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染黄沙践初心
“豁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这是全国劳模、治沙英雄石述柱入党时立下的铮铮誓言。
一个誓言,就是一生的坐标线。
没有英雄壮举,更没有豪言壮语。半个多世纪来,石述柱带领乡亲们战风斗沙,植树造林,用默默无闻的坚守与无私奉献,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今年84岁高龄的石述柱依然精神矍铄,当地人都亲切地称他“石爷”。 虽然不能像当年那样奋战在压沙一线,但他对治沙造林事业的热爱之情丝毫未减。
“习总书记在八步沙林场拿起铁锹治沙, 给我们做出榜样,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把沙治住,把树栽上,让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谈到治沙,石述柱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石述柱出生在民勤县薛百镇宋和村,由于历史原因,上世纪50年代中期,村西近10公里的风沙线上光秃秃一片,原生植被几乎全部枯死,农田受到风沙侵袭,村民流离失所。
“三趟路口三趟沙,大风一起不见家。朝为庄园夕沙压,流离失所奔天涯。”这首多年前广为流传的民谣,就是当时宋和村的真实写照。
要想挖断穷根,就得治住风沙。
1955年,19岁的石述柱在村党支部支持下组建起一支青年治沙突击队,挺进村东头已被风沙埋压了的大沙河,和乡亲们把一筐一筐的粘土搬到沙丘上,把一捆一捆的麦草插到沙土中,由此拉开了宋和村人向风沙进军的序幕。
石述柱带领治沙队早出晚归,每天要在风沙口上奋战十几个小时。日复一日,高强度劳作,有的队员扛不住了,打退堂鼓回了家。石述柱没有责怪他们,每天依旧行走在治沙队伍的最前头。
插风墙、埋沙障、挖树坑、栽树苗……可大风一起,不是被风卷走,就是被沙埋压。
吾志所向,愈挫愈勇!村东头受挫,石述柱又转战到村南边的张家大滩,种红柳、植沙棘。从不服输的他用6年的苦干,换来了20亩郁郁葱葱的林地,也更加坚定了他治沙的决心。
1963年,石述柱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干部到流沙最严重的杨红庄滩仔细察看风沙的流向,研究治沙的对策。经过实地考察,他们作出了一个改变宋和村命运的决定:在杨红庄滩建一个林场,压沙栽树,根治沙害。
自此,每年春天压沙造林成了宋和村人的“必修课”。
西北风裹挟的沙砾打在人脸上生疼,村民们冒着严寒,推着独轮车,拉着木轱辘大车,背着筐子,抬着抬笆,带着炒面、干馍、沙枣,挺进沙窝。
“那时候没有机械,治沙全靠人力,推着独轮车,背着筐子,抬着抬笆……有人胳膊压肿了,有人肩膀压烂了,但大家都咬紧牙关坚持,工作没有停过。”回忆起当年的艰辛,石述柱眼里噙满泪水。
大人们都进沙窝了,娃娃没人管,大家就把娃娃放在抬水用的木桶里,一路颠簸着抬到沙窝,抱出来放在沙丘上,让孩子们自己玩耍。木桶和沙窝成了那个年代宋和村孩子们特殊的“摇篮”。
治沙蛮干不行,必须依靠科学。
上世纪60年代初,甘肃省治沙试验站在宋和村附近成立。
石述柱得知后,三天两头往试验站跑,请教技术人员,邀请他们进村调研,还从试验站引进毛条、花棒、云杉等新品种。
他还对传统固身削顶的治沙方法进行了改进和补充,将黏土沙障与林木封育结合,使固定的沙丘成为保护田地的屏障。
这种新模式被科学家竺可桢命名为“民勤模式”。
一个大胆决定,趟出一片“绿色”天地。
几十年来,宋和村人在石述柱的带领下,一筐一筐地背、一锨一锨地挖、一桶一桶地挑、一棵一棵地栽,硬是从肆虐的风沙中夺回了一块又一块土地,在风沙最为严重的村西头建起一条长9公里、宽2.5公里的绿色风墙,在被称为灌风口的杨红庄滩种植白杨树1000亩,沙枣树500亩,梭梭、毛条、霸王等沙生植物5500亩,经济林1500亩,营造出一个林粮间作的万亩林场,使2400多亩弃耕地得以复耕,把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建成了林茂粮丰的小康村。
一句承诺,一生奋斗。坚守治沙这一件事,石述柱成了家喻户晓的“治沙英雄”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 绿色长城奖章”……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汗水、是努力,更是对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最好的诠释。
退休后的石述柱,一直心系压沙造林。每年春秋两季,他都会到治沙造林现场,查看沙地墒情、指导压沙造林。他说:“只要我还活着,治沙队伍里就不能没有我石述柱。”
岁月不老公仆情,夕阳已红赤子心。半个世纪前的那个钢筋铁骨的壮汉子,如今已84岁高龄了,但他的雄心壮志却丝毫未减。他用一生的付出,兑现着心中的承诺,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染绿了一片荒漠,守住了世代生存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