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渭水情歌2019,我的渭水情(二)

在与渭水的欢娱中,不知不觉我到了上学的年龄。

记得报完名,第一天去上学是妈妈背着我去的,这个场景在我的记忆深刻。

我们那时候没有什么幼儿园,就是学前班,不知道是刚上学,还是自己爱学习,那时候自己可喜欢写作业,教我们的老师,是我们家附近的一位老师,每天上学都能碰到他,记得一见到老师,就从书包里拿出作业,追着老师的自行车跑,老师看我作业,有一种强烈求表扬的感觉,老师一表扬感觉乐开了花。

我书法启蒙就是从那会开始,喜欢写字,学校发的硬笔书法贴,本子放在上边,一遍又一遍的写,以至于后边上学我的硬笔字,都是我们班数一数二的。

思绪回到我们家,那时候父母只要不吵架觉得很幸福,父亲没事就给我讲一些历史故事,以至于到了上中学我的历史总是不用看课本,就能答上老师的提问。

但是事与愿违,父母之间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贫贱夫妻百事哀,那时候父亲学会了打麻将,地里没活就老想去打麻将,这样父亲一打完麻将,母亲就在旁边唠唠叨叨,父亲是急脾气,一听就火不打一处,两个人就开始吵架或打架,每次母亲吃亏了,就丢下我们去外婆家疗伤,过段时间就会回来。

那时候我们姐弟老去站在河南河堤上遥望河北的方向,那时候小,要想到河对岸必须有便桥或夏天河干了,那时候多么希望有那么一座桥,能让我过去找妈妈,没办法希望总归不是现实,站在河堤上,哭一会,嘴里嘟囔着妈妈怎么还不回来,哭着问姐姐是不是妈妈不要我们了,姐姐会安慰我说,别哭了,妈妈很快就会回来,这是我童年最记忆深刻的一刻场景。

一转眼,我都马上要上三年级,一切按部就班。

突然有一天,父亲说,周至这边教育质量不行,你们和你妈妈一块回武功老家,去武功那边去上学。

这样我们又开始了一次迁徙,从河南回河北,带着衣服和行李,父亲拉着架子架车,走渭河八号大桥,那时候我们家离这个桥有点远,一般没什么大件,都是趟着河水过,不像现在有电动车。

我记得那时候有个梦想,等我长大有钱了一定要在我们两个家渭河上修一座桥,这样父母就不用黑天半夜过着渭河水往返,不仅不安全还累。

回到了老家,我去邻村小学上了四年级,记得刚去上学,老师要求用普通话读课文,我是一口方言加上周至腔,周至腔中把水读成fei,我老师是我表嫂,从新疆过来的城里姑娘,我读完她竟然一句没听懂,上去就是给我一顿揍,念了一年书没少挨揍,三天一小揍,五一天一大揍,再加上我一贯的恶习,不爱写作业,挨揍的原因大部分是不写作业,记得当时不写作业就罚站,愣是念了一年书,没怎么做过板凳。

不爱写作业这个坏习惯,一直到我高中毕业,后来我才明白学习这个东西不能靠小聪明,必须靠持之以恒的勤奋换来。

原规正转,这下我们家真成了两边扯,留下父亲一个人在河南,我们母子五人加上奶奶在河北,一到有事或农忙,父母就得黑天半夜趟着河水两边跑。

这段时间让我父亲学会了做饭,并且还做的好吃,厨艺远超我母亲。

所以一到星期天,我就往父亲那边跑,有时候别人搭便桥,没有桥自己就趟河水过,渭河边上长大的孩子没有几个怕水的。

到了父亲那边,父亲就给我做好吃,有时候父亲打麻将不做饭就给我零花钱,让我自己去买好吃的,加上那边还有好多儿时的玩伴,从不会感到孤单。

其实大家也看到了,只要我家还要种地,就避免不了,河南河北两边扯,没有办法,只能积极的面对去生活。

就是靠着这些土地和父母勤劳打工,供我四个人上大学,对于其他可能都不敢想,但是我的父母坚持下来。

因为我的父母都笃信教育可以改变命运,我父亲常说:“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

我父亲是由于家庭原因没有考上大学,内心很遗憾,我父亲文笔也挺好的,作为我们村张氏家族族谱修订主笔,在谱序中好几篇文章都得到村里文人志士认可录入其中。

说点题外话,前天把杜老师赠书拿回家,准备和他分享一下,我一打电话就怱忙从地里,洗了洗手都投入到文字海洋中,手不释卷。

为什么要说说我父亲?因为论与渭水的情缘,他趟过的河水数都数不清,大半辈子在跟渭水打交道。

看书的父亲

今天就写到这里,我与渭水的情缘剪不断的。夜已深,手已酸,一觉醒来又是一个美好明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y202404061800066ba6.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