秦始皇统治时期,过多的徭役、兵役超出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

但凡经历战争而建立的朝代,在建立之初,都会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新生的政权得到天下百姓的拥戴。

但是秦朝,这个由秦国发展而来的朝代,在统一天下后,非但没有给老百姓休养生息的时间。

在社会生产力没有得到恢复发展的情况下,始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征发民众修建阿房宫,修建长城,修骊山陵墓,征兵扩大疆土,与匈奴等少数民族作战,如此一来渴望休息的老百姓便对秦朝的统治十分不满。

再加上这些工程即便在现如今社会都是非常浩大的工程,在那个技术水平低下的时代,单单是为了建造阿房宫跟骊山陵墓,秦始皇就动用了七十万人服役,很多人在这一过程中累死了。

号称秦国高速公路的驰道,修建难度倒还算好,奈何长度太长,再加上已经将人力投入到阿房宫、骊山陵墓当中。

在没有合适的男丁的情况下,秦始皇连适龄的女丁都征用上了,史载:“丁男不足,又发丁女”。

除了徭役之外,秦朝的兵役也很沉重。

军国主义帮助秦国统一了天下,却也给秦人带来了渴望战争的基因。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五路大军共50万人进攻南越。

远征南越,可不像秦始皇想象中那么简单。

粮草的运输,让秦始皇不得不再次征用民力去开凿灵渠、运送粮草。

在打下了南越之后,为了维护对南越的统治,还强迫人口的迁入。

北方边境上,与匈奴的战争同样征用了大量的兵力、民力。

除了蒙恬的30万戍边将士之外,还有数十万修建长城的民力。

如此一来,劳动力都在征发之中,谁还能种地?国家哪有经济来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根基的秦朝犹如没有地基的高楼大厦注定支撑不了多久。

其二,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导致宗族力量薄弱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了一个宫廷大会,当时的丞相王绾提出,燕、齐、荆等地离国都咸阳太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不如封秦始皇的儿子们,以及嬴姓宗室子弟为王,让他们带着军队驻守这些地方,以维持天下安定。但是王绾的提议被李斯否定了,秦始皇同意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郡县制相比较于分封制,有利于中央的统治,秦始皇为了建立一个流传万世的王朝,推行郡县制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废除分封制却也让宗族力量,在李斯、赵高乱政的时候无力反抗、干预。

而且王绾所提到的燕、齐、荆等地远离国都,不方便管理,从后来农民起义席卷全国的速度就不难看出,倘若有嬴姓宗室子弟在这些地方为王,那么农民起义也不会开展得如此之快。

其三,秦始皇在全国布置的军力不平衡

秦朝最主要的军队有三支。

一支在咸阳附近,可以称为“中央军团”,它最主要的任务是保卫咸阳,同时监管修宫殿、造陵墓的壮丁和刑徒。

一支军队驻守在长城边塞,可以称为“北方兵团”,它最主要的任务是与匈奴作战,同时监管修长城的壮丁和刑徒。

还有一支驻守南越,可以称之为“南方兵团”,它的主要任务是镇守南越,维护帝国在岭南地区的统治。

陈胜吴广起义后,南方军团不听号令,拒绝北上。真正能够用于平叛的只有北方军团跟中央军团。随着战火在全国范围的蔓延,两支军队只能东奔西走,疲于奔命,军力部署上可谓漏洞百出。也正是因为如此,刘邦才能如此轻松地进入关中,攻入咸阳。

其四,秦始皇没立皇后与太子

秦朝灭亡的导火索是赵高的乱政。

秦始皇去世的时候,赵高联合了李斯篡改遗诏,改立胡亥为帝。

胡亥登基之后,一番操作直接让秦朝崩盘。

如果秦始皇有设立皇后跟太子,那么在他去世的时候,好歹还有皇后来主持大局,而李斯也不敢配合赵高篡改遗诏。

如果早早便将扶苏立为太子的话,也轮不到胡亥这个二世祖来毁坏国家。

所以说胡亥成了秦朝灭亡的“背锅侠”,实际上秦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是秦始皇自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b202212302230391b74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