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晋虞家名将?
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出身谯国桓氏,东汉名儒桓荣之后,宣城内史桓彝长子。
桓温是晋明帝的驸马,娶南康长公主为妻,桓温任荆州刺史后,率军消灭占踞巴蜀的成汉政权,后独揽朝政十余年,又三次出兵北伐,一伐前秦、二伐姚襄、三伐前燕,桓温废立皇帝,有意夺取帝位,终因第三次北伐失败而令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王谢势力而未能如愿,死后谥号宣武。
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为宣武皇帝。
主要成就:收复蜀地,三次北伐。
二、桓温废立的历史意义?
桓温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权臣。
桓温曾经一共发动三次北伐北方十六国的战争,时间是晋永和十年,永和十二年和晋废帝海西公太和四年。
除了第二次成功地收复了洛阳以外,其它的两次都被打退,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要说影响的话,最主要的就是第二次北伐为他带来了很大的声望。
在朝野威望很高,没有人敢不听他的。
但是第三次北伐桓温大败而归,使得威望大大降低,声望受损。
太和六和,桓温废掉晋帝,拥立司马昱为皇帝,企图想借拥立新帝来提高自己的威望。桓温这个人很有野心,竟想要篡位,但都没能成功。
三、谁能给我东晋大司马恒温的详细资料?
桓公指的是东晋时期战功累累、威名赫赫的大司马桓温。
恒温任琅邪内史时,年仅27岁,在任职的金城亲手栽种了一些柳树。恒温北征再次途经金城时,年已六旬,看到他当年栽种的柳树,已经十围粗了。时光流逝,光阴荏苒,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感慨万千:“树木的变化尚且如此,人又如何禁得起岁月的流逝呢。”手握枝条,潸然泪下。
这是一个令人动容的场景。身为东晋权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恒温,一生奋斗,事业辉煌,年老时对时间的流逝如此敏感、如此感伤,让我们看到他的温柔的一面。桓温的一句话、两行泪,其在后世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他所建立的功业。
“昔年种柳,依依江南。今逢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庾信:《枯树赋》)人们常常从自然景物的变化中感悟光阴似箭,岁月无情,生命有限,桓温开了“睹木而兴叹”的先河。
四、历史上桓温的结局?
①
桓温为谢安所慑,略一犹豫,结果就出事了——桓温突然病倒了!而且越来越重,不得已只能返回大本营姑孰(今安徽省马鞍山市
当涂县)。但人走心还在,桓温知道自己已经没机会称帝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向朝廷索要九锡!但谢安是什么人,依然沿用旧法——按下不表,也不说给,也不说不给,就那么耗着,居然就这样将桓温给耗死了!
②
有病世逝。恒温(312年~373年),字元子,谯国龙亢县(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东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权臣,晋明帝司马绍女婿,宣城太守桓彝长子。
③
公元372年7月,皇帝病重时急召桓温回朝,甚至一晚上连发四道诏书,结果桓温还是不为所动,皇帝死后,桓温原本以为简文帝临死会禅位给自己,或让自己摄政,而今大失所望,怨愤不已。之后太后看着新帝年幼,想让桓温摄政,最后还是被阻止了。
次年,桓温带兵入朝,将有政治威胁的皇室宗亲全部清除,一时流言四起,说桓温要谋朝篡位。
桓温身患疾病后,就想要先加九锡之礼,再逼皇帝禅位,朝中大臣嘴上说的好,却一直故意拖着时间,这个加封诏书还没有等到,桓温就这样病死了,朝廷追赠桓温为丞相,谥号宣武,丧礼依照安平献王司马孚、霍光旧例,又赐九旒鸾辂、黄屋左纛等物。
五、东晋名将桓温说过什么?
桓温,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西龙亢镇)人。
先祖曹魏忠臣桓范,父桓彝晋元帝“百六掾”之一后死节于苏峻之乱﹐桓温枕戈泣血十八岁那年手刃父仇,步入仕途。
后任荆州刺史,曾经溯大江(长江)之上剿灭盘踞在蜀地的“成汉”政权,又三次出兵北伐(伐前秦、姚襄、前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晚年欲废帝自立,未果而死。
可以说他是中国最风度特异的时代最风格特异的人。
他比较有名的话很多,现摘取一二: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桓温在北伐时路过金城,见到自己早年任琅琊内史栽种的柳树已经有十围那么粗壮,不由得感慨:“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折柳,泫然泪流。桓温流的是多少志士仁人恢复神州的英雄泪。
“大丈夫既不能留芳百世,亦不复遗臭万年!”
桓温在五十多岁最后一次北伐中原失败后觉得自己日薄西山,今后将不再有机会北伐中原完成恢复神州青史留名的梦想的时候,抚着床边的枕头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既为忠臣,不得为孝子,如何?”
桓温在任荆州刺史时举兵溯大江逆流直上讨伐盘踞在蜀地的成汉政权,途径长江三峡只见绝壁天悬,腾波迅急,遂发出此叹。
“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虚,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诸君颇闻刘景升不?有大牛重千斤啖刍豆十倍于常牛负重致远曾不若一羸牸。魏武入荆州烹以飨士卒于时莫不称快。”
公元三零六年,司马越毒死晋惠帝,立晋怀帝,自己与清谈派首领“口中雌黄”的王衍把持朝政,结果政权被北方匈奴刘渊推翻。二十多年后东晋明帝派桓温率军收复洛阳,桓温不胜感慨王衍等人使神州陆沉,繁华的洛阳变成一片废墟。[1]